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探析.doc

上传人:sk****8 文档编号:3242343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探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探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探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探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探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探析庄芙蓉来源:当代教育论坛2008 年第 10 期近年来, 我国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出现了大量的流动人口。流动人口是指离开户籍所在地而在外地从事各种活动的人口, 或者说是居住在流入地而没有本地户口的人口。流动人口子女主要是指随父母到流入地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适龄人口。随着我国流动人口的逐年增加,流动人口子女的受教育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 也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本文从分析目前流动人口受教育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出发, 以期提出保护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的建议。一、全国城市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的现状随着流动人口的广泛迁移, 自上个世纪 90 年代中期以来,

2、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便开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目前, 在解决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方面取得了不少的进展, 但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仍然不容乐观。全国各城市流动人口的子女就学大致有以下几种方式:1 在家乡就读。这是一种不得已的选择。由于收入水平较低、工作不稳定、儿童需要人照顾等因素的限制,很大一部分流动人口不得不将子女留在家乡就读, 留守儿童就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2 在城市的公立学校借读。流入地学校参照当地政府生均拨款作为收费标准,吸收流动人口子女自发借读。学校安排儿童插班学习或单独编班。由于公立学校其它的隐性收费使多数家长望而却步, 再加上公立学校里同学的排斥、老师的偏见, 能在公立学校借读的流动儿童

3、并不多。3 部分流动儿童在民办、私立学校就学。在南方一些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流动人口多以经商为职业, 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他们希望子女能够在符合国家办学标准的民办或私立学校就学, 所以这些地区专门招收流动儿童少年的私立学校发展较快。但私立学校的高收费是低收入流动人口家庭所承担不起的。4 部分流动儿童就读于打工子弟学校。这些学校数量多,发展快, 由于其低廉的收费, 而颇受流动农民欢迎。从积极的方面说, 流动人口子弟学校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低收入流动人口子女的就学需要, 但其办学条件难以保证教学质量。5 少数流动儿童失学在家。他们失学的原因是居住的不确定性,父母就业的机会和收入水平决定着他们的去向

4、。其次是家庭贫困, 许多家庭都是多子女家庭, 父母甚至无力送孩子上收费最低廉的流动人口子弟学校, 所以失学在家。二、流动人口子女教育上存在的问题(一) 求学成本高借读本地正规学校的收费水平高制约了外来人口子女的入学,各种教育费用是流动儿童迈进正规学校大门的一道“ 门槛” 。虽然公办学校按规定有接纳农民工子女就学的义务与责任, 但由于我国义务教育实行的是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义务教育的人头经费按户籍划拨, 城市财政体制在义务教育支出中并没有包含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教育经费, 这些流动学龄儿童接受正规的义务教育面临很大的困难。在公办学校上学,农民工子女每年至少要交 700-800 元的借读费, 一些学

5、校还要收取资料费、校服费、订餐费等, 对于大部分月收入微薄的农民工来说无力负担公立学校昂贵的求学成本。(二) 缺乏固定的居住场所有些流动人口居无定所或者居住地和工作地变动频繁,使得其子女难以获得必要的上学条件, 低收入流动人口家庭的儿童少年属社会中的处境不利群体,到了上学年龄, 有的被送到办学条件较差的流动人口子弟学校; 有的失学在家。当然,也不排除有些家长不重视子女的教育问题。他们大都居住在城乡结合部,生活条件简陋。(三) 流动儿童少年就学中的其他问题已经就学的流动儿童少年依然面临着一些学习、心理和社会问题。(1)流动人口子女即使有幸能进入公办学校, 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看, 也不一定获得了

6、平等的学习环境。流动人口子女往往被人忽视,给不少流动人口子女心中留下了不平等的阴影。一些流动人口子女宁愿回到简易学校读书也不愿留在公立学校。(2)办学资质问题。首先,有些校长不具备办学资质,教师队伍总体专业化水平低, 大多没有教师资格证,缺乏教育教学经验。学校管理松散,缺乏统一的教材管理和统一的考核标准,教育质量参差不齐,教学质量较难保证。其次, 办学条件差。一些学校多数没有经过教育行政部门的审批, 属于非法办学。绝大部分学校的校舍都是简陋破旧的平房、简易房,有些是仓库、公房等, 大部分的学校没有供孩子们活动的操场, 只有部分学校有一些简单的体育器材, 存在着卫生、安全等方面的隐患。三、进一步

7、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的建议(一) 明确政府责任进一步明确“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是流入地政府的责任”按照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精神,“ 输入地政府要承担起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的责任”。因此,输入地政府要从全局意识出发,树立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是当地政府应负的责任的思想。要将解决农民工问题特别是子女教育问题纳入对输入地政府考核评价体系,作为评估当地政府工作和领导政绩的重要指标。建议政府对义务教育阶段接纳农民工子女就读的学校要安排专项经费。目前各类学校接收农民工子女就读,政府都没有作专项经费安排,无形给这些学校增加了额外的负担。政府的补贴可令各类学校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8、。(二)落实“就近入学”的管理服务机制输入地政府要切实贯彻意见精神,加强领导,整合资源,增加投入为流动人口子女创造平等、宽松、优越的教育环境。一是挖掘现有公办学校教育资源,兴办专门招收农民工子女的公办学校;二是建立农民工子女教育救助基金,施行“ 希望工程助学进城计划”,全面救助失学农民工子女入学;三是提供“富有爱心”的平等教育,保证农民工子女“ 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 。(三) 扶持民办农民工子女学校在公办学校教育资源不足的情况下,扶持兴办民办农民工子女学校是解决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现实选择。输入地政府要按照民办教育促进法,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采取各种有力措施,在办学经费、占地等方面扶持

9、民办农民工子女学校。教育部门要建立公正合理的评价体系和监督机制,给予民办农民工子女学校合法身份,大力支持其发展,增加农民工子女就学机会,减轻公办学校压力。(四)强化农民工的义务教育观念我国宪法、教育法以及义务教育法都对义务教育权利提出了或多或少的法律依据,在努力改善农民工子女入学环境的同时,要加大宣传教育法规力度,引导广大农民工千方百计增加收入,依法送子女入学,切实维护农民工子女接受教育的权利。(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解决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问题教育券是美国经济学家费里德曼 1955 年首次提出的, 教育券又称教育凭证, 是在教育领域中试行的一种代币券, 是指国家法定的义务教育阶段内, 按规定

10、每一名适龄儿童都应得到的,国家对其享受最基本受教育权利提供的最基本待遇,代币券所占经费应含在国家所拨经费之中,也可称其为“ 人头费” 。教育券发放给适龄儿童,可随人流动, 流动人口子女就可凭券就学,他们就学的学校则可凭券到政府领取等值的专款补充办学经费。如此以来,流动人口的子女能跟流入地的孩子一样享有平等的入学机会。因此,各地政府可以因地制宜,合理借鉴,找到科学有效的方法,切实解决本地流动人口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六) 发展贫困地区教育,缩小地区差别国家应通过教育转移支付手段,实行区域发展的非均衡投资战略,教育经费重点对落后地区进行倾斜,以改善教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缩小地区差异;更重要的是对

11、这些接受义务教育的儿童,不仅免收一切学杂费,还应当提供一定的补助,以保证人人都能上学。贫困地区的教育经费来源应以国家为主,其投资的数量、比例应以法律形式规定下来,并有专门的机构监督、审查,保证实施,从而尽快缩小义务教育的地区差别、城乡差别。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问题是一个关系重大、十分急迫的问题,能否解决好流动人口子女的受教育问题将对我国持续发展、长治久安产生重大影响。这就需要我们在解决这一社会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总结,不断完善,给流动人口子女一个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保证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参考文献:1陆波.关于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公平问题的探讨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06 ,(3) .2赖艳.城市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公平问题探析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 2005 ,(2) .3孙红玲.浅论转型时期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公平问题J.教育科学,2001, (1) .4刘珍珍.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05,(12) .5张春荣,宋士云.社会转型时期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公平问题J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精品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