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cpuCPU : CPU 接口类型CPU 接口类型:CPU 需要通过某个接口与主板连接的才能进行工作。CPU 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采用的接口方式有引脚式、卡式、触点式、针脚式等。而目前 CPU 的接口都是针脚式接口,对应到主板上就有相应的插槽类型。CPU 接口类型不同,在插孔数、体积、形状都有变化,所以不能互相接插。CPU : 制作工艺通常我们所说的 CPU 的“制作工艺”指得是在生产 CPU 过程中,要进行加工各种电路和电子元件,制造导线连接各个元器件。通常其生产的精度以微米(长度单位,1 微米等于千分之一毫米)来表示,未来有向纳米(1 纳米等于千分之一微米)发展的趋势,精度越高,生产工
2、艺越先进。在同样的材料中可以制造更多的电子元件,连接线也越细,提高 CPU 的集成度,CPU 的功耗也越小。CPU : 什么是 CPU 主频CPU 的主频,即 CPU 内核工作的时钟频率(CPU Clock Speed)。通常所说的某某 CPU 是多少兆赫的,而这个多少兆赫就是“CPU 的主频”。很多人认为 CPU 的主频就是其运行速度,其实不然。CPU 的主频表示在 CPU 内数字脉冲信号震荡的速度,与 CPU 实际的运算能力并没有直接关系。主频和实际的运算速度存在一定的关系,但目前还没有一个确定的公式能够定量两者的数值关系,因为 CPU 的运算速度还要看 CPU 的流水线的各方面的性能指标
3、(缓存、指令集,CPU 的位数等等)。由于主频并不直接代表运算速度,所以在一定情况下,很可能会出现主频较高的CPU 实际运算速度较低的现象。比如 AMD 公司的 AthlonXP 系列 CPU 大多都能已较低的主频,达到英特尔公司的Pentium 4 系列 CPU 较高主频的 CPU 性能,所以 AthlonXP 系列 CPU 才以 PR 值的方式来命名。因此主频仅是 CPU 性能表现的一个方面,而不代表 CPU 的整体性能。CPU 的主频不代表 CPU 的速度,但提高主频对于提高 CPU 运算速度却是至关重要的。举个例子来说,假设某个CPU 在一个时钟周期内执行一条运算指令,那么当 CPU
4、运行在 100MHz 主频时,将比它运行在 50MHz 主频时速度快一倍。因为 100MHz 的时钟周期比 50MHz 的时钟周期占用时间减少了一半,也就是工作在 100MHz 主频的 CPU 执行一条运算指令所需时间仅为 10ns 比工作在 50MHz 主频时的 20ns 缩短了一半,自然运算速度也就快了一倍。只不过电脑的整体运行速度不仅取决于 CPU 运算速度,还与其它各分系统的运行情况有关,只有在提高主频的同时,各分系统运行速度和各分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速度都能得到提高后,电脑整体的运行速度才能真正得到提高。提高 CPU 工作主频主要受到生产工艺的限制。由于 CPU 是在半导体硅片上制造的
5、,在硅片上的元件之间需要导线进行联接,由于在高频状态下要求导线越细越短越好,这样才能减小导线分布电容等杂散干扰以保证 CPU 运算正确。因此制造工艺的限制,是 CPU 主频发展的最大障碍之一。CPU : 二级缓存容量CPU 缓存(Cache Memoney)位于 CPU 与内存之间的临时存储器,它的容量比内存小但交换速度快。在缓存中的数据是内存中的一小部分,但这一小部分是短时间内 CPU 即将访问的,当 CPU 调用大量数据时,就可避开内存直接从缓存中调用,从而加快读取速度。由此可见,在 CPU 中加入缓存是一种高效的解决方案,这样整个内存储器(缓存+内存)就变成了既有缓存的高速度,又有内存的
6、大容量的存储系统了。缓存对 CPU的性能影响很大,主要是因为 CPU 的数据交换顺序和 CPU 与缓存间的带宽引起的。 缓存的工作原理是当 CPU 要读取一个数据时,首先从缓存中查找,如果找到就立即读取并送给 CPU 处理;如果没有找到,就用相对慢的速度从内存中读取并送给 CPU 处理,同时把这个数据所在的数据块调入缓存中,可以使得以后对整块数据的读取都从缓存中进行,不必再调用内存。正是这样的读取机制使 CPU 读取缓存的命中率非常高(大多数 CPU 可达 90%左右),也就是说 CPU 下一次要读取的数据 90%都在缓存中,只有大约 10%需要从内存读取。这大大节省了 CPU 直接读取内存的
7、时间,也使 CPU 读取数据时基本无需等待。总的来说,CPU 读取数据的顺序是先缓存后内存。最早先的 CPU 缓存是个整体的,而且容量很低,英特尔公司从 Pentium 时代开始把缓存进行了分类。当时集成在 CPU 内核中的缓存已不足以满足 CPU 的需求,而制造工艺上的限制又不能大幅度提高缓存的容量。因此出现了集成在与 CPU 同一块电路板上或主板上的缓存,此时就把 CPU 内核集成的缓存称为一级缓存,而外部的称为二级缓存。一级缓存中还分数据缓存(I-Cache)和指令缓存(D-Cache)。二者分别用来存放数据和执行这些数据的指令,而且两者可以同时被 CPU 访问,减少了争用 Cache
8、所造成的冲突,提高了处理器效能。英特尔公司在推出 Pentium 4 处理器时,还新增了一种一级追踪缓存,容量为 12KB.随着 CPU 制造工艺的发展,二级缓存也能轻易的集成在 CPU 内核中,容量也在逐年提升。现在再用集成在 CPU 内部与否来定义一、二级缓存,已不确切。而且随着二级缓存被集成入 CPU 内核中,以往二级缓存与CPU 大差距分频的情况也被改变,此时其以相同于主频的速度工作,可以为 CPU 提供更高的传输速度。二级缓存是 CPU 性能表现的关键之一,在 CPU 核心不变化的情况下,增加二级缓存容量能使性能大幅度提高。而同一核心的 CPU 高低端之分往往也是在二级缓存上有差异,
9、由此可见二级缓存对于 CPU 的重要性。CPU 在缓存中找到有用的数据被称为命中,当缓存中没有 CPU 所需的数据时(这时称为未命中),CPU才访问内存。从理论上讲,在一颗拥有二级缓存的 CPU 中,读取一级缓存的命中率为 80%。也就是说 CPU 一级缓存中找到的有用数据占数据总量的 80%,剩下的 20%从二级缓存中读取。由于不能准确预测将要执行的数据,读取二级缓存的命中率也在 80%左右(从二级缓存读到有用的数据占总数据的 16%)。那么还有的数据就不得不从内存调用,但这已经是一个相当小的比例了。目前的较高端的 CPU 中,还会带有三级缓存,它是为读取二级缓存后未命中的数据设计的种缓存,
10、在拥有三级缓存的 CPU 中,只有约 5%的数据需要从内存中调用,这进一步提高了 CPU 的效率。为了保证 CPU 访问时有较高的命中率,缓存中的内容应该按一定的算法替换。一种较常用的算法是“最近最少使用算法”(LRU 算法),它是将最近一段时间内最少被访问过的行淘汰出局。因此需要为每行设置一个计数器,LRU 算法是把命中行的计数器清零,其他各行计数器加 1。当需要替换时淘汰行计数器计数值最大的数据行出局。这是一种高效、科学的算法,其计数器清零过程可以把一些频繁调用后再不需要的数据淘汰出缓存,提高缓存的利用率。CPU 产品中,一级缓存的容量基本在 4KB 到 18KB 之间,二级缓存的容量则分
11、为128KB、256KB、512KB、1MB 等。一级缓存容量各产品之间相差不大,而二级缓存容量则是提高 CPU 性能的关键。二级缓存容量的提升是由 CPU 制造工艺所决定的,容量增大必然导致 CPU 内部晶体管数的增加,要在有限的 CPU 面积上集成更大的缓存,对制造工艺的要求也就越高。双核心 CPU 的二级缓存比较特殊,和以前的单核心 CPU 相比,最重要的就是两个内核的缓存所保存的数据要保持一致,否则就会出现错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不同的 CPU 使用了不同的办法:Intel 双核心处理器的二级缓存目前 Intel 的双核心 CPU 主要有 Pentium D、Pentium EE、Cor
12、e Duo 三种,其中 Pentium D、Pentium EE 的二级缓存方式完全相同。Pentium D 和 Pentium EE 的二级缓存都是 CPU 内部两个内核具有互相独立的二级缓存,其中,8xx 系列的 Smithfield 核心 CPU 为每核心 1MB,而 9xx 系列的 Presler 核心 CPU 为每核心2MB。这种 CPU 内部的两个内核之间的缓存数据同步是依靠位于主板北桥芯片上的仲裁单元通过前端总线在两个核心之间传输来实现的,所以其数据延迟问题比较严重,性能并不尽如人意。Core Duo 使用的核心为 Yonah,它的二级缓存则是两个核心共享 2MB 的二级缓存,共
13、享式的二级缓存配合 Intel 的“Smart cache”共享缓存技术,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缓存数据同步,大幅度降低了数据延迟,减少了对前端总线的占用,性能表现不错,是目前双核心处理器上最先进的二级缓存架构。今后 Intel 的双核心处理器的二级缓存都会采用这种两个内核共享二级缓存的“Smart cache”共享缓存技术。AMD 双核心处理器的二级缓存Athlon 64 X2 CPU 的核心主要有 Manchester 和 Toledo 两种,他们的二级缓存都是 CPU 内部两个内核具有互相独立的二级缓存,其中,Manchester 核心为每核心 512KB,而 Toledo 核心为每核心 1
14、MB。处理器内部的两个内核之间的缓存数据同步是依靠 CPU 内置的 System Request Interface(系统请求接口,SRI)控制,传输在 CPU 内部即可实现。这样一来,不但 CPU 资源占用很小,而且不必占用内存总线资源,数据延迟也比Intel 的 Smithfield 核心和 Presler 核心大为减少,协作效率明显胜过这两种核心。不过,由于这种方式仍然是两个内核的缓存相互独立,从架构上来看也明显不如以 Yonah 核心为代表的 Intel 的共享缓存技术Smart Cache。CPU : 什么是 QPI 总线QPI intel 的全新架构,Bloomfield 将采用全
15、新的 LGA 1366 Socket,Package Size 为 42.5 x 45mm,散热器设计虽然和 LGA 775 类似,但 Mounting Holes 为 80mm,相较 LGA775 的 72mm2 更大,因此散热器不能另相兼容,VRM 采用全新的 11.1 版本,最高 TDP 为 130W 。 利用双向串联点对点传输,它可提供与 FSB 相近的 Latency,可让软件及操作系统管理,并且针对部份 Streams(Threading、ISOC、LT/VT)及 out of order requests 作出了优化,单向最高速度暂 定为 6.4GT/s,双向最高速合共 10.8
16、GT/s,相比 AMD 采用的 Hyper-Transport 3.0 的速度更高。Intel 的 QuickPath Interconnect 技术缩写为 QPI,译为快速通道互联。事实上它的官方名字叫做 CSI,Common System Interface 公共系统界面,用来实现芯片之间的直接互联,而不是在通过FSB 连接到北桥,矛头直指 AMD 的 HT 总线。无论是速度、带宽、每个针脚的带宽、功耗等一切规格都要超越 HT 总线。QPI 最大的改进是采用单条点对点模式下,QPI 的输出传输能力非常惊人,在 4.8 至 6.4GT/s 之间。一个连接的每个方向的位宽可以是 5、10、20
17、bit。因此每一个方向的 QPI 全宽度链接可以提供12 至 16BG/s 的带宽,那么每一个 QPI 链接的带宽为 24 至 32GB/s。(不过,这仍是逊色于 AMD 的Hypertransport3-单条连接最大传输带宽可以达到 45GB/s,但我们相信未来英特尔仍会对 QPI 进行进一步提速改进。)在早期的 Nehalem 处理器中,Intel 预计使用 20bit 的链接位宽,大约能提供25.6GB/s 的数据传输能力。这个数字是 Intel 在上一季 IDF 中公布的。举例来说,在 X48 芯片组中,FSB 的速度为 1600MHz,这是目前为止规格最高的 FSB 总线了。不过最初
18、的 QPI 总线具备 25.6GB/s的吞吐量,这个值相当于 1600MHz FSB 带宽的 2 倍。QPI 技术特点效率更高此外,QPI 另一个亮点就是支持多条系统总线连接,Intel 称之为 multi-FSB。系统总线将会被分成多条连接,并且频率不再是单一固定的,也无须如以前那样还要再经过 FSB 进行连接。根据系统各个子系统对数据吞吐量的需求,每条系统总线连接的速度也可不同,这种特性无疑要比 AMD 目前的 Hypertransport 总线更具弹性。例如,针对服务器的 Nehalem 处理器将拥有至少 4 组 QPI 传输,可至少组成包括 4 枚处理器的4 路高端服务器系统(也就是
19、16 枚运算内核至少 32 线程并行运作)。而且在多处理器作业下,每颗处理器可以互相传送资料,并不需经过芯片组,从而大幅提升整体系统性能。随着未来 Nehalem 架构的处理器集成内存控制器、PCI-E 2.0 图形接口乃至图形核心,QPI 架构的优势将进一步发挥出来。为了降低 QPI 总线的延迟,Intel 打算在 4 路处理器以上的系统中使用一种叫做粘贴缓存的技术。它主要是倚靠更大容量的二级高速缓存来存储南桥和北桥的数据,使处理器不必反复通过 QPI总线来读取南北桥信息。同时,为了更高提升数据处理效率,英特尔还将在处理器内部集成内存控制器(IMC)。QPI 和 IMC 结合,可以让 Int
20、el 更轻松地扩展多路系统和高性能计算(HPC)应用,而Intel 现有的处理器架构更关注于指令执行引擎和缓存架构,以便在单线程应用中提高性能,导致双路服务器平台性能受限,也无法在对内存带宽需求甚高的 HPC 中发挥作用。对于第一代采用 QPI总线的 Nehalem Xeon 来说,集成了 3 通道的 DDR3 内存控制器,这样在搭配 DDR3 1066 的情况下,每个处理器自己就能得到 25.6GB/s 的内存带宽,大概是现在 Tigerton 系统的 5 倍,并且这个带宽数量随着处理器插座的增长而增长,对于四插座系统,总的带宽将增长到恐怖的 102.4GB/s。强大的内存性能将保证即使每个
21、插座上边采用 8 核心的处理器,内存带宽也不会成为性能发挥的瓶颈。需要说明的是在 QPI 中,对于四路系统来说,任何两个处理器之间都可以直接通信,这样,一个处理器可以很方便的访问到其他处理器控制的内存,这可以大大提升效率。另外,由于在 QPI 系统下不同处理器可以直接通信,同步缓存称为很方便的事情,再也不用通过北桥的内存读写来进行了。结语:随着 QPI 的正式推出,英特尔主导的 QPI 及 AMD 的 HT 两大未来总线系统将会正面冲突。为了让多核心的系统更高效的工作,我们相信今后的芯片组会更加复杂,多条系统总线连接才是今后系统总线发展的王道。需要说明的是,英特尔在季秋 IDF 是已经在展示了
22、可以工作的、首个采用 QPI互联架构的 Nehalem 平台。我们有理由相信,QPI 将冲破内存性能带来的樊篱,实现性能的新飞跃。CPU : 超线程技术 HTCPU 生产商为了提高 CPU 的性能,通常做法是提高 CPU 的时钟频率和增加缓存容量。不过目前 CPU 的频率越来越快,如果再通过提升 CPU 频率和增加缓存的方法来提高性能,往往会受到制造工艺上的限制以及成本过高的制约。尽管提高 CPU 的时钟频率和增加缓存容量后的确可以改善性能,但这样的 CPU 性能提高在技术上存在较大的难度。实际上在应用中基于很多原因,CPU 的执行单元都没有被充分使用。如果 CPU 不能正常读取数据(总线/内
23、存的瓶颈),其执行单元利用率会明显下降。另外就是目前大多数执行线程缺乏 ILP(Instruction-Level Parallelism,多种指令同时执行)支持。这些都造成了目前 CPU 的性能没有得到全部的发挥。因此,Intel 则采用另一个思路去提高 CPU 的性能,让 CPU 可以同时执行多重线程,就能够让 CPU 发挥更大效率,即所谓“超线程(Hyper-Threading,简称“HT”)”技术。超线程技术就是利用特殊的硬件指令,把两个逻辑内核模拟成两个物理芯片,让单个处理器都能使用线程级并行计算,进而兼容多线程操作系统和软件,减少了 CPU 的闲置时间,提高的 CPU 的运行效率。
24、采用超线程及时可在同一时间里,应用程序可以使用芯片的不同部分。虽然单线程芯片每秒钟能够处理成千上万条指令,但是在任一时刻只能够对一条指令进行操作。而超线程技术可以使芯片同时进行多线程处理,使芯片性能得到提升。超线程技术是在一颗 CPU 同时执行多个程序而共同分享一颗 CPU 内的资源,理论上要像两颗 CPU 一样在同一时间执行两个线程,P4 处理器需要多加入一个 Logical CPU Pointer(逻辑处理单元)。因此新一代的 P4 HT 的 die 的面积比以往的 P4 增大了 5%。而其余部分如 ALU(整数运算单元)、FPU(浮点运算单元)、L2 Cache(二级缓存)则保持不变,这
25、些部分是被分享的。虽然采用超线程技术能同时执行两个线程,但它并不象两个真正的 CPU 那样,每各 CPU都具有独立的资源。当两个线程都同时需要某一个资源时,其中一个要暂时停止,并让出资源,直到这些资源闲置后才能继续。因此超线程的性能并不等于两颗 CPU 的性能。英特尔 P4 超线程有两个运行模式,Single Task Mode(单任务模式)及 Multi Task Mode(多任务模式),当程序不支持 Multi-Processing(多处理器作业)时,系统会停止其中一个逻辑 CPU 的运行,把资源集中于单个逻辑 CPU 中,让单线程程序不会因其中一个逻辑 CPU 闲置而减低性能,但由于被停
26、止运行的逻辑 CPU 还是会等待工作,占用一定的资源,因此 Hyper-Threading CPU 运行 Single Task Mode 程序模式时,有可能达不到不带超线程功能的 CPU 性能,但性能差距不会太大。也就是说,当运行单线程运用软件时,超线程技术甚至会降低系统性能,尤其在多线程操作系统运行单线程软件时容易出现此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含有超线程技术的 CPU 需要芯片组、软件支持,才能比较理想的发挥该项技术的优势。目前支持超线程技术的芯片组包括如:英特尔 i845GE、PE 及矽统 iSR658 RDRAM、SiS645DX、SiS651 可直接支持超线程;英特尔 i845E、i85
27、0E 通过升级 BIOS 后可支持;威盛 P4X400、P4X400A 可支持,但未获得正式授权。操作系统如:Microsoft Windows XP、Microsoft Windows 2003,Linux kernel 2.4.x 以后的版本也支持超线程技术。CPU : 什么是 CPU 倍频什么是 CPU 倍频?CPU 的倍频,全称是倍频系数。CPU 的核心工作频率与外频之间存在着一个比值关系,这个比值就是倍频系数,简称倍频。理论上倍频是从 1.5 一直到无限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倍频是以 0.5 为一个间隔单位。外频与倍频相乘就是主频,所以其中任何一项提高都可以使 CPU 的主频上升。原先
28、并没有倍频概念,CPU 的主频和系统总线的速度是一样的,但 CPU 的速度越来越快,倍频技术也就应允而生。它可使系统总线工作在相对较低的频率上,而 CPU速度可以通过倍频来无限提升。那么 CPU 主频的计算方式变为:主频 = 外频 x 倍频。也就是倍频是指 CPU 和系统总线之间相差的倍数,当外频不变时,提高倍频,CPU 主频也就越高。一个 CPU 默认的倍频只有一个,主板必须能支持这个倍频。因此在选购主板和CPU 时必须注意这点,如果两者不匹配,系统就无法工作。此外,现在 CPU 的倍频很多已经被锁定,无法修改。2.主板1.一线品牌(排名不先后)微星 华硕 技嘉2.二线品牌(不分先后)精英
29、翔升 映莎 盈通 斯巴达克 杰微 磐英 顶星 3.三线品牌(不分先后)华擎 致铭 映众 科迪亚 信步 精威4.贴牌产品,这一级别的主板大都是渠道商,没有制造能力,完全*其他厂商代工,所以我把它们叫做无能品牌昂达 七彩虹 铭瑄 双敏 梅捷 联强 丹丁 5.杂牌不用多说了,价格低,质量差,返修率*,最好别买: 捷波 科脑 维博特 天机 同冠 技翔 亚帝伦 爱林莎 五粮液 神六二.按品牌关注度排名(来至中关村在线 )微星 华硕 技嘉 七彩虹 映泰 昂达 梅捷 捷波 斯巴达克 磐正操盘手主板厂家及各个主板性能介绍五家强势一线品牌华硕(ASUS):全球第一大主板制造商,也是公认的主板第一品牌,做工追求实
30、而不华,高端主板尤其出色,超频能力很强,同时他的价格也是最高的。微星(MSI):出货量位居世界前五,一年一度的校园行令微星在大学生中颇受欢迎。其主要特点是附件齐全而且豪华,但超频能力不算出色,另外中低端某些型号缩水比较严重,使得造假者经常找到可乘之机。技嘉(GIGABYTE):出货量与微星不相上下,一贯以华丽的做工而闻名,但绝非华而不实,超频方面同样不甚出众,中低端型号与微星一样缩水,因此也经常受到假货的困扰。精英(ECS):出货量曾经一度超过华硕而坐上了头把交椅,但是近两年不幸被赶超,现在位列世界第三。与其它大厂不同的是,精英一向只走低价路线,主板做工用料平庸,超频能力几乎等于零,附件也都是
31、最基本的。不过仅两年精英也力图改变,推出了高端的“ETREME”系列主板,我们期待着精英更好的表现。富士康(FOXCONN):隶属于我国鸿海集团,目前主板出货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直追华硕。当然大多数是OEM 和代工的。前两年曾经以“富本” 的品牌进入大陆市场,但无疾而终,真正的自有品牌进入 DIY 市场才一年有余,目前接受度还不高,产品线也不太齐全,但相信凭借鸿海的实力完全可以做得更好。十五家主流二线品牌 盈通龙翼版:网吧专用显卡 升技(ABIT ):历来都是把超频作为第一要务,做工用料方面丝毫不逊色于一线品牌,所以受到诸多 DIYer 的青睐。在国外知名媒体的调查中,升技都是位列华硕之后而居
32、于次席。由于升技只做 DIY 市场,主板出货量不算大,在国内名气还差那么一点。磐正(EPOX):原名磐英,因为在国内被抢注而更名磐正。与升技的风格类似,超频能力同样有口皆碑,而且附件更加齐全,价格相对也更为低廉,因此同样拥有众多的 fans。英特尔(INTEL):单凭这个名字,他的影响力绝对在华硕之上,但是完完全全是代工的,目前都是富士康制造,做工用料没的说,但是根本不能超频,附件也很少,比较适合家庭和企业使用。青云(ALBATRON ):由技嘉的一位高层另立门户而创建,自称“一线品质、二线价格” ,也确实做到了,各方面都不亚于一线大厂,价格也更低廉,超频能力出众,目前名气还不太大。但我个人比
33、较看好这个品牌,以他的实力完全可以进入一线厂商的行列。映泰(BIOSTAR):也是世界级的主板大厂,不过近两年才进入 DIY 市场,虽然拥有“九大奇技”等特色技术,因此超频能力一般,同样比较适合家用和商用。承启(CHAINTECH):同样是名门之秀,而且在 DIY 市场也很用心,产品线涵盖了高、中、低档,做工精良,超频方面也不错,但是市场渠道做的不太出色,近两年来在市场比较少见。建基(AOPEN):隶属于宏碁集团,非常有创意的一个厂商,曾经把真空管做到主板上,做工用料都很出色,超频能力也不错,但价格偏高,渠道不佳,在国内接受度不甚理想。佰钰(ACROP):在 OEM 市场的出货量比较大,因此也
34、能跻身世界前十,在 DIY 市场则很不如意,商标被抢注,销量受到很大影响。主板做工还不错, “主板大夫”值得称道,但超频能力平庸。艾威(IWILL):知名的服务器/ 工作站主板生产厂商,也推出了一些 DIY 主板,品质出众,但由于在 DIY 市场的经验不足,所以销量一直很小。大众(FIC):主板业的老牌劲旅,在 99 年之前,一直是三大的主板生产商之一,仅次于华硕和精英,但近几年逐渐走下坡路,目前我们只能看到大众的铁牌产品了。丽台(LEADTEK):著名显卡生产厂商,是 nVidia 的最高级合作伙伴,近年来进军主板业,推出的主板也以nForce 系列芯片组为主,做工豪华,不惜工本,但市场接受
35、度不高。04 年丽台被鸿海收购,发展前景比较乐观,但以后他的主板恐怕就要姓“富士康”了。钻石(DFI):资深的主板制造商,LANPARTY 系列堪称豪华,但由于渠道不善,目前我们只能见到由钻石代工的主板了,不过据报道钻石将在今年重回大陆市场,这对于广大 DIYER 来说绝对是个好消息。梅捷(SOYO):是第一家自有品牌的主板,在奔二时代,梅捷的知名度并不亚于华硕等一线品牌。但后来梅捷的大陆分公司不幸出现亏损,不得已在 2001 年底退出大陆市场,虽然在 03 年底又重回大陆,但整个市场已经被瓜分殆尽,梅捷能否东山再起还是个未知数。新泰(SYNTA ):一个来自美国加州的主板品牌,据称在欧美有很
36、高的口碑,主板做工看起来还可以,不过能否在我国的主板列强中间杀出一条血路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威胜(VIA):威胜本来只是芯片设计厂商,推出自有品牌的主板完全是市场竞争的结果。最初威胜设计的 P4芯片组并未得到 INTEL 的授权,各大主板厂商迫于 INTEL 的淫威都不敢生产基于 VIA 芯片组的 P4 主板,在这种情况下威胜不得不自己做主板,实际上由其他厂商代工,做工用料都不错,价格也很有优势,随着后来威胜与 INTEL达成和解,这个品牌随之淡出了市场。低端三线及小品牌 盈通龙翼版:网吧专用显卡 华擎(ASROCK ):为了不影响自己的高端形象,华硕推出了这个新品牌,主要目的就是打压包括精
37、英在内的低价主板,由华硕的技术人员设计,技术方面颇有创意。 隽星(MBI):看到华擎在低端市场风风火火,微星也坐不住了,于是在 04 年夏天推出了这个品牌。倍嘉(APER):技嘉的低端品牌,目的与隽星一样,而且基本在同一时间推出,三大厂商在低端市场也将展开火拼。硕泰克(SOLTEK):原本可以列为二线品牌,主板性价比颇高,而且曾经给威盛主板代工,但近两年来受价格战影响,主板品质每况愈下,现在也只能沦为三线品牌了。硕菁(SOKING):名字跟硕泰克很像,但实际上是另一家厂商,具备研发制造能力,但目前市场影响还不太大。捷波(JETWAY):还算是一个说得过去的主板品牌,拥有一系列以“精灵”命名的特
38、色技术,主板品质一般,曾经把 P4266A 芯片组的主板命名为“848P” ,品牌形象受到很大影响。 科迪亚(QDI):就是以前的联想主板,隶属于联想集团的 QDI 事业部,是中国内地最大的主板供应商。04 年初联想集团把 QDI 事业部分离出来,成立了独立子公司,科迪亚这个品牌便应运而生。 浩鑫(SHUTTLE):一家颇具实力的厂商,在主板业竞争空前激烈的情况下转型生产准系统,目前市场上很难见到他的主板了。博登:制造商是松景科技,这是一个以造显卡为主的厂商,主板做得也不错,不过同样比较少见。海洋(OCTEK):是香港第一大主板厂商,在 486 时代红极一时,后来由于市场调整而淡出零售市场,虽
39、然曾经在 02 年重返大陆,但是未能打开局面,不知以后还能否见到。顶星(TOPSTAR):来自深圳的品牌,有独立的研发制造能力,自称要做中国第一品牌,不过他要走的路还很长。 金鹰(EAGLE):由深圳镭之光电子有限公司制造,多年来一直专供低端市场,除了价格低廉之外没什么太多优势。翔升(ASZ):同样产自深圳,制造商是东方恒健电子有限公司,拥有一定的制造能力,还给其他一些品牌做代工。信步(SEAVO):做工还算不错,但厂商比较低调,没见到什么市场宣传,想打开局面恐怕也只能以价格取胜了。七彩虹、昂达、双敏、奥美嘉、盈通、斯巴达克、祺祥、建达兰德、蓝科、同维、钛腾、双捷、三帝、建邦、红船。众成、至达
40、、智盟、联冠、科脑、科盟、万邦龙、维斯达、捷嘉、华基、华美、天虹、丰威、红狐、银狐、翼驰、联胜、双硕、中凌、福扬、思普、博达、松立、辉煌、天域、赛风。神六:一个比较搞笑的名字,害怕叫“神五”吃官司,所以取名叫“神六” 。 (神六升空后,不知它改叫什么)五粮液:在中国他的名字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INTEL 恐怕也只能望其项背。可他自己不珍惜,找深圳的某个杂牌主板代工,然后低价卖出,赔本赚吆喝,随即宣布企业进军 IT 业,以此来拉动股票。经过经济危机时代的血拼厮打之后,全球笔记本电脑销量排名又有了新的变化,如下:第 01:惠普(HP)全球销售第一,已经超过 DELL,占领全球市场的 30%左右;第 02:戴尔(DELL)全球销售第二,虽然落后 HP,但是市场份额差不多;第 03:宏基(ACER )欧洲市场占有率第一, 收购 GATEWAY;第 04:联想(LENOVO)销量国际上没有市场可言,而且国内价钱比国外高;第 05:东芝(TOSHIBA )老牌巨头,销量不可小视;第 06:索尼(SONY )靠屏幕和外观吸引人的,市场潜力巨大;第 07:富士通(FUJITSU)商务必备;第 08:日电(NEC )研发巨头,主要市场是欧美;第 09:松下(PANASONIC)研发能力巨大 ,潜力巨大;第 10:苹果(APPLE )研发能力第一 ,无可挑剔的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