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二章 水文循环与径流形成学习本章的意义和内容:本章主要学习工程水文学的基本概念,如流域、河流、降雨、蒸发、下渗、径流;再是最基本的水文学原理,如水文循环、区域与流域水量平衡、流域径流的形成过程;三是掌握水文要素的定量计算方法,如流域面积、河流长度、河流坡降、降雨过程及流域平均雨量、蒸发量、径流量、径流深等,为后面学习水文分析计算及水文预报打下坚实基础。学好本章内容,对今后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章习题的内容:自然界水文循环及水资源;河流与流域及其对水文变化的影响;降水成因、分类与计算;蒸发分类与计算;下渗过程与计算;径流及其形成的基本概念与定量描述方法;流域水量平衡原理与计算。一、
2、 概 念 题(一) 填空题1. 地球上的水以_态,_态,_态三种形式存在于自然界的_ 、_ 和_ 中。2. 空气中的水汽凝结需要同时具备两个条件,即要有吸附水分的_, 以及使空气湿度_状态。3. 使暖湿空气达到饱和主要靠空气_运动引起的 冷却。4. 按水文循环的规模和过程不同,水文循环可分为_循环和_循环。5. 自然界中,海陆之间的水文循环称_ 。6. 自然界中,海洋或陆面局部的的水循环称_。7.水循环的外因是_ ,内因是_。8. 水循环的重要环节有_,_,_,_。9. 河流的水资源之所以源源不断,是由于自然界存在着永不停止的 。10. 水文循环过程中,对于某一区域、某一时段的水量平衡方程可表
3、述为 某一区域在某一进入的水量减去流出的水量,等于该时段该区域蓄水量的变化11. 一条河流,沿水流方向,自上而下可分为 、 、 、 、 五段。12. 河流某一断面的集水区域称为_。213. 地面分水线与地下分水线在垂直方向彼此相重合,且在流域出口河床下切较深的流域,称_流域 ;否则,称 流域。14. 自河源沿主流至河流某一断面的距离称该断面以上的_。15. 单位河长的落差称为_。16. 流域平均单位面积内的河流总长度称为_。17. 霍顿(Horton)提出的河流地貌定律有 、 、 、 。18. 在闭合流域中,流域蓄水变量的多年平均值近似为_。19. 对流层内,与降水有关的气象因素主要有: 、
4、、 、 、 等。20. 露点的含义是 。21. 按暖湿空气抬升而形成动力冷却的原因,降雨可分为_雨, _雨, _雨, _雨。22. 冷气团向暖气团方向移动并占据原属暖气团的地区,这种情况形成降雨的峰称为_。23. 暖气团向冷气团方向移动并占据原属冷气团的地区,这种情况形成降雨的峰称为_ 。24. 对流雨的特点是_、_和_。25. 影响我国暴雨的主要天气系统有 、 、 和 等。26.自记雨量计按传感方式分为_式,_式和_式。27. 我国年降雨量年际变化很大。年降水量越少的地方,相对于多年平均情况来说,其年降水量的年际变化_。28. 计算流域平均雨深的方法通常有_, _, _。29. 降水量累积曲
5、线上每个时段的平均坡度是_,某点的切线坡度则为 。30.流域总蒸发包括_ ,_ 和_。31. 观测水面蒸发,我国水文和气象部门一般采用的水面蒸发器类型有_、 、 和 。32. 自然条件下,某一地点的水面日蒸发量不仅与 、 _ 有关,还与水分子的 、空气的 和 有关。33. 流域的总蒸发主要决定于_蒸发和_蒸散发。 34. 包气带土壤中所能保持的水分最大量称为_。35. 在充分供水条件下,干燥土壤的下渗率(f)随时间(t)呈_变化,称为_曲线。36. 土壤中的水分按主要作用力的不同,可分为_、_、_和3_等类型。37. 毛管悬着水是依靠_支持的水分,悬吊于孔隙之中,并不与地下潜水水面接触。38.
6、 降雨初期的损失包括_,_, _, _。39. 河川径流的形成过程可分为_过程和 _过程。40. 河川径流的成分包括_、 _ 和 _。41.取多次洪水过程线的退水部分,沿时间轴平移使其尾部重合,作出光滑的下包线,该下包曲线称为_。42.某一时段的降雨与其形成的径流深之比值称为_。43. 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断面的水量称为_。44.流域出口断面的流量与流域面积的比值称为_。45. 流域出口断面的洪峰流量与流域面积的比值称为_。(二) 选择题. 使水资源具有再生性的原因是自然界的B 。a、径流 b、水文循环 c、蒸发 d、降水2. 自然界中,海陆间的水文循环称为 C。a、内陆水循环 b、小循环 c、
7、大循环 d、海洋水循环3. 自然界的水文循环使水资源具有 A。a、再生性 b、非再生性 c、随机性 d、地区性4. 流域面积是指河流某断面以上D 。a、地面分水线和地下分水线包围的面积之和b、地下分水线包围的水平投影面积c、地面分水线所包围的面积d、地面分水线所包围的水平投影面积5.某河段上、下断面的河底高程分别为 725m 和 425m,河段长 120km,则该河段的河道纵比降D 。a、0.25 b、2.5 c、2.5% d、2.56. 山区河流的水面比降一般比平原河流的水面比降D。a、相当 b、小 c、平缓 d、大7. 甲乙两流域,除流域坡度甲的大于乙的外,其它的流域下垫面因素和气象因素都
8、一样,则甲流域4出口断面的洪峰流量比乙流域的 C。a、洪峰流量大、峰现时间晚 b、洪峰流量小、峰现时间早c、洪峰流量大、峰现时间早 d、洪峰流量小、峰现时间晚8. 甲流域为羽状水系,乙流域为扇状水系,其它流域下垫面因素和气象因素均相同,对相同的短历时暴雨所形成的流量过程,甲流域的洪峰流量比乙流域的 B 。a、洪峰流量小、峰现时间早 b、洪峰流量小、峰现时间晚c、洪峰流量大、峰现时间晚 d、洪峰流量大、峰现时间早9. 某流域有两次暴雨,除暴雨中心前者在上游,后者在下游外,其它情况都一样,则前者在流域出口断面形成的洪峰流量比后者的 D。a、洪峰流量大、峰现时间晚 b、洪峰流量小、峰现时间早c、洪峰
9、流量大、峰现时间早 d、洪峰流量小、峰现时间晚10. 甲、乙两流域除流域植被率甲大于乙外,其它流域下垫面因素和气象因素均相同,对相同降雨所形成的流量过程,甲流域的洪峰流量比乙流域的 C。a、峰现时间晚、洪峰流量大 b、峰现时间早、洪峰流量大c、峰现时间晚、洪峰流量小 d、峰现时间早、洪峰流量小11. 甲乙两流域除河网密度甲大于乙的外,其它流域下垫面因素和气象因素均相同,对相同降雨所形成的流量过程,甲流域的洪峰流量比乙流域的D 。a、峰现时间晚、洪峰流量小 b、峰现时间早、洪峰流量小c、峰现时间晚、洪峰流量大 d、峰现时间早、洪峰流量大12. 某流域两次暴雨,除降雨强度前者小于后者外,其它情况均
10、相同,则前者形成的洪峰流量比后者的 C。a、峰现时间早、洪峰流量大 b、峰现时间早、洪峰流量小c、峰现时间晚、洪峰流量小 d、峰现时间晚、洪峰流量大13.日降水量 50100 mm 的降水称为 D。a.小雨 b.中雨 c.大雨 d.暴雨14.大气中某一高程上的气压,等于该处单位水平面积上承受的大气柱的重量,该气柱的高度为 。a、从该高程到海拔 1000m b、从海平面到大气顶界c、从该高程到大气顶界 d、从海平面到海拔 1000m15. 大气水平运动的主要原因为各地 。5a、 温度不同 b、气压不同 c、湿度不同 d、云量不同16. 露点表示空气的 。a.温度 b.密度 c.湿度 d.透明度1
11、7. 暴雨形成的条件是 。a、该地区水汽来源充足,且温度高b、该地区水汽来源充足,且温度低c、该地区水汽来源充足,且有强烈的空气上升运动d、该地区水汽来源充足,且没有强烈的空气上升运动18. 若上升气块内部既没有发生水相变化,又没有与外界发生热量交换,这种情况下的气块温度变化过程为 。a、 湿绝热过程 b、干绝热过程 c、凝结过程 d、假绝热过程19. 气块中的水汽凝结后,若凝结物仍留在气块中与其一起运动,则称这种情况下的空气状态变化为 。a、 湿绝热过程 b、干绝热过程 c、降水过程 d、假绝热过程20.气块中的水汽凝结后,若凝结物作为降水随时脱离气块降到地面,则称这种情况下的空气状态变化为
12、 。a、 湿绝热过程 b、干绝热过程 c、降水过程 d、假绝热过程21. 因地表局部受热,气温向上递减率增大,大气稳定性降低,因而使地表的湿热空气膨胀,强烈上升而降雨,称这种降雨为 。a、地形雨 b、锋面雨 c、对流雨 d、气旋雨22. 对流雨的降雨特性是 。a、降雨强度大,雨区范围大,降雨历时长 b、降雨强度小,雨区范围小,降雨历时短c、降雨强度大,雨区范围小,降雨历时短d、降雨强度小,雨区范围大,降雨历时长23. 暖锋雨的形成是由于 。6a、暖气团比较强大,主动沿锋面滑行到冷气团上方b、暖气团比较强大,冷气团主动沿锋面滑行到暖气团上方c、暖气团比较弱,冷气团主动楔入到暖气团下方d、暖气团比
13、较强大,主动楔入到冷气团下方24. 冷锋雨的形成是由于 。a、暖气团比较强大,主动楔入到冷气团下方b、冷气团比较强大,主动楔入到暖气团下方c、暖气团比较强大,冷气团主动沿锋面滑行到暖气团上方d、冷气团比较强大,主动沿锋面滑行到暖气团上方25. 暖锋雨一般较冷锋雨 。a、雨强大,雨区范围大,降雨历时短 b、雨强大,雨区范围小,降雨历时长c、雨强小,雨区范围大,降雨历时短d、雨强小,雨区范围大,降雨历时长26. 地形雨的特点是多发生在 。a、平原湖区中 b、盆地中c、背风面的山坡上 d、迎风面的山坡上27. 影响大气降水和蒸发的四类基本气象要素是 。a、温度、水汽压、露点、湿度b、气压、露点、绝对
14、湿度、温度c、气温、气压、湿度、风d、气压、气温、露点、比湿28. 在北半球形成的气旋,近地面的气流向低压中心辐合,并呈 。a、顺时针方向流动 b、反时针方向流动c、垂直于等压线流动 d、平行于等压线流动29. 在北半球形成的反气旋,近地面的气流背离高压中心向外侧辐散,并呈 。a、顺时针方向流动 b、反时针方向流动c、垂直等压线流动 d、平行于等压线流动30. 气压与海拔的关系是 。a、海拔愈高,气压愈高 b、正比关系 c、海拔愈高,气压愈低 d、反比关系731. 一般情况下,某一地点的露点温度将比当地当时的气温 。a、高 b、低 c、相等 d、高或相等32. 气温一定时,露点温度的高低与空气
15、中水汽含量的关系是 。a、水汽含量越大露点越低b、水汽含量越大露点越高c、露点高低与水汽含量无关d、露点高低与水汽含量关系不大33. 即将降雨时,该处近地面的 。a、气压高、湿度大 b、气压低、湿度大c、气温低、湿度大 d、气温高、湿度小34. 某流域有甲、乙两个雨量站,它们的权重分别为 0.4,0.6,已测到某次降水量,甲为 80.0mm,乙为 50.0mm,用泰森多边形法计算该流域平均降雨量为 。a、58.0mm b、66.0mm c、62.0mm d、54.0mm35. 流域的总蒸发包括 。a、 水面蒸发、陆面蒸发、植物蒸散发 b、 水面蒸发、土壤蒸发、陆面蒸散发c、陆面蒸发、植物蒸散发
16、、土壤蒸发d、水面蒸发、植物蒸散发、土壤蒸发36. E601型等水面蒸发器观测的日水面蒸发量与那里的大水体日蒸发量的关系是 。a. 前者小于后者 b.前者大于后者 c. 二者相等 d.二者有一定的相关关系 37. 土壤含水量处于土壤断裂含水量和田间持水量之间时,那时的土壤蒸发量与同时的土壤蒸发能力相比,其情况是 。a.二者相等 b. 前者大于后者 c.前者小于后者 d.前者大于、等于后者38. 对于比较干燥的土壤,充分供水条件下,下渗的物理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它们依次为 。 a、渗透阶段-渗润阶段渗漏阶段b、渗漏阶段-渗润阶段渗透阶段c、渗润阶段渗漏阶段-渗透阶段d、渗润阶段渗透阶段渗漏阶段3
17、9. 土壤稳定下渗阶段,降水补给地下径流的水分主要是 。8a、毛管水 b、重力水 c、薄膜水 d、吸着水40. 下渗容量(能力)曲线,是指 。a、降雨期间的土壤下渗过程线b、干燥的土壤在充分供水条件下的下渗过程线c、充分湿润后的土壤在降雨期间的下渗过程线d、土壤的下渗累积过程线41. 决定土壤稳定入渗率 大小的主要因素是 。cfa、降雨强度 b、降雨初期的土壤含水量 c、降雨历时 d、土壤特性42. 降雨期间,包气带(也称通气层)土壤蓄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之后,其下渗能力为 。a、降雨强度 b、后损期的平均下渗率c、稳定下渗率 d、初损期的下渗率43. 河川径流组成一般可划分为 。a、地面径流、
18、坡面径流、地下径流 b、地面径流、表层流、地下径流c、地面径流、表层流、深层地下径流d、地面径流、浅层地下径流潜水、深层地下径流44. 一次降雨形成径流的损失量包括 。a、植物截留,填洼和蒸发b、植物截留,填洼、补充土壤缺水和蒸发c、植物截留、填洼、补充土壤吸着水和蒸发d、植物截留、填洼、补充土壤毛管水和蒸发45. 形成地面径流的必要条件是 。a、雨强等于下渗能力 b、雨强大于下渗能力c、雨强小于下渗能力 d、雨强小于、等于下渗能力46. 流域汇流过程主要包括 。a、坡面漫流和坡地汇流 b、河网汇流和河槽集流c、坡地汇流和河网汇流 d、坡面漫流和坡面汇流47. 一次流域降雨的净雨深形成的洪水,
19、在数量上应该 。a、等于该次洪水的径流深9b、大于该次洪水的径流深c、小于该次洪水的径流深d、大于、等于该次洪水的径流深48. 不同径流成份的汇流,其主要区别发生在 。a、河网汇流过程中 b、坡面漫流过程中c、坡地汇流过程中 d、河槽集流过程中49. 河网汇流速度与坡面汇流速度相比,一般 。a、前者较小 b、前者较大c、二者相等 d、无法肯定50. 产生壤中流(表层流)的条件是通气层中存在相对不透水层,并且它上面土层的下渗率与该层的相比,要 。a、前者较大 b、二者相等 c、前者较小 d、前者小于、等于后者51. 自然界中水文循环的主要环节是 。a、截留、填洼、下渗、蒸发b、蒸发、降水、下渗、
20、径流c、截留、下渗、径流、蒸发d、蒸发、散发、降水、下渗52. 某流域的一场洪水中,地面径流的消退速度与地下径流的相比,其情况是 。a、前者小于后者 b、前者大于后者c、前者小于等于后者 d、二者相等53. 某闭合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 950mm,多年平均径流深为 450mm,则多年平均年蒸发量为 。a、450mm b、500mm c、950mm d、1400mm54. 某流域面积为 500km2,多年平均流量为 7.5m3/s,换算成多年平均径流深为 。a、887.7mm b、500mm c、473mm d、805mm55. 某流域面积为 1000km2,多年平均降水量为 1050mm,多年
21、平均流量为 15m3/s,该流域多年平均的径流系数为 。a、0.55 b、0.45 c、0.65 d、0.6856. 某水文站控制面积为 680km2,多年平均年径流模数为 10 L/(skm2),则换算成年径流深为 。a、315.4mm b、587.5mm c、463.8mm d、408.5mm1057. 已知某流域,一次历时 3 小时的降雨,降雨强度均大于上层土壤入渗能力 4.0mm/h,下层土壤入渗能力为 2.5mm/h,不考虑其它损失,则此次降雨所产生的壤中流(表层流)净雨为 。a、2.0mm b、6.0mm c、4.5mm d、7.5mm58. 某闭合流域的面积为 1000km2,多
22、年平均降水量为 1050mm,多年平均蒸发量为 576mm,则多年平均流量为 。a、150m 3/s b、15 m 3/s c、74m 3/s d、18m 3/s59. 某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 800mm,多年平均径流深为 400mm,则该流域多年平均径流系数为 。a、0.47 b、0.50 c、0.65 d、0.3560. 水量平衡方程式 (其中 P、 R、 E、 分别为某一时段的流域降水量、径流量、vERPv蒸发量和蓄水变量),适用于 。a、非闭合流域任意时段情况 b、非闭合流域多年平均情况c、闭合流域多年平均情况 d、闭合流域任意时段情况61. 流域中的湖泊围垦后,流域的多年平均年径流量
23、一般比围垦前 。a、增大 b、减少 c、不变 d、不肯定62. 流域中大量毁林开荒后,流域的洪水流量一般比毁林开荒前 。a、增大 b、减少 c、不变 d、减少或不 变63. 某闭合流域一次暴雨洪水的地面净雨与相应的地面径流深的关系是 。a、前者大于后者 b、前者小于后者 c、前者等于后者 d、二者可能相等或不等64. 我国年径流深分布的总趋势基本上是 。a、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b、自东南向西北递增c、分布基本均匀 d、自西向东递减65. 流域围湖造田和填湖造田,将使流域蒸发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难以肯定66. 流域退田还湖,将使流域蒸发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难以肯定67. 土层的包气带是指 。a.土壤的表层 b.地面到地下潜水面之间的土层 c.地面以下的整个土层 d.地下潜水面以下的土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