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作者单位: 518020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感染科王燕: 女, 大专, 主管护师恶性疟疾患者的观察及护理王 燕 周亚红摘 要 目的: 探讨恶性疟疾患者的临床观察护理特点。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总结的方法, 对5例恶性疟疾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出现的高热、溶血性黄疸、溶血尿毒综合征、急性肾功能衰竭、贫血症进行了临床护理观察。结果: 本组患者住院时间8 40 d, 平均18. 4 d, 均痊愈出院。结论: 在恶性疟疾的临床治疗过程中, 加强对高热、溶血性黄疸、溶血性尿毒综合征、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并对患者心理进行耐心疏导, 是提高治愈率的重要保证。关键词 恶性疟疾; 观察; 护理疟
2、疾是由于疟原虫在红细胞内进行裂体增殖与破坏, 导致全身与局部循环改变及机体免疫反应, 造成脑、肝、脾、肾、肺等多脏器损害, 从而导致寒战、高热和大汗, 并且常伴有剧烈头痛、极度衰弱、全身肌肉酸痛和消化道症状, 以及贫血和肝脾肿大等一系列临床表现。现将5例恶性疟疾患者的观察和护理经验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2007年2 月 2008年2月我院收治5例恶性疟疾患者, 均为男性。年龄28 54 岁, 平均36. 6岁。5例患者都曾到过非洲, 在非洲居住1 3 年,回国后出现体温升高, 最高达40. 5 e 。其中发热5例; 畏寒4例; 巩膜轻度黄染、肝区叩痛4例; 头痛3例; 呕吐2
3、例; 咳嗽2例。5例血涂片均发现恶性疟原虫。5例患者被确诊为恶性疟疾, 合并肝、肾、血液、神经系统异常。1. 2 治疗方法抗疟原虫治疗采用我国研制的蒿甲醚注射液,主要是干扰疟原虫的表膜- 线粒体功能, 从而杀死血中裂殖体, 首剂为160mg /d, 以后5 d为80mg /d,检查6- 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G - 6- PD )活性正常后可给予磷酸伯喹39. 6mg /d, 连用2 4 d。同时选用还原型谷胱甘肽( TAD )、维生素C、维生素B6 治疗, 黄疸患者加用甘利欣等保肝退黄药物治疗。2 结 果本组患者住院时间8 40 d, 平均18. 4 d, 均痊愈出院。3 护 理3. 1 心理
4、护理恶性疟疾发展迅速, 病情险恶, 同时5例患者均为输入性疟疾, 对疾病及预后没有信心, 患者和家属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紧张和焦虑。在给予讲解疾病基础知识及预后的基础上, 加强巡视, 为其制定饮食和运动计划表, 及时告知化验结果, 随时与患者和家属沟通。3. 2 发热的观察与护理本组患者均出现发热, 体温呈不规则热型。发热伴有畏寒或寒战、头痛、肌肉酸痛、面色潮红等症状, 此时应密切观察患者面色、脉搏、呼吸和血压, 如有异常, 立即通知医师及时处理。对体温39 e 以上者给予物理降温, 如冰敷、温水或乙醇擦浴, 持续高热物理降温效果不明显时应按医嘱给予药物降温。此时应密切观察降温情况, 防止体温骤
5、降引起虚脱。此外在退热过程中患者往往有大量出汗, 应及时更换衣服, 保持皮肤清洁, 同时注意补充水分,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本组患者人院3 5 d 后患者体温均恢复至正常。3. 3 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3. 3. 1 中毒性肝炎 在发病后1 3周患者常有溶血性黄疸改变, ALT、AST轻度上升, 肝脾肿大, 部分患者甚至出现严重肝功能损害。应让患者注意卧床休息, 减少活动量, 给予高热量、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禁止饮酒及禁食刺激性食物, 避免使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 按医嘱给予护肝降酶药物治疗, 注意黄疸、腹胀、尿少、水肿等表现, 注意肝功能情况。3. 3. 2 溶血尿毒综合征 是由
6、恶性疟疾突然发生的急性血管内溶血所致。患者可出现全身乏力、腹痛、腰背部痛、少尿或无尿, 尿色呈酱油色。本组有1例患者发生。予地塞米松、碳酸氢钠、低分子右旋糖酐和呋噻米等治疗后, 患者好转。3. 3. 3 急性肾功能衰竭 本组发生1 例。该症多发生于成人及重症者, 可能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有关。患者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 致使(下转114页)# 76#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9年第 6卷第 10期 (下半月版 ) 5 范珊红, 化前珍, 余 咏.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与健康教育 J. 中国健康教育, 2006, 22( 3): 227- 228. 6 古彩英. 系统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病病人的探讨
7、 J. 护理学杂志, 2004, 19( 19): 42- 44. 7 赵光红, 曹 青, 梁 静, 等. 门诊人群高血压认知程度调查 J . 护理学杂志, 2003, 18( 10): 762- 763. 8 王淑英. 高血压病的预防与健康教育新进展 J. 医学综述, 2007, 13( 6): 432- 434. 9 毛红娟, 李海燕, 王筱慧, 等. 门诊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的调查分析 J.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5, 22( 1): 38- 39. 10 阮春香. 社区高血压患者现状调查及对策 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6, 19( 9): 1110- 111. 11 洪凤玉, 金
8、淑君. 社区高血压病人相关知识和行为的调查 J. 护理研究, 2005, 19( 1): 31- 33. 12 陈达光. 重视锻炼预防和治疗高血压与糖尿病 J. 高血压杂志, 2003, 11( 1): 1- 2. 13 辛 梅, 吴予箐, 杨秋莉. 社区干预高血压病的效果评价 J. 中国健康教育, 2003, 19( 8): 609- 610. 14 郭克锋, 苏景宽, 王秉康, 等.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情绪状态与心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J. 中国临床康复,2003, 7( 24): 3334- 3335. 15 邹新花, 赵瑞英. 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心理干预探讨 J. 护理学杂志, 2003,
9、18( 5): 382- 383. 16 翟献节, 陈京立, 董 霞. 青壮年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现状调查 J. 南方护理学报, 2005, 12( 9): 19- 21. 17 张雅雯, 蔡兰平, 杨晓秋, 等. 社区高血压病患者的护理干预 J. 现代护理, 2004, 10( 3): 276- 277.(收稿日期: 2009- 03- 05)(本文编辑 崔兰英)(上接76页) 血液黏度增高, 微循环血流淤滞。其次, 由于疟原虫感染的非特异性反应, 致使血容量降低, D IC、血管内溶血、儿茶酚胺效应和内毒素血症等, 均可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本症多发生在发热后4 7 d, 主要表现为少尿或无尿
10、, 也有个别患者出现多尿和浮肿, 化验血清尿素氮和肌酐增高, 可并发低血糖、黄疸、高血压等。应注意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 包括神志、尿量、尿色、血压、脉搏及生化指标等, 并准确记录24 h的出入量。3. 3. 4 溶血性贫血 疟原虫寄生在红细胞内大量增殖, 破坏红细胞是引起贫血的直接原因 2 。本组1例患者出现重度的溶血性贫血, 在积极抗疟抗溶血治疗基础上, 鼓励患者进食富含铁和维生素C的食物, 给患者输注红细胞, 同时监测血常规、网织红细胞。3. 4 用药的观察与护理本组患者均使用蒿甲醚注射液和磷酸伯喹口服。使用蒿甲醚注射液时, 注意监测患者网织红细胞, 由于蒿甲醚剂量过大时, 可出现
11、网织红细胞一过性减少。随着剂量加大, 网织红细胞下降的幅度亦加大, 持续时间亦延长, 故治疗期间应密切观察网织红细胞变化。用磷酸伯喹治疗的患者应于进餐时给药或加服抗酸药, 以预防或减轻对胃的刺激。给药期间, 应定期监测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如发现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突然下降等现象, 应及时停用本品, 及时报告医师处理。3. 5 健康宣教加强防蚊、灭蚊措施, 定期对环境进行防疫消毒, 消灭蚊虫, 降低媒介的数量, 减少接触机会。411月为雨季, 发病率高, 更应该加强保护措施, 尽可能穿长袖上衣和长裤、短袜和鞋; 在黎明和黄昏时段, 蚊虫活动频繁, 尽量减少室外活动; 对暴露皮肤喷洒驱蚊药水, 睡在
12、有空调和喷有杀虫剂的房间并罩蚊帐 3 , 这些措施都能有效减少被感染的机会。4 小 结本组5例患者均为输入性疟疾, 均属于非疫区人群进入疫区而获得的恶性疟疾。5例患者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肝功能异常和贫血, 其中1例患者表现出恶性疟疾的凶险发作(如脑型、超高热型) , 其他病例出现了溶血尿毒综合症、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在这过程中, 快速地诊断, 积极地抗疟治疗, 细致地病情观察和及时对症治疗和护理, 大大提高了治愈率, 降低了病死率。参考文献 1 彭文伟主编. 传染病学M . 第6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222- 227. 2 宋诗铎主编. 临床感染病学M . 天津: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 809- 817. 3 李 津, 宋风兵, 肖 海, 等. 西非维和任务区恶性疟疾防治策略的探讨 J. 东南国防医药, 2006, 8( 1): 26- 27.(收稿日期: 2009- 02- 16)(本文编辑 崔兰英)# 114#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9 年第 6 卷第 10 期 (下半月版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