1、思 考 题11.1 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中的主梁按连续梁进行内力分析的前提条件是什么?11.2 计算板传给次梁的荷载时,可按次梁的负荷范围确定,隐含着什么假定?11.3 为什么连续梁内力按弹性计算方法与按塑性计算方法时,梁计算跨度的取值是不同的?11.4 试比较钢筋混凝土塑性铰与结构力学中的理想铰和理想塑性铰的区别。11.5 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连续梁是否在何情况下总是比按弹性方法设计节省钢筋?11.6 试比较内力重分布和应力重分布。11.7 下列各图形中,哪些属于单向板,哪些属于双向板?图中虚线为简支边,斜线为固定边,没有表示的为自由边。11.8 试确定下列图中各板的塑性铰线,板边的支承表
2、示方法与上题同。11.9 选择题1计算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时,对板和次梁可采用折算荷载来计算,这是考虑到。(A)在板的长跨方向也能传递一部分荷载(B)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有利影响(C)支座的弹性转动约束(D)出现活载最不利布置的可能性较小2整浇助梁楼盖中的单向板,中间区格内的弯矩可折减 20%,主要是考虑。(A)板内存在的拱作用(B)板上荷载实际上也向长跨方向传递一部分(C)板上活载满布的可能性较小(D)板的安全度较高可进行挖潜3五等跨连续梁,为使第三跨跨中出现最大弯矩,活荷载应布置在。(A)1、2、5 跨 (B)1、2、4 跨(C) 1、3、5 跨 (D)2、4 跨4五等跨连续梁,为使边支座出现最
3、大剪力,活荷载应布置在。(A)1、2、5 跨 (B)1、2、4 跨(C) 1、3、5 跨 (D)2、4 跨5钢筋混凝土超静定结构中存在内分重分布是因为。(A)混凝土的拉压性能不同(B)结构由钢筋、混凝土两种材料组成(C)各载面刚度不断变化,塑性铰的形成(D)受拉混凝土不断退出工作6下列情况将出现不完全的塑性内力重分布。(A)出现较多的塑性铰,形成机构(B)截面受压区高度系数 0.35(C)载面受压区高度系数 = b(D)斜截面有足够的受剪承载力7即使塑性铰具有足够的转动能力,弯矩调幅值也必须加以限制,主要是考虑到。(A)力的平衡 (B)施工方便(C)正常使用要求 (D)经济性8连续梁采用弯矩调
4、幅法时,要求截面受压区高度系 0.35,以保证。(A)正常使用要求 (B)具有足够的承载力(C)塑性较的转动能力 (D)发生适筋破坏9次梁与主梁相交处,在主梁上设附加箍筋或吊筋,这是为了。(A)补足因次梁通过而少放的箍筋(B)考虑间接加载于主梁腹部将引起斜裂缝(C)弥补主梁受剪承载力不足(D)弥补次梁受剪承载力不足10整浇肋梁楼盖板嵌入墙内时,沿墙设板面附加筋。(A)承担未计及的负弯矩,减小跨中弯矩(B)承担示计及的负弯矩,并减小裂缝宽度(C)承担板上局部荷载(D)加强板与墙的连结11简支梁式楼梯,梁内将产生(A)弯矩和剪力 (B)弯矩和轴力(C)弯矩、剪力和扭矩 (D)弯矩、剪力和轴力12板
5、内分布钢筋不仅可使主筋定位,分布局部荷载,还可。(A)承担负弯矩 (B)承受收缩及温度应力(C)减小裂缝宽度 (D)增加主筋与混凝土的粘结13矩形简支双向板,板角在主弯矩作用下。(A)板面和板底均产生环状裂缝(B)均产生对角裂缝(C)板面产生对角裂缝;板底产生环状裂缝(D)与 C 相反14按弹性理论,矩形简支双向板(A)角部支承反力最大 (B)长跨向最大弯矩位于中点(C)角部扭矩最小 (D)短跨向最大弯矩位于中点15楼梯为斜置构件,主要承受活荷载和恒载,其中。(A)活载和恒载均沿水平分布 (B)均沿斜向分布(C)活载沿斜向分布;恒载沿水平分布(D)与 C 相反16连续单向板的厚度一般不应小于。
6、(A) (B) (C) (D )35/ol40/ol45/ol50/ol17连续单向板内跨的计算跨度。(A)无论弹性计算方法还是塑性计算方法均采用净跨(B)均采用支承中心间的距离(C)弹性计算方法采用净跨(D)塑性计算方法采用净跨18无梁楼盖可用经验系数法计算(A)无论负弯矩还是正弯矩柱上板带分配的多一些(B)跨中板带分配得多些(C)负弯矩柱上板带分配得多些;正弯矩跨中板带分配得多些(D)与 C 相反19无梁楼盖按等代框架计算时,柱的计算高度对于楼层取。(A)层高 (B)层高减去板厚(C)层高减去柱帽高度 (D)层高减去 2/3 柱帽高度20板式楼梯和梁式楼梯踏步板配筋应满足。(A)每级踏步不
7、少于 1 6(B)每级踏步不少于 2 6(C)板式楼梯每级踏步不少于 1 6;梁式每级不少于 2 6(D)板式楼梯每级踏步不少于 2 6;梁式每级不少于 1 621无梁楼盖按等代框架计算时,等代框架梁的跨度取。(A)柱轴线距离减柱宽(B)柱轴线距离(C)柱轴线距离减柱帽宽度(D)柱轴线距离减 2/3 柱帽宽度22画端支座为铰支的连续梁弯距包络图时,边跨和内跨(A)均有四个弯距图形(B)均有三个弯距图形(C)边跨有四个弯距图;内跨有三个弯矩图(D)边跨有三个弯距图;内跨有四个弯矩图23画连续梁剪力包络图时,边跨和内跨画(A)四个剪力图形(B)两个剪力图形(C)边跨四个剪力图形;内跨三个剪力图形(
8、D)边跨三个剪力图形;内跨四个剪力图开24折梁内折角处的纵向钢筋应分开配置,分别锚入受压区,主要是考虑。(A)施工方面(B)避免纵筋产生应力集中(C)以免该处纵筋合力将混凝土崩脱(D)改善纵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性能11.10 结 构 正 常 使 用 极 限 状 态 有 哪 些 ? 与 承 载 能 力 极 限 状 态 计 算 相 比 , 正 常 使 用 极 限 状 态的 可 靠 度 怎 样 ? 写 出 结 构 正 常 使 用 极 限 状 态 的 设 计 表 达 式 。11.11 什 么 是 荷 载 标 准 组 合 和 荷 载 准 永 久 组 合 ? 为 什 么 要 考 虑 荷 载 准 永 久 组 合
9、 ?11.12 试 说 明 建 立 受 弯 构 件 抗 弯 刚 度 计 算 公 式 的 基 本 思 路 , 与 线 弹 性 梁 抗 弯 刚 度 的 公 式 建立 有 何 异 同 之 处 ? 钢 筋 混 凝 土 的 受 力 特 点 反 映 在 哪 些 方 面 ?11.13 说 明 受 弯 构 件 抗 弯 刚 度 计 算 公 式 中 参 数 的 物 理 意 义 。 在 计 算 时 , 为 什 么和要 用 , 而 不 用 ?te11.14 影 响 受 弯 构 件 长 期 挠 度 变 形 的 因 素 有 哪 些 ? 如 何 计 算 长 期 挠 度 ?11.15 何 谓 “最 小 刚 度 原 则 ”?
10、如 何 计 算 连 续 梁 的 挠 度 变 形 ?11.16 简 述 裂 缝 的 出 现 、 分 布 和 开 展 的 过 程 。 影 响 裂 缝 间 距 的 因 素 的 哪 些 ? 为 什 么 裂 缝 间距 和 裂 缝 宽 度 有 很 大 的 离 散 性 ? 裂 缝 间 距 和 裂 缝 宽 度 统 计 结 果 的 规 律 性 反 映 了 什 么 受 力 性 能 ?11.17 由 裂 缝 宽 公 式 可 知 , 保 护 层 越 大 , 裂 缝 宽 度 越 大 , 耐 久 性 越 差 , 因 此 需 要 加 保 护 层厚 度 , 如 何 解 释 这 种 不 合 理 的 结 果 ?11.18 何 谓
11、 “裂 缝 有 效 约 束 区 ”? 如 何 合 理 配 筋 能 更 有 效 地 控 制 裂 缝 宽 度 ?11.19 除 荷 载 外 , 还 有 哪 些 引 起 裂 缝 的 原 因 ? 防 止 和 控 制 裂 缝 的 措 施 有 哪 些 ?11.20 影 响 结 构 耐 久 性 的 因 素 有 哪 些 ? 规 范 采 用 了 哪 些 措 施 来 保 证 结 构 的 耐 久 性 ?11.21 为 什 么 不 验 算 钢 筋 混 凝 土 梁 在 使 用 荷 载 下 的 斜 裂 缝 宽 度 ?习 题11.1 已知一两端固定的单跨矩形截面梁,其净距为 6m,截面尺寸,采用 C20 混凝土,支座截面配
12、置了 3 16 钢筋,跨中截面置了 2mhb50216 钢筋。求:1支座截面出现塑性铰时,该梁承受的均布荷截 ;2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1p布计算该梁的极限荷载 ;3支座的调幅值 。up11.2 一单向连续板,受力钢筋的配置如图所示,采用 C20 混凝土,HPB235 钢筋,板厚为 120mm。试用塑性理论计算该板所能承受的极限均布荷载 。up11.3 图示四边简支的正方形板,中间开一正方形洞。板双向具有相同的配筋,假定单位长塑性铰线所能承受的弯矩为 。m求该板能承受的极限均布荷载 。up11.4 承 受 均 布 荷 载 的 矩 形 截 面 简 支 梁 , 采 用 HRB335 级 钢 筋 , C
13、20 级 混 凝 土 , 允 许 挠 度 值 为/200。 设 均 布 活 载 标 准 值 与 均 布 恒 载 标 准 值 的 比 值 为 2.0, 活 载 的 准 永 久 值 系 数 =0.4,ol kqkgq活 载 和 恒 载 的 荷 载 分 项 系 数 分 别 为 1.4 和 1.2。 试 画 出 不 需 作 挠 度 验 算 的 最 大 跨 高 比 /h 与 配 筋 率ol的 关 系 曲 线 。obhA/s11.5 某 简 支 预 制 槽 形 板 图 所 示 , 计 算 跨 度 =6.0m, 混 凝 土 为 C30 级 , 纵 筋 为 HRB335 级 钢ol筋 。 作 用 均 布 恒 载 标 准 值 =2.0kN/m, 均 布 活 载 标 准 值 =2.0kN/m, 准 永 久 值 系 数 =0.5。 试gqq计 算 板 的 挠 度 和 最 大 裂 缝 宽 度 。11.6 如 上 题 中 的 槽 形 板 改 为 图 示 的 三 孔 空 心 板 , 其 他 条 件 同 上 题 , 试 求 板 的 挠 度 和 最 大裂 缝 宽 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