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湘版美术鉴赏第一单元 第一课 教案教师 :丰锴裕 0db55461a1e2d60bc25dddd0d691e41f.pdf第一课 什么是美术作品一、教学目标 理解审美观念的内涵和形成过程;初步了解一些形式美的基本规律;大体掌握美术作品的基本涵义;培养用审美的眼光去对待美术作品乃至日常生活中各种物品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从教材内容切入,主要包括三个层面:1审美观念是如何形成的。2美术作品的基本含义。3美术鉴赏的重要意义。三、教学建议1教学内容不宜过于生硬和枯燥乏味,而应当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2打破用“讲授法”教学的习惯性方法,要通过讨论和活动让学生拓展思维。3教师要意识到“
2、美”的观念是极为丰富的,它的形成既可能是历史积累的结果,又可能是某一时代的产物。在教学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提出个人见解。四、课前准备五、组织教学六、导入课题:授课开始的导言,由此引出课题,进入新授主题内容。七、讲授新课(一) 、审美观念是如何形成的美的观念与相应形式法则的产生,是人们在生产劳动中逐渐形成的,有的与实用功能有关,有的则是源于精神活动。美的观念与相应形式法则的产生是有很强的时代性,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美的观念与法则。劳动创造了美。(二) 、美术作品的基本含义美术作品,是指绘画、书法、雕塑等以线条、色彩或者其他方式构成的有审美意义的平面或者立体的造型艺术作品。在中国美术名作鉴赏辞典中
3、指出:“中国美术博大精深、气象万千,其绘画、雕塑、工艺、书法篆刻、建筑等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这个体系有着与西方明显不同的艺术特点和审美价值。 ”(三) 、美术鉴赏的重要意义当我们面对一幅美术作品,尤其是一幅经典的绘画作品时,我们怎样看出画中的含义并从中得到感受呢?这幅画好在哪里?“美”在哪里?教学首先从什么是“美”入手,帮助学生了解“美”的观念是怎样形成和发展的,进湘版美术鉴赏第一单元 第一课 教案教师 :丰锴裕 0db55461a1e2d60bc25dddd0d691e41f.pdf而使学生明确美术作品的基本含义及其开放性的内涵。通过这个过程使学生明确“美”的概念是极为丰富的,它甚至就在我们的
4、身边,我们应当以一种历史的、发展的眼光去看待美术作品乃至我们的日常生活,这样,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丰富多彩。1什么是“美”?我国汉字中的“美”由羊、大两字拼成, “羊大为美” 。 说文解字中说:“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美与善同意。 ”羊成为美的对象和社会生活中畜牧业的出现是分不开的。羊作为驯养的动物是当时人们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是人类可亲的对象。尤其是对原始人类来说,还有什么东西比又肥又大的羊能使其感到美呢?从“美”字我们可以看出,美与经济实践是密不可分的。“美”与“不美”是人们看待美术作品甚至是生活中各种事物的最原始、最基本的情感。通过这样一种朴素的情感,人们摆脱了像动物一样无
5、意识的、被自然所左右的状态,有目的地去创造各种美好的事物(当然也包括我们的美术作品) ,从而不断地改造我们的生活,提高生活的质量。本课的内容就从这种基本的观念入手,让学生首先明确什么是“美” ,“美”的观念是如何形成的。教材在谈到“美”的观念如何形成的时候指出:(1) “美”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源于人们的生活实践。(2) “美”的观念与相应形式法则的产生是长期的历史积淀的结果,例如书中所举的中国书法艺术与彩陶、青铜器的实例。在此基础上使学生明确:将美的观念与相应的形式法则运用于生产、生活乃至艺术创作中,就产生了美术作品。在这一点上,教材中特别指出有一些作品在创作的时候就是为了审美的目的而创作
6、的,这毫无疑问可以称之为美术作品。但是有一些生活用品,它们最初被制造的目的不是为了用于单纯的审美活动,而是源于生活的需要,像这类作品经过较长时间之后,其功能性逐渐被淡忘,而形式美法则受到关注,它们也属于美术作品的范畴。例如教材中所列举的青铜器、明代的漆盒等。通过对上述问题的讲述,教材最后点明了美术鉴赏的意义:(1) 在我们的生活中美是无处不在的,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非常注重营造美的环境,所以我们要学会去认识这些美好的事物,才能更好地生活。(2) 鉴赏美术作品可以培养我们的审美鉴赏能力,帮助我们丰富对美的认识,并且认识到形式美的法则。 2如何审美?通常的方法是:感受理解再感受,这同人的认知过
7、程是相一致的。 第一个感受,要把注意的重点放在对画面整体效果的观察上,通过对画面总体形式的观察,结合你对生活和艺术的经验,从中获得一个新鲜的印象。这种感受可能来自你对作者高超技艺的折服,也可能来自对画面组织精巧的惊叹,更重要的应该是体验到心灵与作品产生共鸣所引发的一种情感的上升。获得这种感受是艺术欣赏中一个很重要的目的,感受的强度取决于作品的品质和你所投入的审美情感强度,而不一定依赖你对艺术知识的掌握,所以说在欣赏作品的第一个阶段,艺术知识不多的人同样也可以获得艺术享受。无疑,你所获的艺术感受是创作者的期望和他精心准备的,艺术家利用他的技术和激情,通过动作和材料将他的意愿和情感表现在画面上,以
8、期感染观赏者,这也是艺术家创作的目的。欣赏的第二阶段是寻找和发现艺术家是利用什么方法实现他的目的的,或者说是画面中的哪些因素对我们的情感产生了作用。这一阶段是欣赏的理解阶段。知识和经验在这一阶段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比如对作品产生的年代和当时社会背景的了解,对艺术家身世和个性的了解,对作品样式风格、流派的归类和对作品绘制方法的了解,都会帮助我们理解湘版美术鉴赏第一单元 第一课 教案教师 :丰锴裕 0db55461a1e2d60bc25dddd0d691e41f.pdf作品成功的原因和对我们产生影响的因素。对艺术经验不多的人来说也可利用其它方面的知识帮助理解画面的内容和含义。一般说来优秀的美术作品应
9、该包括以下几个条件:(1)作品结构严密、完整,有很强的秩序感,每一个线条和色块都有明确的含义。(2)画面从整体到局部生动、自然,充满运动的形式(3)作品形式强烈,形象特征突出(4)内容深刻,警世辅人(5)富有鲜明的时代感。 在作品欣赏的这一阶段,我们要完成:第一,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达到意图的手法;第二,要找到作品中使我们产生联想和共鸣的形式。通过对作品的理解,我们可以认识到,人类文化的延续和发展,艺术家对自然、生命深刻的理解和他丰富的情感以及对社会高度的责任感。经过欣赏的前两个阶段,我们对所欣赏的作品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我们找到了画面中形式与形式之间,观赏者与创作者之间的一种相互联系。现在我
10、们再重新审视整个作品,就会发现作品更加真实可信,对作品的整体印象和感受更加完整、深刻。在与作品面对面的观望中,我们仿佛回归到美的自然,仿佛看到了生命的永恒,也仿佛洞察了艺术家的灵魂。我们按照上面提到的欣赏的感受理解再感受的方法,先来对作品的整体进行感受,看看能得到一个什么样的印象。首先,我们要对整个画面静心观看,把得到的感受与经验中的类似感受进行比较,然后,着重感受作品的特殊点,最后,注意体会特殊感受对身心带来的特殊体验。为了提高这种体验的强度,我们必须静心观赏,学会调动全部的注意力,用一种近似儿童般的目光去全面地审视作品。从欣赏的第一步来看,艺术知识的多少不是体验作品的关键,决定感受质量的因
11、素是观画时精神放松和心静的程度,所不同的是,有艺术经验的人要放弃偏见,无经验的人要放弃主观。欣赏的第二步是对作品的分析理解,目的是要找出作品使我们感动的原因。这一阶段主要依靠艺术上的知识和经验,首先,让我们分析作品的色彩、明暗关系、快面处理、手法表现等等。我们还可以根据人类美感的共通性可以定出十个美的原则:连续、渐变、对称、对比、比例、平衡、调和、律动、统一、完整等对作品进行分析比较,从中感觉美。其次,我们分析一下构图。画面的构图是属于“对称式”和“放射式”的组合样式,它具有庄重和扩散的作用和力量。画中物体扩展至边框,将背景分割,是典型的现代绘画手法,其用意是将画中的力量向外辐射,使作品更富有
12、力度,更加感染观赏者。最后,经过分析,使我们懂得了作品的感染力是通过作品色彩的强烈个性和造型的强烈对比形成的。当然,为了更好的理解作品,对艺术家的生平和社会背景的了解也是非常必要的。欣赏的最后一步,是在掌握了作品资料的基础上,对作品进行一次全面的、综合的感受,使我们的体验上升为一种真正具有审美价值的欣赏活动。在这一活动中,我们仿佛参与了艺术家的构思和创作,经历了与艺术家的情感波折,分担了艺术家对人类命运和社会前途的忧虑。3.美术作品绘画是美术中最重要的一个品种。它是画家在纸、纺织品、木板、墙壁等平面上,以笔、刀等为工具,以颜料、墨、油、水为显示材料,以明暗的点线在和色彩的点线面为形式构成手段,
13、来塑造具有可视的一定形感、体感、质感及量感、色感、空间感的艺术形象的艺术。这种具有丰富创仓性的描绘出来的图画,既是生活的反映,也具,以颜料、墨、湘版美术鉴赏第一单元 第一课 教案教师 :丰锴裕 0db55461a1e2d60bc25dddd0d691e41f.pdf油、水为显示材料,以明暗的点线在和色彩的点线面为形式构成手段,来塑造具有可视的一定形感、体感、质感及量感、色感、空间感的艺术形象的艺术。这种具有丰富创仓性的描绘出来的图画,既是生活的反映,也是画家世界观和思想感情的反映,它具有认识作用、审美作用和教育作用。 从绘画的材料上来讲,它可分为:中国画(分为三科:花鸟画、人物画、山水画(浅绛
14、山水画、青绿山水画) 、文人画、院体画、宗教画、民间画、动物画、扇面画、没骨(法)画、工笔画、写意画、主题画、界画、小品画、水墨画、彩墨画、白描画、仕女画、禅宗画、指画) 、油画、丙烯画、版画、水彩画、水粉画、镶嵌画、磨漆画、铁画、素描、速写等。 从题材上可分为:人物画、动物画、风景画、静物画、历史画、宗教画、风俗画等。 从画幅形式上可分为:单幅画、三连画、组画、连环画。 从功用上可分为:宣传画、广告画、壁画、年画、漫画、连环画、书籍插日等。 各种不同的题材、画幅形式和功用的绘画,又可以采用各种材料和工具来制作,例如,可以用油画来画人物画、静物画、历史画、宗教画、风俗画、宣传画、连环画、插图,
15、也可以甩中国画来画这些门类的画。 (四).思考与交流“思考与交流”:青铜器既是古代的一种礼器,具有一定的实用功能,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变成了审美的对象。要理解这些器物的类型,对于还没有系统学过美术鉴赏课程的学生,可能有一些难度,所以教师在活动中要注意因势利导,先适当介绍一下相关的文化背景,可以结合教材中所列的图片以及第二单元礼仪与教化的部分内容来完成这个活动。这个活动并不是美术史研究,而是让学生理解青铜器的造型与功能、精神活动之间的关系,从而了解这些造型的出现源于特定的需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器物的大小、造型等方面来观察并进行分析。比如说青铜器中的炊煮器,如鼎、鬲等,往往器型较大,并且都是有
16、足的,便于在下面燃火煮食;而食器的主要目的是用来盛食,所以器型较小,造型上突出盛食的部分,如簋、豆等;酒器主要是用来盛酒和饮用,所以器型相对较小,便于盛酒和抓握,如觚、壶、爵等;而水器主要是装水的容器,如盘、鉴等。(五).活动建议许多我们现在认为的美术作品,在其产生之初其实是实用品,只是到后来才被当做“美术作品”看待的。但是在这些物品中同样包含着美的观念和形式美的法则,因而,它们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美术作品,但并不妨碍我们用审美的眼光来观看它们。 本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也就是一种审美的眼光。因此,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美的角度来理解这些日常物品。对于这些物品,可以从两个层面加以理解:首先,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有些物品上本来就有美术作品的图像,如建筑、雕塑。这些复制印刷出来的图像也是美术作品的流通方式之一。另一方面,这些日常物品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形式,因而也存在着形式美的因素。例如,物品的长宽比例、色彩的搭配、图案的运用,这些都是为了使物品更加美观,是形式美法则的具体运用。其次是审美功能和实用功能的关系。好的物品往往是把这两个方面结合在一起的。例如手提袋要求轻巧灵便,简洁大方,色彩鲜艳而富有装饰性,既方便提东西,又具有醒目的审美效果。又如手套,不仅色彩使人感到温暖,而且图案的方向变化既可以交代各部位的不同功能,同时也可以打破形式上的单调。 (六).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