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艾滋病当感染艾滋病毒后,多数成为无症状艾滋病毒携带者或表现症状不明显,即医学上称为亚临床患者,仅部分病人出现有临床症状。艾滋病毒感染者约为艾滋病例人数的 50100 倍,究竟有多少可能发展为艾滋病呢?据新近资料分析表明,艾滋病毒感染后在 5 年内只有 1030的人发展为艾滋病,2530可能发生艾滋病相关综合征,绝大部分艾滋病毒感染者在感染后 10年内发展为艾滋病,一些感染者还可发生艾滋病毒神经系统疾病,艾滋病以致命的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为其主要表现,病死率极高。并发症主要有卡氏肺囊虫性肺炎(占 60)和卡波济氏肉瘤(占 33)。 艾滋病毒感染后的36 周,可出现全身不适、发热、寒战、关节痛、腹
2、泻等症状,持续 714 天,23 个月后可出现血清抗体阳性,随后感染者转为无症状期(潜伏期)。艾滋病的潜伏期(感染艾滋病毒后到发病这段时间称为潜伏期)随患者的年龄不同,感染途径不同,感染病毒的剂量及种类不同而有差别。 据近年报导,一般认为成年人潜伏期 89 年,儿童平均为 1.2 年。也有部分病例虽然感染多年,仍为持续性无症状的艾滋病毒携带者。经输血感染艾滋病毒的剂量较大,潜伏期相对较短。儿童平均为 1 97 年,成人 823 年,老人 55 年。性接触感染的剂量较小,潜伏期相对较长,一般 68 年,最长为 15 年。不同的种类,如艾滋病毒(HIV-)所致的艾滋病潜伏期长达 16 19 年之久
3、。患者在潜伏期虽无临床症状,但艾滋病毒携带者是传播艾滋病的重要传染源。 (一)常见的症状及体征 1全身症状 艾滋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最常见的是反复出现的低热(约占 72),伴有寒战、消瘦、疲乏无力,体重下降(可达 522 公斤),继之极度嗜睡无力,不能支持平常的体力活动。慢性腹泻也是某些艾滋病人的十分明显的早期临床表现。并且常找不到发热、腹泻和体重减轻的原因。根据 38 例艾滋病的临床表现特征分析,以上症状及体征均占总病例数的 80以上。 2淋巴结肿大 发生率为 55100,当高危人群患者出现全身淋巴结肿大又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时,很可能与艾滋病毒感染有关。肿大的淋巴结虽然是全身性的,但是多见于颈后
4、、颌下或腋下淋巴结。肿大的淋巴结不融合,质硬,偶有压痛,表面皮肤无改变。淋巴结肿大的程度与血清内艾滋病抗体滴度高低相关。 此外,艾滋病伴发有淋巴瘤,包括 Burkitts 淋巴瘤,免疫母细胞淋巴瘤及何杰金氏病等亦可发生淋巴结肿大。 3皮肤损害 皮肤粘膜是艾滋病侵袭的主要部位之一。许多艾滋病患者是以皮肤损害为首发症状的。在临床上有多种表现,如皮疹、全身瘙痒、尖锐湿疣,接触性湿疣、荨麻疹等。但皮肤损害最具特征的是卡波济氏肉瘤的皮肤改变,其损害表现在后面章节还要专门介绍,在此不多述。 4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神经紊乱病症已被公认为儿童与成年人艾滋病患者发病与致死的常见原因。临床表现有 20%40% 的艾
5、滋病患者有神经性疾病。在尸体检验中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高达 7Q80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常与各种机会感染引起的症状并存,较常见的有亚急性脑炎。本病为原因不明、无明显炎症反应,非特异性白质变性、常为艾滋病的首发症状,往往以疲倦、性欲减退等起病,后期发展为严重痴呆。据美国纽约对 102 例患艾滋病死亡者作尸检时发现,96 例(占 941)有弥散性或局限性脑病变。这些患者死前显有痴呆症的 65 例中,45 例(占 692 )有弥散性脑病变。此外还有报导,对 235 例艾滋病患者做精神神经病的会诊,发现有 121 例(占 515)患有不同程度的痴呆。另外,后期患者常可见条件致病菌所诱发的脑炎或大脑
6、炎。 (二)机会感染的临床表现 所谓机会感染,即条件致病因素,是指一些侵袭力较低、致病力较弱的微生物,在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不能致病,但当人体免疫功能减低时则为这类微生物造成一种感染的条件,乘机侵袭人体致病,故称作机会性感染。尸检结果表明,90的艾滋病人死于机会感染。能引起艾滋病机会感染的病原多达几十种,而且常多种病原混合感染。主要包括原虫、病毒、真菌及细菌等的感染。 1原虫类 (1)卡氏肺囊虫肺炎:卡氏肺囊虫是一种专在人的肺内造穴打洞的小原虫。人的肉眼看不见,而且用一般的生物培养方法也找不到。卡氏肺囊虫肺炎主要通过空气与飞沫经呼吸道传播。健康人在感染艾滋病毒后,免疫功能受到破坏,这时卡氏肺囊虫
7、便乘虚而入,在病人体内大量繁殖,使肺泡中充满渗出液和各种形态的肺囊虫,造成肺部的严重破坏。 卡氏肺囊虫肺炎在艾滋病流行前是一种不常见的感染,过去仅发现于战争、饥饿时期的婴幼儿,或者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白血病患儿。卡氏肺囊虫肺炎是艾滋病患者的一个常见死因,在 60以上的艾滋病患者中属于最严重的机会感染,约有 80的艾滋病患者至少要发生一次卡氏肺囊虫肺炎。 艾滋病患者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时,首先有进行性营养不良、发热、全身不适、体重减轻、淋巴结肿大等症状。以后出现咳嗽、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病程 46 周。发热(89 )和呼吸急促( 66)为肺部最常见的体征。某些人肺部还可听到罗音。卡氏肺囊虫肺炎常复
8、发,病情严重,是艾滋病患者常见的致死原因。卡氏肺囊虫肺炎病人胸片显示两肺广泛性浸润。但少部分患者(约占 23)其胸片可示正常或极少异常。据对 180 例卡氏肺囊虫肺炎 X 线胸片检查所见,表现为两侧间质性肺炎的 77 例,间质及肺泡炎症45 例,肺门周围的间质炎症 26 例,单侧肺泡及间质炎症 24 例,未见异常者8 例。 肺功能测定示肺总量及肺活量下降,随着病程的进展而进一步加剧。 气管镜或肺穿刺所取之标本可以查到卡氏肺囊虫,有时还可以查到其它病原体,此时为混合性机会感染。本病病程急剧;亦可缓慢,终因进行性呼吸困难、缺氧、发展为呼吸衰竭而死亡,其病死率可达 90 100。 (2)弓形体感染:
9、艾滋病人得弓形体感染主要引起神经系统弓形体病,其发生率为 26。临床表现为偏瘫,局灶性神经异常,抽搐、意识障碍及发热等。CT 检查可见单个或多个局灶性病变。依据组织病理切片或脑脊液检查可见弓形体。极少数弓形体累及肺部(1)。该病是由寄生性原虫动物鼠弓浆虫所致的一种动物传染病。人的感染途径,先天性感染是由母亲经胎盘传给胎儿后天性感染是因吃了含有组织囊虫的生肉或未煮熟的肉而感染。 (3)隐孢子虫病:孢子虫是寄生于家畜和野生动物的小原虫,人感染后,附于小肠和大肠上皮,主要引起吸收不良性腹泻,病人表现为难以控制的大量水样便,每日 5 10 次以上,每天失水 310 升,病死率可高达 50以上。诊断靠肠
10、镜活检或粪便中查到原虫的卵囊。 2病毒类 (1)巨细胞病毒感染:根据血清学调查表明,巨细胞病毒广泛存在,多数巨细胞病毒感染者无症状,但巨细胞病毒感染的病人可在尿、唾液、粪便、眼泪、乳汁和精液中迁延排出病毒。并可经输血、母亲胎盘、器官移植、性交、吮哺母乳等方式传播。艾滋病伴巨细胞病毒感染时,常表现为肝炎、巨细胞病毒肺炎、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血小板和白细胞减少、皮疹等。确诊巨细胞病毒感染必需在活检或尸解标本中找到包涵体或分离出病毒。根据 Guarda 等对 13例艾滋病人尸解的研究,最常见的诊断是巨细胞病毒感染(12 例),其次是卡波济氏肉瘤(l0 例)。所有 12 例巨细胞病毒感染均为播散性,
11、并且经常影响两个或多个器官。 (2)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其传播途径主要是直接接触和性接触,也可经飞沫传染,病毒可由呼吸道、口、眼、生殖器粘膜或破报皮肤侵入人体。孕妇在分娩时亦可传给婴儿。感染病毒后可引起艾滋病患者皮肤粘膜损害、累及口周、外阴、肛周、手背或食道以至支气管及肠道粘膜等,以唇缘、口角的单纯疱疹最常见,其损害呈高密集成群的小水疱,基底稍红,水疱被擦破后可形成溃疡,其溃疡特点为大而深且有疼痛,常伴继发感染,症状多较严重,病程持续时间长,病损部位可培养出单纯疱疹病毒,活检可查到典型的包涵体。 (3)EB 病毒:该病毒在艾滋病人中感染率很高,有 96%的艾滋病人血清中可检测到 EB 病毒抗体,
12、 EB 病毒可致原发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伴溶血性贫血、淋巴结肿大、全身斑疹,T 细胞减少等。 3真菌类 (1)念珠菌感染:白色念珠菌是一种条件致病真菌,常存在于正常人的皮肤、口腔、上呼吸道、肠道和阴道粘膜上,可从皮肤和粘膜分泌物、大小便、痰液中培养出来。当人体抵抗力降低或机体菌群失调时,可使白色念珠菌变为致病菌导致念珠菌感染。可分为皮肤念珠菌病和粘膜念珠菌病,后者多见为鹅口疮-口腔粘膜、舌及咽喉、齿龈或唇粘膜上的乳白色薄膜,易剥离,露出鲜湿红润基底。多见于严重疾病的晚期,或艾滋病毒感染者。如果同性恋者持续有鹅口疮无其他原因解释时,往往表明患者已感染了艾滋病毒或将发展为艾滋病的指征。念珠菌性食道炎
13、可造成吞咽困难及疼痛或胸骨后疼痛,食道镜检查可见食道粘膜有不规则溃疡和白色伪膜。其它尚有念球菌性口角炎、念珠菌性阴道炎、念珠菌性龟头包皮炎、内脏念珠菌病等。 皮肤、粘膜念珠菌病的诊断有赖于临床表现和求助于真菌检查。 (2)隐球菌病:是由新型隐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或慢性深部真菌病。当机体抵抗力减弱时,容易经呼吸道,偶可经肠道或皮肤入侵致病。隐球菌脑膜炎是艾滋病常见的并发症。有很高的病死率,表现为发热、头痛、精神错乱及脑膜刺激症状。肺部隐球菌,以亚急性或慢性发病,伴咳嗽、粘痰、低热、胸痛、乏力、X 线检查为非特异性改变。对隐球菌病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真菌检查确诊。 4.细菌类 (1)结核杆菌
14、:结核病常发生于有艾滋病感染但尚无艾滋病的病人,这可能因为结核杆菌的毒力强于其它与艾滋病相关的病原体,如卡氏肺囊虫等,所以结核病更易发生于免疫缺陷早期。 74100的艾滋病感染伴结核病人有肺结核,其症状和体征常很难鉴别于其他艾滋病相关的肺部疾病。 艾滋病患者常表现为扩散性的感染。艾滋病感染病人并发结核最突出临床特征是高发肺外结核,艾滋病伴结核病人或发现结核而诊断艾滋病人中 70以上有肺外结核。艾滋病伴肺外结核最常见的形式为淋巴结炎和粟粒性病变,还常波及骨髓、泌尿生殖道和中枢神经系统。 (2)非典型分枝杆菌感染:为艾滋病的重要并发症之一,常波及肝、肺、脾、肾、血液、骨髓、胃肠道、淋巴结等,其表现
15、为发热、消瘦、吸收不良、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实验室检查为非特异性,确诊靠病原分离培养及活检。 (3)其他常见的致病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淋球菌等均可引起机会感染。 (三)卡波济氏肉瘤的临床表现 卡波济氏肉瘤原为一种老年男性较为罕见的恶性肿瘤。在北美及欧洲确诊为艾滋病的人约 30伴有这种肉瘤。卡波济氏肉瘤并发于艾滋病者,在初期同性恋中占 46,一般为 27,在有卡氏肺囊虫并存时为 16,而异性恋或静脉药物成瘾者卡波济氏肉瘤的发病率仅为 38 。 卡波济氏肉瘤多侵犯皮肤,但由于艾滋病合并卡波济氏肉瘤时,其病变迅速扩散,可侵犯全身多种脏器,尤其是肺、消化道和淋巴结等。引起胸腔积液、咳血
16、及上消化道出血等。肺部卡波济氏肉瘤很少出现症状,常与肺部机会性感染并存。肺门淋巴结肿大及其周围结节样浸润,并有双侧间质性改变,胸腔积液是其典型 X 线表现,把有卡波济氏肉瘤者与无卡波济氏肉瘤病人作比较,发现有卡彼济氏肉瘤者,其肺部及胸膜病变发生率明显增加。肝脏的卡波济氏肉瘤的发生率为 1418 6 ,多为播散所致,但也有原发于肝脏者,尚无临床诊断方法,死亡前通常已累及肝脏。 (四)儿童艾滋病的临床表现 儿童艾滋病的临床表现,除无淋巴结病变、卡波济氏肉瘤及机会性感染外,其他症状与成人患者相似。几乎所有艾滋病儿童均有肝脾肿大,间质性肺炎和发育差的表现。对记录艾滋病存活者资料的分析表明,艾滋病诊断中
17、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年龄都与存活率有关。有 50的儿童在确诊后存活 12 个月,不足 12 月龄的卡氏肺囊虫肺炎患儿的一年存活率仅为 30;年长卡氏肺囊虫性肺炎患儿为 48;其他病情的年长儿为 72。这些发现在性质上与不同临床中心调查的结果相一致。临床表现的特征出现在儿童组早期,通常在 48 月龄的儿童中出现包括卡氏肺囊虫肺炎、消瘦综合征和脑病等症状。在表现较早及较迟的儿童中都会出现从持续性中耳炎直至重型细菌性脑膜炎或肺炎。在机会性感染中儿童艾滋病患者与成人患者不同之处是儿童艾滋病患者细菌性感染十分多见,而卡波济氏肉瘤较成人少见。 实验室检查中大多数儿童艾滋病的淋巴细胞绝对数正常,这是区别于成人艾
18、滋病的唯一免疫学指标。 (五)艾滋病相关综合征 艾滋病相关综合征指的是易感艾滋病的高危人群(如男性同性恋者、静脉药物成瘾者等),出现一组艾滋病的症状或体征。由艾滋病毒携带者或急性感染发展而来,表现为全身性淋巴结肿大,伴有不规则的发热、疲乏、夜间出汗、慢性腹泻、厌食、体重减轻、舌尖毛状白斑病,及各种神经症状。也可出现轻度机会感染,如鹅口疮,单纯疱疹、带状疱疹、软疣等,外周血白细胞及血小板均减少,贫血,T4 细胞减少,T4T8 比值下降,变态反应性消失;细胞免疫指标和免疫功能低下,血清球蛋白增多,血清中可检出艾滋病毒抗体。回答者:五蕴六尘 - 探花 十一级 11-3 20:33其他回答共 1 条H
19、IV 感染后,潜伏期 2-10 年,感染后经过短暂急性感染症状后即转入较长时期的无症状阶段,直到机体免疫能力崩溃而进入感染晚期。艾滋病实际上是HIV 感染的晚期阶段。 急性 HIV 感染临床表现 1,有发热,乏力,咽痛,全身不适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2,个别有头痛,皮疹,脑膜炎或急性多发性神经炎 3,颈,腋及枕部有肿大的淋巴结类似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4,肝脾肿大 艾滋病期 1,原因不明的持续不规则发热 38 度以上,大于一个月 2,慢性腹泻次数多于 3 次 /日,大于一个月 3,6 个月之内体重下降 10%以上 4,反复发作的口腔白念珠茵感染 5,反复发作的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或带状疱疹病毒感染
20、6,肺孢子虫肺炎( PCP) 7,反复发作的细菌性肺炎 8,活动性肺结核或非结核分枝杆茵病 9,深部真茵感染 10,中枢神经系统占位性病变 11,中青年人出现痴呆 12,活动性巨细胞病毒感染 13,弓形虫脑病 14,青霉茵感染 15,反复发生的败血症 16,皮肤粘膜或内脏的卡波氏肉瘤,淋巴瘤。 诊断标准:有流行病学史,实验室检查 HIV 抗体阳性,加上述各项中的任何一项即可诊断为艾滋病。 确诊艾滋病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到防疫站去检测 HIV 抗体心脏病生活中出现下列现象时,建议做一次心脏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心脏病,从而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体力活动时有心悸、疲劳、气急等不适 ,或产生呼吸困难感 ;
21、劳累或紧张时 ,突然出现胸骨后疼痛或胸闷压迫感 ;左胸部疼痛伴有出汗 ,或疼痛放射到肩、手臂及颈部;出现脉搏过速、过慢、短促或不规则;熟睡或做恶梦过程中突然惊醒,感到心悸、胸闷、呼吸不畅 ,需要坐起来一会儿才好转;性生活时感到呼吸困难、胸闷或胸痛;饱餐、寒冷、吸烟、看情节紧张的电影或电视时 ,感到心悸、胸闷或胸痛 ;在公共场所中 ,容易感到胸闷、呼吸不畅和空气不够 ;上楼时比以前或比别人容易出现心悸和气急 ;突然出现一阵心悸、头晕、眼前发黑 ,有要跌倒的感觉 ;儿童的活动能力比同龄差 ,活动时感觉心悸、气急、乏力、口唇青紫 ;感冒后轻微劳动也感到心悸、疲乏 ,或走路稍快就觉气急 ;突然胸部不适而昏倒在地上,或有马上要“死去 ”的感觉 ;晚间睡觉枕头低时感到呼吸困难 ,需要高枕而睡 ;出现下肢浮肿 ;手指或足趾末端出现肥大、变形;脸、口唇和指甲出现青紫、暗红等异常颜色 ;静息时自觉心跳有异常声音 ,或手掌握触前胸壁心脏部位时有震颤感 ;妊娠期出现心悸、头晕、气急或浮肿 ;左肩痛长期不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