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态建设与环境理论分析姓名:* 学号:* 班级:09 级地理科学班摘要: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生 态恢复逐渐成为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领域。我 认为生态建设是人 类理性行为参与下积极的生态恢复与重建过程,它具有复杂性、针对性、动态性和不确定性特征,受地理 环境地域分异的影响,其类型多种多样。从方案运筹的角度,提出了生态建设 的共性原则,包括面向区域的问题导向原则、目标的科学性原则、参与的广泛性原则和科学监测与评价原则。以这些理论分析为依据,对 中国生态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展开剖析,并提出建立科学评价机制是提高生态建设有效性的核心方略。在人口增长社会经济发展及全球变化的影响下,生态退化
2、和环境破坏已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危及到人类自身的福利和可持续发展,从而引起全世界的普遍关注。为遏制生态退化和环境破坏,推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生态建设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双重胁迫下,生态环境问题日益显现,引起了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国务院积极推进 中国 21 世纪议程 的实施,做出 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次批准并实施 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粉口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次从国家层面,已经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的重点专项规划之一。国家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上的投入规模空前据有关数据显示:“九五”期间,中央财政安排
3、用于生态建设的基本建设投资达 3400 亿元,比“八五”期间增长了 8 倍多;1998 到 2002 年间,中国在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方面的投入共达 5800 亿元。经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生态建设取得明显进展。然而,中国西部生态恶化趋势未得到扭转;中东部生态退化的实质没有改变,趋势在加剧,生态问题更加复杂化。 生态建设作为一种人类适应和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然而,有关生态建设的科学研究直到 20 世纪 50 年代末期才开始起步,其理论方法和技术体系还远未成熟。面对当前中国较为严峻的生态形势,写出一些自己关于生态建设面的认识以及对我国生态建设面对的问题提出一些对策1.生态建设的
4、概念生态建设是中国生态学家于 20 世纪 80 年代末提出来的一种科学学说,其理论和方法体系仍在不断探索之中。综合国内外相关文献,认为生态建设是人类理性行为参与下积极的生态恢复与重建过程。生态恢复和重建可以通过积极的抑或是消极的方式去实现。所谓消极方式是指当引起生态退化和环境破坏的因素得到控制或消除以后,依靠纯自然力的修复过程;而积极方式是在自然力无法实现修复或者需要加速修复过程的情形下,以积极的人为参与和调控为主要特征的生态恢复和重建过程,即生态建设。生态建设的直接目标是修复受损生态系统和景观的结构、功能和过程并使之达到健康的状态,因此生态建设的参照系未必是原生的生态系统和景观。恢复或重建的
5、系统能够长期持续地自我维持,是生态建设的最终目标。2.生态建设的特点包括:l)复杂性。生态建设不可能超越一定历史、社会、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所以不单纯是技术问题,相反具有相当的复杂性。因此,生态建设中的非技术因素,特别是人文社会因素也必须引起足够重视。2)针对性。必须针对具体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规划、设计和实施,即所谓因地制宜。3)动态性和不确定性。生态建设的动态性源于生态系统本身组成、结构过程和功能的动态性,而且,生态系统的动态演替或灾变更多地表现为复杂的非线性,导致实践中生态建设作用下生态系统和景观演变方向的不确定性,也就意味着,生态建设不可避免地存在风险。因此,开展相关评
6、价工作就成为生态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环节。3.生态建设的原则要坚持面向区域的问题导向原则, 建设目标的科学性原则,参与的广泛性原则,科学监测与评价原则。除了上述原则之外,生态伦理和生态教育的发展对于生态建设也具有重要意义。生态伦理是人类面对自然界进行是非判断的重要内在依据,能够回答人类为什么开展生态建设的问题。4.中国生态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应对方略4 . 1 生态建设中的主要症结生态建设决策前期的方案运筹不到位。中国无论在自然环境条件次化习俗还是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上都存在显著的地域差异。( l )生态建设空间布局的细化。生态建设应从具体的生态环境问题着手,大到区域、小到个体的城市和乡村,只要存在突
7、出的生态问题,就需要开展有针对性的生态建设。(2 )生态建设目标和指标的明确和系统化。生态建设是一项以生态功能恢复为基础的复杂系统工程。因此,需要考虑生态的社会经济的和文化的多种因素。所以,生态建设的目标必须明确并具有多重性,即能够体现包括自然生态在内的多方面利益或效益。相应地,衡量生态建设进展程度和成功与否的指标也应该具体、系统而完善。不仅要有“量”的反映,更要有“质”的追求。(3 )生态建设社会参与程度的提高。生态建设涉及到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投资者、建设者、受益者等多种利益群体,这些群体在生态建设中的责、权利必须有客观、公平和明晰的界定,并通过制度化、规范化的形式予以保障。4 . 2 建立
8、科学的评价机制是提高生态建设有效性的核心方略之一首先,强化生态建设领域的科学研究。从而为生态建设提供可靠的理论和技术支撑。其次,建立和强化生态建设前期的论证和综合决策机制。力求充分体现不同地域和不同社会利益群体的客观需求。第三,建立和强化生态建设的后评估制度。后评估制度的重要作用表现在:通过经验教训的总结,推动生态建设相关理论、技术运作模式的进步和创新;为政府的生态建设管理提供可靠的决策支持。参考文献:1 刘世栋, 高峻. 基于协调度的生态城市指标体系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7,(02) 2 陈军飞, 王慧敏. 生态城市建设指标体系与综合评价研究 J. 环境保护 , 2
9、005,(09) 3 龙伟, 郑钦玉, 何艺, 陈力. 重庆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的建立及综合评价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6,(05) 4 盛学良, 彭补拙, 王华, 吴以中. 生态城市建设的基本思路及其指标体系的评价标准J. 环境导报 , 2001,(01) 5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经验撷取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05,(03) 6 金鉴明. “三步”走向生态城市J. 中国减灾 , 2006,(01) 7 陈正言, 吴国富, 宫明达. 生态城市指标体系功能分析J.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 2006,(05) 8 黄源, 李明生. 株洲生态城市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01) 9 杨爱荣, 李燕. 生态城市建设研究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 2005,(02) 10 佘发. 我市将开展生态城市建设研究J. 天津科技 , 20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