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师一卷”:尝试解应试教育的锁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我们也曾作过很多努力,但一直收获甚微。为什么?因为“一考定终身”的考试评价制度没有得到实质性突破“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一见面,直言快语的姚虎雄就把“钱学森之问”端了出来。 “我的回答是,因为一考定终身的考试评价制度始终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这个锁不解开,素质教育的门也就永远打不开。 ”正是基于这样的深刻认识,江苏省吴江实验小学的“一师一卷”教育评价改革,经过反复思量,终于慎重推出。一师一卷 就是谁教由谁考,谁考就由谁出卷“在姚虎雄看来,考试权的归属和考试内容的个性化,才是考试改革的“核心技术” 。”为什么这样做?
2、因为现行的中小学考试试卷多以统一命题为主,统一考试,以统一的标准评判。这种考试方式,在强调其甄别与选拔功能的同时,却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个性发展,也忽视了教师的教学个性发展。因此,在姚虎雄看来,考试权的归属和考试内容的个性化,才是考试改革的“核心技术” 。学生是老师教的,老师却没有用自己的尺子去考学生的权利。为了让学生考出“理想”成绩,也为了让自己有面子,得到领导赏识、家长信任,老师们不得不耗费大量时间查阅历年试卷,琢磨出题人意图,让学生在茫茫题海中反复演练。 “你不信可以去调查,即便是公开课上得民主开放、活泼生动的老师,到了期末考试,也会急吼吼地布置一张又一张练习卷让学生去做。 ”细心的姚虎雄发
3、现,每到考试来临,学校就会变得异常“安静” ,孩子们的笑声少了,活动少了,作业多了,连老师们的脾气也跟着长。于是,从 2009 年年底开始,吴江实验小学开始作“一师一卷”尝试,规定“谁教就由谁考” “谁考就由谁出卷” 。其具体做法是:第一,将考试权下放给每一位老师。学校教导处不再出卷,不再统一组织考试。每一个老师出自己所教班级、所任学科的试卷,考自己所教班级、所任学科的学生。第二,将考试内容下放给每一位老师。学校要求每位老师都能出一张科学的、有效度和信度的试卷。在吴江实验小学,制卷能力成为老师的重要能力之一。不会制卷,只知道上网复制,只知道翻阅试卷袋的老师,在这里都不是合格老师。第三,将“一师
4、一卷”与教学研究、教师成长紧密结合起来。 “一师一卷”考试改革,要求老师去研究考试目标、标准、程序、方法;而要研究这些,则一定要研究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两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可以给老师更多活跃又紧张的研究空间。因为在姚虎雄看来,理论和实践都已经证明,考试权越上移,就越不能形成实事求是、生动灵活、因材施教、丰富多彩的教育格局。倘若老师教的你不考;老师不教的,或者老师认为不重要的,倒反而考了,那么考试部门和老师之间就天然形成了“躲猫猫”的“敌对关系” ,考试也就失去了本该有的积极功能。每位老师只有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及教学理解,出好适合本班的试卷,才能推动教师研究考与
5、教的关系,研究考试的合理标准、考分对学习、教学的意义。也许有人会担心,怕考试改革影响了教学质量,怕考试一旦松了绑,老师从此会稀里糊涂“捣糨糊” 。姚虎雄认为,事情得一分为二看,这种担心不是没有道理。但另一方面,也有长期以来行政管理把老师置于对立面、不放心的客观原因。另外,学校没有考试松绑的经验,很多学校除了考试、检查之类的管理外,就再没有新招数了。而“一师一卷”考试改革,则对学校管理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挑战。 一师一卷 让老师教出关键素养和师本课程“考试改革不是不要质量,而是更加关注分数背后的质量,即体现学生学科素养和综合学习能力的质量。 ”姚虎雄深知,要真正实施“一师一卷” ,至少先要在学校行政
6、层面达成共识。首先,必须转变考试观念,明确小学考试主要是诊断性、形成性评价,而不是终结性评价。由一张试卷的成绩来“定”老师一学期的教学状况, “定”学生一学期的学习状况,极其不合理。在小学教学中,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必须处于核心地位。其次,必须转变人才观念。社会需要的是各级各类人才,而不仅是能考试的人。学校绝不能办成培养“考试人才”的教育,学校也不该有真正意义上的“差生”存在,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只要不是用唯一的考试尺子来衡量学生。另外,考试改革不是不要质量,而是更加关注分数背后的质量,即体现学生学科素养和综合学习能力的质量。学校在考试内容、考试方式、诊断办法上的改变,必将促使学生改变落后的
7、学习方式,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学习。考试改革也不是叫老师从此以后就可以马马虎虎地教书了,而是要把过去大量用来应试的时间和精力,转移到真正有价值的教书育人上来,转移到教育研究上来,转移到自我教学个性的开发上来。吴江实验小学实施“一师一卷”自有一套推进策略。姚虎雄说, “一师一卷”是个新生事物,新生事物诞生时总会面临各方质疑和不信任的目光。因此, “一师一卷”的探索不能幻想一朝成现实,一步登上天,必须步步为营,迈小步,不停步,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第一步,启动“一师一卷” 。学校六个年级,每个年级都有语文、数学、英语三大学科,共计 18 门课。启动之初,实行部分释放,每个学期抽测三门,其他 15 门课
8、自己组织考试。如此循环两次之后,推出“一师一卷” ,从原有的“一校一卷” 、 “一组一卷” ,全面转向“一师一卷” 。部分释放策略,使老师、学生和家长都有了一个心理接受的过程。第二步,启动基于出卷意图的“一师一卷” 。很多青年教师,从来没有自己出过试卷,单元试卷多是配套或上面发的。启动“一师一卷”后,学校要求每位语文、数学、英语老师能够独立出卷,明确每道题所考查的学科能力,能够说出每道题背后的出卷意图。为达成这些要求,学校规定每学期教研组必须组织三次以上的研卷研讨,研讨现场以录音后的音频方式上传;每学期期末试卷必须写清楚每一道考题要考察的能力点;每学期举行试卷答辩大赛。这一赛事,也分两步走:第
9、一步,选出优秀的、走在前面的老师,进行答辩;第二步,现场抽签答辩。第三步,启动基于关键素养的“一师一卷” 。 “一师一卷”使老师们不再看试卷的“脸色”来教学了,也不用再围绕着试卷让学生昏天黑地地做题。老师可以教自己所教,但这种教绝不是随心所欲地教,而是必须教出自己所教学科最重要的能力、最核心的素养。在这一阶段,须着力研究语文、数学、英语学科各年段的关键素养,出卷指向关键素养。基于关键素养下的制卷,带动了指向关键素养的教学行为变革。以语文学科为例,经过反复商讨,并向专家请教,老师们得出一致结论,小学阶段,语文学科最关键、最核心的素养就是写好字、读好书、作好文、讲好话。循此继续研究下去,老师们又进
10、一步发现了阅读理解的核心能力和作文的核心能力。基于核心素养的“一师一卷” ,使吴江实验小学开始了深入地、无羁绊地推动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改革之旅。第四步,启动基于师本化的“一师一卷” 。考试评价松绑后,教师的教学行为开始逐步彰显出个性化,这种教学的个性化一定会反映到试卷上,形成试卷的个性化。比如六(1)班的卷子,就不适合拿到六(2)班考,因为六(1)班语文老师个性化教学的内容是师生共读,而六(2)班语文老师的个性化教学内容是古诗文积累。姚虎雄认为,师本化的“一师一卷” ,表面看是试卷内容的变化,实质是教师课程意识的生发、巩固和实践,以试卷为抓手,打造教师的改造课程、研发课程能力,最终才能使教师拥有
11、自己的师本课程。鉴于实际情况,这一步,学校也是先在语文学科试行。目前,学校已有不少教师在阅读、诵背、习作、口语交际方面有了自己的课程。第五步,在循序渐进的基础上,学校准备在 2014 年启动数学、英语基于师本化的“一师一卷” ,从而全面进入真正意义上的“一师一卷”时代。如今,在吴江实验小学,出一张有价值的试卷,是每个老师的基本功。每一道题背后所要考查的能力点,出卷人要能随时说出,并逐渐形成自己的命题观。过去,很多老师在教学前,对整个单元的认识并不清晰,只是在教学中逐步认识。实施“一师一卷”后,学校要求老师要将本单元的卷子先制好,先制卷再教学,边制卷边教学,从而明了单元教学重点、难点。学校还实行
12、出卷人、审核人签名制度。每一张老师自己出的试卷,教研组内必须有相互审核签名的程序。这一程序既有“监督”意味,也有学习和研讨渗透。并且每一张试卷出好后,要写下合格率、优秀率的预测;考察后,实际情况和预测相差不大的,记录即可;相差大的,要有反思。同时,突出核心素养和师本化特征,试卷删繁就简,不做对学生终身发展没有用的题。其中师本化内容,一张试卷一般占 20%。单元检测、期末卷,都要实行“一师一卷” 。学校从只看考试结果转向看老师的出卷水平,一张试卷里就可以看出一个老师的教学理念、对本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以及教学特色。 一师一卷 一个支点改变了教育教学行走方式“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起整个地
13、球。试卷,是整个教育界最敏感的点,而“一师一卷”正好触及了这个敏感点。 ”启动“一师一卷”后,吴江实验小学的老师明显变忙了,变累了。原来老师出试卷,是网络加打印机,现在,必须是脑力、体力加心血。单元卷、期中卷,要自己出,自己考,还要说出为什么出这样的题,这个题的价值何在?这个主,不好做。以前,是老师们边教、边熟悉教材、边熟悉难点。现在,还没有教,就要先出试卷,就要把教材的角角落落扫一遍,老师们自然要改变教学生活的习惯。老师们也变得担心了,有的老师到教导处,要求“你们能不能来考一下,让我知道究竟教得怎么样。 ”习惯了在和别人比较中认识自己的老师,现在变得有些教学不自信了。姚虎雄说,这也许正是当初
14、实行这项改革的一个目的。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起整个地球。试卷,是整个教育界最敏感的点,而“一师一卷”正好触及了这个敏感点。首先,它改变了老师的教学行走程序。 “先明理再制卷” “先制卷再教学” ,老师们的教学就能清清楚楚地教,就能站在一个能鸟瞰全局的地方,看自己的教学。随着学校“关键期关键素养”的研究和发布,老师们对本学科的核心素养、核心能力越来越清晰,心中有了清晰的“核” ,教学行走的程序就会发生根本的变化。其次,改变了老师的专业成长路径。以往,老师们的专业成长,主要以上好课、写好文为标准, “一师一卷”的师本化命题,要求老师有自己的个性教学地盘。这个地盘,小而言之,是自己的教学
15、特色,大而言之,是老师自己的特色课程。 “一师一卷”的师本内容,最终走向是,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课程。起步的时候,向身边的老师学,向书本学,渐渐地,建立起自己的个性化内容,建立起自己的课程,这是一条全新的专业成长路径。同时,也改变了老师的教育幸福感受。 “一师一卷” ,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考试不排名,也无法排名。解放了老师、学生的心理压力,解放了老师的教学空间,也解放了学生的学习空间。 “一师一卷” ,给老师们带来“我的地盘我做主”的快感。还没有教学,老师们忙着看教材,忙着出卷,忙着研卷,忙着规划自己的师本化教学,在这样的忙碌中,老师们听得到自己成长的拔节声,看得到自己专业成长中自信起来的目光。更重要的是, “一师一卷”下的孩子, 有了自由发展的空间,有了真情洋溢的世界,有了心向自然的情愫。现在,期末考试的前几天,吴江实验小学的校园里,依然能看到孩子们打球的身影,看课外书的身影,嬉笑玩耍的身影。这,正是对“一师一卷”的最好诠释。( 2012 年 05 月 29 日 作者:时晓玲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