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大足石刻解说词(宝顶石刻部分)龙良骅 龙小帆开篇语各位朋友:欢迎你们来到美丽的石刻之乡大足旅游。大足,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公元 701 年,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将她的年号改为大足,寓意“大足天下、天下大足” 。57 年后,即公元 758年,她的曾孙唐肃宗用这个年号,颁令在巴蜀地区设置大足县,喻示“大丰大足” ,至今已经有 1250 多年历史。大足这个地名,还具有极大的象征意义。西汉末年到东汉初年,兴起于印度的佛教随着几匹白马传入中国,沿着丝绸之路和黄河流域一路向东传播,于是留下了新疆克孜尔石窟、甘肃敦煌石窟、山西云冈石窟、河南龙门石窟等佛教东传的足迹。唐朝安史之乱后,随着政治中心的南移
2、,一大批文人学士、商贾缙绅、僧侣信众、雕刻大师向南迁徙,已经在北方开始衰弱的佛教及其艺术也向南传播,从麦积山石窟、广元石窟,一直到安岳石窟、大足石刻,异军突起,别开生面,而大足石刻,代表了公元九世纪至十三世纪世界石窟艺术的最高成就,是世2界晚期石窟艺术的丰碑和绝唱。佛的足迹踏入大足之后就停顿了下来,静静地伫立在大足的青山绿水之间。大足石刻之后,在世界范围内再也没有出现这么内容丰富、规模宏大、艺术精湛的石刻造像了。现在,大足石刻已经成为世界八大石窟之一,于 1999 年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 ,成为人类共同拥有的世界级文化瑰宝。有一个概念需要说明,大足石刻是我们大足区境内所有石刻造像的总称,列入文物
3、保护单位的石刻现在有 102 处,其中有 5 处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 ,我们现在参观的宝顶石刻,只是大足石刻的组成部分之一,它由南宋著名高僧赵智凤呕心沥血 70 余年主持建造。早在大足石刻开凿过程中,就有不少达官贵人、善男信女前来大足朝拜,自古就有“东朝普陀、西朝宝顶” 、 “上朝峨眉、下朝宝顶”之说。所以,各位到大足的旅程,实际上是一条朝圣之路。让我们怀着一颗虔诚之心,放轻我们的脚步,走进宋朝的时光,走进中国最大的佛教密宗道场,走进世界晚期石窟艺术的璀灿殿堂。一、 “宝顶”题刻我们第一眼看到的是“宝顶”两个大字。遒劲丰满,气韵生动。这两个字是由清代同治年间任大足知县的王德嘉书写。王德嘉是陕西城
4、固县人,在大足为官三年(18721874) ,他大力3倡导栽桑养蚕,积极兴办地方教育,所以受到了百姓的好评。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只要为百姓办了实事,做了好事,百姓就不会忘记他。二、正觉像佛教传入中国后,对我们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思想体系、思维方式、语言词汇等等广泛地渗透到社会生活中。比如我们常说,你这个人“觉悟”不高,或者要提高“觉悟” ,“觉悟”这两个字就是佛教用语,而且是佛教修持的最高境界。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尊半身造像,名为正觉像,就是已经觉悟了,功德圆满,修成正果,成佛了。佛的意思就是“觉者” 、“知者” 、 “觉” ,按我们今天的说法,就是掌握了真理的人。很多时候,真理只掌握在少数
5、人手中,所以成佛是很不容易的哟。这尊主像雕的是毗卢舍那佛,又名大日如来,意思是“光明普照” 。佛教分为显宗和密宗,宝顶石刻属于密宗造像,毗卢舍那佛是密宗的最高本尊,是开创之祖。你看他天庭饱满,地廊方圆,两耳垂肩,目光澄澈,任你红尘纷扰,他已大彻大悟。在毗卢舍那佛的头顶,冒出两道毫光,当中有一小尊坐像,那个像叫柳本尊,是主持建造宝顶石刻的高僧赵智凤顶敬的老师,就是他把密宗引入巴蜀地区,使密宗在中华大地多延续了4四百多年。三、圆觉洞怎么才能成佛呢?我们芸芸众生关心,菩萨们也关心。我们现在参观的这个洞窟,名叫圆觉洞,反映的就是十二圆觉菩萨向佛祖毗卢舍那佛问法的情景。佛门也是等级森严,最高的果位是佛,
6、接着依次是菩萨、罗汉。门口是一头大狮子。把狮子雕在这里,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起到警卫作用,守护里面的圆觉道场不被人打扰;另一个是用狮子比喻佛陀,佛陀是人中至尊,狮子是百兽之王,所以佛说法常常被称为“狮子吼” ,具有慑服一切、让人猛然醒悟的作用。大家现在看到的这个圆觉洞,被称为“宋代造像的顶峰之作” 。洞深 12 余米,宽近 10 米,高 6 米,空间有 600 多个立方米,全是从整块的石头上一锤一錾开凿而成,没有数十年功夫是雕不成功的。洞窟的正前方有三尊主像,中间的是毗卢舍那佛,左边的是阿弥陀佛,右边的是释迦牟尼佛。前面跪着一位菩萨,他是十二圆觉菩萨的化身,表明正在轮流向佛祖请教修行圆满清静的
7、无上智慧法门。洞窟的两边呈对称型排列着十二圆觉菩萨,左边从里往外分别是文殊菩萨、普眼菩萨、弥勒菩萨、大势至菩萨、净业障5菩萨、圆觉菩萨;右边从里往外分别是普贤菩萨、金刚藏菩萨、清净慧菩萨、辨音菩萨、普觉菩萨、贤善首菩萨。这窟造像有着高超的艺术性,布局严整,科学合理,可以说巧夺天工。首先从大门上方开了一个天窗解决光线问题,一束光线斜射进来,正好照在正中跪着的菩萨身上,象征着听了佛祖的说法,具有开“天窗”的作用,有让人茅塞顿开、醐醍灌顶的效果;在左边的石壁上,雕有一个托钵僧,高举的钵口上方是一个龙头,龙头上端开有暗沟,渗水通过龙头流入钵内,再经过钵下的暗沟排出洞外,游人只听见流水淙淙,却看不见水,
8、这股水流,也是大足人民的母亲河濑溪河的源头之一;十二圆觉菩萨高座莲台之上,头戴高花冠,身着薄衣衫,胸饰密璎珞,纹理清晰,衣衫柔和,充满质感,背后装饰有祥云、山水,使得这个道场气场充足;圆觉菩萨身下的供桌,全为仿木型石刻,几乎可以以假乱真,供桌上的供盘,装满葡萄、石榴、蟠桃,再配以盆景假山,栩栩如生。从这里我们还可以看出,至少在南宋,大足人民就开始普遍采用园林艺术。今天,大足人民更是将园林艺术发扬光大,大足城区两山环抱,濑溪河婉蜒而过,两岸芳草鲜美,城内绿树成荫,山水之中有城市,城市之中有山水,已经被评为国家级山水园林城市和人居环境范例城市。洞的门口,有一个井盖,我们用脚一蹬,会发出咚咚的清脆响
9、声,相传下面是一口龙井,镇锁着一条“孽龙” 。民间传说,6宝顶山下,有一户穷苦人家,母子二人相依为命。一天,儿子聂郎上山割草,发现一丛草十分茂盛,割完装了满满一背篓,正当他背着草转身要回家,那丛草又长了出来,又绿又嫩,以后天天割天天长,聂郎感到十分奇怪,他拔出草根,发现泥土里有一颗闪闪发光的夜明珠。他把这颗夜明珠悄悄拿回家放在米柜里,结果米柜里的米怎么也吃不完,母子俩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但不久,财主知道了这件事,逼着聂郎要把珠子交出来,聂郎不答应,慌忙中把珠子吞进了肚子里,结果口干舌燥,喝了一碗又一碗水也解不了渴,他母亲就叫他到河边去喝,结果他一到河边就化成了一条龙,向大海游去,他的母亲急了
10、,就在后面边呼唤边追赶,每喊一次,聂郎就回一次头,喊了二十四次,就留下了二十四个沙滩,老百姓称为“望娘滩” 。聂郎很孝顺,每年的清明节,他都要从大海里游回家来看望母亲,沿途都要刮风下雨,损坏庄稼,所以人们也称他为“孽龙” 。为保护老百姓的财产不受损失,有一年孽龙回家时,佛祖就施法将它锁在了我们脚下的龙井里,从此就再没有自然灾害发生了。四、牧牛图大足地处四川盆地东部,属于典型的丘陵地区,农业一直很发达,现在是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区。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这幅组雕牧牛图 ,洋溢着浓郁的田园生活气息,好似一幅南宋时期的巴蜀风情画。画的主体是牛和7牧人。现实生活中,我们形容一人的脾气不好叫他“牛脾气” ,汉字的
11、“犟”也有一个“牛”字,说明牛这种动物脾气倔,难驯服。而在佛教道场里,则借牛来喻示人的“心” ,牧人则代表“修行者” ,牧人驯牛的过程,就是佛门弟子“调伏心意”的修行过程。这组雕像由十幅画面组成:第一组:未牧图。一牛昂着向前奔,牧童双手紧拉缰绳牛也不回头。说明人还没有修行,处于混沌状态,心中很野,杂念和欲望都很多,还在苦海里乱窜。第二组:“初调图” 。一牛想向东奔去,牧童身背斗笠,右手举鞭,左手牵缰绳,强使牛回首转身。佛的法力开始发挥作用了。第三组:受制图。昂起的牛头已经低下来,牧童右手牵绳,左手举鞭,驱牛下坡。说明人的心已经开始皈依佛法了。第四组:“回首图” 。牛回首,面向牧童谛听。苦海无边
12、,回头是岸呀。第五组:驯服图。牛静立在牧童旁,认真听主人谈话。说明受佛法教诲,人心平静下来了。第六组:“无碍图” 。牧人满面笑容,在仔细倾听;牛跪伏于地,引颈向山溪饮水。说明人的心灵获得了自由,无所挂碍了。第七组:“任运图” 。牛在溪边饮水,牧童悠闲地看着牛笑。8第八组:“相忘图” 。牧童坐在山石上,怡然忘情,牛在一边埋首舔蹄,没有牧童看管,也非常安分了。说明人已经完全皈依佛法,超脱三界外,出乎五行中了。第九组:“独照图” 。一老牧人随意坐在山石上,横吹短笛,牛饮着山溪流水,温顺服帖。没有红尘所累,这是上升到一种高远的境界了。第十组:“双忘图” 。牧童袒胸露腹,仰卧在山石上酣睡。牛跪伏在地上,
13、恬静安详。树上倒吊一猴子,伸前手抓牧童的衣袖,但牧童浑然不觉。猴子在这里象征着“魔” “邪念”和不安份的心,也战胜不过强大的佛法了。旁边有一首禅诗:“了了了无无所了,心心心更有何心,了心心了无依止,圆灯无私耀古今,人牛不见杳无踪,明月寒光万象空,若问其中端的意,野花芳草自丛丛。 ”诗的意味,大家可以慢慢品。特别是当今时代,诱惑很多,欲望很多,人心浮躁,我们怎么才能获得心灵的宁静,享受人生的幸福?我们也应该“修持” ,当然不一定要皈依佛门,也不一定要到深山老林出家,而是要学会“忘” 、学会“了” ,要给内心留出足够的空间,这样才能装得下幸福的感觉。民国时期的美女加才女林徽因说:“真正的平静,不是
14、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 ”五、九护法神像9宝顶石刻,是我国最大的石刻密宗道场,道场,指佛教徒祭祀或修行的地方。宝顶石刻,分布区域达方圆 5 华里,有造像近万尊,我们现在所在的地方叫大佛湾,其他还有广大寺、小佛湾、佛祖寺、倒塔等。大佛湾形若马蹄,回环 500 多米,共雕有 31 幅大型雕像群,这些造像都经过精心设计,没有一处内容重复,这在国内独一无二,它用连环画的形式,展现了丰富博大的佛教经典,研究者称:“凡释典所载,无不备列,几乎将一代大教搜罗毕尽。 ”道场是圣地,所以需要有人看护和警卫,九护法神就恪尽职守,忠实地守卫在大门口(近年由于改道,大门前移了) 。护法神全部都是青面獠牙,
15、凶神恶煞,挥剑荷刀,其实他们都是佛和菩萨的化身,以又凶又恶的面目出现,意在为众生扫除“魔障” ,尽快达到觉醒。佛和菩萨不管是以慈祥的面目还是凶恶的面目出现,都是劝人向善;而人世间有一类人,我们称为“笑面虎”或“假装正神”的人,面善心不善,这类人最需要警惕。六、六道轮回图佛教与伊斯兰教、基督教并列为世界三大宗教,传入中国后又与中国本土的道教、儒教相融合,对世界、特别是东方国家产生了重大影响。佛教内容精深,体系庞杂,经典浩如烟海,要想深入了解10的确不容易。但佛教的基本教义却可以用四个字概括:“因果报应” 。我们常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就很形象地阐述了佛教的因果关系。现
16、在我们看到的这幅造像叫六道轮回图。一尊金刚菩萨,双手捧着一个大圆盘,佛经称为转法轮;法轮正中坐着一小佛,从佛心生出六道毫光,把法轮分割为六部分,即六道;法轮又分四层,中间是佛像,第二层刻“天、人、阿修罗、饿鬼、地狱、畜生”六道,一切众生根据你所做的“业” ,不断地在这六道中轮回;第三层刻着将军、渔翁、老者等各色人物;第四层刻着一个个生灵转世的轮回图像,如猪、牛、羊、马等等,如果你这世是人,作孽太多,下世就将投身成猪马牛羊;如果现在是猪马年羊,只要积善积德,下世就可投胎成人。所以我们不要因为善小而不为、更不要因为恶小而为之,人人都有一本账哟,行善积德要从现在开始,从小事做起,日积月累,才能修成正果。俗话说,做一件好事不难,做一辈子好事就难,所以贵在坚持。佛教以为,人生来就是痛苦,既有生老病死,又有悲欢离合,要跳出六道轮回之外,得到彻底解脱,只有修行成佛。在法轮的下方,左侧刻有一妇人与一小人扶轮,右边刻一男子与一恶鬼扶轮,他们有缘走到一起,那么今后作善业就得善报,作恶业就会得恶报。佛教以为,时时都是缘,事事都是缘,今天我们大家有幸走到一起就是一种缘,至于结下的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