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参评论文论文题目: 创设有效情境的最终目的作者单位: 贺州市平桂管理区大平民族学校 作者姓名: 郭 延 莲 联系电话: 15077466325创设有效情境的最终目的【摘 要】:创设有效情境,利用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让学生在参与情境教学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数学素养,最终养成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目的。【关键词】:有效情境;有意注意;内因和外因;自主学习为了创造生动有趣、富有魅力的数学课堂,我们老师设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情境”成为我们小学数学教师必要的研究课题。为了生动形象、新颖活泼且实践价值的个性教学,我们老师为了追求想要的教学情境,忽略了激趣教学的初衷,降低了教学的实效性。
2、如何来创设有效的情境呢?结合实践我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一、要能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我们常常把“创设情境”看作提高数学教学效率的手段,而忽略了“情境”作为教学的必要因素,具有引导学生有意注意的过程,提升学生数学想象力的重要作用。为了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通过创设情境、活动组织及奖励等手段达成教学目标。这种外因激励有一定的效果,但会随着外在手段的消失而消失,不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数学习惯的方法。只有让学生在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数学问题,引发热爱数学的情趣,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才会形成习惯。学生们随着年级的增高,年龄的增大,我们教师就不能仅仅指望采用情境教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应提升情境创设的层面,要
3、侧重于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自主学习能力,学会团体学习、合作与交流,学会从各个层面深入挖掘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应该尽量用数学自身的魅力去来吸引学生,注重学生的内心体验和成功解决问题的心理满足,从学生的本身内因激发其自身的数学兴趣。因此,在创设情境的角度上,应把学生对情境学习的兴趣转移到数学问题本身上。例如,在教学人教版数数,我校一教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少林点穴初级功法第一部-眼功”的武侠情境,激励学生想要做“数林高手”的话,现在就开 “练功”,而且要坚持不懈地去练,直至养成习惯,从 1 开始数,数的数越高,速度越快,功力等级就越高,自然地把学生的有意注意引向对数数这个基础的数学问题上,让学生在习
4、练“少林绝学”的兴趣中疯狂地进行数数的练习,无形中培养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浓厚兴趣和习惯。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学习,不仅兴趣盎然,学得主动,而且对知识的理解也更为透彻。创设这样的情境就是让学生在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自然养成热爱数学的情趣和喜欢解决数学问题的习惯。二、要让学生在生活中能体验到数学的价值。数学新课程标准也注重强调数学教学须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孩子们有更多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和环境中学习数学、理解、应用数学。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他们的周围,让数学的作用和价值根扎学生的心田。因此,我们要善于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丰富学生的学习过程,引导
5、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数学带来的生活乐趣,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和价值;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如我在教学一百以内的加减法时,安排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体验数学加减法的重要性,课堂中让学生训练实物和抽象加减法,然后让学生对比实物加减和抽象加减有什么共同点、不同点,和相连点,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为切入点创设开放式的活动情境,通过和家长逛街购物付账等和自身生活利益息息相关的实践活动,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过程,使学生对加减法认识从抽象运用过渡到实际应用的层面,通过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理解巩固学习内容,让学生从生活中提炼出数学问题,然
6、后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问题和现象,同时也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三、要有“感化性”,从“要我学”到“我要学”。在不同的情境之中,人的思维活跃程度是不一样的。特定的情境,能使思维更为敏捷,迸出创新的火花,特别是小学生,他们的抽象思维还较差,创新思维的潜力正待发展。而学生是天生的探究者,学习本来就是一个主动探究的过程,推行主动探究性学习,重在教师根据需要创设探究情境,拓展探究空间,培养学生内在的自主学习动力。我认为不拘泥于教材,因材施教,创造性的对教材做适当的增或删,这样做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在教学 认识人民币时,这是学生第一次深入了
7、解钱币知识。首先挖掘学生使用钱币的生活经验或因不充分认识人民币而被骗的教训,然后深入地引导学生学习钱币的知识。学生意识到钱币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之后,让他们创造性地学习人民币元角分单位的转换和计算。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充分挖掘,创新思维得到开拓。我们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根本,既要大胆改革教学,在教学中为学生创新提供有利情境;又要增强学生观念,把自主探索的权利留给学生。渗透创新方法,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主动学习的冲劲,让学生尽早树立:“滴自己的汗,自己的事自己干”的生活观!四、要有“实用性”,从“抽象”到“具体”。真实的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应用能力,有利于学生在真实
8、的环境中培养真实的情感和态度。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注意创设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并解决问题。数学概念是组成数学知识系统的细胞和元素,同时又是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石,是培养数学能力的前提。概念教学时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掌握数学基本技能的钥匙,更是数学知识大厦的基石。在小学数学中进行扎实有效地概念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在日常的数学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小学生的思维方式具有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特点,他们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往往只停留在感性的认识上,数学概念的抽象性与小学生的形象直观的认知方式存在着冲突。如何深化认识,形成概念,是我们要研究
9、的重要课题。 1、知识与技能:如在学分数的过程中,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经历探究怎么样表示“一半”的过程,体会分数产生的必要性,会读写分数。2、 过程与方法:通过折纸、涂色等活动来创造分数,进一步体验分数的意义。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感受分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数学。从而促进学生的思维逐渐向抽象性过渡,逐步缓解具体与抽象的矛盾,实现概念教学中具体与抽象的转化。以上是在教学中创设情境的点滴体会, “实用性”是情境创设的基本前提, “智力与习惯可持续发展”是情境创设的价值导向,而“主动学习”是保证情境创设能够发挥其重要作用的动力机制,结合四个方面要求去创设情境,才能创设出符合儿童内在发展需要的“真”情境,让学生在宽松环境中自主学习,主动想象、思考、探索的情境就是好的教学情境。总之,教师要不断积累课堂情境知识,才能创设出适宜学生领悟的情境,能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习惯的-真正为数学教学服务的情境。参考文献:【1】 数学新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2】 心理学第四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年 5 月第 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