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业与生态建设状况公报》.doc

上传人:hw****26 文档编号:3221229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林业与生态建设状况公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中国林业与生态建设状况公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中国林业与生态建设状况公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中国林业与生态建设状况公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中国林业与生态建设状况公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国林业与生态建设状况公报森林是地球之肺,湿地是地球之肾,土地沙化是地球的癌症,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的免疫系统,在维护地球生态平衡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科学家警告:随着森林锐减、土地沙化、湿地减少、水土流失、干旱缺水、物种灭绝、气候变暖等生态危机的日益突出,地球将失去供养人类生存的能力,生态危机有可能成为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联合国发布的2000 年全球生态环境展望指出:人类对木材和耕地的需求,使全球森林减少了 50%,难以支撑人类文明大厦,并强调,“没有任何问题比人类赖以生存的森林生态系统更重要了,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应赋予林业首要地位”。林业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承担者,肩负着建设

2、和保护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治理和改善荒漠生态系统及维护生物多样性、弘扬生态文明的重要职责。面对生态恶化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威胁,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林业与生态建设,在生态建设中赋予了林业首要地位,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赋予了林业重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赋予了林业基础地位;从维护本国生态安全和全球生态安全的战略高度,以对人类、对未来高度负责的精神,持续开展了中国历史上乃至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林业与生态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不仅有效改善了中国的生态状况,而且为应对全球生态危机、维护全球生态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那么,中国政府对生态建设作出了哪些重大决策,中国人民为改善生态作出了哪些

3、艰苦努力,中国林业与生态建设取得了哪些明显成效,中国的生态状况如何?在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国际会议在北京召开前夕,我们特向全世界作一简要介绍。一、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选择过去的半个多世纪,中国政府在领导人民摆脱贫困、发展经济、建设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一直以战略眼光关注着与人类生存、发展息息相关的森林问题、生态问题,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在探索中不断前进,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战略思想的确立为标志,逐步找到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文明发展道路。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森林问题极为重视。1955 年,毛泽东向全国人民发出了“绿化祖国

4、”、“实行大地园林化”的号召。1956 年,中国开始了第一个“12 年绿化运动”。1958 年,毛泽东又进一步指出:“要看到林业、造林,这是我们将来的根本问题之一。”这一时期,中国政府确定了“普遍护林、重点造林”的方针和“青山常在、永续利用、越采越多、越采越好”的森林经营原则,有力推动了森林资源发展。1978 年,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的同时,带领中国人民开展了一场规模浩大的植树造林运动。1978 年 11 月,中国政府决定在中国西部、华北北部、东北西部延绵 4480 公里的风沙线上,实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这项被邓小平称为“绿色长城”

5、的生态建设工程,开创了我国生态工程建设的先河,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生态建设工程。1979 年,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试行),并根据国务院的提议,决定 3 月 12 日为中国植树节。1980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的指示。1981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保护森林发展林业若干问题的决定,同年 12 月在邓小平的倡导下,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作出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为加快国土绿化进程,邓小平写下了“绿化祖国,造福万代”的题词,并高瞻远瞩地指出:“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是建设社会主义、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事业,要坚持二十年,

6、坚持一百年,坚持一千年,要一代一代永远干下去。”从此,从中国最高领导人到亿万民众持续 27 年,年年履行植树义务,参加义务植树人数达 104 亿人次,义务植树 492 亿株。当时一位关注世界森林的当代著名林学家、英国人理查德迈克尔评价说,中国的义务植树,为全世界树立了光辉的榜样。改善生态的任务是极其艰巨的,中国政府的决心也是极其坚定的。1991 年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又发出了“全党动员、全民动手、植树造林、绿化祖国”、“再造祖国秀美山川”的号召,进一步动员全国人民植树造林、保护森林。中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世界上首部防沙治沙法

7、也在中国诞生。中国政府还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造林绿化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关于保护森林资源制止毁林开垦和乱占林地的通知,制定了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明确提出:“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始终坚持的一项基本方针。”“建设祖国秀美山川,是把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重大战略部署。”2001 年,刚刚走进小康的中国毅然决定,在今后十几年内,投资几千亿元,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在新世纪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如何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8、、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国共产党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继承的基础上,继续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着创新和发展。2003 年 6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指出:“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是二十一世纪人类面临的共同主题,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要赋予林业以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要赋予林业以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要赋予林业以基础地位。”明确提出:“确立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建立以森林植被为主体、林草结合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建设山川秀美的生态文明社会”,把“生态建设”、“生态安全”、“生态文明”确立为国

9、家发展的重大战略。2005 年 9 月,中国政府又作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防沙治沙工作的决定,制定了全国防沙治沙规划。同时,发出了关于加强湿地保护工作的通知,制定了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和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20022030 年)。从而在全国形成了建设森林生态系统、保护湿地生态系统、改善荒漠生态系统、全面推进生态建设的基本格局。在深刻总结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和世界各国发展规律,科学判断我国发展阶段的基础上,中国政府以对民族和人类高度负责的精神,提出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战略思想,并将“建设生态文明”、“成为生态环境良好国家”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描绘

10、了新世纪中国生态建设的宏伟蓝图。生态文明是继人类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形成的新型文明形态。其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落实和成果的反映,它摈弃了人类破坏自然、征服自然、主宰自然的理念和行为,走上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保护自然、尊重自然、合理利用自然,并主动开展生态建设,实现生态良好、人与自然和谐的伟大征程。这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是 21 世纪人类文明的旗帜和方向。中国政府和人民在经过艰辛探索、借鉴国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作出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选择,不仅对中国自身发展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而且对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具有重大意义。中国在自身走文明发展道路的同时,也在谋求

11、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新的贡献。在 2007 年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五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胡锦涛主席从维护全球气候安全的战略高度,向世界庄严承诺:到 2010 年中国森林覆盖率将由现在的 18.21%提高到 20%,并提出了建立亚太森林恢复与可持续管理网络的重要倡议。这是中国为维护全球生态安全、促进世界文明发展又迈出的重要一步。二、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改良土壤、养护物种、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固碳释氧、维护生态平衡等重要生态功能,被称为“地球之肺”。正如联合国粮农组织前总干事萨乌马所说:森林即人类之前途,地球之平衡。中国政府认为

12、,森林是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关系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失去森林将失去未来、失去一切。基于这些认识,中国政府把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放在了生态建设的首要位置,并力求改变中国森林资源稀少的状况,维护中华民族的生存根基,为维护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经过中国政府和人民长期艰苦的努力,中国的森林覆盖率从新中国成立时的 8.6%,增加到目前的 18.21%,森林蓄积量达到 124.56 亿立方米,活立木蓄积量达到136.18 亿立方米。在世界森林资源总体减少的情况下,中国的森林资源持续增长,并成为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国家。(一)人工林面积占世界人工林面积近 1/3大力发展人工林,是发展森林资源的重要途径

13、。自 1949 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中国政府采取人工种植、飞播造林和国家、集体、个人一齐上等一系列措施,加快人工林发展步伐。中国人工林保存面积达到 5300 多万公顷,占世界人工林总面积的近 1/3,居世界首位,实现了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双增长”。20002005 年全球年均减少森林面积 730 万公顷,而中国年均增加森林面积405.8 万公顷;全球人工林面积年均增加 280 万公顷,其中中国年均增加148.9 万公顷,占全球人工林年均增量的 53.2%。这一重大成果,得到国际社会的充分肯定。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全球森林评估报告指出:在全球森林资源继续减少的情况下,亚太地区森林面积出现了净

14、增长,其中中国森林资源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其他地区的森林高采伐率。(二)严格保护天然林天然林的生态效益十分显著。中国在大力发展人工林的同时,也十分重视天然林保护。中国天然林面积为 1.17 亿公顷,占森林总面积的 60%。为加强天然林保护,在试点阶段投入 114 亿元的基础上,中国政府决定,从 20002010年投入 962 亿元,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全面停止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天然林的商品性采伐,大幅度调减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的天然林采伐量。联合国粮农组织驻华代表凯文坎普先生当时曾赞叹:“中国政府在今后 11 年中投入 110 亿美元用于天然林保护,我为你们的国家感到骄傲。”

15、经过 9 年的努力,工程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累计减少森林资源消耗 4.26 亿立方米,有效地保护了 9837.72 万公顷森林,工程区内净增森林面积 815.7 万公顷,净增森林蓄积 4.6 亿立方米,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生态状况明显改善。(三)实行具有中国特色的森林资源管护制度经过多年的探索,中国逐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体制。一是建立了以森林限额采伐、林权登记发证、征占用林地审核审批和森林资源定期清查为主要内容的森林资源管理制度。全国森林凭证采伐率达到 92.4%,征占林地审核率达到 91.2%,林权登记率达到 85%。二是建立了以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为主要内容的森林

16、资源保护制度。成立了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实行了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领导负责制,组建了武警森林部队和专业扑火队伍,制定了扑救应急预案。20 年来,中国森林火灾受害率平均控制在 0.5以下,低于世界同期平均水平。中国森林病虫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初步形成了以生物防治为基础,生物、仿生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森林病虫害防治体系,防治率达到 67%,其中无公害防治率达到 70%。三是建立了森林资源监督制度。从 1989 年开始,中国政府在全国相继设立了 14 个森林资源监督机构,对森林资源保护、利用和管理等情况实施了有效监管。这些制度的形成,保障了森林资源消长的良性循环。三、发展碳汇林业和

17、生物质能源森林是陆地最大的储碳库和最经济的吸碳器。森林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和固定在植被和土壤中,这是森林的“碳汇”功能。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估算:全球陆地生态系统中约储存了 2.48 万亿吨碳,其中 1.15 万亿吨碳储存在森林生态系统中。森林还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生物质能源,就其能源当量而言,是仅次于煤、石油、天然气的第四大能源,而且具有清洁安全、可再生、不与农争地、不与人争粮等优点。森林以其占陆地生物物种 50%以上和生物质总量 70%以上的优势,而成为各国新能源开发的重点。中国政府认为,大力发展林业,不仅是缓解气候变暖的重要途径,而且是充

18、分利用太阳能实现资源循环利用、改善能源结构、维护能源安全的重要手段。中国政府通过采取有力措施不断提升森林的“碳汇”功能,积极发展生物质能源,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作出了重大贡献。(一)中国森林资源吸收了大量二氧化碳为增加森林资源,中国政府不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着力加快植树造林步伐、提高森林质量,而且还大力发展沼气、改灶节材,以减少森林资源低值消耗,保护和增加了森林资源。随着中国森林资源持续增长,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也显著增加。中国科学家研究表明,中国森林固碳能力由 20 世纪 80 年代初的 136.42 吨/公顷增加到21 世纪初的 150.47 吨/公顷。19802005 年,中国通过持续不断地开

19、展造林和森林经营,累计净吸收二氧化碳 46.8 亿吨,通过控制毁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4.3 亿吨。2004 年中国森林净吸收了约 5 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约占同期全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 8%以上。2006 年底,来自中国、芬兰、苏格兰及美国等国的6 位不同学科的国际著名专家共同对全球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进行了评估。一致认为,19992005 年间,中国是世界上森林资源增长最快的国家,吸收了大量二氧化碳,为中国乃至全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生态价值。(二)建立中国绿色碳基金中国政府对维护全球气候安全高度重视,于 2002 年 8 月正式签署京都议定书。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不承担减排义务

20、,但中国政府以高度负责的精神,不但十分重视工业减排,关停了一批高排放、高耗能企业,而且也十分重视植树造林等吸收和固定二氧化碳的措施。中国国家林业局设立了林业碳汇管理办公室,积极推动林业碳汇项目实施。2005 年 2 月,京都议定书生效后,在中国政府的积极支持下,世界银行生物碳基金项目在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该项目计划造林 4000 公顷,预期从 2006 年到 2035 年净吸收二氧化碳当量超过 60 万吨。广西项目是全球第一个被联合国批准的清洁发展机制(CDM)林业碳汇项目。该项目方法学也是全球第一个获得批准的清洁发展机制再造林碳汇项目方法学。为推动全社会参与植树造林,应对气候变化,200

21、7 年 7 月,中国国家林业局联合有关单位和机构成立了中国绿色碳基金。该基金是中国绿化基金会的专项基金,旨在通过企业、个人或组织出资造林吸收二氧化碳,并将所造林木吸收的二氧化碳量登记在出资方的社会责任账户并予以公布,以此为减缓气候变暖作出贡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已先期注资 3 亿元人民币。(三)大力发展林业生物质能源发展林业生物质能源,主要是通过工业化利用途径,将富含油脂、木质纤维及非食物类果实淀粉的林木生物质材料转化为多种形式的能源产品和生物基产品,包括液体生物柴油和燃料乙醇、固体成型燃料、气体燃料、直燃发电以及生物塑料等。中国现有灌木林、薪炭林、林业剩余物,每年可提供发展林业生物质能源

22、生物量为 3 亿吨左右,折合标准煤约 2 亿吨,如全部得到利用,能够减少 1/10的化石能源消耗;如刺槐、柠条、沙棘、柽柳等资源,通过平茬收割可作为燃料用于生物发电或加工固体成型燃料。此外,中国木本油料树种总面积超过400 万公顷,种子含油量在 40%以上的植物有 154 种。目前,具有良好的资源和技术基础并可规模化培育的油料能源树种约有 10 种,如黄连木、麻疯树、光皮树、文冠果、油桐、乌桕、石栗树等。其中,麻风树栽培 23 年即可结果,结果期长达 3050 年,其果实平均含油率 40%左右,5 年生每亩果实产量达 200公斤,可生产生物柴油 60 公斤左右。中国森林资源中果实富含淀粉的树种

23、也很丰富,如栎类果实经加工提炼可转化燃料乙醇和生物化工产品,现有面积达1800 多万公顷,开发潜力很大。中国现有宜林荒山荒地 5700 多万公顷和近 1 亿公顷的盐碱地、沙地以及矿山、油田的复垦地等边际性土地,培育能源林的潜力和空间很大。为大力发展林业生物质能源,提升可再生能源比重,促进节能减排降耗,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国家林业局成立了林业生物质能源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并将规模化培育能源林列入“十一五”林业发展规划,编制了全国能源林建设规划、林业生物柴油原料林基地“十一五”建设方案。为逐步建立从原料培育、加工生产到销售利用的“林油一体化”、“林电一体化”发展模式,中国国家林业局先后与中国石油

24、、中粮集团、国家电网公司等开展了合作。2007 年已在云南、四川、湖南、安徽、河北、内蒙古、陕西等省区合作建设油料能源林基地 100 万亩,并积极推动林业生物柴油加工业的发展。国家电网公司所属的国能生物发电公司在山东省建立的以林木质为主要原料的生物发电厂已投产运行,并着手在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等地建设林木质生物发电厂。四、沙化土地治理土地沙化被称为地球的“癌症”。中国是受土地沙化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沙化土地面积为 173.97 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 18.12%。为遏制土地沙化,中国政府坚持科学防治、综合防治、依法防治的方针,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长期不懈的顽强奋斗,使沙化土地扩张趋

25、势初步得到遏制。全国土地沙化由 20 世纪 90 年代末期年均扩展 3436 平方公里转变为新世纪初年均缩减1283 平方公里,受到了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机构的高度评价。(一)实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1978 年启动的“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建设范围涉及中国北方 13个省区市的 551 个县,规划造林 3508.3 万公顷,建设期 19782050 年,将历时 73 年。经过近 30 年的建设,累计造林保存面积 2374 万公顷,工程区森林覆盖率由 1977 年的 5.05%增加到 10.51%,森林蓄积量由 7.2 亿立方米增加到 10亿立方米,取得了重大的阶段性成就。一是改善了生

26、态状况。工程区内 20%的沙化土地得到初步治理,毛乌素、科尔沁两大沙地林木覆盖率分别达到 15%和20%以上,黄土高原 40%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治理,近 5 年来减少流入黄河的泥沙达 3 亿多吨。二是促进了农民增收。工程区共营造薪炭林 105 万公顷,灌木饲料林 500 多万公顷,经济林 391 万公顷,年产干鲜果品 2000 万吨,占全国产量的 1/5,年产值 300 亿元,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三是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工程区 3130 万公顷农田和牧场得到林网的有效保护。(二)强化京津风沙源治理中国政府于 2000 年启动的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涉及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 5 省区

27、市的 75 个县(区、旗),规划治理总面积 2057.35 万公顷。到 2006 年,工程累计完成治理任务 612 万公顷,实行禁牧面积 568.4 万公顷,生态移民 10.12 万人。2005 年与 2001 年相比,工程区林草植被盖度平均提高了 10%20.4%,植被多样性指数提高 0.451.65,向大气释尘量下降 15.8%。内蒙古伊金霍洛旗有林地面积已由治理前的 17.8 万公顷增加到目前的 23.53 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由 27.6%提高到 32.6%,扭转了沙进人退的局面。(三)建设规模宏大的农田防护林体系中国平原地区耕地和人口约占全国的 40%,是粮食主产区,也是无林少林地区。

28、新中国成立初期,华北平原森林覆盖率仅为 1.1%,许多平原地区没有森林,风沙和干热风对粮食生产造成了严重危害。为了改善平原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中国政府组织人民大力开展平原绿化。特别是 1988 年实施全国平原绿化工程以来,逐步探索出了以农田林网为主体,“四旁”(宅旁、村旁、路旁、水旁)植树、农林间作、成片造林相配套,网、带、片、点相结合的农田综合防护林体系建设模式,有力推动了平原地区的生态建设。从 1988 年到 2007 年,全国平原地区累计完成造林 710 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从 1987 年的 7.3%提高到现在的 15.8%,新营造农田防护林 376.8 万公顷,农田林网控制率由 198

29、7 年的59.6%增加到现在的 74%,3356 万公顷农田得到保护。据测定,农田林网通常可减缓低空风速 30%40%,提高相对湿度 5%15%,增加土壤含水量 10%20%,可有效改善农作物生长条件,提高农作物生产量。过去一些风、沙、旱、涝、碱等自然灾害严重的地区,如今绿树成荫、林茂粮丰。五、湿地保护与恢复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具有保持水源、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净化水质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健康的湿地生态系统,不仅为人类提供多种物质产品和文化产品,而且对维护生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湿地类型众多,生物多样性丰富。单块面积大于 100 公顷的湿地总面积为 3848 万公顷,居

30、世界第四位、亚洲第一位。中国湿地保存了全国 96%的可利用淡水资源,分布高等植物 2276 种,野生动物 724 种,其中水禽类 271 种,两栖类 300 种,爬行类 122 种,兽类 31 种。湿地水鸟中属国家重点保护的有56 种,在亚洲 57 种濒危鸟类中,中国湿地内有 31 种,占 54%。中国湿地保护工作虽然起步较晚,但保护强度大、措施有力,制定了抢救性保护自然湿地、制止随意侵占和破坏湿地、开展示范工程建设等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政策,已取得显著成效。全社会保护湿地的意识明显增强,保护行动得到落实,科研监测等基础工作得到强化,管理能力和水平得到提高,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赞誉,中国政府先后获得

31、“献给地球的礼物”特别奖、“全球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杰出成就奖”、“湿地保护科学奖”、“自然保护杰出领导奖”等国际荣誉。(一)实施全国湿地保护工程2005 年,中国国家林业局等 10 个政府部门,编制了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实施规划(20052010 年),确定了湿地保护、恢复、可持续利用、能力建设等工程建设项目,计划投资 90 亿元,实施 400 多个项目。目前,已审批实施近 200 个项目。在国家项目的示范带动下,全国已建立国家湿地公园 18 处,面积 27 万公顷;建立 470 多处湿地自然保护区,使 1715 万公顷、近 45%的现有自然湿地得到有效保护;一批退化湿地的生态功能正在恢复;湿地可持续利用的示范模式正在形成。(二)加强三江源湿地保护三江源是指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这一地区湿地资源十分丰富,关系到中国乃至东南亚地区的水资源供给,被誉为“中华水塔”。为保护这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精品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