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节庆文化.doc

上传人:sk****8 文档编号:3222257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9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外节庆文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中外节庆文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中外节庆文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中外节庆文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中外节庆文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章、节庆概述 大千世界,五彩缤纷、五光十色,而我们生活中的节日同样也是丰富多彩。由于地理环境、地域文化、宗教信仰等因素的差异,形成了千差万别的节庆风俗和文化。中国法定节日:新年(1 月 1 日) ;春节(农历新年) ;国际劳动妇女节(3 月 8 日) ;植树节(3 月 12 日) ;国际劳动节(5 月 1 日) ;中国青年节(5 月日) ;护士国际节(5 月 12 日) ;儿童节(6月 1 日) ;中国共产党诞生纪念日(7 月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8 月 1 日) ;教师节(9 月 10 日) ;国庆节(10 月 1 日) ;记者节(11 月 8 日) 。中国重大的传统节日:春节、

2、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此外,各少数民族也都保留着自己的传统节日,诸如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彝族的火把节、瑶族的盘王节、白族的三月街、壮族的歌圩、藏族的藏历年和望果节、苗族的花山节等等。节庆文化具有怎样的现实意义?1、节庆文化是民族传统的代表,社会意义丰厚:展示地方一个阶段以来经济社会建设发展成就,总结经验,激励各民族群众,振奋精神,鼓舞士气,制定新的蓝图,展望美好明天。2、节日具有很强的时令性:节庆活动吉祥喜庆、轻松高兴、热烈欢快,是社会生活的润滑剂,是人生旅途的快乐驿站。3、节庆文化具有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功能 :节日文化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综合体现,积淀着民族的精神财富,

3、坚定民族自信心。4、节庆文化能够增强民族凝聚力、亲和力:每逢节日,家庭成员、民族成员汇聚在一起,讲根古,叙亲情,增进民族亲情,增强民族亲和力,强化民族认同感。通过传统节日聚会,汇聚友好,增强民族凝聚力,弘扬爱国主义,促进中华民族大团结,为社会稳定发展贡献力量。 5、节庆文化可以促进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由于节庆活动,人员往来增多,节日刺激消费,拉动市场,各族人民之间增加感情交流,增加文化艺术交流,促进经济技术交流。6、节庆文化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 :节假日放松休息,调解生活,调节身体机能,恢复体力,人们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新的工作热潮。节庆活动鼓动各族群众精神,鼓舞干劲,激发人们建设热情。节庆文化振奋

4、民族精神,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互相促进。一、节庆的含义节庆是“节日庆典”的简称,专指 在特定时间的庆典活动。很长一段时间内,节庆只是传统和民族节庆的代名词,指某地区或城市以其特有的历史、文化、艺术、传统竞技、体育、风情民俗、地理优势、气候优势、遗址、胜地、古迹等为主题,自发而周期性举行的大型庆典活动。为此,也有的认为节庆活动是在固定或不固定的日期内,以特定主题活动方式,约定俗成、世代相传的一种社会活动。 二、节庆的类型与特征节庆种类很多,从节庆性质可分为单一性和综合性节庆;从节庆时代性可分为传统节庆和现代节庆;从节庆内容可分为宗教祭祀节庆、纪念节庆、庆贺节庆、社交游乐

5、节庆等。节庆文化可以带来哪些重要的节庆活动?1.民族性和宗教性的活动:中国是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无论是民族节庆还是宗教活动,长期以来保持低调,除了当地民族或宗教组织之外,一般不大扩展或张扬。但为了发展旅游,这个传统就发生重大改变,有些活动是试图吸引外来的旅游者而有意张扬造势的。中国一些著名的民族节日活动很多,像傣族的泼水节,维吾尔族和回族的古尔邦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以及龙舟节、各种庙会和其他祭祀活动等。有一些当地风俗性的活动已经长期不开展了,也开始恢复起来,为旅游所用。2.文化性和艺术性的活动:除了民族性和宗教性的节庆活动之外,一些地方又举办了其他一些文化性和艺术性的

6、节庆活动,例如,歌会、灯会、锣鼓节、唢呐节、年画节、杂技节、武术节、书法节以及以电影节、戏剧节、木偶节以及只是根据地方命名的艺术节。这些节庆活动主要也是依附于当地的文化传统。3.地方产品展示、展销节庆活动:在中国,很多地方因其当地的特产而出名,这些地方也想利用这些特产发展旅游。于是,围绕旅游的需要举办了大量的节庆活动。例如,糖球节(青岛) 、风筝节(潍坊) 、陶瓷节(景德镇、宜兴) 、茶文化节(杭州、安溪) 、中药节(安国) 、荔枝节(深圳) 、西瓜节(北京大兴) 、啤酒节(青岛) 、杜康节(河南伊川)等。这些节庆活动是围绕某一特产而延伸,一是向交易会延伸,将产品的生产与销售联系起来;二是向文

7、化方面延伸,把生产过程与产品和文化联系起来。4.娱乐性的节庆活动:有一些新的节庆活动,完全是出于旅游发展的需要而创造出来的,希望通过这些活动来提高知名度和增加人气,这些活动并非完全与当地的传统有很大的关联。如文化节、美食节、老人节、赏花节、民间艺术节、冰雪节、冰雕节、沙雕节等。 近年来,随着向世界开放的范围越来越大,与国外文化交流和人员交往日益频繁,外国的“洋节”也开始引入中国,如圣诞节、情人节、母亲节、父亲节等。这些节庆最初是由某些以接待外国人为主的饭店和服务机构引进的,但逐渐已进入中国人的生活。这些节庆也不断被商业机构的促销活动引起社会关注,不知不觉地开始被社会默认。三、节庆文化的基本特征

8、民族性,复合性,趣味性,变异性,时间性四、节庆文化的重要作用有利于民族的团结进步 有利于增强民族地区的经济活力有利于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有利于扩大民族对外交流 有利于启动民族地区的消费需要 五、节庆的形成与发展节庆的最初形成和古代科学技术的产生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人们根据天文、历法知识等来划定一年中的时序节令,将生产活动和日常生活纳入自然规律之中,从而直接导致了岁时节日民俗的形成。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日子越过越好,为感谢上天的恩赐,人们在特定的日子里(一般在农闲时候)举行祭祀或庆祝仪式,开展各种文娱活动,从而产生了节庆。 节庆的来源:(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

9、积淀凝聚的过程 )1.节气为节庆的产生提供了前提条件; 2.和原始崇拜、迷信禁忌有关;3.神话传奇故事为节庆凭添了美丽的色彩; 4.宗教对节庆有着深刻的影响; 5.一些历史人物和事件被赋予永恒的纪念,并渗入节庆之中。(汉代,主要的传统节日都已经定型 ;唐代,从原始祭拜、禁忌神秘的气氛中解放出来,转为娱乐礼仪型,成为真正的佳节良辰 )总而言之,节庆的魅力在于:融入人的情感,寄托人的希望。六、节庆的影响因素1.节日所处的时空位置2.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3.历史事件与传说的影响4.文化传播的影响思考题曾有一段时间人们争论着应不应该将传统节日定为法定假日?你认为呢?有人认为:一、将传统节日定为法定假日

10、,是流于形式 二、 “老百姓” 的观点:1.从人的认知规律角度。人们认知事物时,自己经验范围内的东西,会很快地承认并接受,而当外力(特别是行政力量)强加时,通常会产生本能的排斥情绪。2. 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应从教育的不断完善入手(假以时日) 。将之法定化,有拔苗助长之嫌。 三、从操作层面上来讲 :1.“传统节日”对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有完全不同的意义,如何能整齐划一地将之定为“全国性”的“法定假日”?2. “批判地继承”传统的东西是我们一贯提倡的方法,但将其法定假日化,难免“传统”中精华糟粕泥沙俱下, “度”的把握不易掌控。 四、传统节日法定化,很自然地联想到:增加节日,刺激老百姓的消费,似

11、乎经济方面的因素更多一些,与传统文化(精神、价值观方面)的弘扬,不免是背道而驰。(阐述自己的观点)第二章、中国传统节庆文化认识二十四节气在生活的运用: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各季节的特点,因此人民以二十四节气为重要参考依据,用来決定播种放牧渔猎等时机,並掌握适合的农事生产进度。自秦汉沿用至今已有二千多年历史,历代人民把生活经验配合节气时令编成谚语,以作为生活行事之依据。春节春节是中国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它标志农历旧的一年结束。农历正月初一是春节,又叫阴历(农历) 年,俗称“过年” 。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春节还称“开年” 、 “开岁”

12、、 “芳岁” 、 “华岁”“元日” “新年”等,在诸多称谓中以称“元旦”最普遍,时间最长久。辛亥革命后,才将农历正月初一正式定名为春节。 我国最早的春联,要追溯到五代时期孟昶写在桃木板上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元宵节元宵节是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也叫元夕、元夜,又称上元节,因为这是新年第一个月圆夜。且因历代这一节日有观灯习俗,故又称灯节。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正月十五闹元宵,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

13、赏灯,猜灯谜,吃元宵,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又称端阳、重五、端五节。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兰而沐”的习俗。但今天端午节的众多活动都与纪念我国伟大的文学家屈原有关。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南方各地举行龙舟大赛,都与悼念屈原有关。同时,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 ,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清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是一

14、年秋季的中间,因此称中秋节。中秋之夜,除了赏月、祭月、吃月饼,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除月饼外,各种时令鲜果干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 重阳节历九月九日,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古代以“六” 为阴数, “九”为阳数,九月九日正好是两个阳数相重,所以叫“重阳” ,也叫“重九” ,又有“老人节”之称。重阳节的起源可追溯到西汉初期,但其名称见诸于记载却在三国时代。在 1989 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全国各机关、团体、街道,往往都在此时组织从工作岗位上退清明

15、清明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清明的前一天称寒食节。寒食节的设立是为了纪念春秋时代晋朝“士甘焚死不公侯”的介子推。清明寒食期间,民间有禁火寒食、祭祖扫墓、踏青郊游等习俗。另外还有荡秋千、放风筝、拔河、斗鸡、戴柳、斗草、打球等传统活动,使清明成为一个富有诗意的节日。 腊八节 中国农历十二月初八,是中国传统的腊八节。“腊“ 本是中国远古时代一种祭礼的名称,用于祭祀祖先和天地神灵的仪式,祈求来年五谷丰登,家人平安、吉祥。 庙会由来又称“庙市“或“节场“ 。这些名称,可以说正是庙会形成过程中所留下的历史 “轨迹“。作为一种社会风俗的形成,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和历史原因,而庙会风俗则

16、与佛教寺院以及道教庙观的宗教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它又是伴随着民间信仰活动而发展、完善和普及起来的。 彝族火把节火把节是彝族的传统节日,在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不仅彝族过火把节,同属彝语支民族的纳西族、白族、傈僳族、拉祜族、基诺族都要过火把节。 藏族节庆 藏历正月十五,当地群众有观酥油花灯的习俗。4 月 15 日纪念佛诞和唐文成公主入藏的吉日良辰,民间举行庆祝活动。藏族的节日还有萨噶达瓦节、雪顿节、花灯节和望果节。 傣族泼水节 泼水节,是傣族人民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泼水节也是傣历新年,傣语称“尚健“ 、“ 尚罕“,是送旧迎新的日子。一般在傣历六月中旬( 即农历清明前后十天左右 )举行。 蒙

17、古族节庆 白节:相当于汉族春节的年节 ;祭敖包 那达慕:“那达慕”在蒙语中有娱乐或游戏之意。内容有摔跤、赛马、射箭、舞蹈,以及物资交流等 维吾利用“盱眙龙虾”的品牌效应,创新思路,大胆进行品牌的市场化运作。成立盱眙龙虾协会,发展盱眙龙虾会员店,以“鼓励使用、规范使用”为原则,实行盱眙龙虾品牌餐饮连锁,尔族节庆肉孜节、古尔邦节、初雪节 ;古尔邦是阿拉伯语的音译,意为“宰牲“ 或“血祭“ 壮族节庆 壮族最隆重的节日莫过于春节,其次是七月十五中元鬼节、三月三、清明上坟、八月十五中秋,还有端午、重阳、尝新、冬至、牛魂、送灶等等,几乎每个月都要过节。 第三章、中国现代节庆文化一、新中国节庆活动的兴起历程

18、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是我国入境旅游飞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为了突出特色、增强吸引力,各地政府带头发展了一大批的现代节庆活动。这一时期比较典型的有:山东曲阜孔子文化节、潍坊风筝节、哈尔滨国际冰雪节、自贡迎春灯会、大连时装节、上海国际旅游节、广州美食节、北京香山红叶节、陕西皇帝陵祭祖等。还有一些地方将传统节日拓展成为节庆活动。20 世纪 90 年初期,节庆活动进一步发展,在全国各地广泛开展。几乎每个省市,甚至包括省市所属的地、县都分别推出了自己的节庆活动。例如青岛国际啤酒节、北京国际啤酒节、宁波服装节、上海服装节、舟山沙雕节、西湖博览会、北京国际旅游文化节、 南京国际梅花节、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

19、、菏泽牡丹节等众多节庆活动,即使是相同的主题也依托不同的地方发展了起来。这其中有些节庆活动越办越好,如大连服装节、上海影视节、北京国际旅游文化节、青岛国际啤酒节等,已经逐渐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的节庆活动。近年来,节庆活动的主题更加广泛、运作方式也日益市场化,节庆活动对目的地营销和地方品牌化经营方面的贡献更受重视。中国盱眙国际龙虾节:有华人的地方就有盱眙龙虾2001 年江苏盱眙人首创了中国龙虾节,当今,盱眙因龙虾和龙虾节而扬名天下。第八届中国盱眙国际龙虾节已实现了由中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瑞典四个国家联动,第九届中国盱眙国际龙虾节不仅打造了国际节庆品牌,而且打造了八项“世界之最”:在世界最著

20、名的悉尼歌剧院举办专场演出;世界最广泛的华人媒体进行同步报道;有世界最有影响力的驻华使节中国外交部官员品尝盱眙龙虾;在世界最负盛名的钓鱼台国宾馆推介盱眙;世界最先推出的龙虾之都体验游正式开通;龙虾节节旗插上世界最高的珠穆朗玛峰;世界最知名的节庆聚首盱眙联合发表盱眙宣言;世界最早发行的龙虾邮票首发上市。思考题以盱眙龙虾节为例,说明成功举办现代节庆活动需要借鉴哪些成功经验?1、与强势媒体合作,是龙虾节成功的必备要素。节庆经济活动如何引起公众关注,吸引商家参与,形成市场轰动效应,关键在于组织者应当具有创新意识,要有出新、出彩、出特色的全新推介模式。盱眙龙虾节通过国内外知名度大的强势媒体扬子晚报的高强

21、度、大容量、全方位的宣传,使“养在深闺”的盱眙龙虾,以及盱眙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优良的投资环境等得到了大力张扬。由于扬子晚报的倾力关注和连续报道,让数百万读者频添了几分对“龙虾节”的向往。于是, “吃盱眙龙虾,话盱眙龙虾,到盱眙旅游” ,逐渐成为现代都市中的俊男靓女们、政要大款们所追求的休闲时尚和生活新宠。还有, 扬子晚报通过参与主办龙虾节,堂而皇之、有板有眼地唱起了以前“晚报们”少有机会唱的“经济大戏” ,从而大大提升了报纸的品位。这种强强联手的新闻宣传,实际上唱出的是一种经济与文化共存互补的大戏,其结果是“双赢” 。此外,每年龙虾节举办之前,盱眙除定期举行龙虾节和举办工作专题新闻发布会以外

22、,还邀请海内外媒体到盱眙进行采风报道,大大提高了“知盱圈”和“来盱圈” 。 2、一种开放的办节理念,为龙虾节借力扩张提供了丰富的财智之源。从办第一届龙虾节起,盱眙县委、县政府就坚持问计于民,广泛征集办节“金点子” ,并将这一过程作为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的过程,集中民智、激活民力的过程,保证了节庆活动一届胜过一届,不断爆出吸引眼球的新亮点。此外,还设立平台,发挥名人效应。坚持利用高端资源的影响力放大龙虾节的轰动效应。第三届龙虾节以来,每年组织一次高层论坛,邀请省领导、省相关部门负责人、专家学者就盱眙县域经济发展进行专题研讨。3、招商引资是盱眙扩大开放的引擎、加快发展的动力,也是盱眙

23、永恒不变的主题。4、举办龙虾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发展,发展必须统筹城乡,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5、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龙虾产业链龙虾节的独到之处1、坚持打造品牌,为龙虾节提升形象提供了持久的魅力之源。品牌承载形象,形象决定未来。盱眙人对品牌塑造一直有着自觉的文化意识和清晰的目标追求。一方面,始终把做大“中国龙虾节”品牌作为一个事关全局、决定成败的标志性工程来精心打造。另一方面,始终把做响“盱眙龙虾”作为一个关系全县影响力、发展力、美誉度的核心品牌来规范和保护。2、利用“盱眙龙虾”的品牌效应,创新思路,大胆进行品牌的市场化运作。成立盱眙龙虾协会,发展盱眙龙虾会员店,以“鼓励使用、规范使用”为原则,实

24、行盱眙龙虾品牌餐饮连锁,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和品牌形象3、坚持富民优先的发展宗旨,是举办龙虾节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4、坚持持续创新,为龙虾节不断超越提供了不竭的活力之源。5、走出去办节、国际化办节,在全国节庆中首开了四地联动办节的先河。2008 年第八届中国盱眙国际龙虾节已发展成为中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瑞典四国联动6、文化挖掘,为龙虾节精彩纷呈的活动提供了源头。独特的办节模式,开成了文化交流的渠道和平台。盱眙龙虾节“四国联动” 、 “六地联办”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将中国文化介绍到国外,把国外先进文化理念引进来。二、举办现代节庆活动的作用1.优化资源结构2.完善发展环境3.塑造整体形象4

25、.提升地方知名度5.弥补淡季需求不足6.弘扬传统民间文化7.推进精神文明建设8.带动相关消费9.促进相关产业发展10.推进招商引资11.创造就业机会青岛国际啤酒节:青岛国际啤酒节是国内最具影响力和号召力的“狂欢”节,同时也是青岛市民的娱乐盛典。每年的 8 月份,青岛市民都会以各种方式与世界各地的游客共度半月的激情日夜。作为一个市民化、娱乐化的“狂欢”节,青岛国际啤酒节正在以各种新的形式和内容吸引着广大普通市民广泛参与。第十六届:主题:“青岛与世界干杯” ;口号:“激情扬起风帆” ;功能与定位:“市民的狂欢节、企业的大舞台” 。慕尼黑啤酒节:每年月的第三个星期六至 10 月第一个星期日就固定成为

26、啤酒节。十月节是幕尼黑的一个传 统的民间节日。因为在这个节日期间主要的饮料是啤酒,而且消耗量惊人,所以中国人喜欢把他们的这个节日简称为啤酒节。在联邦德国则叫十月节,从不叫啤酒节。相比慕尼黑啤酒节之优势:1.青岛国际啤酒节在参与的国际化方面胜过对手。2.在定位上,青岛啤酒节也将突出自己的特色。一是“市民的狂欢节” ,二是“企业的大舞台” 。相比慕尼黑啤酒节之不足:1.人数差不多为对方的一半。青岛啤酒节人数约为 350 多万左右;而慕尼黑是 600 多万。2.地理位置和文化的差异的影响。参加青岛国际啤酒节的外国人很少,占与会总人数的比例太小。3.参加会议的结构。很多游客都把去慕尼黑参加啤酒节作为他

27、们旅游的最终目的,目前在参会结构上,这个差距比较大。青岛啤酒节之总结:1.加大对青岛国际啤酒节的宣传力度。2.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市民的文化素质及环保意识。3.加快经济的迅速发展,提高青岛市的经济实力及知名度。第四章、传统节庆文化的传承与振兴从中西方节日看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安徽大学对本科生的调查)西方节日受到大学生的青睐的主要原因:1.西方节日流行与年轻人的新鲜感之间关系,西方节日在年轻人中的流行是受到新鲜感的驱使。2.商家宣传与大学生节日目的选择的关系,商家宣传是不能忽视的影响因素,毕竟在当今社会经济利益是很多现象的背后原因。调查表明,商家的宣传的确会影响到大学生对节日

28、目的的选择。3.对节日背景知识的了解与节日目的、节日形式选择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总体来说较好,其中对节日背景知识,即节日来历的了解的确会影响到大学生对节日形式和节日目的的关注调查发现:(一)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态度,大学生总体上还是比较关心传统文化的(二)性别与态度,总体上女生关注传统文化的程度要高于男生。原因分析通过对中西方节日的态度来从一个侧面探讨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程度,从分析来看,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关注程度较高,且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与性别存在一定关系。文化一经产生,其交流是必然的,没有文化的交流,就没有文化的发展。一种文化都既有其民族性,又有其时代性。继承传统文

29、化,就是保持文化的民族性;吸收外国文化,以开放的姿态进行文化交流,就是保持文化的时代性。对其原因的分析我们认为,是因为当代大学生从小接受的传统文化教育较为深厚,而且对西方节日的喜爱大多是出于新鲜感以及商家宣传的作用,年轻人追求时尚的心理是主要原因。思考题?传承传统节庆文化的必要性何在?1.是建设和谐文化的需要2.是保护文化安全的需要3.是建设特设文化名城的需要4.是发展文化产业的需要传统节庆的保护:1、加大传统节日的宣传力度,提高认识,增强人们的保护意识。2、加大政府的保护和扶持的力度,将一些重要且有影响的传统节日纳入法定保护范围。3、坚持继承、发展、改造、创新并重的原则,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

30、涵,适当融入现代元素,使其更加人文化、生活化。(为了保护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遗产,捍卫民族文化的独立性,文化部已于去年开始启动了全国范围内的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并先后公布了 39 个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名单。与此同时,财政部也正式将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列入预算项目,并投入 2000 万元人民币,用于支持试点工作的开展。不论是民间还是政府,花大力气做这件事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中国的传统节日在我们的眼前消失。 )王蒙:“关于传统节日的若干思考 ”讨论节日文化的问题正是时候。关键是三个问题:一是提高和丰富我们传统节日的文化含量,二是形成传统节日群众喜闻乐见的风俗活动,三是改善

31、传统节日的饮食文化,中国人是重视吃的,任何一个节日都会跟某种特定的食品联系起来。2009 中国传统节庆文化论坛”专家建议: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作协名誉副主席王蒙:“传统节日文化应该是对外开放的”著名人文学者李汉秋:“建设中华节日体系”国家行政学院社会文化部副主席祁述裕:“打造传统节庆新的链条”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萧放:“传统节日的复新与重建之路”北京大学社会人类学所教授高丙中:“节俗传承与国家的文化定位”宁波市旅游局副局长陈民宪:“活态传承与当代转换”其他建议: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书画家学会主席张海:“抢救中华传统节庆文化迫在眉睫”中国传统节庆文化正以惊人的速度流失,全社会有责任采取切实有力的措

32、施,来抢救具有社科内涵的中国传统节庆文化。1.学术界应对需要抢救与恢复的传统节日作出科学界定,形成调查报告,为政府的决策提供依据;2.召开各类“传统节庆与文化建设”学术研讨会,组织专家向社会发出呼吁,营造社会氛围;3.新闻媒体应就恢复传统节日的重要文化意义及其对民族精神培育、现代化发展的积极影响进行广泛有效宣传;4.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筹办传统节庆活动,试点取得检验后予以推广;5.将民间文化列入中小学传统教育的内容,培养青少年一代的民族情感,使其承继民族精神。光耀集团董事长郭赞明:“挖掘中华节庆文化的宝藏”1.节庆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库2.运营文化是传承文化的最好方式3.三五年内全面解读中华节庆

33、文化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副司长杨盛龙:“培育发展和谐温馨的节庆文化”一、?节庆文化代表民族传统,社会意义丰厚1.节日具有很强的时令性;2.节庆文化具有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功能;3.节庆文化能够增强民族凝聚力、亲和力; 4.节庆文化可以促进民族经济文化交流;5.节庆文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二、珍视民族传统,培育发展和谐温馨、积极向上的节庆文化第五章、节庆文化与经济发展1.节庆经济的含义:“节庆经济”一词在西方国家等同于”会展经济”,它是指利用一定的地域优势、经济特色、资源优势,由政府或社会团体组织,召集供需双方按照事先确定的时间和地点,举行专业性的或综合性的产品布展、宣传、交易和服务为内容的特色型经济

34、活动。 2.节庆经济的作用:节庆经济是一种带来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一种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节庆经济一般被认为是高收入、高赢利的行业。节庆经济可分为:“政府推动型” (如德国和新加坡) 、 “市场主导型” (如法国、瑞士和香港) 、 “协会推动型” (如加拿大和澳大利亚) 、 “政府市场结合型” (如美国)四大模式。 第一,节庆经济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节庆经济不仅本身能够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可以带动交通、旅游、餐饮、住宿、通信、广告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据专家测算,国际上节庆产业带动系数大约为 1:9。第二,节庆经济为企业开展营销活动提供了舞台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企业都想寻

35、找机会搜集市场信息、促进产品销售,而参加节庆是一个好的契机。一方面,企业通过参加节庆,可以及时、准确、低成本地获取各种有效的信息。然后,根据这些信息,实施恰当的市场营销组合策略。另一方面,企业在节庆活动中通过资源展示,可以诱导甚至创造消费者的需求第三,节庆经济能够促进城市的发展,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世博会:经济领域的“奥林匹克”盛会 :自 1851 年 5 月 1 日英国伦敦举办第一届世界博览会以来,世博会已经走过了 151 年的历程,从最初单纯的商品展览、交换,发展到现在的新生产技术、新生活理念的碰撞交流,世博会是各国动员全国力量,全方位展示本国社会、经济、文化成就和发展前景的最好机会。

36、同时,人们也发现,在经济发展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的今天,世博经济的发展同样如火如荼,举办世博会能为申办地区带来难以估量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世博会已被誉为世界经济、科学技术界的“奥林匹克”盛会 上海世博会带来怎样的经济效益?(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上海世博会的经济产出效益是北京奥运会的 3.49 倍。预计,上海世博会的“产出影响”为 794.77 亿人民币、 “增量消费”为 468.64 亿人民币。上海世博会游客消费的增量效应来自于旅馆业、航空业、商业等,这些行业都是直接受游客消费影响的主要产业。世博会游客的主要消费领域是餐饮、购物和娱乐,其中购物的规模有望达到 175 亿元人民币。据“保守估计”

37、 ,世博会本地游客平均每人消费 80 元、国内其他地区游客平均每人消费 88 元、境外游客平均每人消费 157 元。 3.我国五大节庆经济带已初现雏形城市节庆活动作为一种重要的城市经济社会和文化活动形式,已逐步演化为节庆经济,演化为促进国家、城市经济发展的节庆产业,成为国家、地区招商引资,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之一,在我国城市的发展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许多城市政府为了促进经贸发展,推介旅游资源,以本地的历史文化为渊源,新创办了一些节庆活动,包括文艺演出、体育竞技、商贸洽谈、经济文化论坛等多种活动,各类名目繁多的“品牌节日”纷纷走上前台,成为当前我国节庆市场的主力。第一,环渤海地区节庆经济带:以北京为中心,以天津为边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精品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