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光敏染料的光电能量转换.doc

上传人:sk****8 文档编号:3240999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机光敏染料的光电能量转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有机光敏染料的光电能量转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 有机光敏染料的光电能量转换 自然界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已知最为有效的太阳光能转换体系。许多人利用类似 叶绿素分子结构的有机光敏染料设计人工模拟光合作用的光能转换体系,进行光电转换的研究。由于有机光敏染料可以自行设计合成,与无机半导体材料相比,材料选择余地大,而且易达到价廉的目标。如金属卟啉和金属酞菁是大 共轭有机分子与金属组成的配合物,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能较强吸收可见光谱,作为有机光伏材料,它是目前广泛研究的对象。 2.1 单层有机光敏染料电极 用真空沉积、旋转涂布和电化学沉积等方法,将有机染料修饰在金属、导电玻璃或 半导体表面上,在电解液中研究其光电性能。在不同金属卟啉化合物中以 Z

2、n、Mg 为中心金属的光电性能最佳。不同功能取代基如羟基、硝基、胺基、羧基、甲基等对光电性能有明显的影响,说明可以通过改变功能取代基的种类和位置来优化其光电性能。金属酞菁化合物的光电性能也与中心金属密切相关,三价、四价酞菁化合物(AlClPc,GaClPc,InClPc,SiCl2Pc,GeCl2,TiOPc,VOPc)比二价金属酞菁化合物(ZnPc,MgPc ,CoPc,SnPc,PbPc,FePc,NiPc )的光电性能优越,这是因为三价、四价金属酞菁的光谱响应较宽,而且分子中的氯原子和氧原子有利于电子传递。酞菁铜的电化学聚合膜由于聚合物分子比单体具有更大的共轭体系,电子更易于移动和迁移,

3、而且电聚膜与垫底接触电阻小,因此表现出比其单体更佳的光电性能。除有机光敏染料外,影响光电性能的还有电解液的酸碱性和氧化还原性质以及环境中的氧化性和还原性气氛等。 2.2 双层有机光敏染料电极 金属卟啉的最大吸收在 410nm 左右,大于 410nm 波长的光吸收较弱,金属酞菁则在 600700nm 波长有较强的光吸收,将不同光谱响应的二种有机染料如四吡啶卟啉或四甲苯基卟啉与酞菁锌或酞菁铝组合形成双层结构电极,扩展了吸收太阳光谱响应范围,产生明显的光电性能加合效应。 具有不同半导体性质的有机光敏染料可以构成双层有机 p/n 结电极,即有机固态异质结太阳电池,如 n 型的北红类与 P 型的酞菁类化

4、合物组成的有机异质结太阳电池 ITO MePTCMPcAg(MePTC 为北红衍生物,MPc 为 InClPc、VOPc、GaClPc、TiOPc、H2Pc、ZnPc) ,其吸收光覆盖了 400nm900nm 波长的可见光能(MePTC 吸收 400nm 一 600nm,MPc 吸收 600nm900nm 波长的可见光) ,使光电流从单层染料电他的几微安增大到几百微安,电他的填充因子和光电转换效率也显著提高,吸收和荧光光谱研证明MePTC 向 MPc 进行了能量转移,各种 MPc 在真空镀膜中形成不同分子排列的结构对激子迁移产生影响,因此表现出不同的光电特性。在 InClPc 膜中进一步用 V

5、OPc 掺杂改善了 InClPc 固体膜的晶体状态,使光电流和填充因子呈现出增效行为。说明有机分子的掺杂是提高有机太阳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的一条有效的途径。 2.3 有机光敏染料分子的有序组合 有机光敏染料(S)和电子给体(D )或受体分子(A )键合的多元光敏偶极分子(S-D-A)作为模拟光合作用反应中心的模型化合物。近来研究非常活跃,如酞菁与球烯分子 C60 构成电荷转移复合物。卟啉、酞菁与电子受体葱酮键合的二元分子由于加速了分子内光敏电子转移速度,使光电流和光电压都比单元染料分子大。为更好模拟植物光合作用在高度有序体系中进行的高效光能转换,设计合成一系列的二元、三元及四元光敏偶极分子,如卟啉

6、-紫精(S-A ) 、卟啉-紫精-咔唑(S-A-D) ,卟啉-对苯二酯- 紫精-咔唑(S-A1-A2-D)酞菁-紫精- 二茂铁(S-A-D)等。用 LB 膜技术将分子进行有序组合,研究不同结构的多元偶极分子通过多步电荷转移过程,提高了电荷分离效率,使它们的光电流和光电压:四元分子三元二元.单元分子。进一步对分子的排列、空间取向和分子问距等进行优化使电荷分离态寿命延长至微秒级。这不仅为人工模拟光合作用光能转换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科学信息,而且设计合成了一大批性能稳定、结构新颖的多元光敏偶极分子,为深入研究有机光敏染料体系的能量转换和发展有机纳米半导体复合光电材料奠定了良好基础。 3 纳米结构半导体

7、电极的光电能量转换 九十年代以来随着纳米结构半导体材料的发展,为新一代光电转换材料的研究指明 了方向。半导体纳米结构材料具有不同于体材料的一些光学、电学特性,对光电化学能量转换过程产生重要的影响,随着新材料的引进,相关的新概念、新理论和新技术也大大充实了半导体光电化学研究内容,成为当前光电化学研究中最为活跃的一个新领域,半导体光电化学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3.1 超晶格量子阶半导体电极 超晶格量子阶半导体是由两种不同的半导体材料交替生长厚度为几到几十原子层的 超薄层,形成一个比原晶格大若干倍的新周期结构的人工半导体晶体。超晶格量子阱半导体电极具有独特的晶体结构和优于体材料的光电特性,如激子

8、二维运动受限,不仅寿命长而且光吸收性能强,在相同浓度下载流子迁移率比体材料大,热载流子寿命大,增强了热载流子效应等,有利于提高光电转换效率,而且可以在单分子层水平上通过选择半导体材料的种类,调节势垒高度、势阱层的厚度等结构参数,设计生长高量子产率的超晶格量子阱电极。实现“能带工程”在光电化学能量转换中的应用。用分子束外延法设计生长适合于光电化学研究的晶格匹配型 GaAsA1xGa1-xAs 量子阱电极(两种半导体材料的晶格常数之差小于 1%)和应变型InxGa1-xAsGaAs 量子阱电极(两种半导体材料的晶格常数之差大于 1%) ,研究其在非水溶液中的光电转换性能以及阱宽、垒宽、外垒及周期等

9、因素对光电性能的影响。在室温下观察到对应于激子强吸收的光电流峰,随量子阱宽度从 10nm 减小到 5nm,量子阱内能级分离程度增加,激子光电流峰明显蓝移,呈现显著的光电化学量子化效应和强激子光吸收性能,而阱宽 10nm 的单量子阱光电流量子产率与阱宽5nm 的单量子阱量子产率基本相同,表现出二维激子的光吸收与量子阱宽基本无关的特性。但外垒厚度的增加,不利于光生载流子的界面电荷转移,激子强吸收效应退化。在多量子阱电极中的各量子阱是独立地参与界面电荷转移的,多量子阱电极的量子产率基本上可认为是各量子阱的加和。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成功设计生长了 50 周期四种不同阱宽 GaAsAlxGa1-xAs 多

10、量子阱电极,其激子吸收覆盖了整个测量波长,在二茂铁乙腈溶液中量子产率为 GaAs 体电极的三倍,表现出优良的光电转换性能。 通过多种瞬态、稳态技术的研究得到不同于体材料的界面热力学和动力学性能,如 GaAsAlxGa1-xAs 量子阱电极在非水溶液中空间电荷层电场分布量子阱中是匀强电场。内垒则为较理想的耗尽层模型。量子限制 Stark 效应受溶液氧化还原离子与电极表面相互作用强弱的影响。实验结果和理论计算都表明,量子阱电极的表面复合速率比体材料 GaAs 慢,这是由于量子阱中的光生载流子主要通过热发射进行分离,限域在量子阱中空穴热发射到价带连续带能级的时间比电子快数百倍,因此空穴界面分离速率远高于电子。这也是 GaAsA1xGa1-xAs 电极量子产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 GaAsAlxGa1-xAs 和 InxGa1-x /GaAs两种量子阱在非水溶液中都表现出光生载流子界面隧穿电荷转移所导致的不同于体材料的光电流一电压关系的异常行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精品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