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樊 明:河南“十二五” 断想 2011 年 01 月 06 日 09:45 经济视点报一今年是第十二个五年计划开局的元年。中国制定五年计划学自苏联。西方的政策调整主要随选举从而政府更迭而进行,选举不仅选出新的领导人,更在于对现行政策做一次全民参与的调整。中国毕竟不同于西方,每五年制定一次综合性的计划未必不妥,但在今天的市场经济时代,我们要认识到在计划经济时代和市场经济时代做计划的区别。在计划经济时代,社会生活的几乎方方面面均由政府主导,而在市场经济时代,独立的个人、企业及其他社会组织将更多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在市场经济时代做计划,首先要明确哪些事应归政府,哪些事应归市场。该归政府的归政府,该归
2、市场的归市场。中国实行计划经济达三十年之久,之后才不断改革,向市场经济过渡直到今天。改革的时间已超过计划经济持续的时间但改革却远未完成,可见改革之不易。计划经济有强大惯性,尤其在一个大政府小社会的社会。在计划经济时代,计划当局的官员多少形成了计划拜物教,相信计划万能。其实,即便在计划经济时代,计划落空的事也比比皆是。而到市场经济时代,如果我们还认识不到计划的有限性,以为做了一个计划、提出一个新概念,到时就会有计划的结果,提出的新概念就会变为现实,则未免显得对市场经济理解过于简单。提出缺少操作性的计划本身对社会并无害处,比如每年重申,要关注少年儿童的成长,重视老年人的福利等,至少表达了政府的积极
3、政策导向,但如果以为做了这些政策宣示就会对实际生活产生多大的影响从而就不太重视要采取相应的行动来真正落实这些政策宣示,则问题就比较严重。我们要认识到计划和预测的区别:计划者,计划的主体设定一个目标,同时有相应的资源或至少是部分资源可用以实现所设定的目标;如果计划的主体并没太多的资源实现自己提出的目标,则所论计划更多地是一种预测。二每做五年计划,各级政府都要谈产业结构,出一个产业结构的计划,这往往是地方政府五年计划的重点。在计划经济时代,谈产业结构计划有一定的道理,因为政府可以通过直接投资来实现某种产业结构,比如一个城市说,我要发展汽车工业,至少可以通过资源重组、财政拨款,建个汽车制造厂。但到了
4、市场经济时代,投资的主体是当地民间和外来资本,包括区域外的和国外的。政府提出一个产业结构的设想,但能否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没有资本对所计划的产业进行投资。地方政府可以通过主动积极的招商引资来推动,但普遍来看,成效有限。很多地方的特色产业的形成与政府的计划无关,政府的计划更多的是对已经发生的事加以追认。其实,现在地方政府对地方的产业结构更多地能决定不做什么,因为政府有审批权,但很难决定做什么。三从理论上来说,在计划经济时代政府可以谈区域分工,因为政府可以通过规划决定哪个地方发展什么产业,从而形成政府认可的区域间合理产业分工协作,虽然在中国的计划经济时代区域间的分工协作并算不上成功,区域间产业
5、同构化现象很普遍。但到了市场经济时代,政府规划区域间的分工就更难靠谱了。首先,企业在决定投资的区域选择时,只会从自身利益考虑,很难考虑政府所作的产业空间规划和一个城市的功能定位。从地方政府来说,很难主要根据上级政府所确定的区域分工或城市自身的功能定位决定对外来投资的取舍,尤其对河南的各地市县政府来说,在工业还不够发达时,更难对外来投资进行主动地取舍,因为招商引资的成功率普遍不高,更多的时候只能是来者不拒。中国搞经济区时间并不短,最早的如“长三角”、 “珠三角”等,搞经济区是希望区域内的城市能够实现合理的分工协作,但一般评价效果并不明显,原因通常归结为相关的地方政府只顾自身利益,缺少大局观。这种
6、批评如果是有意义的,必须是所批评的现象是可改正的,但如果是不可改正的,则批评就没有意义,甚至批评本身就是错误的。地方政府追求地方利益本无过错,否则就真有问题了。更重要的是,即便地方政府愿意服从区域分工,地方政府有能力主导一个地方发展什么产业吗?前面已述,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相当有限,因为投资的主体并不是地方政府,而是企业,是资本。在很多地方的区域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的今天,对于一个地方政府来说,力争把本地区的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有着相当现实的意义,因为这意味着可从中央政府获得更多的支持,包括转移支付和政策支持。但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是发挥一个地方市场机制的作用。四经济学发展到今天,似乎是一门相
7、当成熟的学科,但对很多重要的经济问题,经济学家并不能给予很理想的解释。比如,地方经济如何能获得更快的发展?对于某个指定的区域来说,困难就更大了。区域经济学是一热门学科,但发展到现在更多地把区域的差异描述得更加精致了,但解释远远不够,区域规划更是困难重重。纵观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有一个共识正逐渐形成:制度是关键。最值得关注的事实是,二次世界大战后,一般来说,实行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国家和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比较理想,但不实行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国家和地区,从长期来看,几无成功的先例。中国改革开放已达三十余年。中国的改革在空间上是不平衡的。农村改革从凤阳小岗村起步,城市改革从办特区开始。前者是地方
8、自发的,后者由中央政府主导。局部地方改革的成功对改革在中国城乡全面推开起到重要作用。否则,在改革开放之初涉及敏感政治问题远不具条件公开争论的条件下,达成改革共识是相当困难的。改革只在相当小的范围内展开,各方均能接受;改革成功了,反对者也就缺乏影响力。特区改革成功给各地的改革带来很大的信心。但特区政策在全国普遍推广后,并没有到处带来特区的奇迹。这里可用制度的相对优势来给予解释。特区实验是在全国都在实行计划经济制度的背景下展开的,特区实验只在少数地方展开,这样,特区就获得了制度上的相对优势,结果中国乃至世界上的资本和人才向特区聚集,特区当然也就成功了。当特区制度普遍推广后,虽实行了市场经济制度,但
9、制度的相对优势没有了,虽有一定成功,但不可能出现深圳奇迹。因此,建立制度的相对优势在地区竞争发展中尤显重要。五河南在“十二五” 期间要能取得更大的成就,要真正建成中原经济区,最重要的是建立相对的制度优势。中国的改革历时三十年有余,和改革开放之初相比成就是显然的,但就改革的时间已经超过实行计划经济的时间、而且改革到现在还没有进入到太深的深水区而言,我们又必须要有改革的紧迫感。中国的改革总体来说是自上而下的,这大概也是改革难以快速推进的原因。但从改革一开始,地方就有着相当大的自主改革的空间,比如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就是一经典事例。面对“十二五”开局,面对建设中原经济区的重任,我们中原人民要问自己:
10、是否敢为天下改革之先?我以为,非此,河南很难异军突起,将长期停留在中国的“中” 。我们要很好地分析,在目前大的制度背景下,作为一个地方政府在改革开放上有哪些敢为人先的地方可以着力?有哪些地方可做变通突破当下大制度的限制?这考验着中原人民的政治智慧。六建设中原经济区的一个关键是实现“三化”,即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根据我和 25 名本科生最近完成的一项研究(见刚刚出版的专著 种粮行为与粮食政策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年 1 月),需要下列条件:要先建立普遍申报的个人所得税制度,由此可确定每个公民作出贡献的所在地,由作出贡献所在地政府为在当地作出贡献的公民落户并提供相应的福利,如此
11、方可破除城乡分隔户籍制度,然后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农民开始大量向城镇转移,并放弃在乡村的土地承包权或所有权;农村在土地私有的条件下实现土地不断集中,农业生产形成规模经营;有了规模经营,才能有大量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投入农业(在小农经济条件下很难发生 ),于是现在农业才初具形态:农户经营,高资本和大农田相结合。这时,农业现代化就实现了,河南所承担的国家粮食安全责任也就落实了( 不是通过硬要农民种粮 ),城镇化的水平将大幅提升,农村农民以及已成为城镇居民的原来的农民的收入大幅提高,为工业化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素质不断提高的劳动力。如此,河南“三化” 可期。然而,以上的部分制度条件需在国家层
12、面上进行改革方可,但地方政府可以变通的方式通过改革来接近。这是一件尤需政治智慧的事。提高河南省各级地方政府的工作效率、清廉性和透明度一定是中央政府和广大民众所热切期待的。为此,河南可否多一些民主选举?反腐倡廉的力度可否进一步加大?可否加大新闻监督的力度?媒体可否有更多的话语权?由于种种原因,河南人对自身在全国的形象比较敏感,这样多少就限制了媒体对问题的揭露。我们可否换一个思路:让媒体的开放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现在是在全国平均水平之上还是之下?) ,让全国人民注意到,河南是一个言论相当开放的省份,政府对媒体保护有加,很多问题通过媒体的反映受到政府和民众的关注,得到较好的解决,地方政府的透明度、清廉度也高于全国甚至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由此投资环境定将大为改善,八方资本来投。河南人获得这样的自信:把自己的问题找出来解决掉最有利于河南人民的根本利益,让河南在全国人民心目中建立起一种大气的形象。人大气了也就显得诚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