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班级班级日常工作管理【本章学习提示】班级日常工作管理是班集体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一旦出现疏漏,往往会造成班级整体混乱和不协调,会影响班级管理目标的实现。虽然,日常管理工作都是些工作琐事,如果不及时处理,会成为一种传染源或形成一种不良的后果。所以,对日常的管理工作不可忽视。本章主要介绍了班主任日常工作管理的涵义、内容,介绍了学生评价,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对班主任日常工作管理的几个方面作初步了解,为尽快熟悉班主任日常工作管理发挥一定的作用。【本章学习目标】1.班主任日常工作管理的涵义、内容。2.班级日常工作管理中的评价工作。3.班主任工作计划的制订与实施。4.班主任工作总结的内
2、涵、意义、结构。第一节班级日常工作管理概述一、班级日常工作管理的理解(一)班级日常工作管理的内涵班级日常工作管理是指教育者从培养人的目标和班级工作的实际出发,对班级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的经常性教育,对班级整体进行常规性管理的工作。所谓学生的日常行为,是指学生每天在自身的生命活动过程中以及在班级学习生活中表现出的最基本最一般的精神面貌及行为表现,如出勤、学习、课间活动、同学交往,学生的情绪、身心健康等状态。(二)班级日常工作管理的实质日常工作管理是班级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班级工作的基础。班主任对学生的管理首先从班级日常管理开始,班主任与学生的交流、对学生各方面现实表现的了解主要在班级日常管理中,
3、对学生的教育也是在班级日常管理中进行的。因此,班级日常工作管理的实质可以说是指导、规范和控制学生的行为和意向,使之按学校及其社会的要求去行动。二、班级日常工作管理的内容班主任管理班级的各项任务都要在班主任日常工作管理的内容上去体现和落实。班主任对班级的日常工作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指社会道德现象在个体身上的表现,是一个人经常而稳固的心理倾向和特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品德,有的勤劳,有的懒惰,有的勇敢,有的怯懦;有的大公无私,有的自私自利等。思想品德教育是将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转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道德的过程。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和品德形成的重要
4、时期,班主任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要有明确的教育目标、有指导性原则、有较为稳定的教育内容、有教育活动的安排、有时间的保证、有科学的评价和考核方法、有良好的环境氛围等。1班主任在实施思想品德教育时,必须根据中小学教育目标,不失时机地对他们进行品德教育,在课堂教学中要求他们遵守课堂纪律,认真学习;在课外活动中引导他们爱惜公物,互相帮助;在劳动中要启发他们热爱劳动,习得技能等。只有这样,才能使班级思想品德管理具有实效性,才能克服班级思想品德管理中的随意行为和短期行为。1.学生的品德类型和差异学生的品德尚未定型,无论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还是道德行为,都正在发展变化之中。由于学生品德的形成受多种
5、因素的影响,所以在同一年龄阶段、同一班级的学生,品德也存在着很大差异。(1)品德优良、言行一致型。少数先进的三好生属于这种类型。他们能自觉根据少先队队章、学生守则的要求行事,具有正确的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有较高的判断水平,言行一致。在家庭、学校和公共场所,能遵守纪律,维护合法公德,关心他人,爱护公物等。(2)品德一般、言行尚有差距型。这种类型的学生对道德准则有一定的认识,但理解不深;有一定的是非观念和一般的道德判断水平,在正常情况下能够遵纪守法,也有良好的道德行为,但缺少自觉性和一贯性。他们尚未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言行同道德标准尚有一定的差距。(3)品德较差、时有过失型。少数后进生属于这种
6、类型。他们有一定的道德准则知识,但还不能真正理解学生守则所规定的道德行为的要求。有时也有上进的愿望,但个人主义的欲望比较强烈,道德意志比较薄弱,缺乏抵制坏影响的能力和良好行为习惯的训练,养成了粗野、任性、说谎等不同程度的坏习惯。在一定的情境下,容易是非不分,感情用事,行为越轨。(4)品德恶劣、违法失足型。只有极少数的学生属于这种类型。他们是非颠倒,以丑为美,以耻为荣,有强烈的非道德需要,易受坏人引诱,走向犯罪的道路。2.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途径马丁路德认为:一个国家的前途,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在于人民所
7、受的教育同样,“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 树人”,其内涵讲的也是人的品德修养。由此可见,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思想品德的基本要素包含受教育者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简称知、情、意、行。因此,班主任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形成道德认识。道德认识是人们对是非善恶的认识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道德观念,包括品德知识和品德判断两个方面。道德认识和一般认识过程一样,要经过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个阶段,即由认识道德现象,逐步到认识本质。由于学生对道德的认识程度不同,理解深浅不同,因而会具有不同的道德认识水平。因此,班主任在帮助学
8、生形成道德认识时,应注重从分析道德现象入手,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再升华为理性认识。(2)激发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做是非、善恶判断时引起的内心体验,表现为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道德情感是学生产生品德行为的内在动力,是实现执行转化的催化剂。教育心理学认为,道德品质的形成,是一个从道德认识到道德行为的过程。但是,从知到行并不是直线运动,必须有情感参与,才能从道德认识过渡到道德行为。比如一个学生在教师多年的道德教诲中,早已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对道德行为规范和学校的规章制度也已耳熟能详,可为什么诸如小打小闹等明知故犯现象还是屡禁不止呢?为什么在校内温顺听话而到了校外却成了
9、另一副模样?显然这些学生没有把有关的道德认识作为自己行为的指南,没有用道德准则去衡量自己和别人的行为的意向。因此,班主任必须抓住激发学生道德情感这个环节,通过动人的事例,使道德情感成为道德行为的动力。(3)磨炼道德意志。道德意志是人们为实现一定的品德行为目的所做出的自觉而顽强的努力。道德意志是调节学生道德行为的精神力量。班主任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角色扮演、实践环节、体育锻炼等磨炼学生的意志。(4)训练道德行为。道德行为是实现道德认识、道德情感以及由品德需要产生品德动机后表现出的外部行为。道德行为是通过实践或练习形成的,它是衡量道德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少年儿童认识与修养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思想
10、品德教育的关键在于把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转化为道德行为。因此,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时,必须抓住训练学生道德行为这一环节。学生道德行为训练主要有反复模仿、有意练习和情境演练等方式。(5)通过规章制度管理。通过规章制度管理主要是体现管理过程的规范性。在品德管理中通过完善的德育制度和规定性的要求,可以使学生从具体的“规定”中理解概括性较强的目标含义,因此,班级品德管理目标就能够在对学生不断地提出德行具体要求中得以体现。规章制度又有较强的约束性,对于自律意识尚不很强的中小学生,能够使他们注意品德行为表现,并有养成意义。通过规章制度管理使学生知道该做什么,怎么去做。通过规章制度进行班级品德管理
11、,能否真正地取得管理效益,首先取决于班级规章制度的方向性、科学性和可行性,2具备这三性,规章制度才会有教育意义,才能发挥持续作用。其次取决于班主任的素质和权威性。班主任的整体素质较高,可以提高班级规章制度的质量,可以使规章制度更能符合多数学生的需要。班主任整体素质较高,又可以使规章制度活化为班级的强有力的舆论,活化为学生的自觉意识。所以规章制度的教育作用与班主任有极为密切的关系。班主任的权威性又是与规章制度的权威性相辅相成的,也可以说没有班主任的权威性就不会有规章制度的权威性;没有规章制度又会使班主任的权威变成个人的独断。3显然这都不利于班级品德管理工作的发展。通过规章制度进行班级品德管理要做
12、到规章制度有群众基础,有切实可行的操作要求,有公平合理的奖惩办法,有督导检查评定的具体措施。这样就会使学生在执行规章制度中,把班级品德管理要求化做自身的要求,形成自觉的执行规章制度的行动。由此学生才能由被动变为主动,逐渐形成自我教育的力量。学生面对的规章制度要符合可操作性的要求。可操作,学生才会去做,否则规章制度就会成为一纸空文。学生执行规章制度毕竟是一种他律要求,要学生完全自觉也是不实际的,所以检查督导和奖惩又是必要的,其意义就在于促使学生不断增强自律意识,使班级品德管理目标更好实现。3.班级品德教育应注意的问题(1)品德教育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指让学生参与品德教育计
13、划的制订、组织以及实施。如教育学生做个诚实的人,要使学生真正接受并付之行动,必须打消他们心中的疑虑,“老实人会不会吃亏” 等,班主任可以抓住这些矛盾组织学生进行角色表演和讨论,让学生在矛盾冲突中获得理性的真知,变“要我做” 为“我要做”。当然,也告诫学生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要学会保护自己,诚实不等于“直肚肠” ,对居心叵测的人就要灵活处理,不一定非得实话实说。这样的教育就会使学生觉得既可信,又可行。(2)品德教育要倡导个性化。新世纪的品德管理要倡导品德管理个性化,要尊重学生个体,满足他们的需要,千万不要追求表面效应。当今社会价值越来越倾向于多元化,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把握好道德价值取向的尺度,有
14、利于增强德育的可信度。(3)品德教育重在内化。目前思想品德教育普遍处于可听不可信,可信不可行的状况,究其原因主要是班主任忽视学生的道德需要和道德内化过程,教育内容脱离学生实际,教育方法过分强调灌输、服从。因此,要提高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我们就必须转变观念,克服传统德育的种种弊端,正确处理好道德内化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4)品德教育要利用网络的力量。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网络技术在学生中的迅速扩散,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方式、思想意识和伦理道德,给班主任的品德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网络最大的特点是自由的、开放的、及时的,什么都可以利用,什么都可以表现。网上的“文化垃圾”比比皆是,暴力、恐
15、怖、诱导犯罪的宣传品更是不堪入目,侵蚀着学生的心灵。因此,班主任要学习网络知识,加强网络文化的研究,利用网络的积极因素,克服网络的消极因素,做好学生的品德管理工作。(二)学生学习的管理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所以,学习管理也是所有管理中的首要任务。学习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保证学习秩序、创造学习条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纠正学生不良的学习思想和行为,最大限度地发挥和启发学生的内在动力,使学生科学地学习、创造性地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班主任应该协助其他任课老师的日常教学工作。凡是对提高学习质量有益的因素如学习制度的制订、学习动机的激发、学习态度的保持、学习环境的创设、学习方法
16、的指导、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纪律的遵守等,都应予以关注。1.进行学习目的教育班主任抓学生的学习质量,首先要向学生进行学习目的和学习动机的教育。学习目的是学生进行学习所要达到的那个结果,是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它可以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个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学习将成为他毫无乐趣的沉重负担。班主任怎样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呢?通过生动形象的方式进行。班主任可以用学生的理想前途去激励,在深入各学科领域中进行,运用榜样去感染,用古今中外的科学家、发明家、艺术家的故事去启发;用刻苦学习、自学成材的实例去引导。榜样教育。学生模仿性强、可塑性大、富有上进心、容易激动。有时一个科学家的轶事,
17、一位先进人物的行为,甚至一句格言,往往能震撼他们的心灵,对他们长久地以至终生起着推动作用。2.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力求深入地认识某种事物,或乐于参与某种活动的一种积极的意识倾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达尔文在回忆自己成长的历程时说过:“就我记得的在学校时期的性格来说,其中对我后来发生影响的,就是我有强烈而多样的兴趣。”可见,重视发展学生的兴趣很有必要。第 19 章 班级日常工作管理(2)图书:班主任与班级管理作者: 刘岩 王萍主编更新时间:2016-08-16 14:39:03 字数:49853.重视学习习惯养成学习习惯对学生的学习影响很大。班主任老师要认识到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18、不可缺少的一种修养。这种修养不仅对学生学好功课有益和必需,更重要的是对他们将来进一步学习和自我提高有重要意义。班主任在学习管理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还要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两种学生尤其要注意:一是因为其他条件较好,虽学习习惯不良,但考试成绩仍然不错;二是有较好的学习习惯,但考试成绩较差,往往被认为“学习不行”的学生。对这两种学生,班主任常常会忽视对他们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和矫正。对前者会因考试成绩而掩盖其不良学习习惯,因而不去理会,从长远上看这是对学生不负责任的表现。对后者没有重视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提高学习质量的关系,因而,也会使这些学生出现更多的学习问题。4.进行学习意志训练意志是人们
19、自觉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行动,克服困难,从而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毅力是坚强持久的意志。如何培养学生的意志和毅力呢?第一,教育学生遵守学习纪律,认真地完成各科作业。第二,克服依赖思想,养成独立学习的习惯。学习时不用陪读,自己独立思考,遇到不会的先思考,实在思考不出,再请教他人。第三,介绍刻苦学习的科学家。第四,适时创设学习方面的挫折情境,磨炼学生的意志。5.加强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学习能力是个基本标准,而学习能力的形成,又和学习方法有密切关系。方法对头,事半功倍;反之,则事倍功半。学习方法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学生掌握了这个金钥匙,就能打开知识的大门,自由地索取知识的财
20、富。班主任怎样指导呢?一是指导学生学会听课。能在课内高效率地接受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力求做到透彻理解,牢固掌握,举一反三,熟练运用。做到听课前预习,听课时高度集中注意力。二是指导学生正确地使用教科书。三是指导学生做好作业。四是学会做单元小结。6.帮助学生学会科学用脑,合理安排时间班主任要教会学生注意休息和娱乐,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和体育锻炼,保持大脑的休息,提高单位时间的学习效率。要指导学生订出作息时间表和学习计划,养成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科学安排学习各门功课的能力,同时经常注意劳逸结合,以保持最佳的学习效率,达到身心健康发展。如何矫正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4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诸方面原因,难免会形成一
21、些坏习惯,如作业马虎、上课小动作多、书本乱扔、不按时完成作业等等。面对学生已经形成的坏习惯,教师该怎么办呢?一、正面疏导正面疏导是一种不采取强迫手段,而是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和兴趣点顺势引导,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方法。这种方法由于没有明显的教育痕迹,学生的心理较为放松,不会产生抵触情绪,同时又抓住了学生感兴趣的方面,因此教育效果较好。例如,有个学生不按时完成作业,不爱学习,做事拖拉马虎。教师通过调查,得知他沉迷于看电视,也喜欢和别人谈论电视中的内容。于是,教师可以从电视入手进行引导,先谈电视节目、电视的好处,再谈电视的产地、电视的原理,最后过渡到学习上去。可以用一些问题
22、刺激他一下:“你那么喜欢看电视,你知道电视最早是由谁发明的吗?”“电视为什么能接收到声音和图像?”“今后的电视又会是什么样子的?”这样,利用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来疏导,使他由看电视到想知道电视的原理,再到热爱学习,最后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种正面疏导就比一味禁止或说教效果要好。二、强制训练要矫正坏习惯,光有正面疏导是不够的,还需要堵,需要一定的强制训练和强制性的惩罚措施。必要的惩罚对矫正学生的不良习惯是有一定作用的。要克服不良习惯既需要内在的意志力,也需要外部的强制力,仅靠自觉是不够的。惩罚作为一种外部强制力量,对矫正不良习惯具有一定作用,是疏导法的辅助手段,但在运用的时候要谨慎。惩罚的方式有多种
23、,如口头批评、通报批评、记过等。不管是何种方式,关键是要让学生知道他们的行为是错误的,并能激发他们努力改正。为更好地发挥惩罚的效果,老师要注意以下几点:惩罚适度;惩罚适量;惩罚适时;罚之有理;讲究技巧。如,在批评、惩罚之前,先进行肯定。例如,“你一直都是一个不错的学生,这次是怎么了?”“近来你在听课方面表现很好,但在完成作业方面还得加把劲儿,尤其是要改掉马虎的毛病。”三、激将法激将法是指教师用比较强烈的或反面的言语、行为故意刺激学生,唤起学生的自尊,使学生猛然警醒,从而下决心改掉不良学习习惯的方法。这种方法必然会触及到学生的自尊。从教师角度来看,运用此法是有目的的,而学生并不了解这种目的,以为
24、教师那些过度激烈的言行是真心流露,所以自尊心一定会受到伤害。而且对教师可能抱以不满、怨恨、冷漠等情绪。因此,不到万不得已,教师不要运用激将法,控制不好的话,会造成师生关系紧张。运用激将法时,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对象。对那些自尊心强、表面满不在乎,又屡教不改的学生适合采用激将法。而对那些胆小羞怯、敏感脆弱的学生则不宜采用。其次,要选择合适的场合。可以私下用,也可当众用,而当众用比私下用更为有效,对学生的震撼力也更大。最后,要选择合适的言行。用激将法时,教师的言行比平常的批评要更加激烈,更带有刺激性,要使学生霎时间感受到刺伤后的痛苦,这种痛苦足以使学生痛下决心。例如,某学生学习时粗心大意,教师教育多次
25、均无效。单元测试又因粗心,成绩很差。发考卷时,教师发到这位学生,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你要是能改掉粗心的毛病,老师我就要搬到月球上去住了!”语调中饱含失望、轻视和讽刺。全班学生哄堂大笑。这位学生的脸“刷”一下就红了,并且怨恨地看了老师一眼。自此以后,他憋足了劲儿要把自己的毛病改掉,从做作业到复习考试,均认真对待仔细检查。两个月下来,他像换了个人似的。这时老师向他点破:“看来激将法确实能帮你改掉坏毛病。”(三)学生纪律的管理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纪律,是保证良好班级秩序不可缺少的条件。针对学生的特点,班主任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培养。一是经常进行守则中小学生规范和学校规章制度教育,形象生动地向学生讲解,让
26、学生把这些规则和要求作为行为的准则,使学生知道哪些应该做,哪些不应该做。二是要坚持正面教育,对学生不要粗暴,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要树立榜样,榜样的树立要具体、明确、合理;运用奖励机制,强化学生好的纪律行为。三是与任课老师联系,构筑教育的合力。四是采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如行为强化、代币制、契约法、过矫正法等。五是建立稳定、正常的教学秩序,如学生座位的安排、自习课纪律及考试纪律要求,以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四)学生组织的管理少先队组织和班委会是班级的核心,是保证班级计划的实现、完成学校各项要求、自觉遵守纪律并起带头作用的力量,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要对其实施充分的管理
27、,实现对少先队组织的指导和对班委会的领导,让其发挥应有的作用。班主任对学生组织的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少先队组织的指导。班主任要认真研究组织管理的相关规定,并根据规定指导少先队组织开展活动。班主任还要选好干部,制订好活动计划等。二是对班委会的管理。一个班级的事务性工作很多,要想搞好班级建设,就要充分发挥班委会的作用。班委会的工作任务,是在班主任的领导下,在队委会的支持下,组织班级常规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班主任对班委会管理的核心问题就是选择、使用和培养班干部。三是协调班委会与队委会的工作。班委会与队委会的工作目标是统一的。班主任应使他们既分工又合作,互相帮助,密切配合,真正成为自
28、己的“左右手”。一般而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学生组织的管理:第一,明确职责;第二,班干部互相支持、互相帮助;第三,定期召开中队委员和班委会的联席会议,交流情况,共同研究解决班级的比较重大的问题;第四,要求中队委员在举办大型活动时,征求班委的意见,避免在工作安排上发生冲突。班委布置工作,也要事先和中队委员们商量,发现不妥立即纠正。(五)班级劳动的组织管理组织学生参加劳动,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管理的途径之一。它能使学生从小养成劳动的习惯,培养正确的劳动观点和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也是增强体质,提高自我服务能力,扩大知识视野,接触社会的重要渠道;更是学生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技能创造性地解
29、决问题的主要途径。其内容和形式有以下几点。1.值日劳动值日生的分配和管理是班级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一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一个班级的环境卫生,关系着学生的学习情绪和身心健康。2.家务劳动和自我服务性劳动家务劳动和自我服务性劳动重在训练学生日常生活所必须具备的劳动技能,是培养独立的生活能力和劳动习惯必不可少的。家务劳动和自我服务性劳动的组织,可以通过布置劳动作业、开展竞赛活动、举办才艺展示等方式进行。3.社会公益劳动社会公益劳动是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教育的重要手段。对培养学生不计报酬、不讲条件、团结协作、乐于助人的思想品质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但班主任在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公益劳动时,应注意考虑学生的年
30、龄特点,注意安全性。(六)学生课外活动的组织管理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1.课外活动的目的一是把课内所学,通过课外活动加以巩固、深化,并转化为能力。二是进行道德情操的陶冶。三是可以补充课内学习的不足,开阔视野,丰富阅历,发展智能。如参观活动。四是培养兴趣,发展专长爱好。如围棋活动小组。五是可以鼓励学生自我表现,培养竞争精神。六是课外活动是教师了解学生,调整师生关系的最好渠道。只有在活动中,学生的道德品质,学生的精神面貌、内心世界,以及才华才可得以充分表现,这恰恰是班主任了解学生的最好的场所。2.形式和方法课外活动内容的广泛性,决定了形式的多样性。如从内容上讲有文
31、娱活动、体育活动、科技活动、文学活动、艺术活动、社会公益活动等。从组织形式上讲有班会活动、队会活动、课外小组活动等。从活动形式上讲有会议形式、歌舞形式、诗歌形式、游戏形式、竞赛形式、参观访问形式等。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从参加人数上讲有集体式和自由式二种,集体式指全员参加的课外活动,自由式指学生自己自愿选择并参加的课外活动。3.课外活动小组的建立与指导班主任在课外活动小组的建立与指导上应注意:第一,课外活动小组的建立要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第二,课外活动小组的建立要从本班所具备的条件出发,具有可操作性。第三,课外活动小组的建立要以学生的自愿为原则,让学生从自己的兴趣出发,选择最喜欢的活动
32、,发展自己的特长。第四,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服务。(七)学生增强体质和卫生保健的管理体育运动和卫生保健是学生成长的重要方面,也是学生生活、班级活动的重要内容。对班级体育活动的管理工作,主要是建立体育活动的制度,班主任通过组织手段使之落实。首先,就是使学生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活动,并且能够因地、因时、因人去加以调节。其次,在学生参加学校统一的体育活动中,班主任要进行组织督促,使这些活动能够具体落实并真正产生积极的效果。最后,就是学生卫生保健。班级卫生保健管理,主要是帮助学生养成卫生保健习惯,防止疾病感染,注意饮食营养卫生,保持个人卫生及环境卫生。科学安排学习时间和睡眠时间,预防近视。对体育活动和个人卫
33、生的管理,容易被班主任忽视,而这方面又必须依靠经常性的管理才能奏效,所以班主任一定要将其列入工作日程内。(八)学生安全的管理学生安全是个大事情,在学生中安全事故可能出现不多,但是一经发生,就可能有严重的后果。学生的不安全因素主要是可能出现的意外伤害、运动伤害、食物中毒、传染性疾病,还有建筑隐患以及天然灾患引发的安全事故等。一般来讲,有些安全问题可以预见,通过教育和安全措施可以得到预防;有些则难以预料,这就需要教师平时要细心观察,及时发现不安全因素,将不安全率降到最低点,同时,班主任要学会并掌握安全事故的应急方法。第一,熟悉自我,掌握基本知识。班主任应教育学生牢记自己、父母和班主任的姓名,牢记家
34、庭和学校的地址及电话;记住一些特殊电话 110、119、120 等。第二,学会正确对待陌生人,要教育学生尽量与自己熟悉的同伴在一起。独行时,路遇陌生人搭话,必须保持必要的警觉。不吃陌生人给的食物;独自在家时,不能随便开门;接电话时不要将父母不在家的情况告诉对方。第 20 章 班级日常工作管理(3)图书:班主任与班级管理作者: 刘岩 王萍主编更新时间:2016-08-16 14:39:03 字数:4803第三,进行交通安全常识教育。班主任要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常识教育,通过多种形式讲清交通规则,同时要求学生遵守交通规则。(九)对班级财物的管理班级的财务,尽量由学生保管,由他们决定支出并记账,班主任要给予协助,在财物管理方面,班主任要做到:一是教育学生认真地对待班级收入和支出,保管者要账目清楚、手续齐全。二是制订必要的班级收入的使用原则和使用规定,杜绝滥用或以班主任的意图使用,减少不必要的开支。三是教给学生保管办法,并督促有关学生定期公布班费使用情况。对班级物的管理,班主任也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财产设备的数目、质量、使用情况要记载清楚;二是财产设备如有变化,一定要交接清楚;三是财产设备损坏、消耗或遗失等情况要及时登记;四是制订财产管理制度,最好分别由专人负责,并注意向学生进行爱护公物的教育。(十)学生档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