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浅议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的提问艺术武威九中 徐海瑢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知,只在每事问。 ”课堂提问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教师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的基本控制手段,准确、恰当、有效的课堂提问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一样的教学内容,不一样的提问方法,产生不一样的教学效果,那么怎样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呢?鉴于以上认识,我就谈谈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的提问艺术。 一、有效提问的定义与原则 “有效”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 “
2、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是指教师遵循一定的教育、教学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教学设施的投入,取得课堂提问的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几乎无一例外,最初的有效教学都有一个朴素的追求,就是“如何有效地讲授” 。老师首先是“讲师 ”,是“教书先生”,是文化知识的“传递”者。一个能够把知识讲清楚的老师,差不多就是一个好老师。为了能够把知识讲清楚,于是就有“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等系列说法。当教师把关注的焦点定位在“如何有效地讲授” 的时候, “接受学习 ”与“掌握学习”就成为普遍的学习方式。学生的使命是 “上课认真听讲”、 “不做小动作”。课堂教学中大量流行的话语往往是老师一系列善意的询问:“听清楚了
3、没有? ”、 “听明白了没有”、 “听懂了吗?”,仿佛学习就是一件欣赏和练习“ 听” 的艺术。有效教学是对话式的、互动式的,在这种教学中,教师可以讲授,但不能总是只有一个声音。而教学是否出现和维持某种对话式的、互动式的状态,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够有效地提问。有效提问意味着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回应或回答,且这种回应或回答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 二、有效提问的方法 学生的智慧潜能如宝藏一样需要开采、需要激发, “知识即是力量,方法即是智慧。 ” 要想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热情,有一定的学习方式和技巧。尼普斯坦教授经过长期研究,提出如下一些方法和行之有效的办法。 善问“十字诀 ”的办法,
4、这 “十字诀”是:假、例、比、替、除、可、想、组、六、类。 假:就是以“ 假如”的方式和学生问答学习; 例:即是多举例; 比:比较知识和知识间的异同; 替:让学生多想有什么是可以替代的; 除:用这样的公式启发:“除了还有什么?” ; 可:可能会怎么样; 想:让学生想各种各样的情况; 组:把不同的知识组合在一起会如何; 六:就是“ 六何” 检讨策略。即为何、何人、何时、何事、何处、如何。 类:是多和学生类推各种可能。 例如:一位教师在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一节课中,提问道:假如平行四边形一组边垂直(例如邻边) ;四边形的形状可能发生什么改变?相等时呢?想一想各种各样的情况;除了边改变,还有什么替代(例
5、如对角线) ;会有什么改变?把这些组合条件形成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会有什么特征?比较各种特殊四边形的异同点。这位老师利用“善问” 十字诀;有效的提问发散学生思维空间,摆脱单一的对话式问答。 三、有效提问并学会倾听 有效提问需要使问题保持一定的开放性。当教师的提问缺乏基本的开放性时,教师的提问不仅不能给教学带来生机,反而对课堂教学带来满堂问的干扰,满堂问与满堂灌相比,虽然形式上学生参与到教学中,但本质上是一致的,都不承认学生是可以自主学习的人,没有从根本上变革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教学模式。这种满堂问、串讲串问的教学,淹没了教学重点,挤占了学生读书、思考、练习的时间,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满堂问带来的另一
6、个问题是教师并没有领会学生,没有领会只因为没有倾听。很少人会想到:真正有效的提问,原来只是倾听。学生一旦主动学习,教师的责任就由讲授、提问转换为倾听。善于倾听的教师总是能够将学生的声音转化为有效教学资源。倾听是一种对话,好的对话者总善于倾听。这需要教师在提问之后,给学生留出足够的等待的时间,为学生的回答提供及时的反馈。关键的策略是,要让学生感觉教师在等待和倾听。 五、做一名有效教师 1、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人类文化传播方式的改变尤其是书本和网络资源的出现,使学习者由原来的“听讲学习”转向“阅读学习”和“发现学习”成为可能。但这种转向的程度是有限的,教师仍然在充当“供给者” 、 “提供者”的角色
7、;学生仍然只是“接受者” 、 “承受者”的角色。只有当教师由原来的“ 供给者”转向“激励者”,学生才有可能真正地亲自去发现学习,成为“发现者” 和“建构者”。 2、提问方式转变。教师满堂灌不对,满堂问也不好。提问不等于启发教育。不具有思考性和启发性的提问并不能达到启发学生、调动思维积极性的目的。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也要选择重点加以讲解或引导学生探究,而不能一味按学生的提问组织教学。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选择恰当的提问形式,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率,由于问题的内容、性质和特点的不同,课堂提问可以使用不同的形式。 直问:对某一简单问题直接发问。它属于叙述性提问,是教师在讲述谈话中的提问。其表
8、现形式为“是什么?” , “有什么?”等。 曲问:为突出某一原理、逼向原理,从问题另一侧面入问,寻找契机发问。 反问:针对学生对某一问题的糊涂认识和错误症结反问,步步进逼,是学生翻然醒悟,达到化错为正的目的。如针对学生认为“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一定比这个数小” 这一错误认识。反问: “1 的算术平方根是多少?二者的大小关系如何?” 激问: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学生处于准备状态时,使用激励性的提问,激发学习情绪,促使其进行知识间的类比、转化和迁移,把学生从抑奋状态调动到兴奋状态。比如教学“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时,首先写出一个系数较大的一元 二次方程(如 19961997m+1=0) ,激问:“ 老师能即口说出它的两根的和与积,同学们能吗?” 引问:对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需要疏导或提示时,在关键处发问,循序渐进地达到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目的。比如问“已学了几种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本题所给的边角关系如何?还应寻求何种边角关系?”等。 有效教师不只是教知识,而是传播人生的信念。有效教师是受学生喜欢的教师,而且因喜欢而信任。而教师能否成为这样的人,取决于教师是否具备三个品质:热情;期望;可信任感。有效老师是一热情的教师;一个对学生满怀期望的教师;一个值得信任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