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创设情境,打造生活化的数学课堂芦桢教育家陶行知说:“ 教育只有通 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教育” 。数学新课标也指出:“ 学生能够认识 到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并被广泛应用于现实世界,才能切实体会到数学的 应用价值。 ”它提倡“ 人人学有用的数学”,指出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那么如何再课堂上让学生感受到我 们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是有用的?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呢? 这确实需要老师去引领,去和学生一起创设情境,打造一个生活化的课堂。一、创设教学情境,使“数学教学生活化”。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创设教学情境是模拟生活,使课堂教学更贴近现实生活,让学生身临其境,如见
2、其人,如闻其声,加强感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激发兴趣,开发思维。课堂教学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呢?我认为可这样做:1、运用实例创设情境。如教学循环小数概念时,我给学生出示了一组他们在音乐课上学习过的节奏, 让学生根据节奏打拍子,通过亲自动手初步感知“ 不断重复”,再举出自然现象“水汽云水”的循环变 化,引出“ 循环”的概念。2、运用实物(图片)创设情境。“圆的认识” 教学时,我这样引入:出示一幅颜色鲜艳的用正方形做轮子的自行车,问同学们这自行车漂亮吗?喜不喜欢?为什么?学生们回答:“ 不喜 欢。因为这车虽然漂亮但 踩不动。”我把正方形车轮换成椭圆后再问学生喜不喜欢,同学们还是说不喜欢,因为骑这样
3、的自行车,即使是在平坦大路上也象在颠跛不平的路上骑一样,我再把椭圆形车轮换成圆形,学生才满意。3、动手操作创设情境。在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时,我 让学生准备几个平行四边形,鼓励他们动手操作,通过画、剪、移、拼等方法把一个平行四边形变成我们学过平面图形长方形,观察拼成的长方形长和宽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然后推导出:因为长方形面积=长宽,所以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是学生在操作时,通 过观察、思考概括而来,学生尝试到成功的快乐,不但能掌握知识,更能培养他 们的信心和兴趣。4、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形象、具体、生活化的特点,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使抽象概念
4、具体化,使难理解的 问题容易化。如教学 “长方体的认识”时 ,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我运用电脑平移两个面和相应的棱,使学生看见两个相 对的面完全重合,相 对 的棱完全相等,从而达到具体,直观 的效果。5、 模拟生活创设情境。如教学相遇应用题时,让 两个同学表演相遇的情境。在学生表演之后让学生谈一谈什么叫做“相遇” ,什么叫做“同时出发” ,有了直观的感受之后,学生可以很好地理解相遇问题中所出现的较难理解的“ 同时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相对而行 ”等字句。二、研究生活中的数学,使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知识是前人在生活中积累的经验或是揭示出的规律,而教学目标是为了掌握规律及学习发现规律
5、的方法。我们老师如果只是让学生掌握知识,那就是把学生头脑当成了知识的容器, “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 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因此,教学中必须让学生了解知识发生的过程,但 40 分钟毕竟有限,因此我们老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去捕促、获取、 积累生活中的数学知识。首先,要挖掘教材中生活资源。我以小学数学第十册举三个例。例 1:数据的收集,要求学生在上放学途中遇到红灯时,数一数另一方向经过的大客车、小汽车、摩托 车各是多少辆?例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要求学生模仿家庭中长方体和正方体用硬纸板动手做一个长方体和正长体。例 3:质数和合数,分解质因数,布置作业,想一想班上每个同学的学号是质数还是
6、合数,并把合数分解质因数。其次,要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教学。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学,既可积累数学知识,更是培养学生学 习数学兴趣的最佳途径。低年级学生数一数客厅的资砖、光碟等数量,比一比身高、体重,认一认周围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中高年级观察数学美,如形体的美、结构美等。三、 设计“ 数学生活化”的练习,帮助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通过练习感觉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1、在练习过程中创造性地对教材内容进行还原和再创造,将数学练习融合于生活中,就可以使原有的练习为我所用。如我教 求平均数(第八册)时, 练习中有一题是给出一组学生
7、身高数据,算出平均身高,来巩固平均数=总数个数的这种方法。我是这样做的:先 给出我省十岁儿童的平均身高是 140cm,问“ 我们组的身高水平是在平均身高之上还是不到平均身高呢?”引出要算本组平均身高,再让学生统计本小组 8 个人的身高,最后通过计算,得出小组的平均身高,与140cm 进行比 较。同 样是计算学生平均身高的练习,但这样的练习设计不但巩固了求平均数的方法,还让学生明白了算平均数的必要性,也体会到生活中需要平均数;还学会了算平均数的这些数据是怎样来的;从平均数中可以获得哪些信息等等。我 觉得这样的教学就达到了目标。2、把生活中的数学原型生动地展现在课堂上,使学生眼中的数学不再是简单的
8、做数学练习,而是富有情感、贴近生活,具有活力的东西。如我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一课 的练习拓展中,我 设计了 这样一节数学实践活动课,让学生从生活中包装一个礼物入手,通过亲自动手实践,感受包装纸的大小与所包物体长、 宽、高之间的关系。在学生有了一定感性 经验之后,老师在和学生一起做细致的研究,找出二者之 间的具体关系,再运用刚才的研究结论进行一个小设计自己根据想包的一个物体的大小来确定裁减多大的包装纸。通过这个活动,学生不但兴趣高涨,积极动脑思考,而且 亲自 动手实践,真正地把数学知识用到了生活当中。总之,我们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思考生活中的数学,加强知识与实际联系;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力争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已有的知识,尽可能地创设一些生动有趣、 贴近生活、富有生活气息的情景和练习,使学生在课堂上切实体验到“ 生活离不开数学 ”,“人人身边有数学 ”,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对数学 产生亲切感,和 浓厚的学 习兴趣,增 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