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实践活动走进京剧反思优点:通过整个活动的参与我和学生都有很大的收获,首先我了解掌握了综合实践活动的整个过程,从拟定方案到学生的布置到材料的收集都有很大收获,从中也得到很多经验,其次就是我和学生在京剧方面也有很大收获,从知识到演唱表演都有很大收获和提高。最主要是从活动的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各种能力,陶冶了情操,激发了学习热情,探索欲望,同时也丰富了文化知识。不足:1. 准备的不从分,包括材料收集,道具收集,唱段表演,一个原因是时间短,还有一个原因是受地域的限制,因为我们地处农村孩子们的视野窄,对于京剧太陌生。2. 因为京剧太深奥太专业,所以孩子们在演唱时缺少韵味和动作表演,缺少专业人士指导。3
2、. 整个活动缺少点烘托气氛的音响,如果观看后在模仿效果会好一些。4. 活动的形式少了一些,像京剧的各种行当唱腔都有应该有,让学生体会到唱腔的不同,这样就更好的实现了教学目标。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给学生创造更多更好的机会,让学生各方面得到锻炼,知识得到丰富。走近京剧(活动方案)活动背景京剧是我们的国粹,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京剧在艺术领域中的地位是任何其他剧种所无法取代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可是,随着现代流行歌曲的盛行,我们的青年一代已经很少了解甚至根本不知道京剧是什么。经过调查,在我们的学生中几乎都知道流行乐坛的“四大天王”,却很少有人知道曾经世界闻名的“四小名旦”。为此,教师感到
3、很痛心,也很担忧。京剧作为民族文化的精华,中华民族的遗产京剧怎么可以在我们的花朵这一代人手中一点一点的流失掉呢。为了让学生了解京剧,我们发动初一(1)班全体学生组织了“走近京剧”的社会实践活动。活动目标1、 学生通过调查活动,了解现代中学生对京剧的了解现状。2、 学生通过上网搜索、分析和整理,了解京剧的起源与发展,京剧的行当与表演,京剧大师的风采,京剧的服饰与脸谱等基本知识,并且在了解京剧知识的同时,亲身体验京剧的魅力。2、培养学生的自主探能力,团结合作精神,语言表达能力等综合能力。3、 弘扬民族精神,让我们的学生在实践中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精华,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活动准备1、京剧知识的讲座。2
4、、进行调查问卷设计方法的指导培训。3、制定计划。4、多媒体、照相机、奖品、小报、脸谱等。活动计划1、指导老师:陆芳、黄丹、李霞2、活动对象:初一(1)班全体学生3、 活动时间第一周第八周4、 分组共分 6 组组长 组员 内容调查组 陆晓丽 略 调查查中师生了解京剧的现状第一组 章嘉淳 略 研究课题一:京剧的起源与发展第二组 潘杨 略 研究课题二:京剧的行当与表演第三组 潘美芳 略 研究课题三:京剧大师的风采并采访马老师第四组 倪倩 略 研究课题四:京剧的服饰与脸谱宣传组 王媛媛 略 制作京剧宣传小报5、 活动方法:调查、研究、分析、整理、交流6、 活动方式:小组、班级活动7、 时间安排:第 1
5、 周 确定课题,分组,设计并发放调查表第 2 周 回收并统计调查结果第 34 周 书报刊收集、上网收集资料并整理归纳,采访马老师第 5 周 制作京剧小报并展示宣传第 67 周 设计并制作脸谱第 8 周 班级内汇报活动情况、体会、评价 活动过程活动准备阶段:(前期)一、问卷调查设计方法的培训具体培训调查卷的形式、格式,调查的对象及方式。1、 在查桥中学师生中展开调查,附调查表调查表你了解京剧吗?京剧是我国的国粹.为了了解现代中学生对京剧的认识有多少,我们做如下调查:1.你在_接触京剧.A.电视 B.报刊杂志 C.网络 D.地方剧院的表演2.你会唱京剧吗?_A.会 B.不会3.请写出一到三个京剧大
6、师的名字.(不会可不填)_ _ _4.请写出一到三个京剧名段的名字.(不会可不填)_ _ _5.请写出一到三个京剧的流派.(不会可不填)_ _ _ 2、 分析、整理、统计、归纳调查结果并得出调查统计图,附图(由这张统计图上可以发现对京剧略知皮毛的同学有 95%,对京剧有深一步了解的同学占 3%,还有 2%的同学对京剧闻所未闻的 。通过这张统计图,同学们了解到京剧作为我们国家的国粹,正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里一点一点的流失,大家对这种现状感到很担忧,纷纷提出要寻求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3、 根据调查数据,大家提出多种活动意向,最后确定活动主题为“走近京剧”。4、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这实践活动并指导操作
7、方法。活动第二阶段:(中期)一、活动内容1、课题研究(京剧基本知识)课题一. 京剧的起源与发展组长: 组员:课题二. 京剧的行当与表演组长: 组员:课题三. 京剧大师的风采组长: 组员:课题四. 京剧的服饰与脸谱组长: 组员:2、宣传(京剧知识):制作小报3、体验(京剧的魅力)人人参与,做一做,唱一唱。(学生根据活动内容自由分组,限定每组 8 人。每小组各推选一名小组长,根据本组成员的性别、性格、能力等因素由小组长给小组成员分配任务。小组所有活动由小组长具体负责。)二、展开活动课题研究第一组:通过上 http:/ 200 年的发展历程照片拿给,京剧在唱词、念白以及字韵上越来越北京化,终于成为一
8、种成熟的艺术。京剧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阶段第一阶段:成熟时期 1860 年到 1917 年左右,是京剧的成熟的时期。在剧目方面,从徽、汉、梆、昆等继承下来的传统剧目,经过演出实践不断加工、锤炼,更见精练。辛舞台表演艺术方面,也更为细腻、精致,色彩浓郁。原来地方色彩已逐渐融会升华,成为京剧自身的艺术特色。光绪九年(1883)起,打破了乾隆以来宫廷蓄养戏班的旧制。光绪二十四年(1908),上海出现了第一个近代化的剧场新舞台。从而推动了京剧舞台艺术的革新,并影响到其他各地。第二阶段:高峰时期从 1917 年到 1937 年,是京剧艺术出现高峰的时期。剧目方面,传统戏不断加工、翻新,同时大量涌现新
9、创剧目。题材范围扩大了,表现爱国主义、民主主义思想的剧目增多了。这一时期,出现了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四小名旦。形成了许多有鲜明艺术特色的流派。京剧舞台更是达到了艺术高峰。第三阶段:提高阶段 20 年代以来,上海京剧舞台上出现了大量连台本戏。许多优秀女演员先后脱颖而出,艺术上相当成熟,且能独立挑班。这一时期,在人才培养方面,受到较多重视,并采取了新的措施都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所改革,除基本功外,兼重文化课程,并授以音乐及其他艺术知识。这种教育制度和教学方法,虽然还处于摸索阶段,但对提高新一代演员的艺术修养却收到了一定效果。(这一组收集资料的途径真是多样。活动中小组成员相互帮助,会上网的
10、教不会上网的,大家干得很起劲。)第二组:通过与第一组类似的方式收集了有关京剧的行当与表演的资料,并且学习了部分表演动作。附京剧的行当与表演京剧的行当 京剧在塑造人物方面有其独特的造型语言。它把不同性别、性格、年龄、身份的人物划分为不同的行当,一般说来有“生、旦、净、丑“四大行当。 “生“,一般指剧中扮演男子的演员,其中又可细分为“老生“、“小生“和“武生“。“老生“,顾名思义就是中老年男子角色,在剧中多扮演正直刚毅的人物形象。胡须的颜色表示了人物的年龄。京剧秦香莲中王延龄年约六十,所戴胡须为白色。老生在剧中一般注重演唱和细腻表演,唱腔上也最为丰富。与老生相对应的是 “小生“,在京剧中指青少年男
11、子角色,他们在剧中的动作造型儒雅倜傥、秀逸飞动。在演唱上采用真假声结合的唱法,演唱风格华美和明亮。例如京剧白蛇传中的许仙. “武生“是指扮演剧中年轻的男性武将,他们用高超的武打技术来展示剧中人物的武艺高强。不重演唱,注重武打动作的娴熟和技巧的难度。例如京剧长坂坡中的赵云. 京剧中把女性统称为“旦“,其中按照人物的年龄、性格又可细分为许多行当,饰演大家闺秀和有身份的妇女称为“正旦“,正旦在京剧中俗称“青衣“,这就是因为正旦所扮演的角色常穿青色的长衫而得名。京剧窦娥冤中的女主角窦娥就是典型的青衣角色。青衣的表演庄重娴静,秀雅柔婉,以唱功为主,一般说来,青衣的唱腔旋律优美,细腻婉转。旦行中的“花旦“,多扮演天真活泼或放荡泼辣的青衣妇女,在表演上注重做工和念白,例如红娘中的红娘. “武旦“和“刀马旦“相当于生行中的武生,扮演的是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