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欧纺织品风波的台前幕后.doc

上传人:sk****8 文档编号:3221315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美欧纺织品风波的台前幕后.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美欧纺织品风波的台前幕后.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美欧纺织品风波的台前幕后.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美欧纺织品风波的台前幕后.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美、中欧纺织品风波的台前幕后 赵玉敏 2005 年 4 月,全球纺织品贸易配额限制取消不久,美国和欧盟相继对中国出口纺织品提出设限请求。一时间,中美、中欧纺织品贸易纠纷逐渐激化,成为影响中美、中欧经贸关系的重大问题。中美、中欧纺织品风波的由来这场纺织品风波是在纺织品服装配额限制取消,中国产品出口快速增长的背景下出现的。从 1961 年起,当时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就将纺织服装产品贸易置于有别于一般货物贸易规则的特殊的管理体制下,这个特殊的管理体制的特征就是数量限制。在乌拉圭回合期间经过激烈的交锋,达成了纺织品服装协议,该协议为最终取消配额制定了明确的时间表,即经过 10 年的过渡期,分 4

2、个阶段,世贸组织成员在 2005 年 1 月 1 日结束实行 40 多年的全球纺织品贸易配额体制,将纺织品贸易重新置于多边贸易组织为货物贸易制订的统一规则下。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作为世界纺织服装市场上的一支重要力量,经历了纺织业的新一轮扩张:2003 年纺织业固定资产投资 598 亿元,同比增长 66.7%,比同期全国固定资产总投资增长率高38 个百分点;2004 年纺织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高达 30%。2004 年从事纺织品出口的企业已超过 3 万家,比 2002 年多了 6000 多家,直接从事纺织服装生产的人数多达 1900 万。同时外国企业也意识到取消配额后中国纺织业所拥有

3、的显著优势,纷纷到中国投资设厂。2002 年2004 年进入中国纺织服装业的外国直接投资达 68.2 亿美元,比此前 3 年 1999 年2001 年的外国直接投资总额增长了 46.5%。产能的扩张和市场的开放导致中国出口快速增长,2005 年一季度,中国纺织服装出口 224 亿美元,增长 19.1%,对美国出口 35 亿美元,增长 70.5%,对欧盟出口 39 亿美元,增长 48.3%。然而,2003 年 5 月 21 日和 2005 年 4 月 6 日,美国和欧盟这两个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服装进口市场先后制订并发布了使用中国纺织品保障措施的程序和指南,使中国纺织和服装出口面临着多边贸易组织历

4、史上前所未有的歧视性保障措施,给未来中国纺织品贸易发展前景蒙上了一层浓重的阴影。美欧对来自中国的纺织品实行限制的依据,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包含的针对纺织品的特别保障条款,即 242 条款。对于美欧这种做法,中国政府、行业组织和企业界都表示了极大的不满。长期以来,配额限制了中国纺织服装产品的出口能力,严重扭曲了世界纺织品贸易的格局。现有的贸易格局是以牺牲全球资源配置的效率和效益为代价的,纠正这种扭曲是取消配额后市场的本能反应。解除配额后,个别过去限制严格的产品贸易出现大幅度增长,这种现象并非是中国出口产品所独有。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是美欧发达国家在纺织品一体化进程中刻意将 70%的敏感产

5、品留待 2005 年 1 月 1 日后解除配额造成的,而以取消配额后短短 1 个季度的进口数据作为实施保障措施的依据是不合理的。 应当特别指出的是,美欧启动纺织品保障措施限制中国一些纺织品进口,理由是不充分的。根据中国加入 WTO 议定书,启动 242 条款的前提是存在“市场扰乱”并“威胁阻碍这些产品贸易的有序发展”。但显然中国有些产品在美市场上的份额非常之低,根本构不成市场扰乱。例如,虽然中国是世界上对美国出口纺织服装产品总量最多的国家,但是由于配额的限制,中国向美国出口的那些美国消费者需求最多的服装产品却并不多。比如棉制长裤和短裤,中国是美国市场排列在第 23 位的小供货国。中国向美国出口

6、的棉制裤子比约旦、莱索托,甚至比不是 WTO 成员的俄罗斯还少。因此,应该说,美欧挑起此次纺织品贸易争端,对中国是有欠公平的。纺织品风波背后复杂的政治经济因素尽管中美和中欧的纺织业已实现产业分工,美欧从事高端和中端产业,中国搞低端产业,很少直接竞争;尽管在美欧市场上中国出口主要是替代了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产品,而非美欧本地产品,但是美国和欧盟还是对中国纺织业在配额取消后快速扩张的出口紧抓不放,这里既有直接的经济利害冲突,也有潜在的政治上的考虑,面对中国的迅速崛起,美欧心存戒备。首先,纺织业仍然是美欧重要的制造业部门,面对中国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纺织业,他们担心由此产生的贸易转移和就业转移。目前,美国纺

7、织服装产品的贸易逆差已接近 730 亿美元,其中中国占 1/4,即180 亿美元,中国目前控制了美国 25%的进口纺织品服装市场。在过去 4 年中,由于进口激增,美国纺织服装业已经损失了 37 万个就业机会。中国纺织品价格比美国低 76%, 比世界平均水平低 58%;一旦中国获取了市场份额,世界上没有其他国家有能力将其夺回来。如果不对中国产品进行有力和有效的限制,到2007 年底,中国很可能会控制美国 75%以上、全球 50%以上的纺织品服装市场,那时世界将会有 3000 万的就业机会转移到中国,其中包括从美国转移的 50 万个就业机会。此外,美国纺织行业高科技产品的研发能力将随着贸易的转移、

8、就业的转移、工厂的关闭而丧失,在染化料、后整理领域所具有的强大创新能力将萎缩,太空服、军用高科技纺织品行业发展受到威胁。第二,对中国纺织品设限,既是对中国贸易攻势的反击,也是逼迫人民币升值行动的一部分。美国的一些人士和组织认为,中国现行的汇率政策给中国出口产品带来了巨大的竞争优势,对美国制造业和贸易平衡产生了负面影响。据美国统计,2004 年中国对美贸易顺差比 2003 年增长了 30.67%,占美国当年全球贸易逆差的 24.9%,是美国最大的贸易逆差国。美国纺织品制造商协会认为,中国通过操纵货币以及补贴国有纺织企业,使得制造商可获取 40%的价格优势。美国制造业联合会曾表示,美国制造业面临相

9、当严重的结构性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涉及中国产品的竞争力问题,因为对中国产品的大量进口增加了价格下降的因素,却提高了美国国内的生产成本。该联合会认为中国产品的市场准入问题正越来越成为一个关乎美国企业生存的重要问题。为此,美国的一些政治家和产业组织,一方面呼吁政府要求人民币升值,另一方面又以要求提高关税、频繁启动贸易救济措施等对中国施加压力。2005 年 4 月美国参议院启动了一项立法程序,称如果中国不在 6 个月内调整人民币汇率,将对中国产品征收 27.5%的惩罚性关税。第三,美欧担心纺织品贸易的政策空间被压缩。实际上美欧等国的纺织品贸易政策不仅仅是产业政策的一部分,而且还具有服务于外交政策的重

10、要功能。目前美国和欧盟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服装进口市场,其纺织品市场准入政策可以作为:第一,地区一体化的有效工具;第二,在多边谈判中获取有利于自己结果的筹码;第三,以优惠的市场准入为诱饵,让当地政府在反恐问题、人权问题、对其优势产品开放市场、实施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等问题上按照它们的要求行使。因此,即使在配额取消后,美欧仍将长期坚持有管理的自由贸易政策,这是中国扩大纺织品出口面临的一项制约因素。以更加理性和积极的态度应对全球化时代的贸易摩擦6 月 11 日,中国和欧盟之间通过谈判,就解决纺织品贸易问题达成了一致,避免了双方纺织品贸易摩擦的进一步升级。而中国和美国仍在继续磋商之中。这场风波留给

11、我们很多启示,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以怎样的态度来应对随时可能发生的贸易摩擦,是值得我们深刻反思的问题。1.应对贸易摩擦是中国面对的长期任务。虽然中国已经加入了 WTO,但我们还不能完全享受一个成员应有的权利,中国在贸易上还受到歧视待遇。在解决贸易摩擦时我们更多地还是通过双边机制,而不是多边机制。世界上还没有绝对的贸易自由化,发达国家在贸易自由化方面仍然实施双重标准。可以预计,今后随着中国比较优势产业的不断提升,中国的产品将会不断进入美欧的传统产业领域,贸易摩擦在很长的时间内都将是不可避免的。2.中国纺织业必须转变增长方式。本次纺织品贸易摩擦对中国纺织业是个考验。国际上有评论认为,中国纺织业目前

12、已经陷入了过于强大而导致的困境,这使我们不得不接受国外只针对我们的限制。实际上长期以来,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纺织业一直有着致命的弱点创新不足。低价竞销、数量型扩张是行业的主导模式。在取消配额后,大量新增投资带来的是更多的常规产品,这必然导致出口市场的量增价跌。贸易摩擦再次提醒我们,中国纺织业必须在产品的技术含量、品牌的培育和建设、供应链的整合、市场的营销水平、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等方面下功夫,而不是满足于低劳动成本带来的价格优势。3.国家间的伙伴关系有助于化解贸易摩擦。中国和美、欧之间的纺织品贸易摩擦的代价是高昂和危险的,它一方面会转移和分散中美和中欧应对紧迫的国内和全球性挑战的资源和注意力,另

13、一方面也会对双边的经贸合作氛围造成损害。这次中欧之所以能够妥善解决纺织品贸易摩擦,主要是双方都珍视一段时期以来中欧之间建立起来的战略伙伴关系。国家间如果没有良好的伙伴关系,不但容易引发贸易摩擦,而且贸易摩擦也容易激化,甚至还可能与其他的问题交织在一起,使问题更加复杂化。4.在国际贸易中争取双赢是完全可能的。处理贸易摩擦以至其他经贸关系问题,必须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简单的对抗不能解决任何问题,更不能从固有的观念出发,自己束缚自己的手脚。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强劲的今天,不应再将国际贸易看作是一场对抗性的博弈,争取双赢甚至多赢都是可能的,关键是我们要对自己的处境以及核心利益目标有客观而深刻的认识,才

14、能趋利避害或两害相权取其轻,最大限度地保障和维护自己的利益。(编辑:何艳) 作者简介赵玉敏,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主任,研究员, 长期从事国际贸易和国际市场问题的研究。近期重点关注的领 域是纺织品贸易问题。 链接 242 条款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签订的议定书有个条款,即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第 15 条的反倾销和反补贴条款、第 16 条的特保条款以及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工作组报告书第 242 段(纺织品特殊限制措施),即 242 条款,主要适用于纺织品和服务产品贸易。根据 242 条款的规定,如一个世贸组织成员认为纺织品与服装协定所涵盖的原产于中国的纺织品和服装产品自世贸

15、组织协定生效之日起,由于市 场扰乱、威 胁阻碍这些 产品贸易的有序发展,则该成员可请求与中国进行磋商,以期减 轻或避免此市 场扰乱。磋商将在收到磋商 请 求后 30 天内进行。双方将在收到这种请求后 90 天内,尽一切努力就双方 满意的解决办法达成协议,除非双方同意延长该期限。如在 90 天磋商期内未能达成双方满意的解决办法,则磋商将继续进行。提出磋商 请求的成 员可对磋商涉及的一个或多个类别的纺织品或纺织制成品实行限制,即涉案产品的增长率限制在提出磋商请求当月前的最近 14 个月中前12 个月的进口数量的 7.5%(羊毛产 品为 6%)。242 条款截止日期为 2008 年 12 月 31

16、日。特保 “特保” 是 “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机制”和“ 特殊保障措施”的简称。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第 16条规定:中国产品在出口有关 WTO 成员时,如果数量增加幅度过大,以至于 对这些成员的相关产业造成“严重损害” 或构成 “严 重损害威胁”时,那么这些 WTO 成员可单独针对 中国产品采取保障措施。“特保”实施的期限为 2001 年 12 月 11 日2013 年 12 月 11 日。背景资料纺织品出口在我国外贸中的地位和作用 纺织品出口是拉动我国外贸出口的重要力量之一,2004 年我国对全球出口纺织品服装 951 亿美元,约占全年出口总额的 16%,占全球纺织品贸易总额的 1/4。我国

17、是全球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和出口国。去年我国 纤维加工量 2400 万吨, 约占世界生产能力的 38。纺织业是国内吸纳就业人口最多的传统制造业之一,国内纺织业现有直接就业者 1800 万人, 间接就业者超过1 亿人。其中,出口企业 3.5 万家,就 业者约 630 万人,每出口 1.5 万美元,涉及 1 人就业。我国与发达国家纺织业的相互依存度高。我国既是 纺织品生产大国,也是纺织品消费大国。我国的对外贸易正在进入贸易摩擦高发期 近年来,在我国对外贸易进入扩张期的同时,中国开始成 为全球贸易争端的最大受害国。据世 贸组织统计,自 1995 年世贸组织 成立以来,成员方反倾销立案中涉及中国产品的调查占总数的 17 左右。中国已连续 9 年成为世界上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 统计显示,2004 年,发达国家 对华反倾销新立案件 31 起,比前两年多出 20 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中美、中欧 贸易争端更加剧了这一趋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精品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