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试题一.docx

上传人:11****ws 文档编号:3264657 上传时间:2019-05-27 格式:DOCX 页数:84 大小:69.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诊断学试题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中医诊断学试题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中医诊断学试题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中医诊断学试题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中医诊断学试题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医诊断学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脏腑在舌面上的相关分布,舌尖属( )。A.肾 B.肝 C.脾 D. 以上都不是2.潮热而兼胸闷不饥、头身困重者,多属( )。A.阳明潮热 B.气虚发热 C.湿温潮热 D.阴虚潮热3.表实证临床表现的特点是( )。A.头身困重、脉浮缓 B.发热面赤、无汗 C.恶寒、头身疼痛 D.恶寒发热、无汗4.症见胸肋灼痛、急躁易怒、头晕口苦、咳嗽咯血、舌红、脉弦数,可诊断为( )A.肝火上炎 B.肝胆湿热 C.肝火犯肺 D.肺阴亏虚5.微脉主要见于( )。A.阳衰 B.气虚 C.阴竭 D.血虚6.寒热往来、胸肋苦满、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食,证属( )。A.表寒里热证

2、B.寒热错杂证 C.上热下寒证 D.半表半里证7.病人饭后神疲,困倦易睡者,多属( )。A.痰湿中阻 B.脾气虚弱 C.心肾阳虚 D.热入心包8.脘腹胀满,不思饭食,身重困倦、大便溏薄、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濡数,证属( )。A.肝胆湿热 B.大肠湿热 C.脾胃湿热 D.以上均非9.目暗睛迷、反应迟钝、动作失灵、强迫体位,是由于( )。A.肺脾精气衰竭 B.肝肾精气俱衰 C.心之精气衰败 D.邪陷心包10.病人头痛和裹、肢体困重者为( )。A.痰湿头痛 B.风湿头痛 C.风热头痛 D.风寒头痛 二、多项选择题1.舌质紫的主病有( )。A.热炽 B.寒凝 C.血虚 D.气脱 E. 气血壅滞2.

3、但头汗出一症,多见于( )。A.肺脾气虚 B.上焦热蒸 C.中焦湿热 D.虚阳上越 E.阴虚内热3.病人语言蹇涩,可见于( )。A.风痰阻络 B. 风痰阻肺 C.痰火扰心 D.热闭心包 E.风痰蒙蔽清窍4.心血虚与心阴虚的共同症状表现有( )。A.心悸怔仲 B.潮热 C.失眠我梦 D. 舌红 E.脉细数5.在下列经脉病证中,主少腹病证的有( )。A.足少阴经脉病证 B.带脉病证 C.冲脉病证 D. 足厥阴经脉病证 E.足少阳经脉病证6.百日咳的主要临床特点有( )。A.咳如犬吠 B.咳声阵发 C.咳声不扬 D.咳而呕吐 E.咳而咯血7.沉脉主里,其机理是因为()。A.邪郁于里 B.气血内困 C

4、.寒凝气滞 D.脏腑虚弱,无力鼓动 E.邪热结聚8.表证与里证的鉴别要点主要有()。A.有无汗出 B.有无咳嗽 C.舌苔厚薄 D.脉象浮沉 E.有无恶寒发热并见9.肝病的常见症状有()。A.头晕胀痛 B.月经不调 C.纳呆便溏 D.口苦发黄 E.急躁易怒10.下列病证转变中,属于病势减退的有()。A.太阳转阳明 B.太阴转阳明 C.少阴转太阴 D. 厥阴转少阳 E.少阳转阳明三、是非判断题1.神气不足是脏腑功能衰败的表现,见此多主预后不良。( )2.清晨舌苔满布,饮食之后苔即退去,此属假苔,是病重的表现。( )3.病人小腹疼痛、小便不利者,为下焦蓄血证。( )4.脾虚水肿,久延不愈,伤及肾阳,

5、或肾阳亏虚,开合不利,水液不能排泄,均能成为阴水。( )5.肝脾不调是指脾虚肝旺、土虚木贼之证。( ) 6.斑疹是一种皮肤病。( )7.积是专指腹内按之有形而推之不移的肿块。( ) 8.上热下寒和上寒下热证,属于寒热错杂。( ) 9.肺肾阴亏,是指肺津不足与肾精亏虚同时存在的证候。( )10.温病气分证候,多属正盛邪实、气机亢奋之证。( )四、填空题1.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是_,其作者是_。 2.头项强直者,邪气实,多由_上攻所致;头项软弱,头重倾垂者,正气虚,多属_。 3.舌淡白而苔灰黑且干燥如刺,但刮之即净,主病为_。 4.行痹的表现特点是四肢关节_疼痛。 5.在寒热真假证中,假象多出现

6、于_、_和面色方面。6.刺痛、肿块、色暗、脉涩,均为_证的辨证要点。7.厥阴病的病理特点,主要是阴阳相争、_。8.青色主病是_、_、_ 和小儿惊风。9.望舌苔主要观察_、_两方面内容。10.气虚发热的临床特点是长期低热、_则甚。11.滑脉的形象特点是_ 、_。12.由热证转化为寒证,多因_ 。13.心悸怔忡、气短胸闷、畏寒肢凉、舌淡胖、脉微细,此属_。五、名词解释 1.中医诊断学 2.客色 3.大头瘟 4.阴黄 5.假神6.外感表虚证 7.并病 8.镜面舌 9.绝脉 10.气分证候 六、问答题1.试从闻诊上简要区别喘证与哮证、虚喘与实喘。(4 分)2.阳明腑实证和热入营血证,皆可出现神昏谵语,

7、试从病因病机和临床表现上加以区别。(5 分)3.简述肝火上炎与肝阳上亢证在病机与表现上的异同。(6 分) 七、病案分析 赵某某,男,30 岁,工人。患者于五天前开始发热,伴微恶寒。咳嗽吐浓痰,鼻塞流浊涕,未及时就医。现症转壮热,口渴,咳嗽加剧,痰稠色黄,气喘息粗,烦躁不安,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燥,脉滑数。 1.选择最佳辨证方法(2 分) 2.辨证诊断(5 分)3.证候分析(8 分)中医诊断学试题二一、单项选择题1、水饮证面色黑主要是 : 、黑而干焦 、鼻柱黑 、眼眶黑 、口周黑 、青黑2、瘿瘤多见于:、气滞血瘀 、阳虚阴盛 、肺肾阴虚 、感受风火时毒 、肝郁气结痰凝3、小儿食指络脉色紫

8、红主病:、里热 、表热 、血瘀 、痛证 、惊风4、患者自觉口甜,多属:、脾胃气虚 、肝胃蕴热 、脾胃湿热 、肾病 、脾阳虚 5、细脉、微脉、弱脉、濡脉的共同特征是:、中取即得 、细小无力 、浮取即得 、沉取即得 、若有若无6、食滞胃脘证患者,其脉多为:、弦 、实 、数 、缓 、滑 7、下列哪项与弦脉所主病症无关:、肝病 、痛证 、痰饮 、宿食 、胆病8、面色黧黑而肌肤甲错属于:、瘀血 、肾虚 、阳虚 、肾绝 、水饮9、患者发热,头痛,咳嗽,咽喉肿痛,大便溏泻,小便清长,证属:、上热下寒 、真热假寒 、表热里寒 、表实里虚 、阳盛阴虚10、下列哪项不是辨别虚实真假的主要依据?、腹部的硬满与柔软

9、、整体状况的强与弱 、舌质的苍老与嫩胖、脉沉取有力与无力 、面色的苍白与颧红11、下列除外,均是亡阳证的临床表现:、面色苍白 、口渴饮冷 、呼吸微弱 、四肢厥冷 、舌淡而润12、发热与恶寒交替出现是:、表证 、表邪入里 、半表半里 、表热里寒 、表寒里热13、按虚里,下列除何项外,均属正常:、按之应手 、动微不显 、动而不紧 、缓而不怠 、节律均匀14、壮热烦燥,面红目赤,腹胀满拒按,尿赤便秘,舌红苔黄,脉滑数,此属:、里热证 、里实证 、里实热证 、表里俱热证 、真寒假热证15、患者手足疼痛,肤色紫暗发凉,喜暖恶寒,得温痛减,舌淡暗,脉沉迟涩,证属: 、血寒证 、血瘀证 、气虚血瘀证 、气滞

10、血瘀证 、凉燥证16、心悸,失眠,多梦,健忘,五心烦热,盗汗,舌红少津,脉细数,此属:、心火亢盛证 、心肾不交证 、心血虚证 、心阴虚证 、肾阴虚证17、哪一项与肝气郁结无关: 、情志抑郁易怒 、胸闷善太息 、胸胁胀痛 、瘿瘤 、身目黄18、哪一项不属胆郁痰扰表现:、惊悸不寐 B、烦燥不宁 、语言错乱 、眩晕口苦 、太息胁胀 19、小便失禁 2 年余,伴腰膝痠软无力,神疲乏力,舌淡苔白,最宜诊断为:、肾精不足证 、肾阳虚证 、肾气不固证 、肾不纳气证 、脾肾阳虚证20、邪热炽盛多表现为:、口渴不欲饮 、口不渴 、口渴喜冷饮 、口渴欲饮,饮入即吐 、口干喜热饮21、患者突然感上腹部疼痛,用热水袋

11、敷后痛减,口不渴,泛吐清水,形寒肢冷,舌淡苔白滑,脉弦,此属:、脾胃虚寒 、寒湿困脾 、寒滞肝脉 、脾阳虚 、寒邪犯胃22、壮热,昏迷,抽搐,舌红,脉弦数属:、热极生风证 、血虚生风证 、阴虚生风证 、肝阳化风证 、肝火炽盛证23、肾精不足,以下哪一项应除外:、经闭不孕 、遗尿失禁 、发育迟缓 、发脱齿摇 、囟门迟闭24、脾肺气虚,应除外以下哪一项: 、纳呆少气 、声低懒言 、自汗神疲 、胸闷太息 、气短而喘25、干咳痰少质粘,口干咽燥,恶寒发热,舌红苔薄黄,脉数属:、肺阴虚证 、肺热炽盛证 、风热犯肺证 、燥邪伤肺证 、津液不足证26、“热深厥亦深”是指: 、真热假寒证 、真寒假热证 、真虚

12、假实证 、真实假虚证 、上热下寒证27、嗜睡的主要病机是: 、阳虚阴盛 、阳盛阴虚 、阴阳两虚 、阴盛格阳 、阳气不足28、突发耳鸣,大如潮声,按之不减,多属:、阴虚火旺 、肝胆火盛 、气血不足 、肾精亏虚 、肝肾阴虚 29、牙龈肿痛,多属:、肾阴虚 、心火亢盛 、胃热 、肝火上炎 、脾火30、五更泄泻见于:、肝胃不和、食滞胃肠、寒滞胃肠、肝郁脾虚、脾肾阳虚二、多项选择题1、面色白主病是:、虚证、寒证、湿证、脱血、惊风2、脾虚湿盛的舌象可见:、芒刺、胖大、齿印、裂纹、强硬3、便秘可见于:、实热证、阴虚证、血瘀证、气液两亏、阴寒内结4、主痛证的脉象是:、弦脉、紧脉、滑脉、伏脉、动脉5、以下哪些证可见出血:、血寒证、血瘀证、血热证、血虚证、气滞证三、填空题1、面色黄的主病为。2、淡白舌的主病为。3、呕吐物清稀无臭者,多为呕;呕吐物秽浊酸臭者,多为呕。4、潮热,分为。5、细脉的脉象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