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登山活動注意事項一、活動前: 平時即鍜練體能,培養登山技能,並多吸收戶外活動知識。 從事登山活動應依規定檢附相關資料向警察機關申請入山許可證(如為國家公園生態保護需向國家公園管理處申請入園許可登),並需有經驗及對路線熟悉嚮導及領隊同行。 登山行程計畫須慎密、完整並徹底瞭解,並將行程告知家人及校方。 活動前應注意氣象預報,查明路況,以為是否入山之依據。 對於登山裝備及糧食,應準備完備,不可短缺,並應了解每一項裝備的使用方法,且於活動前徹底檢查。 二、活動中: 應確實服從領隊及嚮導人員的指導,並遵守團體一切規定。 應確實依照行程計畫進行,勿隨意變更。 登山隊伍切勿拉長,嚴禁脫隊獨行或擅離路線。 應
2、選擇無雜草、枯枝之空曠地炊食,且隨時注意火源,睡前或離開時務必確實熄滅火源,以免發生火災。 山區午後常佈雲霧,不可沿途逗留,應儘早抵達宿營地點。 注意途中各種景觀特徵,休息時核對地圖,了解自己的方位、地點。 登山活動中亦須隨時注意氣候狀況,遇有颱風或豪雨應提前下山。 登山初行稍慢,調整步伐,逐漸增加速度,但不宜太快,中途休息不可大久。 山區水源缺乏,應節約用水,並將水壺隨時裝滿水;口渴時喝水不可大量潤喉即可。 行進間留心路面,看風景時須停下腳步,勿邊走邊看,並留意現場,勿於危險地區停留。 通過斷崖或溪流地時,應互相幫忙,必要時可輔以登山繩通過。 攀爬山壁時勿急躁,以手指試探力點之穩定性,謹守三
3、點不動一點動之原則。 行進中若發現毒蜂或蛇、熊等動物時,勿攻擊或驚嚇牠,迅速撤離該地或繞道。 營地餐後或睡前,食物宜包裝收拾,以免動物吃食。 切忌在無路溪谷中溯溪攀登;如不幸迷路時應折回原點或尋找避難處所靜待救援保持體力,切勿驚慌隨處亂走。 登山時如發生惡劣氣候、缺糧或發病等山難事件時,應即利用無線電與當警察機關連繫,以便立即救援。三、登山裝備1. 穿著帽子、登山鞋、PP 排汗襪、女性運動胸衣、羽毛夾克或背心、手套、保暖夾克、太陽眼鏡、PP 排汗內褲、綁腿、保暖長褲、防風、防雨衣褲、 保暖外襪。2. 一般健行裝備(1) 必要裝備運動鞋、帽、禦寒衣物、盥洗用具、雨具、水壺、手電筒、地圖、指北針、
4、小型背包、身分證。(2) 預備裝備手套、風衣、拖鞋、登山鞋、換洗衣物、預備電池、燈泡、筆記本、錶、食具、食物、打火機、開罐器、哨子、小刀、個人藥品、針線包、相 機、底片。3. 長程登山裝備(1) 個人裝備運動鞋、帽、禦寒衣物、盥洗用具、雨具、水壺、手電筒、地圖、指北針、個人證件、手套、風衣、拖鞋、登山鞋、換洗衣物、電池、燈泡、 頭燈、筆記本、錶、食物、打火機或防水火柴、開罐器、哨子、小刀、個人藥品、個人急救包、針線包、相機、底片、睡袋、睡墊、防寒帽、 燈具、蠟燭、火種、短登山繩、大或中型背包及背包套、藥品、個人糧食、登山杖、防曬油、護唇膏、個人餐具、個人炊具、三公尺扁帶一條 、地圖、衛生紙、燃
5、料、修理包。(2)團體裝備帳棚、爐具、團體炊具、糧食、睡袋、收音機、意外保險單、營燈、團體餐具、高度計、急救箱、水袋、無線電手機。4. 攀岩裝備登山繩、吊帶、制動器、上升器、8 字環、鉤環、岩鎚、鑿釘、岩楔、爬岩鞋、安全頭盔、傘繩、繩梯。5. 溯溪裝備防寒衣、防滑鞋或草鞋、安全頭盔、安全吊帶、登山繩、鉤環、頭燈。6. 賞鳥裝備望遠鏡、小背包、雨具、水壺、食物、深色服裝、布鞋(運動鞋)、圖鑑、筆記本、筆、相機、底片、長筒鞋或雨鞋、隱蔽帳、同健行裝備。出處:內政部警政署國家公園警察大隊 http:/www.npp.gov.tw/index.aspx戲水活動注意事項一、 注意事項: 了解自己身心體能
6、狀況。 選擇安全的游泳戲水場所。 選擇適宜的水溫。 遵守游泳池的管理規定。 養成同伴游泳習慣。 學習基本的水上安全常識及功能。二、 請不要到水庫、池塘、漁港、危險海域戲水游泳。 水庫深水區及禁止游泳戲水區,應確實遵照不違反。 水庫水底不明,切忌不可戲水游泳。 水庫水底卵石溜滑,深淺不定,不要戲水游泳。 水庫週邊防波堤易生青苔造成滑溜避免靠近,以防滑倒發生危險。 深潭、野塘、積水池等之深淺狀況不明,應避免戲水。 深潭、野塘水底淤泥囤積,避免游泳戲水以免身陷泥汙中。 漁港內船隻進出頻繁,避免漁港區內游泳戲水,以免發生危險。 於港內均為深水區,應盡量避免兒童靠近以免發生意外。 危險海域多為動水,有海
7、流、波浪與游泳池不同,易發生危險,不可不海戲水或游泳以免發生不測。 危險警告標示之海域,應避免於潮帶間撿拾貝類及垂釣以免發生意外。三、如果真的萬一不幸發現週遭的人溺水時,也應該採取下列的原則: 請求協助者 若非對游泳有自信或接受過水難救助訓練,勿貿然跳入水。 若溺水者在自己手搆不著之處,可利用周遭物品,如:浮圈、棒子或繩子等物投入水中,令其抓住。 下水救助前應先說服溺水者沉著下來。 下水救助時應從溺水者後方進行。 若溺水者拼命掙扎,救助者必須從後方接近,以確保安全。 若被溺水者緊緊抱住,可一起潛入水中,此時溺水者即會鬆手。 當溺水者已精疲力盡時,方可考慮由正面接近。 當溺水者精疲力盡,沉浮水面時 應將溺水者臉部朝上,避免移動頭部。 當頭部有損傷時,應以大木板運載,以毛巾固定其頭部後再提起。 若溺水者失去意識,可在較淺之水域進行人工呼吸。出處:嘉義市東區消防分隊 http:/ http:/www.tfd.gov.tw/cht/index.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