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早读材料1.2.3.doc

上传人:11****ws 文档编号:3238231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早读材料1.2.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一语文早读材料1.2.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一语文早读材料1.2.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一语文早读材料1.2.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一语文早读材料1.2.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翔宇教育集团宝应中学高二语文阅读材料 主备:李兵 审核: 包科: 2012-9-11高一语文早读材料(1)思维早操生命不是虚空,它是如厚重的大地一般的真实而具体。因此,你应在执着的时候执着,沉迷的时候沉迷,清醒的时候清醒。生命的过程注定是由激越到安详,由绚烂到平淡。秋日来临,你将携带着丰收的生命的果粒,牢记着它们的苦涩或甘甜;随着那飘坠的黄叶消隐,沉埋在秋的泥土中,去安享生命最后的胜利,去吟唱生命真实的凯歌!语言基础凝神屏气,音随心动:谙熟(n) 暗箭难防(n) 黯然失色(n) 万马齐喑(yn)鏖战(o) 翱翔(o) 独占鳌头(o) 佶屈聱牙(o)翁媪(o) 氤氲(yn) 面有愠色(yn)

2、缊袍(yn)避邪(b) 劈柴(p)(p) 僻静(p) 擘画( b)屏除(bng) 摒除(bng) 迸裂(bng) 并联(bng)形意兼备,名句我诵1.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唐陈陶) 2.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唐崔护) 3.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似秋云 (宋朱敦儒) 4.长于春梦几多时,散似秋云无觅处 (宋晏殊) 5.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宋苏轼) 古诗欣赏赠刘景文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品读:这首诗是诗人写给好友的。诗的前两句写景,抓住“荷尽”、 “菊残”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 “已

3、无” 与“ 犹有”形成强烈对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后两句议景,揭示赠诗的目的。说明冬景虽然萧瑟冷落,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而这一点恰恰是其他季节无法相比的。诗人这样写,是用来比喻人到壮年,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关键词:内容上:勉励 珍惜时光 主旨句:后两句手法上: 对比 情景交融 大家书房听那立体的乡愁董桥法国鸿儒罗兰巴尔特谈写作 环境和书斋文具,说他不作兴在旅馆客房里写文章,原因不关气氛,不关装潢,但嫌它格局铺设不得其体,并戏言云:“人家称我是结构主义者,信口雌黄!”他 惯常上午

4、九点半钟到一点钟在卧房伏案工作;卧房里 还有一台钢琴供他天天中午两点半弹奏。再有就是一堆画具,星期天没事总会画几笔。书桌要木头做的;书桌边还要另设一张桌子摆放文房杂物;打字机、索引架各得其所。巴尔特爱笔成痴,喜欢买各种笔,写一篇文章总爱新笔旧笔换来换去地写。他 连鹅毛笔都用,可是绝对不用圆珠笔,说是这种笔只配偶尔记记零星杂感,勾画不出 惬意飞动的文思。他始终最爱用细致的自来水笔,觉得一管在握,锋棱崭然,毫发无憾,意到笔到!写作原是家庭“手工业” ,今昔中外“作坊环境”流露作家生平趣尚不说,纸笔之类的生翔宇教育集团宝应中学高二语文阅读材料 主备:李兵 审核: 包科: 2012-9-12产工具作家

5、大半都相当考究。明代屠隆官拜礼部主事,遭小人构陷,归隐之后家境虽然贫寒,居然念念不忘经营书斋情 调,种 兰养鳞之外,洗砚池边更沃以饭渖,引出绿褥似的青苔;墙下又葬了薜荔,经常洒些鱼 腥水,日子久了,藤萝蔓生,月色下浑如水府, 别饶佳趣。至于斋中几榻、琴剑、书画、鼎研之属,更是制作不俗,铺设得体,入目心神为之一爽。这些“清规”,正是罗兰巴尔特所说 作家的写作“礼仪”,仿佛中世纪教会寺院抄写经书的人要默坐一整天才可以动笔一样神圣;巴尔特甚至向往中国古人重视书道、临池专心如僧侣摒除杂念的毅力。这样的流风,到了机械文明硬体发展撩人魂魄的今天,自然需要重新认识,另作安顿了。“我不断在认真改造自己去适应时

6、代潮流”, 罗兰巴尔特说 。他买了一架电动打字机,天天花半个小时练习打字,希望 “打”出更有“打字机风味的文稿”。他说他的写作过程通常分成手写和打字两个阶段:先是把“情志”笔之于书,求其心手之相合,变成手写原稿;然后是把手稿誊清成印刷体的打字原稿准备付梓销售。巴 尔特事忙,偶然不得不劳烦别人用打字机代誊手稿,却觉得这是一种社会关系的异化 现象:打字 员受雇主牵制迹近奴隶之受束缚,而写作的天地其实是最讲 求自由抒发情志的天地!于是,惟一办法就是巴尔特自己练习打字,希望从此可以不必手写草稿而是直接用打字机打出文章,巴尔特毕竟到死都舍不得全盘放弃“笔”耕的乐趣,宁愿自叹落伍也不轻心冷落案头那些笔。中

7、国旧式读书人之重书道,固然是以 书判取士的形势所迫,可也有不少是性之所近;这里头当有思古幽情在作祟。湖北 杨守敬以书名天下,家中收藏古人书画很多,可惜身后家人不知宝爱,纷纷给日本人重价 买走,只剩一些友朋 书札充塞一楼。中国书道之衰微的确影响文人的兴味和文章的风韵;现在中文有了打字机,慢慢一定普遍于案 牍之实际应用,中国作家迟早都要深刻领略“社会关系的异化现象”。但是,只要作家“ 情志”未死,写作 “礼仪”不衰,尽量在手写原稿和打字原稿上追求一丝美感,那么,中国文人的手稿上起 码应有应规入矩的馆阁体钢笔字可看, 虽然无复魏晋飘逸之风,六朝碑版之意,到底自成锋棱,心手相合,文章连带也透出些远古的

8、幽思来。机械文明用硬体部件镶起崭新的按钮文化;消费市场以精密的资讯系统撒开软体产品的发展网路;传播知识的途径和推广智慧的管道像蔓生的藤萝越缠越密越远;物质的实利主义给现代生活垫上青苔那么舒服的绿褥,可是,枕在这一床柔波上的梦,到底该是缤纷激光的幻象还是苍翠田园的倒影,却正是 现代人无从自释 的困惑。生活情趣和文化 艺术于是开始在高雅和通俗的死胡同里兜圈子,始终摆脱不掉消 费社会带给他们的压力。美国 诗人 Frank 心伤世变之余不再太息: “太多诗人都像中年母亲 逼孩子吃太多熟肉和土豆。我才不管他们吃不吃。强迫人家多吃会把人弄瘦。谁都不必吸取自己不需要的 经验;他们不需要诗歌就让他们去吧。我其

9、实也喜 欢看电影。 ”用不惯打字机的人 还是可以用圆珠笔、 钢笔甚至毛笔;激光毕竟没有射断历史的细流。 钢琴家荷洛维兹可以 亲身到衣香鬓影的米兰歌剧院演奏,可是,纽约卡内基堂却同时放映他的演奏影片,运用现代立体效果数码录音技术捕捉当年肖邦的千缕乡愁。Vanity“英国热” 专辑,讨论今日美国人崇拜、模仿英国古 龙气派的现象,从中对照英国人的文雅和美国人的冲劲、英国人的偃蹇和美国人的达观 、英国人 对过去的眷恋和美国人对未来的信心。金耀基从古城海德堡寄来的信上说:“ 其实我就是喜欢这种现代与传统结合在一起的地方:有历史的通道,就不会 飘浮;有时代的气息,则知道你站在那里了!”经典一句:你不能控制

10、他人,但你可以掌握自己;你不能预知明天,但你可以把握今天;你不能样样胜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力;你不能延伸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决定生命的宽度;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选择容貌,但你可以展现笑容。翔宇教育集团宝应中学高二语文阅读材料 主备:李兵 审核: 包科: 2012-9-13高一语文早读材料(2)思维早操秋天里我们毕竟不能有太多的失意,心中的灰暗太多。就是给你的都是朗日晴空,又怎能穿过厚厚的冻土,为春天献上一抹绿意? 秋天里我们毕竟不能只是慨叹,金黄变为枯黄是一种凋落,也是一种新生,只为凋落唱挽歌,绝听不到新生的奏鸣曲。 语言基础凝神屏气,音随心动:针砭(bin) 贬值(bin)

11、 广泛( fn) 婢女(b)稗官(bi) 俾众周知(b ) 裨益(b) 裨将(p)草坂(bn) 版图(bn) 大阪(bn) 舢舨(bn)扳手(bn) 扳比(pn) 分辨(bi n) 花瓣(bn)辩护(bin) 辫子(bin) 哺育(b) 果脯( f)花圃(p) 胸脯(p) 匍匐(p) 浦口(p)形意兼备,名句我诵1.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唐韦庄) 2.四时可爱唯春日,一事能狂便少年 (民国王国维) 3.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宋秦观) 4.不信芳春厌老人,老人几度送余春,惜春行乐莫辞频 (宋贺铸) 5.不信青春唤不回 (民国于右任) 古诗欣赏早秋 许浑遥夜泛清瑟,西风生翠萝。残萤

12、栖玉露,早雁拂金河。高树晓还密,远山晴更多。淮南一叶下,自觉洞庭波。品悟: 这是咏早秋景物的咏物诗。题目是“早秋” ,因而处处落在“早”字。 “残萤” 、 “早雁” 、 “晓还密” 、 “一叶下” 、 “洞庭波”都扣紧“早”字。俯察、仰视、近看、远望,从高低远近来描绘早秋景物,真是神清气足,悠然不尽。关键词:手法上:扣住“早”字 全方位描写 托物言志经典文言春夜宴桃李园序 李白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会桃李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 。幽 赏末已,高谈转清。开琼筵

13、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不有佳作,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题解】本文生动地记述了李白和众兄弟在春夜聚会,饮酒赋诗的情景。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欢快心情。虽然作者因受道家思想的影响,流露出“浮生若梦、为欢几何”的感伤情绪,但文章的基调是积极向上的。大家书房映山红 闵 文暮春,在江南水乡的庭院,竟邂逅映山红。它被安置在方丈之地,前有池后有石,左有梅竹右有庭廊,草丛、紫藤等占满了它周围的空间。它在这闹市之中小巧玲珑的人造景观中作着陪衬,作着点缀,作着阳春白雪中不显山不露水的一个音符。修剪整齐而丛密的经叶间开几朵暗红的喇叭花朵,中 规中矩,小心翼翼,含蓄内敛,不一张扬。那几个含苞欲放

14、翔宇教育集团宝应中学高二语文阅读材料 主备:李兵 审核: 包科: 2012-9-14的骨朵,正按部就班地耐心等待,等首批花凋谢后它再绽放。我禁不住几分悲哀,想起家乡 大别山的映山红。那本是狂野奔放的花,映着云霞燃着激情红透春末夏初季节的花。春分已过,大别山漫山遍野是映山 红的天下。那殷 红的骨朵 ,点点滴滴,洒遍群山。宛如有一场红雨,又像点点音符,滴在五线谱上,奏响春之歌,灌木的嫩牙像雀舌,和煦的春风像软绸。一场春雨,几阵春风,那花朵仿佛一夜醒来,还带着昨日的梦,站在你面前。崖畔上,沟坎旁,道路边,一两株,三五朵,倒挂着,斜倚着,亭亭直立着,含露乍开,笑脸迎人,仿佛一支优美的晨曲,一首抒情的小

15、 诗,又像少女微笑,像来自远方的亲切的问候清明后,再几番春雨,它便排出倒海卷着红潮来了。山岭上,沟谷里,万绿丛中,一丛丛,一簇簇,一片片。有的红得热烈,像着了火;有的 红得娴 静, 临之而不惊;有的质朴,像土生土长的乡下姑娘;有的娇艳,像 浓妆艳抹的城市小妹。无论哪一种红,从地底下红出来,从心里头红出来,大大方言,端端正正,朴朴实实,以它的纯情和本色仅你如痴如醉。此 时,假如你乘车进山,会看到漫山遍野的映山 红,如云,如霞,如 诗,如歌,如铁扇公主挥火焰山,火苗呼呼作响,如十万八千天女洗罢脸, 对此齐倒胭脂水。汽车在无边花海中追波逐浪,心在瑰丽的交响乐中飞翔,真 觉得飘飘欲仙。假如你乘船从水库

16、进山里,几十里碧水,水上万山红遍,水下倒映群山,山上的红映在水里,水下的红映在天上水上水下俨然一个红彤彤的世界。映山红学名杜鹃。 “庄生晚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 鹃”(李商隐锦瑟),相 传望帝化鸟,杜鹃啼血,是杜鹃鸟啼出的血把它染 红了。民 间流传许多关于它的悲 剧故事。相传一位狠心的晚娘叫亲生儿子和前妻之子同去深山种芝麻,芝麻发 芽以后才能回家,她 给亲生独生子一颗生芝麻种,粒小,给前妻之子一颗熟芝麻种。粒大。不料途中亲生儿羡慕哥哥的种子大,要和他换,忠厚的哥哥答应了。后来自然亲生儿永未回家,这晚娘伤心而死,魂化杜鹃鸟,夜夜泣血,染红杜鹃花。在大别山的深山里,野岭密林中独户人家,春天的后半夜

17、,万簌俱寂,每每梦醒,山泉潺潺,松涛瑟瑟,下弦月临窗, 总能听到屋后古树间凄凉哀怨的杜鹃鸟叫声“ 我,儿,错过!我,儿,错过!”夜夜达五更,寡发起彷徨。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 鹃带血归” ,这 声音,白居易听 过,文天祥听过,迁客骚人,游子思妇,无不闻此心惊肠断。映山红性脆,上山打柴,几乎所在的树条都能拧弯来做捆柴的“腰带”,惟独映山红不能一拧就断,宁折不弯。近年它的根被做成各种艺术造型的根雕,装点了人们的生活,但它的花叶装饰小区,我还是第一次 见到。它是随打开的人一道进城的,还是江南土生土长的呢!热情纯朴、充满悲剧情调和平民色彩的映山 红啊, 虽时过

18、境迁却似曾相 识。久别重逢,触景生情,不由人不感慨。(选自苏州日报)经典之句:1、任何一份生命都有生长的创痛与成长的过程,生命成熟的过程避免不了挣扎和伤感,而生命之美,却也是人间世人加以赋形和圆全的。2、有时候,我们要对自己残忍一点,不必过份地纵容自己的哀怜。翔宇教育集团宝应中学高二语文阅读材料 主备:李兵 审核: 包科: 2012-9-15高一语文早读材料(3)思维早操秋是安静的, 只有在秋天, 你才能静下心来, 品味每一个生活的细节, 秋也是喧闹的, 只有在秋天, 你才能尽情品尝每一份充盈和喜悦。秋天, 是一个让人怀念和期待的季节, 在秋天漫步, 穿过田野, 跨过小溪, 习习秋风吹起秋的美

19、丽, 随着思绪, 在寂寞的秋风里飞舞,飘扬语言基础凝神屏气,音随心动:坼裂(ch) 拆开(ch i) 柝子(tu ) 颀长(q)揣测(chui) 气喘(chun) 踹开(chui ) 惴惴不安(zhu)魑魅(ch) 篱笆(l) 琉璃(l) 禅师(chn)婵娟(chn) 蝉联(ch n) 禅让(shn) 嗟商(cu)蹉跎(cu) 嗟呼(ji) 山势嵯峨(cu)脸生痤疮(cu)形意兼备,名句我诵1.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唐韦庄) 2.四时可爱唯春日,一事能狂便少年 (民国王国维) 3.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宋秦观) 4.不信芳春厌老人,老人几度送余春,惜春行乐莫辞频 (宋贺铸) 5

20、.不信青春唤不回 (民国于右任) 古诗欣赏菊 花黄 巢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 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注释】九月八:古代九月九日为重阳节,有登高赏菊的风俗。说“九月八”是为了押韵。 杀:凋谢。 香阵:阵阵香气。 透:弥漫。 黄金甲:金黄色的铠甲,此指菊花的颜色。品读:此诗又题作不第后赋菊 ,据说是黄巢科考落第后所作。科考的失利让他看到了考场的黑暗和吏制的腐败,使他对封建王朝的腐朽本质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此诗巧借咏菊花来抒写自己的怀抱。想象奇特,设喻新颖,辞采壮伟,意境瑰丽,可谓前无古人。首句“待到”二字似脱口而出,其实分量很重,表现出改天换地、扭转乾坤的气势,充满了热情的期

21、待。第二句特意将菊花之“开”与百花之“杀”并列在一起,构成鲜明的对比,更是石破天惊。这首诗押入声韵,作者要借此造成一种斩截、激越、凌厉的声情气势。三、四句极写菊花盛开的壮伟情景:宛如带着黄金盔甲的菊花,散发出阵阵浓郁的香气,弥漫全城,直冲云天,好似整个长安城都成了菊花的天下。此诗中的菊花一改过去那种幽独淡雅的静态美,而显现出一种豪迈粗犷、充满战斗气息的动态美。关键词:内容上:抒写怀抱 改天换地的气势 激越 手法上:意境瑰丽 设喻新颖 托物言志大家书房淌过大地的生命河刘晓平人们把大地比作母亲。这是一个 伟大、智慧的比 喻,是一个举世绝妙的比喻。第一个这么比喻的人,我想他是天生绝伦 的诗人,是 举

22、世无双的思想家。倘若没有壮阔、丰厚的大地,世界上的芸芸众生便是虚无的、空幻的了。没有了大地,便没有了生命,便没有了思想翔宇教育集团宝应中学高二语文阅读材料 主备:李兵 审核: 包科: 2012-9-16因此,大地是万物之母。有了大地,便有了泉,便有了溪,便有了河流,便有了智慧和创造!有了这样一种思想认定,我便 对那些把河流比作母亲的文字,总是从心底里去加以否定。在我的心灵里,河流不能比作母亲,河流只能是大地的儿子。河流就是生命,是大地母亲诞生的生命;是一种有血有肉的生命,一种有骨有思想的生命。当大地上有了我的第一声啼哭,父亲便以太阳的名义给我命名叫江河。从此,我便是一条生命河。一条诞生于大地,

23、奔腾于大地,流淌于大地的生命河。很小很小的时候,我只是一个山孩子,一个迂回奔走唱着清亮亮童谣的山孩子。那时父亲便告诉我:“ 孩子,你的名字叫江河,你不要做永 远的小溪。山的外面有丘陵和平原,遥远的地方是大海,大海才是你的归宿啊!” 当时,我幼稚的心灵不求理解,但求牢记;我就记下了自己的名字叫江河,我的归宿是大海。我好奇地 问: “那父亲叫什么?”“父亲叫太阳哩!就是有升有落的太阳。 ”父 亲怕我听不懂, 还给我解释了 许多的道理:太阳才平凡哩,因为平凡才有升有落;它的升落是依恋着他的儿子哩,他要看看儿子是怎样长成江河,是怎 样奔向了大海的,就为了儿子,它才平凡得永恒,永恒中有升有落。大海才伟大

24、哩,但那是一种平凡积蓄的伟大。翻江倒海,那是多么磅礴雄浑的气势!但是,要奔归大海,江河得经受许多的考验。它得穿越重重山崖的阻 拦, 绕过层层嶂恋的困 扰;它得有跨越山涧的勇气,至死不回的豪情;它得有斩断柔情的气概,奔如走 马的气势;它必 须不畏悬崖断壁,不恋 风花雪月“但我会想母亲的。 ”我告诉父亲。父 亲说:“ 大地是博大的,你永远都走不出她的胸怀。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你一想起她,母亲便会在你的身边。 ”我点头,记住了。于是,我便开始长大,我便开始了兼收并蓄和包容一切清 纯 、浑浊的吸收;我吸收了长大的养料,也吸收了长高的思想。当我再回首眺望母 亲时,只见母亲的身躯已留下许多的沟沟壑壑一般的伤

25、痕;所有的伤痕就是一组七音的笛孔,奏响一支美好而 忧伤的歌!但我记住了父亲的话,我得继续走下去。有时,面对芸芸众生的世界,我常为那些美好的生命和思想,浅吟低唱、瑟瑟和弦地奉上一曲;而身临那丑陋的人生和污浊的灵魂,我只能 进行一种自我的人生 挣扎和灵魂的清洗。因为,面对汪汪的清流和汹涌的洪峰,我只有容纳和沉淀。沉淀是一种生命净化的过程;因此,我也常常为自我丑陋的形象和 污浊的思想而痛苦。歌德说:“ 随着每次大雨的侵袭,总要改变幽谷的美景。 ”但我却想 “在同样的水里,再来一下第二次游泳”。于是,我试图着一次次人生的净化和灵魂的泅渡。可一切,却好似在平缓地带静如死水般的恍惚中走赤来了,我便一头扎进了大海。寻到了大海的归宿,自我便渺小了,才有了一种永恒的感觉。只有容入了大海,我才知道什么叫举重若轻,何时能百川 归海。一切丑陋的人生和 污浊 的思想,在这里都被那种壮阔的美丽和碧蓝的清纯所包容了,人 们所抒发的是那种对 深沉浑厚的赞美和对宏大无边的感叹。这时候回首,我依然是太阳下一条淌过大地的生命河。我明白了:我的归宿为什么是大海,我的向往为什么是大海,而且只能是大海!经典的话 敲 门 的勇气 多数情况下,人们之所以不敢迈步上前,敲响人生之中那些虚掩的幸运之门,往往是因为被固有的经验和思维定势所累。而命运的改写,有时就取决于创造性的思维和敢于敲门的勇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精品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