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敢问应试教育,你在追求什么? 一则配照片的微博迅速转播:一名穿红色校服的女孩子,走在一群“蓝校服”中间,红校服上印着“包 24 中优秀生”、“翔锐房地产”两行字,惹人注目。媒体很快证实,包24 中确实给考试成绩前 50 名的学生发放了特殊的红校服。据说,目的是树立榜样。而前段时间,西安某小学竟给学校里的差生佩戴“绿领巾”,这尤让我不寒而栗。今天,暂且不论学校的这些措施能给穿普通校服以及带绿领巾的学生心灵上带来怎样的创伤。我只想问:学校,究竟拿怎样的一套标准来给优秀生和差生划出这样一道泾渭分明的界限?答案其实很简单:考试成绩。在高考,这一特殊的大背景下,以上的一切显得那么自然而然。可是,为师者
2、究竟应该授予学生什么,而事实上他们又授予了学生什么值得我们深思。古之圣人 孔子,是享誉世界的大教育家,他可谓自古至今,最有知名度又最令国人骄傲的中国人。孔子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然而其中很多人,并不是因为自己在政治或者文学上的成就而被称为贤人的。与一个人的才能相比,孔子更看中一个人内心的修养和德行。也正因为此,在孔子众多弟子中,才能并不突出的颜回被孔子视为自己最喜爱的学生和唯一的继承人。论语中记述着孔子对颜回这样的评价:“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从中可以看出孔子对人生境界的追求要远胜于才能。而论语中孔子“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而亲仁。
3、行有余力,则可以学文。”则彻彻底底地阐述了孔子教育体系中,德与才的关系。虽然很多学者都认为孔子的理论中有过分轻视才能的倾向,但至少,他向我们传达了一个信息:学生优秀与否,绝对不能只看考试成绩好坏。而为师者对学生施教,当然也不能单纯地局限于考试卷子上那几个冰冷的数字。然而,我们的应试教育又做了些什么呢?作为一个接受应试教育已 11 年,至今仍在为高考复读的中学生,应试教育给我最深的感受就在于:在我的校园里,优劣的区分永远仅仅在成绩的好坏;老师教育的成败也只有分数才能体现。而我们学生,也在这样的大环境中,彼此为了那几个分数你追我赶,甚至有时争执得面红耳赤。我不得不说,我们的教育,在应试时太专注了。
4、以致于它忘记了健全学生独立的人格,忘记了授予学生做人的道理。否则,那被“红校服”、“绿领巾”刺伤的孩子何以不用“公民意识”来抗议,去维护他们至高无上的尊严?那些独立的人格,何以只成为教科书上被要求背诵的篇目,之后不约而同地沉默?似乎这些忘记,就是我们的应试教育正在追求的。毫不客气地说,我们的应试教育早已配不上教育这两个字。它像一个算法程序:输入的是青春,输出的是分数。如果说我们的教育重学习,轻品德,那你就太高看它了。因为事实上,会学习与会考试完完全全是两码事。我们的学生中有太多太多的考试天才,却有太多太多的科学庸才。不然,有如此多天才的中国何以叫嚷人才匮乏呢?诺贝尔奖何以至今都无法落户中国呢?
5、这似乎也直接解释了大学生找不到工作,而企业却找不到优秀人才的矛盾。归根到底,教育的问题。我们所谓的教育传授更多的是应试技巧,而不是科学素养。我们在学习中遇到有争议的问题时,一切都要以课本为准,不管实时的研究结果与课本有着怎样的矛盾,我们都不能坚持自己的观点而为了分数放弃自己对科学的那一点点本就少有的执着;遇到问题,不管学生自己提出的方法有多么巧妙多么合理,只要与“标准答案”不一致,你都要放弃;老师评讲习题,尽管一些显然的事实摆在眼前,但老师永远只能硬着头皮强迫学生和他们一起维护“标准答案”。这样的教育,令无数可怜可悲的中学生欲哭无泪,但慢慢地也逐渐习惯,并在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有形和无形中被扼杀的
6、同时,习以为常。试问这样的学生,又能有怎样的发明和创新?这样的毕业生又怎能在在处于激烈竞争的国际化大公司中出任要职?因此,在中国,这样的国情,这样的背景下,这样的矛盾不足为奇。韩寒说,新概念作文大赛对应试教育放出了第一炮,他要放第二炮。我想,在这令人无奈的炮声中,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学生,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不得不选择高考,选择应试教育。但我们也绝不能坐以待毙地成为炮灰,成为应试教育的牺牲品。我们可以改变我们的态度:既不一味地接受,也不自暴自弃。我们要在出色完成学业的同时,加强自身修养,以及品格健全。这或许是一个充满艰辛和汗水的过程。但对于我们每一个有梦想有追求的人来说,只有这样,才无愧于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