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边城习题汇编判断题1、天保性格内向,不爱说话,爱上翠翠后托人去提亲;傩送豪放豁达,聪明而多情,爱上翠翠后,主动向爷爷表明心迹。 (错) 2、 边城描绘了一幅民风淳朴的风情画,作者深情地歌咏亲情、爱情、人与人之间的友爱之情的美丽,充分展示了湘西的古老民俗与人物的善良心地。 (对) 3、 边城中的主人公翠翠是作者笔下“爱”与“美”的化身,傩送和天保都深爱着翠翠。可最后傩送闯滩而死,天保离家出走。 (错) 4、 边城以撑渡老人的外孙女翠翠与船总的两个儿子天保、傩送的爱情为线索,表达了对田园牧歌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寄托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错)5、 边城悲哀而又充满无限期待的结尾,实际上
2、包含着作者沈从文对传统的符合人性的农耕文明即将消失的隐忧。 (对) 6、 当地的团总以新碾坊为陪嫁,想把女儿许配给天保,而天保宁肯继承一条破船也要与翠翠成婚。 (错) 7、 边城中与翠翠相依为命的爷爷,在临死前把翠翠托付给了原来和翠翠的父亲同营当差的杨马兵,杨马兵向翠翠保证“你放心,一切有我!”他把马匹托营上人照料,自己到碧溪毱和翠翠做伴,期待傩送归来。 (错) 8、翠翠的母亲殉情的悲剧一直笼罩在他的心头,撑渡船夫“爷爷”担心这一悲剧会在外孙女翠翠身上重演,因此,他看中了天保以后,要天保托人来提亲。但翠翠只喜欢傩送。祖孙间发生了激烈的矛盾冲突,最后,老人带着遗憾忧郁地离开人世。(错)9、 边城
3、中傩送晚上为翠翠唱歌,天保水上出事,傩送负气去桃源等事是在爷爷死了以后翠翠从杨马兵口中才知晓的。翠翠对爷爷活着时为何没有将这些事告诉她百思不得其解。 (错)10、 边城中,老船夫最后的那句“怕什么?一切要来的都得来,不必怕”是他面对天命的反抗之语。 (错) 11、祖父决意多做点事,等他把人渡完事再回家吃完饭。这反映了翠翠和祖父相依为命,家境贫寒,祖父想多挣点钱来维持生计的客观现实。 (错) 12、 “我要坐船下桃源县过洞庭湖,让爷爷满城打锣去叫我,点了灯笼火把去找我。”这是翠翠的心理描写,表现其天真纯洁的性格。 (对) 12、 边城以翠翠的爱情喜剧为线索,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湘西地方的风情美和人性
4、美。 (错)13、沈从文借边城反映了他理想中的人性美、人情美,又具有浓厚的湘西地方色彩,充满了一种牧歌情调。 (对) 14、 边城中爷爷是个淳朴厚道却又倔强的老人。他为翠翠美丽而自信骄傲,为了翠翠嫁一个好人家,他不计地位的贫寒低贱,内心凄苦忧虑与责任自信交错。 (对)15、沈从文写边城是要“表现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对) 16、 边城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抒发乡土情怀的中篇小说,它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凸显出渴望家乡摆脱落后状况能够尽快融入现代社会的主题。 (错)17、 边城一方面在有意识地歌颂边地人民的原始人性美,另一方面又似乎不自觉地流露
5、出对这种人性美被封建文明、 “近代文明”污染、破坏的忧虑。 (对) 18、 “那个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的年青人还不曾回到茶峒。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沈从文先生在边城的结尾以诗歌般精妙的几点点缀,给人留下了悠长的惋惜和无限的牵挂和期盼。 (对)19、 边城的语言简练活泼,用了许多湘西地方惯用的词语、譬喻、称呼,既富于地方色彩,又比较个性化。 (对) 20、 边城通过湘西边境一个叫茶峒的小山城发生的一个曲折动人的爱情故事,展现了那一带地方秀丽的自然风光,古老的生活风习,忠厚、朴实、善良、诚挚、豪爽的民性,形象地表现了作者所追求的自然美和人性美的理想
6、。 (对) 21、沈从文在边城中思索着“湘西世界” 、 “常态”的同时,也已预测到“湘西世界”无法挽回的历史命运。 “白塔”的倒掉又重修,象征一个原始而古老的湘西的终结,和对重造湘西未来的渴望。 (对) 22、从边城整部小说来看,翠翠似乎一直生活在一种梦幻中,她只能在梦中才能品尝到爱的甘露,而现实却似乎离她很远,于是,她只能凄凉的守候,孤独的等待。 (对) 23、天保决定离开故乡,主要是因为和弟弟之间的情爱争斗,他想忘记以往的一切,以成全弟弟傩送。 (对) 24、翠翠感觉到祖父不理解自己,便设想着自己出走给祖父带来的“惩罚”让祖父尝尝失去她的痛苦;可是当她想到祖父的无奈便又为他担心起来,于是一
7、次次地叫祖父回家,生怕两人真的就会分手。这生动地反映出翠翠对祖父的依恋之情。 (对)25、 边城在翠翠这一形象的描绘上,淡化了社会现实的黑暗与痛苦,着意表现一种理想化的古朴、淳厚的人性美和人情美。 (对) 26、 边城中翠翠和母亲都是爱情悲剧的主人公,两代人如此相似的命运,折射出湘西女子世代延续的悲剧命运。 (错) 27、 边城中,茶峒如世外桃源,风景如画,民风淳朴,与 20 世纪 30 年代中国的其他地方截然不同,小说一经发表, “边城”就成为都市人寄托内心向往的理想空间。 (对)28、 边城:暮色之中,翠翠坐在溪边, “望到那只渡船上一群过渡人,其中有个吸旱烟的打着火镰吸烟,把烟杯在船边剥
8、剥地敲着烟灰” ,翠翠担心爷爷安危“就忽然哭起来了” 。 (错)29、 边城中,天保和傩送一起在碧溪咀对岸的山上为翠翠唱歌,翠翠在歌声中做梦摘到了象征爱情的虎耳草。 边城中,边城明净的风光熏陶着朴实的人们,人人均有君子遗风。 (对)30、沈从文边城叙写了一个情节曲折的爱情故事,描绘了优美的自然景物和独特的民俗风情,歌颂了纯朴善良的人生,洋溢着浓厚的湘西乡土气息。 (对)简答题 一内容主旨 1请从老船夫的角度,谈谈边城中展现的人情美。 (6 分)老船夫拒收渡船人的钱,体现了重义轻财、以诚相待的美好情怀;老船夫对翠翠的关爱,体现了善良淳朴,深爱至亲的美好情怀。 (6 分,每点 3 分)2.边城所写
9、的故事较简单,然而却极美。简析整部小说写出了哪些美。 (5 分)风景美、风俗美、人物美、人情美、人性美、语言美。3举例分析边城中的人情美。边城中的人物勤劳善良,纯朴可爱。如老船夫忠于职守,对过河人分文不收,实在难却的则买了烟茶再招待乡亲。船总顺顺虽是富人,但常常体恤穷苦人,老船夫死后,他资助并组织安排料理丧事。商客等各式人均待人以诚,表现出仁厚、纯朴的民俗、乡风。4请结合边城中的次要人物如船总顺顺、杨总兵等,简析其“人情美”。船总顺顺为人和气、大方、能济人之急。老船夫去世的时候,所有人都来帮翠翠办丧事。杨总兵还一直陪着孤苦的翠翠。从这些人物身上我们都能看到人情之美。5“边城是一部田园牧歌式的杰
10、作。”李健吾如是说,请从作品内容上说明这一特点。全诗充满了诗情。对地方风物的描绘,青山绿水构成了诗意盎然的环境。美好的人性体现了诗情。人们孤独、寂寞和单调的生存形式也是一种诗意。6简述边城中对“美”与“爱”主题的诠释。边城以摆渡老人的外孙女翠翠与船总的两个儿子天保、傩送的爱情为线索,表达了对田园牧歌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种宁静的生活若和当时动荡的社会相对比,简直就是一块脱离滚滚尘寰的“世外桃源”。在这块世外桃源中生活的人们充满了原始的、内在的、本质的“爱”,正因为这“爱”才使得川湘交界的湘西小城、酉水岸边茶峒里的“几个愚夫俗子,被一件普通人事牵连在一处时,各人应得的一份哀乐,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
11、如其分的说明”。边城正是通过抒写青年男女之间的纯正情爱、祖孙之间的真挚亲爱、邻里之间的善良互爱来表现人性之美的。作者想要通过翠翠、傩送的爱情悲剧,去淡化现实的黑暗与痛苦,去讴歌一种古朴的象征着“爱”与“美”的人性与生活方式。7边城中,翠翠、祖父、二老、大老这样一些善良、美好的人,却得不到他们所期望的幸福,作者对这样的悲剧有怎样的看法和思考?边城是沈从文“湘西世界”理想人生的集中代表,也体现了他的文学理想。小说描写的理想生活不仅是一个浪漫温馨的爱情故事,而且是一个爱情悲剧。但作者对这一切似乎并不怎么悲伤。在作者看来,翠翠、祖父、大老、二老的命运是自然的安排,是人生常态。当地民风如此,生活如此。作
12、者用诗化的抒情手法表现了这一生活。 作者一方面在思索“湘西世界”“常态”的同时,另一方面已预测到“湘西世界”无法挽回的历史命运。“白塔”的倒掉又重修,象征一个原始而古老的湘西的终结,和对重造湘西未来的渴望。8关于边城的主旨,沈从文说,“我们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请结合作品具体内容阐发这句话的含义。边城寄托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他的作品中最能表现人性美的一部。沈从文通过边城这部爱情悲剧,揭示了人物命运的神秘,赞美了边民淳朴善良的心灵,表达了对田园牧歌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种宁静的生活若和当时动荡的社会相对比,简直就是一块脱离滚滚
13、尘寰的“世外桃源”。在这块世外桃源中生活的人们充满了原始的、内在的、本质的“爱”。边城正是通过抒写青年男女之间的纯洁情爱、祖孙之间的真挚亲爱、邻里之间的善良互爱来表现人性之美的。作者不仅对翠翠、傩送两个年轻人对待“爱”的方式给予热切的赞扬,而且也热情地讴歌了他们所体现出的湘西人民行为的高尚和灵魂的美。9边城叙述了怎样一个故事?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人生追求?边城以湘西小山城茶峒及附近乡村为背景,描写一个渡船的老人和他的外孙女翠翠的生活,以及翠翠与船总的儿子天保、傩送之间曲折的爱情故事。作品细腻刻画了纯真的男女之爱、和美的亲属之情、质朴的邻里之睦,生动地展现了边城人民健康、优美、纯朴的民风和人情,讴
14、歌一种淳厚的象征着“爱”与“美”的人性与人生,表达了作者内心对理想人生的执著追求。10沈从文在边城中热情赞美湘西古朴的人性美和人情美的意义。作者向往“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厌恶所谓的现代文明,痛恨现实的黑暗,于是他在作品中构筑了一个理想世界,以此来寄托他重造民族的希望,表达自己对理想人生的执著追求。11边城为什么要浪漫主义,为什么要理想化?因为想留驻一点美好的、永恒的东西,让它长在,并且常新,以利于后人,以便于重造国家、重造民族品德。正如沈从文自己说,他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12沈从文创作边城的用意是什么?(或作者为何要把边城
15、湘西普通人的生活写得如此美好?)用意在于要跟两种现实进行“对照”:一是用“边城”人的纯朴、善良、正直、热情跟都市上流社会的虚伪、懦弱、自私、势利、男盗女娼相对照;二是把湘西社会的“过去”与“当前”相对照,即把过去的“人情美”与今天的“惟利惟实的庸俗人生观”相对照。在这两种对照中,使人们能够“从一个乡下人的作品中,发现一种燃烧的感情,对于人类智慧与美丽的倾心,健康诚实的赞颂,以及对于愚蠢自私极端憎恶的感情。”从而引起人们“对人生向上的憧憬,对当前一切腐烂现实的怀疑”。13为什么这个小说叫边城?“边城”不只是一个地理概念,意思不是说这是个边地的小城。这同时是一个时间概念,文化概念。“边城”是大城市
16、的对立面。沈从文从乡下跑到大城市,对上流社会的腐朽生活,对城里人的“庸俗小气自私市侩”深恶痛绝,这引发了他的乡愁,使他对故乡尚未完全被现代物质文明所摧毁的淳朴民风十分怀念。边城是一个怀旧的作品,一种带着痛惜情绪的怀旧。边城是一个温暖的作品,但是背后隐伏着作者的很深的悲剧感。可以说边城既是现实主义的,又是浪漫主义的,边城的生活是真实的,同时又是理想化了的,这是一种理想化了的现实。14历来对沈从文的边城有多种看法,是列举出来。(1)边城是“证明人性皆善的杰作”整个作品充满着一种牧歌情调,既没有反封建的内涵,也没有个性解放的要求, 因而看不出深刻的思想内容。(2)从现实生活中发掘出理想的人性涵意,反
17、衬和批判现实的丑恶。(3)具有浓厚的文化和哲理意义,并非写实作品,而是一种象征的抒情作品,翠翠是作者思想情绪和理想情绪的象征性人物。二人物15有人说,沈从文小说边城中人物形象的共同特点就是“可爱”,即使不属一个阶层的人物也是这样。试举例说明这一特点。边城中不但翠翠、爷爷可爱,就是船总顺顺也是一心为他人着想,当地驻军似乎也能“与民同乐”,如端午节的表现就是如此。16请用三个四字短语来概括边城中的老船夫的性格特征。答:忠于职守、慷慨豪爽、忠厚善良。17请说说边城中爷爷形象的特点。勤劳善良、朴实憨厚、忠于职守、恪尽本分、阅尽人事、饱经风霜、快乐豪爽、略带幽默。小说正是通过这一形象展示亲子之爱的人情美
18、的。18沈从文边城中的老船夫待人接物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请举出一两个细节加以具体说明。(5 分)答案:(1)重义轻利。(2 分)(2)渡头为公家所有,故过渡人不必出钱。有人心中不安,抓了一把钱掷到船板上时,老船工必一一捡起,依然塞到那人手心,认真告诉那人,他有口粮,三斗米,七百钱,够了。如果不管怎样还是有人给钱,老船夫就拿这些钱托人买茶叶和草烟供过渡人享用。老船夫去买肉,人家不要他的钱,但他也不想占屠户的便宜,他会预先把钱算好,猛地把钱掷到钱筒里,提了就走。(举出细节 3 分)19有评论家说边城中的老船夫是中国劳动人民的杰出代表。谈谈你的看法。答:同意。他善良、勤劳、朴实、憨厚、忠于职守、恪
19、尽本分。他生活清贫,但却从不贪心;乐善好施,却从不索取。对于自己的女儿和外孙女,他疼爱有加,把自己的整个身心都给了她们。老船夫的优良品德仿佛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化身。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原始而又纯朴的人性之美。20请用三个四字短语来概括边城的主人公翠翠的性格特征。答:美丽纯洁、天真无邪、乖巧活泼。21试分析边城中翠翠这一人物形象。答:翠翠天真善良,温柔清纯,她和外公相依为命,对外公关心备至,她情窦初开。爱上了傩送,感情纯洁真挚。傩送远去后,她矢志不渝地等着心上人归来,表现了她对爱的执著。22有人说:“和当今少女相比,翠翠对待爱情太过天真幼稚,不敢大胆追求幸福。”请结合小说情节,谈谈你的看法
20、。答:主人公翠翠美丽温柔、淳朴善良、温婉多情,是爱和美的化身。她对待爱情温婉含蓄,忠贞执著。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少女敢于大胆追求爱情和幸福,但似乎少了些含蓄。时代不同,人对爱情的追求也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但并不能因此否定翠翠这个人物形象的独特魅力。23翠翠的梦,有什么深刻含义?为什么平时攀折不到的虎尾草轻而易举摘到了?翠翠不知道“把这个东西交给谁去了”又说明了什么? 答:翠翠的梦写了翠翠渴望得到幸福生活的躁动心理。翠翠情窦初开,听到外公讲父亲和母亲浪漫的爱情故事,不由得联想到自己的感情。因此梦见自己上山崖摘虎尾草。“平时攀折不到手”的虎尾草,她很容易地摘到了。她内心里以前对傩送朦胧的感情,现在
21、明确起来了。“不知道把这个东西交给谁去了”又表现出她内心的忐忑不安。24怎样理解祖孙关于芦管的对话?答:芦管在这有着独特的象征意义,象征着情感,翠翠是借谈芦管来含蓄地谈二老唱歌的事,极为精彩地写出了少女的复杂而又微妙的心态。25试举两例,说明翠翠是喜欢二老的。答:示例 1:初遇二老回家后,朦胧相思,“但另一件事,属于自己不关祖父的,却使翠翠沉默了一个夜晚。”示例 2:两年后,二老的船正在青浪滩过节,翠翠忽然停住了发问:“爷爷,你的船是不是正在下青浪滩呢?”翠翠的心已飞向滩边。示例 3:在吊脚楼看赛舟,当听到”谁是激动二老的黄花姑娘?”“听到这个,翠翠心中不免有点儿乱。”(两例即可)26边城中多
22、次写到翠翠一个人无由地哭,请简述翠翠哭的原因。答:翠翠的少女春情早已萌动,但这种朦胧的心理翠翠却无法明确说出,没有母爱、心理孤独的翠翠面对内心情感不知所措。而爷爷却又总用说笑话的方式,试探她微妙难言的心理,她只能羞涩地极力回避。加之前来提亲的又是并不中意的天保,去看赛龙舟时又听到关于傩送和有碾坊陪嫁的王船总千金的传闻,这样的难题翠翠不知如何面对。27翠翠爱二老,为什么二老来了,爷爷叫翠翠去陪二老,翠翠却不肯去了呢?答:翠翠担心爷爷的老实和简单使二老误会。翠翠认为她和二老的爱情应是一种自然的事情,倘若她立刻去陪二老,她的这种“配合”将掺进一些虚伪的成分。所以,翠翠不去陪二老除了少女的羞涩外,更多
23、的是翠翠那微妙的质朴的爱情观。28边城写天保溺死,傩送远行,老船夫与世长辞之后,翠翠是怎么选择自己的人生的?答:翠翠怀着对祖父的伤悼和对情人的系念的双重感情继续守着渡口,摆渡过往行人。夏去冬来,坍了的白塔重建了,而傩送仍未有归期。29“小说中的人物过分善良,太替别人着想,因此造成悲剧”,你同意这种看法么?(或怎样认识翠翠的爱情悲剧?)答:边城的结尾是个出人预料的变奏,它不是个人意义的悲剧,而是社会意义上的悲剧。边城的人民是人性美的代表,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是十全十美的,诚如作者所说:“生活有些方面极其伟大,有些方面又极其平凡;性情有些方面极其美丽,有些方面又极其琐碎。”湘西的人生具有“人与自然契
24、合”的一面,但也“充满了原始神秘的恐怖”,“野蛮与优美”交织在一起。这种出于待开发状态的原始自在的人性,不可避免地有其阴暗的一面。翠翠与傩送的悲剧正好把这阴暗的一面暴露出来,那就是边民纯朴健康人性下潜藏着的几千年来民族心灵的痼疾天命的迷信思想。他们以为祸患都渊源于冥冥之中的因果报应,对于他们无法解释的一些祸患,总把它们与人的言行生硬地联系起来,认为人的言行悖于常理势必惹来祸患,于是猜疑、误会而产生隔膜,甚至最终酿成悲剧。这种悲剧正是封闭的农业文明社会的必然结果。30 请概述边城中傩送的主要性格特点。 (5 分)心地纯朴善良,善解人意,敢于追求,蔑视钱财,恪守传统道德。(心地纯朴善良,善解人意,
25、敢于追求,蔑视钱财,以上四点答出其中三点即可得 3 分。恪守传统道德,2 分。若将“恪守传统道德”答成“珍视亲情”1 分)31请用三个四字短语概括边城中傩送的性格特征。答:勤劳勇敢、热情大方、忠于爱情。32边城中的傩送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答:傩送外在俊美,善歌。心灵勇敢、坦白、无私、正直,为爱情不计较任何物质得失。他也可以说孤独地追求爱情,和哥哥的“决斗”,夜半唱情歌,却并不为心上人所知,最后也孤独地出走,不知道漂泊到什么地方。33请概括边城中天保、傩送兄弟的共同特点。答:两人都是船主,又都是船手?。哥俩都忠诚地爱着翠翠,对待爱情又都具有自我牺牲的谦让美德。当自己的幸福与别人发生矛盾时,能忍痛割
26、爱,成人之美。34请用三个四字短语来概括边城中的船总顺顺的性格特征。答:豁达洒脱、公正廉洁、慷慨好义。三环境35作品所描写的环境表现出哪些特点?答:风景美:湘西山城充满了安静活泼、生机盎然的风景美,天朗、风轻、水清。这是个健康、自然、优美的世界。风俗美:中秋夜,青年男女用对歌的方式在月夜倾吐爱慕之情;每到端午节,家家锁门闭户到河边、上吊脚楼观看龙舟竞赛,参加在河中捉鸭子的活动,正月十五夜晚,舞龙、耍狮子、放烟火,使小小的山城沉浸在一片欢乐之中这些行云流水般的风俗画笔,散发着泥土的清香,显示了湘西山城特有的地方色彩。人性美:湘西民风古朴而淳厚,老船夫、翠翠、天保、傩送,还有士兵、水手、过往的商旅
27、,尽管物质条件并不相同,但质朴、纯真、善良的品性却是相同的,都具有一种单纯的善良、原始的可爱,他们表现出了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这里的一切,没有受到都市物质文明的污染,单纯寂寞,如梦一般宁静美好。36边城写景处皆十分精彩,使人如同目遇。小说里为什么要写景?试举一例说明之。答:小说中的自然环境的描写,常常是为制造气氛、衬托人物的情趣、心境、表现人物的心理而安排的。景是人物所在的环境,是人物的外化,人物的一部分。景即人。举例:“天快夜了,别的雀子似乎都在休息了,只有杜鹃叫个不息。石头泥土为白日晒了一整天,草木为白日晒了一整天,到这时节各放散一种热气。空气中有泥土气味,有草木气
28、味,且有甲虫气味。翠翠看着天上的红云,听着渡口飘来生意人的杂乱的声音,心中有些儿薄薄的凄凉。”此处环境的描写一来烘托了翠翠的心理活动。天快黑了,爷爷还没回来,忙碌一天的世界要休息了,翠翠也闲坐下来。看着天上的红云,嗅着空气中残留的白天热闹的气息,听到各种杂乱的声响,使情窦初开的翠翠“成熟的生命”、内心的孤寂和外面那么生机勃勃的万物形成了强烈的对照,自己的生活“太平凡”了,甚至痛苦,觉得“好像缺少什么?,不由得感到有些“薄薄的凄凉”。37沈从文认为环境是人物的外化、人物的衍生物,所以他的小说多从交代环境人手,试分析边城的开头部分在这方面的特点。答:边城由描写“茶峒”开始,白河(酉水)、河街、吊脚
29、楼、妓女,写了长长的几节,为翠翠出场作背景。38沈从文的小说边城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天快夜了,别的雀子似乎都在休息了,只有杜鹃叫个不息。石头泥土为白日晒了一整天,草木为白日晒了一整天,到这时节各放散一种热气。空气中有泥土气味,有草木气味,且有甲虫气味。翠翠看着天上的红云,听着渡口飘来生意人的杂乱的声音,心中有些儿薄薄的凄凉。”请根据小说内容,简述环境对人物心理活动有怎样的影响?翠翠为什么心里会感到“薄薄的凄凉”?答:环境特征:忙碌一天的安静下来了,天上的红云,嗅着空气中残留的白天的热闹气息,万物生机勃勃,雀子、杜鹃、泥土、甲虫都热烈勃发。翠翠心理:面对热闹环境的寂寞惆怅,觉得自己太平凡,好像缺
30、少了什么,内心骚动不安的爱情情愫通过景物对比和环境对心理的烘托,不由心生薄薄凄凉。39作者特意在故事的发展中穿插了对歌、提亲、赛龙舟等苗族风俗的描写,其作用何在?答:作者特意在故事的发展中穿插了对歌、提亲、赛龙舟等苗族风俗的描写。特别是关于端午节风俗的描写,来展示边城的美好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既是“边城”乡土性的诗意揭示,又是扑朔迷离的诗意烘托。40说说边城第二节开头几段叙事在全文中的作用。答:主要是起到了交代和烘托气氛的作用。具体来讲,是想交代故事发生地的各类行当及其业主,一方面让人觉得故事真实,一方面能了解到那儿具体的经济状况、人情风貌。另外,这些叙述把这个边地小城淳朴厚道、宁静安适的印
31、象留给了读者,为后面老船夫、翠翠、顺顺等人的具体行为(当然是与他们的善良、朴实等美德联系在一起的)提供了一个展示的基调,以求凸显出来。四、情 节 结 构41小说边城的线索是什么?结构上有何特色?答:小说以翠翠的爱情悲剧作为线索,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湘西地方的风情美和人性美。小说结构寓严谨于疏放。二十一节,一气呵成;而各节又自成起讫。虽有散文化、诗化的倾向,但全篇围绕翠翠的爱情故事这一中心逐步展开,情节集中、单纯;作品以傩送、天保两人钟情于翠翠为经线,以老船夫关心、撮合孙女的婚事为纬线,推动故事有节奏地向前发展。又以翠翠与傩送、天保的爱情纠葛为明线,以王团总想傩送当女婿为暗线。经纬交织,明暗结合,大
32、环套着小环,使文章处处呼应或照应,显得十分谨严而自然,情节的单纯性与复杂性达到了完美结合。42边城让我们了解了许多湘西民俗。请说说小说中“爷爷”向翠翠所说的两种求婚方式。(5 分)答:一种是走车路,就是婚姻由家长做主(1 分) ,请了媒人到女方家中提亲(1 分) 。一种是走马路, 就是婚姻由小伙子自己做主(1 分) ,为姑娘唱三年六个月的歌(2 分) (唱歌 1 分,三年六个月 1 分)43边城在介绍翠翠的身世时,特别交代了翠翠母亲的故事。这一交代有何作用?(5 分)【答案】突出茶峒边城的质朴人情(或:淳朴风气) 。写出了老船夫尊重女儿意愿、看重真情的性格特点,也为后面老船夫让翠翠自主选择爱情
33、作了铺垫。与翠翠后来的坎坷命运互为比照。 (三个得分点实际上可以看做三个不同的角度,即分别对小说环境描写、人物刻画和情节发展三个方面的作用。考生答出一点给 2 分,任意答出 2 点即可给 5 分)44简述边城中翠翠母亲的故事及其作用。答:在小说的第一章,作者就交待了翠翠母亲的故事:她和一个军人唱歌相熟后有了私情,军人服毒自杀,她在生下孩子之后也追随赴死。边城通过翠翠父母的爱情悲剧,反映出湘西人民在“自然”、“人事”面前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一代又一代重复着悲剧的人生,寄托了作者民族的和个人的隐痛。45边城中一再提及翠翠父母的事情,试分析它的作用。答:翠翠父母的故事是边城叙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它在
34、整个文本叙事中所起的作用也是独特而无可替代的。其作用一是在为主体线索服务的,为主体故事提供一种背景和现实环境。翠翠的故事多多少少也受到了父母故事的影响,随之产生了向翠翠父母故事类似走向的趋势,这趋势就是命运,是不可违抗的。二是推动人物成长的视觉转换。翠翠是一个情窦初开、渴望爱情的少女,随着翠翠的不断长大,翠翠似乎意识到了一点爱情是什么,心中的爱情观念清晰和坚定起来。她神往为爱情而性格强硬的母亲,幻想着能像她一样出走争取自己的幸福,同时也感受到了爱的纯洁、美丽、坚贞甚至沉重。三是翠翠父母的故事在文本中出现六次,翠翠父母的形象也渐渐丰满清晰。逐渐强化了对翠翠父母的认识,增加了文章的悲剧色彩。 46
35、有人说:边城中在祖父叙述翠翠父母的爱情故事时之所以不和盘托出,主要是为了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答:既是给读者留下想象的余地,又是塑造人物的需要。因为翠翠是作品的主要人物,详写父母的爱情故事,势必削弱对主要人物的描写。47“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叫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请鉴赏边城这个开头。答:开头采取了讲故事的方式。语言朴素,平易亲切(用了顶真修辞格),一下子带起了全文牧歌一样的意境。48“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
36、一个地方名叫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这是哪一部小说的开头?作者是谁?“这个女孩”又是谁?这个开头的语言具有怎样的特点?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答:这是小说边城的开头。作者是沈从文。这个女孩叫翠翠。开头采取了讲故事的方式。语言朴素,平易亲切(用了顶真修辞格),一下子带起了全文牧歌一样的意境。交代了故事发生地环境和故事的主要人物,为翠翠的出场作铺垫。49“可是到了冬天,那个坍塌了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那个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的年青人,还不曾回到茶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37、对这小说的结尾,谈谈你的感受。答:白塔的倒掉又重修,象征着原始而古老的湘西的终结,和对重造湘西未来的渴望。二老和翠翠的未来难以预料,反映了作者对“湘西世界”的“理想人生形式”在现代社会冲击下的隐忧。也可能终结,也可能新生。50“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这是边城结尾的文字,请对这个结尾作简要评述。答:结尾预示翠翠与傩送的爱情以悲剧而告终。“切充满了善,然而到处是不凑巧。”翠翠与傩送的情感之间碰上了太多的人事和人情,悲剧也就成为必然。但凄凉、哀愁与牵挂、期盼并存,傩送的回与不回虽然难以预料,但这对年青人纯纯的情爱已成为永恒。读者也从心底里祝福这对有情人能早日喜结良缘。51请简述沈从文的以边城为代表的乡土小说的共同特征。答:小说有显著的文化历史指向、深厚的文化意蕴,具有独特的人情风俗的乡土内容,这种小说,不重情节与人物,强调叙述主体的感觉、情绪在创作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