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总结精华(不看你一定后悔的).doc

上传人:11****ws 文档编号:3284425 上传时间:2019-05-28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9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申论总结精华(不看你一定后悔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申论总结精华(不看你一定后悔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申论总结精华(不看你一定后悔的).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申论总结精华(不看你一定后悔的).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申论总结精华(不看你一定后悔的).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大师兄申论总结精华帖2011 年浙考,我以申论 71、行测 76,总分 147 的分数进入某地区公务员面试,岗位第一,领先第二名 7 分作用。作为一名普通的考生,我经历了从菜鸟到“高手”的过程,对于申论我走过很多弯路,看了很多申论培训机构的教材,都没有得到有效提高,后来我在某位高人的指点下,抛开教材,走上了自己总结学习的申论道路。虽然现在上岸了,但我不想浪费自己辛辛苦苦总结的东西。发到这里,希望对广大考友有所帮助。有错误之处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如果觉得有用,就帮忙多顶顶贴。我关于申论的定义: 策论文是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文章,构架是问题是什么、问题为什么存在、问题如何解决、解决问题

2、的意义是什么。它的重心是解决问题,所以我对它的定义是提出解决方法的“调查报告”,你为某一个工作任务(申论的主题)外出进行调研,收集了若干信息有关 XX 事件的若干案例、政府的政策、媒体新闻报道、专家的言论、村民的要求(就是申论的材料)。它们是杂乱无章的,没有固定逻辑顺序的。作为调查人员,你的任务就是化繁为简,把存在的问题、问题的原因加以高度概括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然后提交给领导(这也是机关日常工作的程序)。 好的策论文就是领导批复“同意 XX 意见,各部门照此办理”,既然要照此办理,那么就要求你的对策具有具体可行性,对于普通群众来说是“法无明文禁止即可行”,但对机关部门来说是“法无明文许可

3、不可为”,不然就是越位、错位!所以策论文要讲清楚,谁去做、具体怎么做都要考虑,不然谁来“照此办理”?举一个例子,有考生写:加大对诈捐行为的惩处力度。那么这个对策就不具有可行性,如何“照此办理“?如果这样写呢:公安机关和通信部门应当密切配合、联手调查,设立举报电话,对涉嫌诈捐的行为要深入调查取证,对于以诈捐方式牟取非法利益的,要按刑法以“诈骗罪”和最高人民法院下发的通知精神,追求当事人法律责任。(作为一名考生你可能不懂这么多,但这是策论文需要思考的方向,而有关的对策政府早已出台,并非要求你无中生有,你只需要去了解,所以多看政府“关于落实 XX 工作的意见”的文件,里面的对策就非常具体可行) 当然

4、,对策还要有针对性,不能顾左右而言他,这点很基础。同时对策要有合理性(这点比较有深度),一方面要符合当前的国情(政府财政能力、干部队伍能力等),另一方面要符合当前的民情(是否能落实到群众中去,我在基层呆过 2 年,一项政策如果群众不接受,那么“群众没温度、干部赶进度、工作没深度”,最后可能不了了之) 政论文主要写:1、解决问题的积极意义 2、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可行性等方面、3 分析问题的复杂性和艰巨性、4 分析问题的解决方向、5 从其他角度谈存在的问题、国家政策的认识。 政论文不提具体的对策,它更像你根据领导的要求拟的发言稿,所以要“以论为主、以理服人”,体现逻辑严密性、辩证思维以及政

5、治思维,好的政论文就是领导直接采用,然后在讲台上一通演讲,说服了听众、博得了一片掌声。所以政论文要求“由此及彼、逻辑严密”,要把道理说清楚,不然听众听不懂!比如:调整收入分配,促进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 这一句就有跳跃性,听众不容易听懂,如果这样改:调整收入分配,确保劳有所得、干有所值,能够有效激发生产积极性,促进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说理性和逻辑严密性一下就上来了,让听众听的舒服、听的顺畅、听的引起共鸣,最终把你的想法灌输到听众的脑子里,这是发言稿的最高境界,这也是政论文要考虑的方向。2用辩证思维看待申论的作答要求: 当前,申论是“戴着镣铐的舞蹈”这一观点得到较多人的认可,师兄也同意这一观点。师

6、兄觉得“镣铐”和“舞蹈”是一对辩证的关系。 “镣铐”是申论写作的条件,申论的性质决定了申论写作是半官样文章,看待问题要站在政府的角度,提出对策要符合政府的职能,文字用语要精简、规范,并要要有一定的政治性术语。 “跳舞”是申论写作的目的,文章无好坏,只有特色之分,如何在申论写作之中跳好舞、表现出特色,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从而展示出考生的个性和水平。 “镣铐”和“跳舞”有其对立性:“镣铐”是一种束缚,要求四平八稳、中规中矩,是中庸之道;“跳舞”是一种解脱,要求展现个性,展现水平,要做到与众不同,有一定的新意。“镣铐”和“跳舞”分别强调不同的侧重点,这是它们的对立性。 “镣铐”和“跳舞”有其统一性:

7、一方面“镣铐”是申论的属性要求,是“跳舞”的条件,是“跳舞”的舞台,不注重“镣铐“这一申论前提条件和硬性要求,申论写作时只顾个性发挥,那么“跳舞”就会失去章法并跌落舞台,跌落舞台摔不死你也至少把你淘汰出局了。另一方面,“跳舞”是申论的目的,“镣铐”是“跳舞”的道具,用好这一道具,跳出水平、跳出风采和个性。写申论,不能没有“舞蹈”的“镣铐”,也不能没有没有“镣铐”的“舞蹈”,这是它们的统一性。 那么,如何掌握好“镣铐”和“跳舞”的内在联系?这就要求考生在写作的时候,一方面不能丢下“镣铐”不遵循申论的官样本性自由发挥、站在政府的对立面过于批评政府;另一方面又不能带上太大的“镣铐”生搬硬套万能八条、

8、政府工作报告、文件内容。所以,“镣铐”是必须戴的,但是要戴的合适、戴的恰好,“舞蹈”也是必须跳的,动作幅度不用太大,却又能显出风采。 所以万能八条是有用的,政府工作报告是有用的,官方文件也是有用的,人民日报也是有用的,这是申论的“镣铐”,这是申论写作的共性,这点不能否认。 但是,每个人“跳舞”的节奏和动作又是有所区别的,不要一味的听从某个培训机构的作答方法,也不要盲目相信某些申论高手的高分技巧,他们的“镣铐”你可以借鉴,但最终要批判学习、扬弃吸收,形成自己的申论思维,编排出自己的“舞蹈”,这是申论写作的个性,同样要重视。 注:师兄的这个观点,也希望各位学友批判学习、扬弃吸收!我对申论高、大、全

9、、实、精、深、震的认识高 立意要高,主题要高,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升华主题、高屋建瓴。但要紧密切合材料,一切从材料出发,不能盲目拔高,空喊口号 3站在大局的角度,宏观看待问题,着眼于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有政治高度,有良好的政治素养。能够看到问题的深层影响 政治素养包括: 政治理论素养: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政治立场:站在政府的角度看待问题 政治敏锐性:具有敏锐的发散和联系思维,能够通过现象看到本质,能够领略政策的重要性和内在意义。 政治鉴别力:能够鉴别政治悖论 大 大题大作: 材料的主题是谈宏观问题的,要宏观把握问题,全面、系统、深刻地分析问题。如“黄河精神”,应去谈论黄

10、河精神是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方向。不应通篇谈论如何治理黄河。 小题大作: 材料的主题谈的较多是微观上的内容,但透过现象看本质,是可以一定程度升华主题的,如:2011 浙江省考材料反映了“住房难、养老难、看病难、就业难”等民生问题,每段材料反映的都是具体的、微观的问题,但是可以升华为 :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发展生产力、共同富裕) 科学发展观的题中之义(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障民生,解放消费能力)注意:不能脱离材料盲目追求“大作”,应紧密结合材料全 内容要全面,不能有遗漏(概括、分析题采用采分点打分,关键信息点尽量都要把我,宁可多、不可漏,当然师兄不

11、建议无中生有) 思维要全面辩证: 学会多角度分析问题: 师兄在基础申论的理论支撑中反复强调这点 原因分析的全面:要想到经济的原因、政治的原因、文化的原因,也要想到内因、外因 看待问题的全面:既要看到成绩,又要看到问题,不偏不倚 (师兄举例:网络双刃剑、民生问题) 论证的全面:既要从正面论证,又要从反面论证,做到正反对比,最终要合二为一、引出论点。 实 从材料中来: 申论写作要内容充实,实实在在写文章,关键在于结合材料,从文章主题,到文章内容、框架,均要源于材料,论点关键词源于材料,利益角度依材料而定 。材料是“根”。 到生活中去: 4拓展延伸主题,联系实际生活,从生活中寻找论据,解决材料所反映

12、的问题 。根据日常积累的理论观点和专题素材,充实申论的血肉。生活是“叶” 精 语言表述上:语言要准确精炼,废话不能过多,表述问题要精简有力,不能啰嗦。避免大篇使用拗口的长句,多用短句(党代会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每个句子都不长,最长不过 20字。) 语言通顺性上:语言要通顺,朗读时要顺口,没有歧义。阅卷老师多长期浸淫文章,对此要求非常高。 深 看待问题有深度:能够发现问题的深层次影响,能够领略国家政策的深远意义。 理论要有深度:能够吃透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并能做到联系到具体问题。 震 文章内容要有气势:能够站在宏观角度看待问题,指点江山,意气飞扬。 文章结构要有气势:能够

13、熟练运用排比、类比、对比等手法,使文章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对仗工整。首尾呼应法。 申论考查的思维 辩证思维: 全面看待(既要看到问题也要看到成绩) 具体看待(实事求是的看,联系具体的材料和题目要求) 发展看待(事物是永恒发展的,要有长远眼光,相信问题是能解决的,前途是光明的) 历史看待(立足当前,回顾历史,放眼长远,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联系看待(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如食品安全问题,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政治问题)系统看待(运用系统论看待为题,材料、问题之间是一个有机的系统,不是相互割离的) 归纳-发散的思维: 申论材料是出卷老师归纳到发散的过程:出卷老师将生活经验、国家政策、专家言论、国际

14、新闻、事实案例归纳起来,选取一定的角度和主题,发散成材料。 申论作答是考生归纳到发散的过程:考生讲材料反映的问题、原因、对策归纳概括起来,结合生活经验进行思考,发散成作答概括、分析、对策、看法 申论是规律性思维,不是经验式思维: 概括题中的内容是材料的归纳概括,不能有所漏缺,也不能无中生有 分析问题要用系统、发展、历史、具体、联系的辩证思维,不能形而上学,犯经验主义错5误 提出对策要有对针对性,根据材料的具体问题具体运用,不能盲目套用“万能八条” 论证部分要把握事物的内在规律,才能思路清晰,论证到位 注:同一问题,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出发点不同,写文章的侧重点和内容就不同。 专题储备中,要活学

15、活用,不能生搬硬套。辩证思维也是回答“理性看待”类题目的根本方法。怎么回答“理性看待”的题目?辩证法! 所谓理性看待,属于看法题,一般观点在材料中已经有了,要考生提取概括,但主观的成分也比较大。 看法题,比较考验考生的方法论和世界观。我认为要答好看法题,要学会辩证法。 辩证法提倡全面、具体、联系、系统、历史、发展的看待事物。 全面看待: 事物具有两面性,所以要掌握“两分法”看待事物,功过、是非、好坏、得失都要两面看待,不能绝对化,不能一棒子打死。看到当前存在的问题的同时也要看到取得的成绩,看到事物的积极作用的同时也要看到事物的负面影响。 比如人肉收索:一方面是人民参与权和监督权的表现,也是当前

16、制度的一种补充,为反腐、救援提供一线线索,这是积极意义;另一方面,网络具有滞后性和盲目性,也为一些不法分子污蔑、诽谤他们提供平台,甚至一些敏感事件还会引起网民跟风,造成不必要的浮躁情绪和社会影响,同时个人信息安全也遭到侵害和威胁。(大师兄科优儿科优儿一零二四零二五三四六)所以对待人肉搜索,一方面要支持和引导,发挥其积极性;另一方面要规范和监督,避免其不利面。 具体看待:一个东西好不好、一条政策好不好,要看它合不合适,是否符合当前的国情、省情、民情!就是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看待事物、评价事物,要结合具体的实情谈,不能搞经验主义。 举例:比如苏联搞城市扩散农村的战略就不适用于当时的中国,因为中国当

17、时的国情是敌方优势兵力都集中在城市,农村的敌对势力相对薄弱,而农民的革命意愿也相对强烈(一穷二白,穷则思变)、思想工作也相对好做(当时农民文盲半文盲居多,意识形态基本是空白的,很容易灌输无产阶级的革命理论),所以我党决定农村包围城市!这个战略思想也不是一开始就提出的,是经历了夺取城市战略失败的惨痛后,党的核心领导团体做了深入的反思后提出的!标志着我党从幼稚走向成熟,为什么?因为能够独立思考,能够实事求是的从我们的国情出发!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邓小平也强调“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内容之一,这就是具体看待! PS:因为事物总是不断发展的,所以国情、省情也

18、是不断发展的,我们在具体看待的同时,也要掌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提出的政策要有前瞻性,这就是要发展看待。请看后文! 联系、系统看待:事物具有普遍联系性,世界是一个系统,所以看待事物要掌握其内在联6系性,避免片面看待。 举例:十二五规划有一条主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三大战略任务:产业结构调整、收入分配调整、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主线和任务之间就具有内在联系性,是一个有机系统,且看师兄分析如下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从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的经济增长模式转变到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增长的经济增长模式。主要任务就是打开消费! 而我国消费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社会保障不完善,要存钱养老、存钱防病

19、、存钱供房、存钱供子女读书有钱不敢花、不愿花!所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能使人民有钱敢花、愿意花、大胆花! 2、收入分配不合理,社会资源集中在少部分富人手中,根据经济学的边际效应,有钱人有车有房、一应俱全,各方面消费欲望都得到较大满足,有钱而不需要花、或则去国外消费(属于有钱没地方花范畴);想买车买房买点家具、或则文化旅游等方面消费的广大中低等收入人群,却面临一个尴尬想消费却没有钱!所以调整收入分配,调整过高收入、扩大中低等收入人群收入、提高劳动性收入占比,促使收入分配格局更加合理,使广大劳动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劳动成果,形成人人手头有钱花的局面。 3、文化、旅游等第三产业落后(这点落后地区人民更能

20、体验:想旅游、读书、健身、养生等,有钱也难以享受),或是面向富人阶层的高端消费业缺失,形成有钱没地方花的局面。所以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使得有钱有地方花。同时,产业结构中,重工业注重投资、手工业注重出口,第三产业注重消费(旅游、文化),调整产业中要求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PS:事物之间具有联系性,事物内部也是具有联系性的,比如十二五规划的三大战略任务:社会保障、收入分配、产业结构调整社会保障是属于收入分配的二次分配范畴,社会保障所要求的“劳有所得”又是收入分配的初次分配范畴;产业结构调整强调发展第三产业(旅游、文化等服务业),第三产业可以带动大量的就业,恰恰又

21、是社会保障里“促进就业、学有所用、劳有所得”的内容之一!详细展开可以讲很多,篇幅所限,师兄也就不多说,大家品悟品悟。 历史、发展看待:古人有云“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我们看待一个事物,不仅要立足当前(上文所说具体看待),也要回顾历史、放眼长远(历史、发展看待)。只有这样才能对事物给予一个客观的评价,并且能够一定程度预测事物未来的发展方向!(其实这也就是联系看待的一个内容之一:事物有横向联系事物跟其他事物之间的联系,事物还有纵向联系事物跟自己本身的联系,比如跟过去、未来!也就是历史、发展看待) 举例:收入分配建国初我们吃大锅饭,搞计划经济,统一经营、集中劳动、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那

22、个时侯非常公平,但是没有效率,大家一起穷,普遍贫穷!(概括起来就是:有公平、缺效率)回顾历史! 改革开放后,小平同志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进行反思,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把经济建设放在了第一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侧重点在“效率”所以对于收入分配,提出了一个口号“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所以经济发展了,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富起来了,效率是有了,但是贫富差距扩大了,公平问题出来了!(概括:效率有了,公平缺失,这是我们当前的现状立足当前!) 7那么,放任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必然会导致两级分化,导致阶层对立、社会仇富心里滋生,群体性事件爆发,最终导致社会动荡(当前已经有一些体现,不多

23、说!)该怎么办?果断调整收入分配制度,把“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改成“初次分配兼顾公平和效率、再次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把重心放在公平上!先富带动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放眼长远! PS:这就是马哲三大定律的否定之否定定律,公平效率公平!但是后者的公平跟前者的公平是不一样的,前面的公平是大家普遍贫穷的公平,后者的公平是共同富裕的公平!这是事物发展的方向,公考改革方向也是如此,详见后文。申论要写得好,要注重基础理论的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 本体论(是什么) (一) 物质第一性(本质、本源) 【申论的体现 :一切从材料出发,从文章主题,到文章内容、框架,均要源于材料,论点关键词源于材料,利益角度依

24、材料而定】 (二) 意识能动反映 【对材料的扩张、上升,源于材料而又高于材料,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不能大段引用文章,要对材料进行一个消化吸收、概括浓缩、变换成自己的语言写出来】 (三) 运用:从材料中概括问题 【物质第一性 】-对问题的分析【充分联系实际,发挥意识的能动反映】-提出对策【拓展延伸主题,从生活中寻找论据,解决材料所反映的问题,意识的能动反映:实践-理论-实践】 二、 辩证法(为什么) (一) 运用时空观看待问题:历史看待、具体看待【是否合适、合时,从国情、世情、党情、民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 运用对立统一规律分析问题【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1、一分为二【事物的多面性,

25、看待问题不能片面化,善用两分法看待问题,有利就有弊,如网络双刃剑】【正-反-合】 2、合二为一【对策的多样性,学会从矛盾的各个角度出发入手解决、缓和矛盾,经济文化社会层面都要考虑,行政、法律、宣传、教育、监督、经济、文化、技术角度都要看】 3、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写对策时,一定要注意对策的轻重缓急,重急的在前、轻缓的在后】【善用矛盾分析法,矛盾分析法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基本方法之一,对研究社会现象具有普遍适用性,如怒江水电开发、收入分配问题】 4、要全面、协调、系统、发展看待问题【如民生问题,关乎经济、社会等方面,是一个系8统性长期性工程】 (三)范畴 1、质量互变规律(质、量、

26、度)【看似对立的东西其实在某些情况下是互通的,如依法治国、以德治国之间的关系,道德、法律之间的关系,监督、诚信之间的关系,保护、发展之间的关系】【事物发展的内容和形式】 2、内容与形式【形式和内容的关系是复杂的:同一内容,由于条件不同,可以有多种形式;同一形式也可以表现不同的内容,举例笔试面试化、面试笔试化,2011 浙考第二题领导讲话稿,干部公选笔试公文筐形式】 原因与结果【对策的针对性,据因推果,执果索因,善用因果分析法】 现象与本质【如监管的本质是制度的落实,透过现象看本质,如 2011 国考,材料 1、2 则针对的是农民工子女上学难的问题;材料 3 是 L 县在农村撤点并校过程中的成功

27、经验;材料 4 为农村地区“因教致贫、因教返贫”问题;材料 5、6 为希望小学经营困难问题;材料7 是乡村文化的衰弱与农村教育危机的联系。每个材料所针对的都是不同的问题,但透过现象看本质,都共同的反映了一个更为宏观的问题农村子女教育问题,由此确立文章主题和立意】 3、否定之否定规律【事物发展的道路和方向、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举例收入分配、食品安全问题】我的策论文写作构架!首段格式 1:时间(背景)+成绩+问题+影响+论点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时间(背景)】,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人均收入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成绩】,但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发现存在的问题:城乡、区域、行业之间收入差距扩大,工资性收入占

28、比过低,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基尼系数已经从改革之初的 0.3 扩大到了 0.48 以上【问题】。收入分配不公问题不仅影响人民群众共享改革成果,更影响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影响】。政府应加快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促进社会公平【论点】。理论面对面:改革开放以来【时间(背景)】,我们打破“大锅饭”和平均主义,逐步确立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有效地激发了社会创造活力,促进了社会财富的极大增加,人们的收入水平普遍提高【成绩】。但近年来,城乡、区域、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分配不公问题凸显出来【问题】。住房问题:从 2008 年下半年开始,受国家房地产市场调控

29、政策作用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房地产市场一度出现“价跌量减”的局面。但 2009 年第二季度以后,房价不但实现恢复性增长,且一路攀升,超过金融危机前的最高价。当年全国商品住宅平均价格涨幅达24.7%,远超过居民收入 8.8%的增幅。一些大城市房价收入比超过 10,房价租金比低至 1500 以下,远超出通常认可的合理范围。物价问题: 2009 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物价一路走低。随着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一揽子计划的实施,我国经济率先企稳回升,加上世界经济缓慢9复苏,国内外重要大宗商品价格止跌回升并大幅上涨。教育问题: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巨大成

30、就。全国城乡实现免费义务教育,适龄儿童“不花钱、有学上”,2010 年高中毛入学率达 80%;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已占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总规模的“半壁江山”;高等教育入学机会进一步增加,2010 年毛入学率达 26.5%,进入大众化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逐步建立,2010年资助学生 1.8 亿人,资助经费 510 亿元。教育的发展极大提高了全民族素质,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作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也应看到,当前教育还不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特别是教育公平问题还很突出适用范围:涉及生态、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事物有一个持续发展过程,一方面既取得一定成

31、绩,另一方面也带来一些问题的,可以使用首段格式 1:时间(背景)+成绩+问题+影响+论点。这样的首段格式较多的适用于官方评论,如新华网评论、理论面对面、半月谈。优势:看到问题的同时也看到了成绩。先扬后抑,亮出先着墨,指出政府的成绩,凸显政府立场,再话锋一转用转折词“但”引出问题,表现出考生看待事物的全面性。首段格式 2:时间(背景)+问题+几个表现+影响+论点近日【时间(背景)】,受日本核泄漏事件影响,我国各地发生了令人瞠目结舌的民众抢盐风波【问题】,各大商店、超市的食盐被抢购一空,甚至上升为群体性事件盐厂、盐业局被民众围抢【表现】,不但影响了我国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更给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带来

32、了不和谐因素【影响】。如何迅速控制事态并防止类似事情再发生,作为社会的管理者和服务者,政府应有所作为【论点】。人民日报:近年来【时间(背景)】,在高利益的驱动下一些上市公司等实体企业“不务正业”的现象渐趋严重【问题】,从炒房、炒股到买理财产品、放高利贷,上市公司资金投向可谓花样百出【表现】。可能加剧产业空心化的风险【影响】。食品安全:近年来【时间(背景)】,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发生【问题】,三聚氰胺风波未平,瘦肉精事件又异军突起,毒豆芽、牛肉膏更是让人触目惊心、食之难安【表现】,频频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一次次挑战群众的忍耐底线,一次次损害政府的公信力,不但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更成为了和谐社会建

33、设中的靡靡之音【影响】。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已刻不容缓【论点】。比较首段格式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食品的生产能力明显提高,群众吃饱问题基本上已经得到了解决,然而食品质量问题却频频发生:三聚氰胺、毒豆芽、地沟油和目前的瘦肉精事件,让人胆战心惊、食之难安,严重影响了群众的幸福感和安全感,也让民众对政府的监管能力产生了质疑,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确保食品质量,是群众生活的幸福的基本保障,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作为社会的管理者,政府应多管齐下治理好食品安全问题。突发事件:先指出突发性事件多发,再罗列几个具体的案例,进而指出影响,引出论点。10适用范围:问

34、题本质相同,表现多样的,重点突出影响的,可以使用这个手法。优势:先指出问题,再列举问题的几个表现,层层递进,给人读者一种迫切感,进而指出影响,凸现问题的紧迫性,最后提出论点。首段格式 3:意义+时间背景+问题+影响+论点理论面对面:住房乃民生之要,住有所居是每个家庭的殷切期盼【意义】。近年来【时间背景】,很多地方出现了房价过高、上涨过快的现象【问题】,高房价成为时刻牵动人们神经、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突出问题【影响】。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正以坚决的态度,出重拳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大力度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努力解决群众住房问题,让人们住有所居、安居乐业。【论点】食品安全:“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35、食品安全问题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意义】。近年来【时间背景】,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发生,三聚氰胺、毒豆芽、地沟油和目前的瘦肉精事件【问题】,让人胆战心惊、食之难安,严重影响了群众的幸福感和安全感,也让民众对政府的监管能力产生了质疑,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影响】。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作为社会的管理者,政府应多管齐下治理好食品安全问题。【论点】优势:把意义放在了首句,开门见山阐述了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和论点相呼应,显得立意鲜明,论点突出,并有一定的新意。劣势:对考生的语言驾驭能力提出更高要求,运用不好可能会打乱考生的逻辑思维,把意义、论点混为一谈。分析段格式 1:分析引出的过渡

36、句+几点分析+对策引出的过渡句食品安全:作为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大国,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有其特殊的复杂性【分析引出的过渡句】,一是由于缺乏行业自律,部分道德沦丧的生产公司和养殖户为了牟取暴利不顾人民的生命安全,在食品中添加国家禁止的添加剂。二是目前我国食品安全处于多头管理的格局,有些区域重复管、有些区域没人管,没有形成管理的合力。三是局部地方还存在着食品安全检查走过场、走形式的情况,执法浮于表面,一些公职人员玩忽职守、以权谋私,为非法商家提供保护伞和非法操作空间【分析】。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已经刻不容缓,政府应如何多管齐下治理食品安全问题?可以从几方面入手【对策引出的过渡句】:收入分配:“莲发藕生,必

37、定有根。”当前存在的分配不公现象,是有着多方面的原因的【分析引出的过渡句】:一是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区域发展不平衡。二是法律和制度不够完善,一些不法分子钻法律和制度的空子牟取社会财富;同时体制改革不到位,行政性垄断、权力干涉等不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因素仍然存在。三是分配制度改革滞后,劳动性收入占比过低、工资增长和经济发展的速度不相适应,同工不同酬现象普遍;财税手段在再分配调节中还没有充分发挥作用,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三次分配规模小,慈善捐赠的激励机制、管理机制、监督机制等还不健全。四是政府监管不到位,非货币性福利混乱,非法收入、“灰色收入”突出【分析】。解决收入分配不公问题已经刻不容缓,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解决【对策引出的过渡句】:.理论面对面:莲发藕生,必定有根。”当前存在的分配不公现象,是多种原因造成的。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