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笔记.doc

上传人:11****ws 文档编号:3290145 上传时间:2019-05-2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1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笔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笔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笔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笔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笔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章 18 世纪下半叶 19 世纪下半叶欧洲与美国的建筑 复习概要: 1.工业革命对城市与建筑的影响 2.建筑创作中的复古思潮 3.建筑的新材料、新技术和新类型 4.面对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城市矛盾而提出的探索 第一节、 工业革命对城市与建筑的影响 1. 工业革命的背景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出现在 17 世纪,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城市与建筑的重大变化却是在 18 世纪的工业革命以后 。特别是 19 世纪中叶, 工业革命已经从轻工业扩至重工业,铁产量的大增为建筑的新功能、新技术与新形式 准备了条件 。 2. 工业革命的冲 击,给城市与建筑所带来的一系列新问题: 首先,是工业城市问题。工业革命导致了

2、生产集中,由此而引起的人口恶性膨胀 ,以及由于土地私有制和房屋建设的无政府状态而造成的交通堵塞、环境恶化,使城市陷入了混乱之中 。 其次,是住宅问题。 虽然资产阶级不断的建造房屋,但他们的目的是为了牟利 ,广大的民众仍只能住在简陋的贫民窟中,严重的房荒成为资本主义 世界 的一大威胁 。 最后, 是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促成了对新建筑类型的需要 ,并对建筑 形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 因此,在建筑创作方面产生了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是反映 当 时社会上层阶级 观点的复古思潮 ;另一种则是 探索建筑中的新功能、新技术与新形式的可能性 。 3. 为什么工业革命时期的城市人口会迅速增长? 18

3、世纪下半叶,随着机器大生产的发展,原来的一些封建手工业城市已经逐渐发展成为资本主义大机器生产的工业城市(首先在英国,其次是法国、比利时等) , 旧城不断扩建、新城陆续产生 ,大工业企业需要很多的工人在同一个建筑物里共同劳动;但这些工人必须住在附近以便于工作 ,于是他们便会形成一个完整的村镇,由此而产生的人们的各种需要,相应的诸如手工业者、裁缝、鞋匠等等都搬到这里来了,于是小城镇就发展为小城市,继而发展成大城市 。城市越大,交通运输越发达 ,越利于 人口集中 。这就决定了大工厂城市 以 惊人速度 成长 。 ( 补充: 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在城市中的盲目发展 ,城市人口迅速增长 ,尤其以大城市最为突

4、出 ,相应的农村人口数量便不断减少 。 人口迅速向大城市集中 、土地私有制、工厂盲目建造、城市建设无计划性 ,使 城市环境 质量 日益低下 , 城市不可避免地陷入了混乱 状态 (如19 世界的英国伯明翰) ,既不能顺利的发展生产,又不宜居住 。 ) 第二节、 建筑创作中的复古思潮 古典复兴、浪漫主义 、折衷主义 1. 时间 :建筑创作中的复古思潮 是指从 18世纪 60年代 到 19世纪末 流行于欧美的 古典复兴 、浪漫主义和折衷主义 2. 复古思潮产生的原因: 主要是由于新兴 资产阶级 的政治 需要 ,他们之所以要利用过去的历史样式 ,是企图从 古代建筑遗产中 寻求思想上的共鸣 。 3. (

5、一) 古典复兴 时间 : 古典复兴是资本主义初期最先出现在文化上的一种 思潮,在建筑史上是指 18 世纪60 年代到 19 世纪末 在欧美盛行的仿古典的建筑形式 。这种思潮曾受到当时 启蒙运动 的影响 ( P4)。 古典 复兴 建筑流行的原因 : 主要是由于 政治 上的原因,也深受 考古发掘 进展的影响 。 1) 政治上 :在 18 世纪前的欧洲 , 装饰繁琐的 巴洛克和洛 可可建筑风格盛行一时 , 反应了封建王朝 王公贵族的奢侈与腐化 的生活 。 这 引起了讲究理性的新兴资产阶级的厌恶 , 认为它束缚了建筑的创造性 ,要求用简洁明快的处理手段 来代替那些繁琐与陈旧的东西 。他们在探索新建筑形

6、式的过程中,试图借用古典的外衣去扮演进步的角色 ,于是,希腊、罗马的古典建筑风格 成了当时的创作源泉 。 2) 考古发掘 :对古典建筑的热衷,自然引起了对考古工作的重视 。随着大量的古希腊、古罗马艺术珍品的出土 ,人们认识到了它们的优雅典美 与雄伟壮丽 , 于是, 人们开始摒弃繁琐、矫揉造作的 巴洛克 与洛可可风格 ,极力推崇希腊、罗马艺术的合 于理性 ,认定应当以此 作为 新时代建筑的 基础 。 法国的古典复兴: 1) 古典复兴建筑在各国的发展,大体上 法国以罗马式样 为主 ,而 英国、德国则希腊式样较多 。采用古典复兴的建筑类型主要是为资产阶级 政权与社会生活服务的公共 建筑,以及纪念性建

7、筑 。 2) 法国在 18 世纪末到 19 世纪初是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据点 ,也是古典复兴运动的中心 。代表建筑: 巴黎万神庙 ,此后,罗马复兴的建筑思潮便在法国盛极一时 。 3) “帝国式”风格 : 拿破仑帝国时代 ,在巴黎兴建了许多 国家级的纪念性 建筑,如: 星形广场上的 凯旋门、马徳莱娜教堂 等 ,都是罗马帝 国时期 建筑式样的翻版 。他们 追求外观上的雄伟壮丽 , 内部常吸取东方的各种装饰 或洛可可的手法 ,因此形成了所谓的“帝国式”风格 。 英国 、 德国 和美国 的古典复兴 1) 英国的罗马复兴并不活跃 ,也不像法国 那样彻底 (英国的罗马复兴 建筑 代表作品 : 英格兰银行 )

8、 。 希腊复兴的建筑 在英国占重要地位 ,典型代表建筑: 爱丁堡中学 、不列颠博物馆 。 2)德国 的 古典复兴亦以 希腊复兴 为主 ,代表作品 :柏林 勃兰登堡门 、柏林 宫廷剧院 (建筑师:申克尔) 、柏林老博物馆 。 3) 美国 以罗马复兴 为主 ,代表: 17931867 建的 美国国会大厦 ,它仿照了巴黎万神 庙的造型 ,极力表现雄伟的纪念性 。希腊复兴的建筑也很流行,特别是公共建筑,代表: 1798 年 在 费城 建 的 宾夕法尼亚银行 (二)浪漫主义 时间: 18 世纪下半叶到 19 世纪上半叶 活跃于欧洲文学艺术领域中的另一种主要思潮 ,在建筑上亦有反应 。 最早出现在 18

9、世纪下半叶的英国 。 背景 (较复杂 , P7) 。 特点 :浪漫主义 既带有 反抗资本主义 制度与大工业生产 的情绪,又夹杂着消极的虚无主义 色彩 。他要求发扬个性自由 ,提倡自然天性 。 先浪漫主义 时期 和 浪漫主义 的第二阶段 : 1) 先浪漫主义时期 ( 18 世纪 60 年代到 19 世纪 30 年 代 ,是浪漫主义的早期 ) :带有旧封建贵族 怀念 已失去的寨堡 与小资产阶级 为了逃避工业城市的喧嚣 而追求中世纪田园生活的情趣与意识 。 建筑形式:表现为模仿中世纪 的寨堡 或哥特风格 ,还表现为追求非凡的趣味 和异国情调 。 2) 浪漫主义 的第二阶段 ( 19 世纪 30 年代

10、到 70 年代) : 是浪漫主义真正成为一种创作潮流的时期 。这时期的建筑以 哥特 风格为主 ,故又称 哥特复兴 。 代表作品 : 浪漫主义建筑最著名的作品是 英国国会大厦 。 此外,哥特复兴式建筑的代表性作品 :英国伦敦和斯塔夫斯的 圣吉尔斯教堂 ,以及 曼彻斯特市政厅 。 浪漫主义建筑在英国、德 国流行较广, 时间也较早 ,因为受古典影响较少,而受传统的中世纪形式影响较深 ; 而在法国则 正 相反 。 (三)折衷 主义 时间: 兴起于 19 世纪上半叶 。 19 世纪以至 20 世纪初在 欧美盛极一时 。 特点(概念): 折衷主义越过了古典复兴与浪漫主义在建筑形式上的局限 ,任意选择和模仿

11、历史上的各种风格 ,把他们组合成各种样式 。所以折衷主义也称之为“集仿主义” 。 折衷主义建筑没有固定的风格 ,但讲究 比例权衡的推敲 , 总体形态上仍没有摆脱复古主义的范畴 ,在建筑内容和形式之间的矛盾认为解决 。 影响与代表作: 在欧美的影响非常深刻。 19 世纪中叶以法国最为典型 ; 19 世纪末与 20 初又以美国较为突出 。 代表作品: 巴黎歌剧院 ( P10)、罗马的 伊曼纽尔 二世 纪念碑 、 巴黎圣心堂 发展 : 1893 年 在美国芝加哥举行的 哥伦比亚博览会 ,是折衷主义建筑的一次大检阅 。 法国大革命以后,古典主义大本营 的皇家艺术学院 ,经调整扩充 后改名为巴黎美术学院

12、 ,它是19 世纪与 20 世纪初 整个欧洲和美洲各国艺术和建筑创作的领袖 ,是传播折衷主义的中心 。20 世纪前后,“新建筑”运动产生 并发展 ,一度占主要地位的折衷主义 思潮逐渐衰落 。 第三节、 建筑的新材料 、新技术 与新类型 背景 : 在资本 主义初期 ,由于工业大生产的发展 , 促使建筑科学有了很大的进步 ,新的建筑材料、结构技术 、 设备 、 施工方法 不断出现 ,为近代 建筑的发展开辟了广阔 的前途 ,也必然要影响到建筑形式的变化 。 发展概况 : 初期生铁结构 铁和玻璃的结合 向框架结构过渡 升降机与电梯 图书馆、市场、百货商店、博览会与展览馆 古代建筑中已有金属作为建筑材料

13、的应用 了,但作为大量性、主要性的建筑材料 的 应用 则始于近代 。 Eg:英国塞文河 上的第一座生铁桥 ,巴黎法兰西剧院的铁结构屋顶 ,英国布莱顿 的印度式 皇家别墅 eg:巴黎老王宫的奥尔良廊 , 1833 年建的第一个完全以铁架和玻璃构成的巨大建筑物 巴黎植物园 的 温室 框架结构最初在美国得到 发展 ,主要特点:以生铁框架代替承重墙 。 Eg: 纽约哈帕兄弟大厦 随着工厂与高层建筑的出现,垂直运输是建筑内部交通的一个很重要问题 , 从而促使升降机的发明 。 随着生产的 飞速发展 与人们生活方式的日益 改变 ,在 19 世纪后半叶 对建筑提出了新的任务 建筑必须跟上社会的需要 。 这时建

14、 筑负有双重 职责: 一方面,要解决不断出现的新建筑类型的问题 (如火车站、图书馆、百货公司、博览会等) ; 另一方面 ,更 需要解决的是新技术与旧建筑 形式 的 矛盾问题 因此 ,建筑师必须了解生活并 要解决 工程技术与艺术形式 之间的矛盾 ,这些都迫使建筑师在新 的 形势下 摸索建筑创作的新方向 。 博览会与展览馆 : 博览会 的产生是由于近代工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工业品在世界市场竞争 的 结果 。 其发展历史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的范围是国家性 质 的,在巴黎开始和 终结 ;第二个阶段的范围是国际性 质 的 占据了整个 19 世纪后半叶 , 博览会的 展览馆 成为新建筑的试验田 。

15、在国际博览会时代 ,有两次突出的建筑活动 : 1851 年在英国伦敦海德公园 举行的世界博 览会的 “水晶宫”展览馆 ; 1889 年在法国巴黎举行的世博会中的 埃菲尔铁塔 与机械馆 “水晶宫” 展览馆 (设计人:帕克斯顿) ,开辟了建筑形式 与预制装配 技术的新纪元 。 1936年毁于大火 ; 此后 ,世博会中心由伦敦转到巴黎 。 1889 年的世博会 是这一历史时期发展的顶峰 ,主要以 高度最高的埃菲尔铁塔 与跨度最大的 机械馆 为中心 。 第四节、 面对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城市 矛盾 而提出的探索 背景 : 工业 革命以前,在封建社会内部发展起来的早期资本主义城市,其城市结构与 布局 与先

16、前的封建社会城市 无根本的变革 。 但 18 世纪工业革命出现了大 机器生产后 ,破坏了原来封建时期的那种以手工业为中心的城市结构 与布局 ,引起了城市结构的根本变化 。 大工业的生产方式,使人口 像资本一样集中起来 ,导致人口猛增,城市规模越来越大 ,城市布局也越来越混乱 。 城市土地成为资产阶级榨取高额利润的有力手段 。 土地投机商热衷于 在已有的土地上建造更多的大街和房屋 ,形成一块块的小街坊 ,以得到 更多 的 临街面 而 获取更多的高价租赁利润 。由此发展 ,以至在市中心形成大量建筑质量低劣 、卫生条件差 、不适宜人们居住的贫民窟 。 为了缓和这些社会矛盾 , 曾 实施过一些有益的探

17、索,如著名的: 巴黎 市中心 的 改建 、“协和新村” 、“田园城市” 、 “工业城市” 等 。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虽有所补益,但未能解决城市的根本问题 。 巴黎市中心改建 、“田园城市” 和美国的方格形 城市 是这个历史发展时期的主要活动 ,对其后各国的城市建设影响较大 。 (一) 巴黎改建 概况 : 由 奥斯曼 执行改建 。 干道规划是 十字形 +环形 ,以 爱丽舍田园大道 为东西主轴 ,改建的重点以卢浮宫 至凯旋门 最为突出 。 当时 19 世纪的巴黎曾被誉为世界上最近代化的城市 。 局限性 : 巴黎改建的局限性 在于炫耀国家权利 ,没有顾及广大劳动群众 急切需要解决的 居住、工作、文化

18、和休息 等 问题 。 ( 二 ) “新协和 村” 概况 : 19 世纪 伟大空想社会主义者 之一的 欧文 提出 “新协和村” ,其特点是: 长方形大院布局的村落 ,村内生产和消费 均自给自足 ,村民共同劳动 ,劳动成果 平均 分配 ,财产共有 。 影响: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不可能存在理想的社会主义 城市 。他们的实践虽然在当时未产生实际的影响 ,但其进步思想,对后来的诸如“田园城市”“卫星城市” 等规划理论 起了重要作用 。 (三)“田园城市” 概况 : “田园城市”的理论始创于 19 世纪末 , 理论创始人:霍华德(英国社会活动 家 ,曾提出“城乡磁体” ) 。 理论创始人鉴于城市环境质量的

19、 下降与城市自然生态环境被 破坏 ,提出了亦城亦乡 的田园式 城市布局 ,使其兼具城乡两者 的 优点 并解决资本主义城市固有 的 矛盾 。 这个理论受欧文的“新协和 村 ” 的影响 最大 。 影响: 霍华德提出以母城为核心 ,围绕母城以发展 子城 的 卫星城市理论 。“田园城市”理论比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理论前进了一步 ,对城市规划学科的建立起了重要的作用 ,并成为现代英国卫星城镇 的 理论 基础 ,其后各国的卫星城镇理论与新城运动都受它的影响 。 ( 英国第一个“田园城市”: 莱奇沃思 田园城市;第二个是: 韦林 田园城市 ) ( 四 ) “工业 城市” 概况 : 由法国青年建筑师 加尼埃 提出

20、 ,几乎与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 理论同时 。 (五)“带形城市” 概况: 由西班牙工程师 索里亚 于 19 世纪末 提出 。 他提出:城市发展应依赖交通运输线 而形成带状延伸 , 使城市 既接近于自然 又便利交通 ;城市应有一条宽 的道路做脊椎 ,城市宽度应有限制 ,但城市长度可以无限 。 (“带形城市”理论对以后的城市分散主义 有一定的影响 ) (六) 美国的方格形 城市 概况: 这种由测量工程师划分的方格形 布局 不能理解为某个城市的规划 ,而只是在使用马车时代 交通不发达的情况下 ,资本主义大城市 应付工业与人口集中 的一种方法 。 第 二 章 19 世纪下半 叶 20 世纪初 对新

21、 建筑 的探求 复习概要: 1.建筑探新的社会基础 2.欧洲的探求新建筑运动 3.美国的芝加哥学派与赖特的草原式住宅 4.法国对钢筋混凝土的应用 5.德意志制造联盟 第一节、 建筑探新运动的社会基础 自 1871 年的巴黎公社至 1917 年的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至 1918 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的结束 ,是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为垄断资本主义所更替 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内,资本主义国家以德、法、英、美 最 有 具代表性 。 在这个时期中, 资本主义世界 的 生产 急剧发展 ,技术飞速进步 。在建 筑方面,随着铁和 钢筋混凝土的应用 日益频繁,新功能、新技术 与旧形式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尖锐 , 于是

22、引起了对古典建筑形式所谓的“永恒性”提出了质疑 ,并在一些对新事物敏感的建筑师中掀起了一场积极探求新建筑的运动 。 这些思潮先后出现在不同的国家 之中,其目的: 是为了探求一种能适应变化着的社会时宜的新建筑 。 但由于各国情况不同以及个人的因素 等, 产生了不同的观点: 认为应从形式上的变革入手 ,带动其他 如:比利时的新艺术运动 ; 认为应以功能 来统一技术 与形式的矛盾 如:美国的芝加哥学派 ,其次是 赖特的“草原式”住 宅 ; 肯定了新技术的道路 ,要为新技术寻找一 种 能说明这种技术的美学 观念和艺术形式 如:法国对钢筋混凝土 的应用 和德意志制造联盟 的主张 。 总结: 就是这些探索

23、,使建筑观念 摆脱了原来 与手工业的砖石结构 相依为命的复古主义、折衷主义 的美学 羁绊 ,初步踏上了建筑的现代化道路 。 第二 节、 欧洲探求新建筑 的运动 (一) 探求新建筑的先驱者 : 德国 的 申克尔 和 桑 珀 ( po) ,法国 的 拉布鲁斯特 (二) 艺术与工艺运动 : 时间、 特点 : 19 世纪 50 年代 在英国出现的“艺术与工艺运动 ” , 是小 资 产阶级 浪漫主义的社会与 文艺思想 在建筑和日用品设计上的反映 。 它赞扬手工艺 制品的艺术效果 、制作者与成品之间的感情交流 和自然材料的美 。 人物、代表作品 : 罗斯金 , 莫里斯 。 建筑师 韦布 在肯特建造的 “

24、红屋 ” (莫里斯 的住宅 。红砖建造,不加粉刷,表现出材料本身的质感 ) 缺点: 莫里斯和罗斯金 的消极方面,表现为把使用机器看成是一切文化的敌人 ,他们向往过去,主张回到手工业生产 ,显然是向后看的,也不合时宜。 (三)新艺术 运动: 时间 : 在欧洲真正提出变革 建筑形式 的信号 是: 19 世纪 80 年代 始于 比利时 布鲁塞尔 的 新艺术运动 。 ( 19 世纪 中叶 以后 ,布鲁塞尔成为欧洲文化和艺术的一个中心 ) 特点 : 在建筑上,他们极力反对 历史样式 ,意欲创造一种前所未有 的、能适应工业时代精神的装饰方法 。 新艺术派的建筑特征主要表现在室内 ,外形保持了砖石建筑 的格

25、局 ,一般比较简洁 。 在绘画与装饰主题上喜欢用自然界的草木形状的线条 ,以及易于制作的 各种 铁构件 。 正是由于它的这些植物形花纹与曲线装饰,才摆脱掉了折衷主义的外衣。 新艺术运动在建筑中的这种改革 只局限于艺术形式与装饰手法 ,终不过是以一种新的形式反对 传统形式而已 ,未能全面 的解决建筑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 以及与新技术的结合问题 。 人物、代表作品 : 奥太 设计的布鲁塞尔 都灵路 12 号住宅 ; 新艺术运动的创始人之一 费尔德 ,设计的 德国魏玛艺术学校 ; 在德国, 新艺术运动 称之为: 青年风格派 (代表人物: 贝伦斯 、 恩德尔 ) 。 主要据点是 慕尼黑 ,真正有成就的

26、地方 是 达姆施塔特 ( 曾在那里举行过一次广泛的现代艺术展览会 ,参加的艺术家与建筑师中比较著名的有 奥尔布里希 与 贝伦斯 。在这里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 奥尔布里希 设计的 路德维希 展览馆 ) 。 在英国 ,新艺术运动的代表人物是 麦金托什 ,他的 代表作品: 格拉斯哥 艺术学校 的图书馆部分 。 在西班牙 , 代表人物 是 高迪 。 虽被归纳为新艺术派 ,但在建筑艺术形式 的探索中却另辟蹊径 :独创了 具有隐喻性的塑性造型 。 代表作品: 西班牙巴塞罗那 的 米拉公寓 。 (四)奥地利、荷兰与芬兰的探索 : 奥地利: 在新艺术运动的影响下, 奥地利形成了以 瓦格纳 为首的 维也纳学派

27、。瓦格纳代表作:维也纳的地下铁道车站 和 维也纳的邮政储蓄银行 ;他主张对现有的建筑进行“净化”,使之回到最基本的起点,从而创造新形式 。 瓦格纳的见解对他的学生影响很大,以至后来维也纳学派中的一部分人成 立了 “分离派” ,宣称要和过去的传统决裂 ,并由 奥尔布 里希 设计了维也纳分离派的展览馆 。 分离派代表人物:奥尔布里希和霍夫曼 。他们主张造型简洁 ,常是 大片的光墙和简单的立方体,只有局部集中装饰 ;但和新艺术派不同的是装饰的主题常用直线,使建筑 造型走向简洁的道路 。 、 在维也纳的另一位著名建筑师是 洛斯 ,是在建筑理论上有独到 见解 的人。当瓦格纳还没有完全拒绝装饰的时候,洛斯

28、就开始反对装饰,并反对把建筑列入艺术范畴 。主张建筑以实用、舒适为主。代表作: 1910 年在维也纳建造的斯坦纳住宅 ( P37),是一完全不同于折衷主义并预告 功能主 义的建筑形式 荷兰 在北欧,对新建筑的探索以荷兰较为出色,著名建筑师: 伯尔拉赫 。 他对当时流行的折 衷主义艺术深为痛恨,也提倡“净化”建筑,主张建筑造型应简洁明快 及 表现材料的质感 。他的代表作品: 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 ( P38) ;对阿姆斯特丹作 了两次 城市 规划 。他还是最先把 赖特 的作品从美国介绍到欧洲的 ,对荷兰甚至对北欧现代建筑的发展都有过较大的影响 。 北欧较偏僻的 多湖泊、森林的 国家 ,有着独特的

29、民族传统 。 19 世纪末受到了新艺术运动的影响, 在 20 世纪初,在探求新建筑的运动中,著名建筑师 老沙里宁 设 计了 赫尔辛基火车站 是那一时期的杰出实例 ,形体简洁、空间组合灵活 ,为芬兰现代建筑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 第三节、 美国的芝加哥学派与赖特的草原式住宅 (一)高层建筑的发展与芝加哥学派 时间: 美国的芝加哥学派兴起于 19 世纪 70 年代 ,是现代建筑在美国 的奠基者 。 背景: 南北战争以后, ( P39) , 由于政治 、经济等各方面的原因, 芝加哥 迅速发展。为了 在有限的市中心区内建造尽可能多的 面积,高层建筑开始在芝加哥涌现。 这些建筑改如何建造:是在 原来 的建

30、造 方法 与美学 观点下争取层数的增加,还是应有较大的变革或革 新,是当时摆在所有与此问题有关 的人面前的问题 。 “ 芝加哥学派 ” 就此应运而生 。 发展:芝加哥学派最兴盛的时期是在 1883 年到 1893 年之间。它的重要贡献是 在工程技术上创造了高层金属框架结构和箱型基础,和在建筑设计上肯定了功能和形式之间的密切关系 。建筑造型趋向简洁、明快与适用 。 代表人物、作品: 1)芝加哥学派的 创始人:工程师 詹尼 ;代表作: 第一莱特尔大厦 。 2) 理查森 设计的芝加哥 马歇尔菲尔德百货批发商店 。 3) 伯纳姆 与 鲁特 于 1891 年 设计了 莫纳德诺克大厦 , 是芝加哥最后一座采用砖墙承重的高层建筑 ( 1892 年设计 的卡皮托大厦却是一栋金属框架结构,折衷主义外衣和东方式的屋顶,是 19世纪末以前芝加哥最高的建筑 。由此可见,芝加哥学派对现代高层建筑的探索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条曲折、有反复的探索道路。其焦点表现为:对新旧结构方法与新旧形式上的取舍上 )。 伯纳姆和鲁特的一件被公认为是当时芝加哥学派的杰作是: 采用了先进的框架结构与大面积玻璃窗的 里莱斯大厦 。 4) 霍拉伯德 与 罗希 设计的 马凯特大厦 ,是 90 年代末芝加哥优秀的高层办公楼建筑的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