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优质安全栽培技术(图解版).doc

上传人:ng****60 文档编号:3294595 上传时间:2019-05-2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玉米优质安全栽培技术(图解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玉米优质安全栽培技术(图解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玉米优质安全栽培技术(图解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玉米优质安全栽培技术(图解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玉米优质安全栽培技术(图解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陕西省农技服务“大荔模式”实用技术丛书大荔县农村综合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指定培训教材陕西荔民农资连锁有限公司科技扶贫培训教材玉米优质安全栽培技术(图解版)张立功 安师禄 周亚军 编写玉米优质安全栽培技术(图解版)第一章 玉米生育期及管理要点玉米从播种到新生子粒成熟,要经历发芽、出苗、拔节、抽穗开花、成熟等一系列阶段性变化,这一整个过程就构成了玉米的一生,所经历的天数称为生育期。玉米一生有 5 个时期与产量密切相关,一、发芽出苗期(从种子萌动至第 1 片叶出土) (一)主要生育特点 种子播下之后,当温度、水分、空气得到满足时,即开始萌动。当胚根突破胚根鞘露白时,即很快长出,一般先出胚根,后出胚芽。胚

2、芽的最外层是一个膜状的锥形套管,叫胚芽鞘,它能保护幼苗出土时不受土粒摩擦损伤,出苗时它像锥子一样尖端向上,再靠胚轴的向上伸长力,使得胚芽顺利地升高到地面,这是玉米比其他作物更耐深播和较易出土的原因。胚芽鞘露出地面见光后便停止生长,随之第一片叶破鞘而出,当第一片叶伸出地面 2cm 时即为出苗。 (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影响种子发芽出土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和水分。 温度:幼苗发芽的最低温度为 6-7,在这个温度下发芽缓慢,种子在土中时间长,易受病菌侵害而感病烂种,出现病株与缺苗。发芽最适温度为 1012,最快温度为 2530,最高温度为 4450。在适宜温度范围内,随温度升高发芽出苗速度加快,但在高温

3、下发芽容易受阻。 水分:水分对发芽十分重要,幼苗种子吸收水分达到自身重量的 45-50时才能发芽。发芽出苗期要求土壤适宜含水量应占田间最大持水量的 65-70。 温度与水分适宜时,播种至出苗大约需 18-20d。当遇到低温、干旱或播种过深,播种到出苗最长时间可达 25-30d。 (三)栽培技术要点 发芽出苗期是玉米一生的始期,此期生育好坏对后期生育及产量有直接影响。因此要保证播种质量,让种子从落地时开始就有一个良好的土壤环境,为培育齐苗、全苗、壮苗打下基础。 1、精细整地 精细整地是保证播种质量的重要措施,最理想的是秋整地。秋整地的好处是土壤经过秋冬冻融交替,结构得到改善,便于接纳秋冬雨水,有

4、利于保墒。春整地容易失墒,土块不易破碎,影响播种质量。 2、适时早播 适时早播是保证出苗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它能相对地延长玉米的生育期,使子粒灌浆期处于相对较高的温度条件下,能避免和减轻生育后期低温和早霜的危害,为生育期较长的品种安全成熟争取时间。在春季易旱区有利于抢墒,充分利用土壤中的水分,并使幼苗生长处于相对较低的温度条件下,根系发育良好,幼苗健壮,有利于蹲苗,增强抗倒伏能力。但是,如果播种过早,地温低,种子在土中时间长,易受土壤有害菌浸染,造成弱苗,甚至烂种,感染丝黑穗病等。播种期的确定,主要取决于种植区域的温度、水分条件。温度条件,可在 5locm 耕层地温稳定通过 6-7时开始播种,

5、稳定通过 7-8时作为适宜播种期。 在播种期方面存在的问题:在中部产区有的地方过分地强调早播,忽视了低温对出苗带来的危害,在春季低温年份或芽势弱的种子,坏种、缺苗现象经常出现。而西部产区,无溉条件的,有等雨播种的现象,结果大量的热量资源白白地浪费掉了。3、播种深度适宜,播后做好镇压 适宜的播种深度,也是保证苗全、苗齐、苗壮的重要技术环节。确定播种深度要因土壤质地、土壤水分以及品种特性而异。当土质粘重、水分充足、种子拱土能力较弱时,应适当浅些,但不能浅于 2.5cm;如果土质疏松、水分较少、种子拱土能力强时,可适当深些,最深不宜超过 4cm。播种过浅,不利于次生根生长;播种过深,出苗晚,苗小,苗

6、弱。 播后镇压具有保墒、提墒、接墒,促进种子早发芽、次生根早发的作用。在土壤水分少时,播后镇压是保证苗全、苗齐的重要措施。镇压强度和时间应依土壤质地和墒情而异,即墒情较差的壤土、沙壤土以及一般类型的土壤,最好是随播随镇压;土壤水分适宜的轻质壤土,可在播后 0.5-1d 内进行镇压;土质粘重或含水量较大的土壤,应在播后地表稍干时进行轻镇压。 播种在玉米生产中非常重要,如果因播种质量不好,一旦出现了缺苗、断条及三类苗,即使再进行精细的田间管理也难以弥补由描种质量不好带来的影响。由此,对玉米来说“七分种,三分管” ,强调“种”是有道理的。 二、苗期(从第 2 片叶出现至拔节) (一)主要生育特点 这

7、一生育阶段主要是分化根、茎、叶等营养器官,次生根大量形成。从生长性质来说是营养生长阶段,从器官建成主次来说,以根系建成为主。 第二片叶展开时,在地面下的第一个地下茎节处开始出现第一层次生根,以后大约每展开两片叶就产生 1 层新的次生根,到拔节前大约共形成 4 层。它们主要分布在土壤近表面,同初生根一起从土壤中吸收养分和水分,供植株地上部分生长发育需要。在发根的同时,新叶也不断出现,除了在种胚内早已形成的 5-7 片叶之外,其余的叶片及茎节都是在拔节以前由幼芽内的生长点分化而成。 通常所说的拔节,从生理上来说是以雄穗生长锥开始伸长为标志。出苗到拔节需要经历的时间因品种特性及所处环境条件而异。一般

8、生育期短的品种,环境条件优越,所需时间短;反之,生育期长的品种,环境条件较差,出苗到拔节时间就长。(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温度:温度是影响幼苗生长的重要因素,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生长越快。当地温在 2024时,根系生长健壮;45时,根系生长完全停止。玉米在苗期具有一定的抗低温能力,在出苗后 20d 内,茎生长点一直处在地表以下,此期短时间遇到-2-3的霜冻也无损于地表以下的生长点。当4低温持续 1h 以上时,幼苗才能受到冻害,甚至死亡。苗期受到一般的霜冻,只要加强田间管理,幼苗在短期内尚能恢复正常生长,对产量不致于造成明显的影响。苗期一般的低温虽不能使植株死亡,但削弱对磷的吸收能力,叶

9、片出现暗绿或紫红色。所以在吉林省采取垄作方式,对提高地温,促进幼苗生育有一定作用。水分:玉米苗期由于植株较小,叶面积不大,蒸腾量低,需水量较小,又因为种子根扎得较深,所以耐旱能力较强,但抗涝能力较弱,水分过多也影响玉米生育。此期玉米所需要的水分大约占玉米一生所需水分总量的 2123。土壤适宜含水量应保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 65-70。 养分:玉米幼苗在 3 片叶以前,所需养分由种子自身供给,从第四片叶开始,植株才从土壤中吸收养分。这个时期根系和叶面积都不发达,生长缓慢,吸收养分较少。据研究,苗期吸收的氮量占全生育期所需总量的 6.5-7.2%。氮不足,苗弱且黄,根系少,生长缓慢。反之,氮过多,

10、地上部分生长过旺,报系反而发育不良。对磷的需要量此期占全生育期所需总量的 23。缺磷时根系发育不良,苗呈紫红色,生长发育延迟。4 片叶以后对磷反应更敏感,需要量虽然不大,但不可缺少,原因在于磷有利于根系生长发育,并能促进对氮的吸收,常称此期为玉米需磷的临界期,一直到 8 叶期仍是需磷的重要时期。苗期对钾的吸收量占全生育期所需总量的 6.5-7.0。充足的钾能促进对氮的吸收,有利于蛋白质形成。缺钾时植株生长缓慢,叶片呈黄色或黄绿色,叶片边缘及叶尖干枯,呈灼烧状。锌不足时,植株发育不良,节间缩短,叶脉间失绿,出现黄绿条纹,缺锌严重时叶片呈白色,通常称之为“花白苗” 。玉米苗期需要有足够的养分供应,

11、才能保证植株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苗期所需养分一是从土壤中吸收,再是从施入的口肥中摄取。苗期根际局部施肥过多,会使土壤溶液浓度过高,导致小苗叶片灰绿“发锈” ,严重时叶片卷曲,甚至死亡,出现烧苗。所以,播种时口肥施入要适量,并要与种子保持一定距离,免得出现烧种烧苗现象。 (三)生产技术要点 玉米苗期虽然生长发育缓慢,但处于旺盛生育的前期,其生长发育好坏不仅决定营养器官的数量,而且对后期营养生长、生殖生长、成熟期早晚以及产量高低都有直接影响。因此,对需肥水不多的苗期应供给所需养分与水分,加强苗期田间管理,培育大苗、壮苗,对获得高产是非常重要的。 三、穗期(从拔节至雄穗抽出) (一)生长发育特点 玉

12、米幼茎顶端的生长点(即雄穗生长锥)开始伸长分化的时候,茎基部的地上节间开始伸长,即进入拔节期。玉米生长锥开始伸长的瞬间,植株在外部形态上没有明显的变化,在生理上通常把这一短暂的瞬间称之为生理拔节期。生理拔节期与通常所说的拔节期在含义上基本相同,只不过用生理拔节期这一概念更确切地表明雄穗生长锥分化从此时已开始。 进入拔节期,早熟品种已展开 5 片叶,中热品种展开 6-7 片叶,中晚熟品种展开 8 片叶左右。拔节期叶龄指数约 30左右(叶龄指数系某一生育时期展叶片数与该品种全株总叶片数的百分比),如果已知某品种总叶片数,即可用叶龄指数作为田间技术措施管理的依据。这一阶段新叶不断出现,次生根也一层层

13、地由下向上产生,迅速占据整个耕层,到抽雄前根系能够延伸到土壤 110cm 以下。原来紧缩密集在一起的节间迅速由下向上伸长,此期茎节生长速度最快。从拔节期开始,玉米植株就由单纯的营养生长阶段转入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井进阶段。 拔节到抽雄阶段是玉米一生生中常重要的发育阶段,中熟品种大约需 30-35d,中晚熟、晚熟品种大约需 35-4od 时间。这一生育阶段在营养生长方面,根、茎、叶增长量最大,株高增加 4-5 倍,75以上的根系和 85左右的叶面积均在此期形成。在生殖生长方面有两个重要生育时期,既小口期和大口期。小口期处在雄穗小花分化期和雌穗生长锥伸长期,叶龄指数 4550,此期仍以茎叶生长为中心

14、。大口期处在雄穗四分体时期和雌穗小花分化期,是决定雌穗花数的重要时期,叶龄指数 60-65。大口期过后进入孕穗期,雄穗花粉充实,雌穗花丝伸长,以雌穗发育为主,叶龄指数 80左右。到抽雄期叶龄指数接近90。 (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温度:当日平均温度达到 18时,拔节速度加快,在 15-27范围内,温度越高,拔节速度越快。当日照、养分、水分适宜时,日平均温度在 2224之间,既有利于植株生长,又有利于幼穗分化。拔节到抽雄持续时间随温度升高而相应缩短,雄穗和雌穗分化速度加快。反之,若温度较低,抽雄时间后延,不仅雄穗和雌穗分化速度减缓,而且穗分化的质量也受到影响。穗分化期间温度降到 17时,小穗分化

15、基本停滞;降到 10左右时,雄穗花药干瘪,没有花粉,有的花粉即使已经形成,也没有生命力,雌穗有的小花没有花丝,成为无效花,不能受精。 日照:玉米是短日照作物,在短日照条件下,雄穗可提前抽出,晚熟品种对此更为敏感。但在东北产区种植的玉米由于长期栽培,对当地气象条件有一定的适应性,对短日照要求不十分严格,即无论在 8-10h 的短日照或 15h 以上的长日照下,都能抽雄开花,所不同的只是短日照更易使抽雄开花提前。日照长短的作用有时也受氮素影响,长日照下氮素能促进提前抽雄,在短日照下则没有这种作用,但能加速雌穗出现。所以,在引种时用施氮调节花期可起一定作用。 水分:玉米是需水较多的作物,到拔节期由于

16、气温较高,加之叶面积增大,蒸腾作用强盛,对水分的要求十分迫切,此期玉米需水量约占一生需水总量的 23-32。这一时期的土壤含水量应保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 70左右。到抽雄前 10d,开始进入一生对水分最敏感的时期,此时一株玉米一昼夜耗水量可达 2-4kg。如果拔节至抽雄阶段水分不足,不仅植株营养体小,而且雄穗产生不孕花粉,雄穗不能及时抽出,也就是农民通常所说的“卡脖旱”。同时,雌穗发育受阻,小花行数及总小花数也会减少。因此,此期遇干旱时,有灌溉条件的地方一定要进行补水灌溉,使土壤含水量达到田间最大持水量的 7080。 养分:从拔节期开始,玉米对营养元素的需要量逐渐增加。吉林省地处春玉米产区,由

17、于生育期较长,生育前期温度较低,生育缓慢,所以需肥高峰和夏玉米相比相对晚些。到抽雄期需氮占一生所需总量的 60-65,对磷的需要量占 5565,对钾的需要量较多,占一生所需总量的 85左右。拔节至抽雄阶段所需的磷、钾肥通常在播种时以口肥方式施人,氮肥一小部分作口肥施入,大部分在拔节期以追肥方式施入。 (三)环境条件对生育的影响及生产技术要点 在拔节到抽雄这一旺盛生长阶段,当田块养分不足或在某些年份遇到干旱,都会影响正常生长发育,表现在加剧了营养器官和生育器官之间的争水、争肥矛盾,造成植株矮小,气生根不能顺利地发育。雄穗产生花粉的数量及质量都要受到影响。雌穗也发育不良,即穗小、吐丝期推迟,甚至有

18、部分花丝不能伸出苞叶,失去受粉机会。并会使抽雄与吐丝的间隔时间拉长,直接影响授粉与受精。这种情况一旦出现,即使再灌溉、施肥,补充水分和养分,也难以弥补已经造成的损失。所以,在生产上应在这一时期到来之前,做好追肥、铲膛、灌水等田间管理,满足玉米生长发育所需,免误农时。 四、花期(从雄穗抽出至雌穗受精完毕) (一)生长发育特点 抽雄开花:多数玉米品种雄穗抽出后 2-5d 就开始开花散粉,晚的可达 7d,个别品种雄穗刚从叶鞘抽出就开始开花散粉。一般开花后的 25d 为盛花期,这 4d 开花数约占开花总数的 85,而又较明显集中在第三天、第四天,约占总开花数的 50。一般雄穗开花全程需 5-8d,如果

19、遇雨可延迟到 7lld。玉米在昼夜都能开花,一般上午 7-Ilh 较盛,其中79h 开花最多,夜间少。玉米制种田亲本自交系的开花习性与品种或杂交种相同,所以,杂交制种应在每天的盛花时进行授粉。 吐丝受精:多数玉米品种在雄穗开花散粉后 24d 雌穗开始吐丝。一般位于雌穗中部的花丝先伸出苞叶,然后向下、向上同时进行果穗顶部花丝最后伸出苞 9 叶。一个穗上的数百条花丝从开始伸出到完毕一般历时 5-7d,个别小穗型品种少于 5d。通常所说的吐丝期是指中部花丝伸出苞叶之日。花丝伸出苞叶之后继续伸长,一直到受精过程结束才停止生长,花丝干枯自行脱落。花丝伸出后如果没授上粉,其生命力将持续 10-15d,花丝

20、伸长最大长度可达 30-40cm。花丝自行脱落是雌花完成受精过程的外部标志,受精完成就表明一粒新的种子开始发育。 从雄穗抽出到雌穗小花受精结束,一般需 710d,晚熟的多花型品种所需时间长些。 (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温度:玉米在抽穗开花期要求适宜的日平均温度为 2526,生物学下限温度为 18。在吉林省多数玉米产区此期日平均温度为 23-24,有的年份还不到 22。生产实践表明,此期略低于最适温度并不影响正常开花受精。但如果温度高于 32-35,再伴随干旱,花粉就会失去发芽能力,花丝也易枯萎,影响授粉受精,未受精花数将明显增加。 水分:此期玉米对水分反应敏感,对水分要求达到了最高峰,平均日耗

21、水量达60m3hm2 左右。在吉林省此期土壤含水量以田间最大持水量的 8085为宜。水分不足,抽雄开花持续时间缩短,不孕花粉量增加,雌穗花丝寿命缩短,甚至伸不出苞叶,授不上粉,直接影响受精结实。如果遇到干旱,有灌水条件的地方要进行补水灌溉。 养分:抽雄开花期玉米对养分的吸收量也到了盛期。在仅占生育总日数 7-8的短暂时间里,对氮、磷的吸收量接近所需总量的 20,对钾的吸收量更大,约占一生所需总量的 28左右。 (三)栽培技术要点 开花授粉阶段经历时间虽短,但它是玉米一生中最关键的生育时期,此期环境条件不良,直接影响受精过程及受精花数。为此,必须强调指出,这个阶段植株生育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前

22、一生育阶段的养分供应及植株长势。因此,为使开花受精顺利通过,打下培育大穗的良好基础,肥水等措施应在此阶段到来之前施用。在肥水条件较差的土壤上,应重施拔节肥,在肥水充足的条件下,氮肥施用时期可推迟在抽雄前的 710d。 五、粒期(从受精花丝自然脱落到子粒脐部黑色层出现) (一)生长发育特点 生育期不同的品种,粒期经历时间也不同,即生育期(出苗至成熟)130d 的中熟品种,粒期一般 55d 左右;生育期 135d 的中晚熟品种,粒期 58d 左右;生育期 140d 的晚熟品种,粒期 62d 左右。不论生育期及粒期长短,按着子粒的形态、干重和含水量等一系列变化,均可将粒期大致分为四个时期,即形成期、

23、乳熟期、蜡熟期和完熟期。粒期是决定穗粒数和千粒重的关键时期。 形成期:自雌花受精到乳熟初期为止,一般经历天数为粒期总天数的 15 左右,即 12-15d(中熟品种需 12d 左右,晚熟品种 15d 左右)。此期胚的分化基本结束,胚乳细胞还在形成。子粒体积迅速膨大,到末期达到最大体积的 75左右。子粒水分含量很高,达 90左右,干物质积累却很少,粒干重约占最大粒重的 10左右。子粒外观呈白色珠状,胚乳清浆状,果穗轴已定长、定粗。此期遇到气候条件异常或水分、养分不足,将会影响子粒体积膨大,对继续灌浆不利,早期败育粒将会出现。 乳熟期:子粒形成期过后即进入乳熟期,经历天数约为粒期总天数的 35,即

24、35-40d。此期通常称之为子粒灌浆直线期,子粒干物质迅速积累,积累量约占最大干重的 80左右,体积接近最大值,子粒水分含量 80-60。由于在较长时间内子粒呈乳白色,故称乳熟期。如果养分不足或在乳熟初期遇到干旱、低温、寡照等,将会有大量早期败育粒出现,果穗秃尖长,影响穗粒数。如果干旱或低温出现在乳熟中期,会出现部分中期败育粒,也影响穗粒数和千粒重。此期是决定穗粒数和千粒重最关键时期。 蜡熟期:自乳熟末期到完熟期以前,经历天数约为粒期总天数的 15,即 11-15d。此期干物质积累量很少,干物质总量和子粒体积已经达到或接近最大值。子粒水分含量下降到60-35。子粒内容物由糊状转变为蜡状,故称为

25、蜡熟期。 完熟期:蜡熟期后,干物质积累已停止,主要是脱水过程,子粒水分降到 35-30。胚的基部出现黑色层即达到完熟期。 纵观子粒发育的全过程,即干物质的积累和体积的增大,主要是在子粒灌浆的中期,确切地说中熟品种在授粉后 10-45d 之间,中晚熟品种在授粉后 12-47d 之间,晚熟品种在授粉后 1450d 之间。通常将此期称为子粒灌浆直线期或快速增重期,在授粉后与成熟前的各10-15d 间子粒增重缓慢,称为缓慢增重期。 (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温度:此期玉米要求适宜的日平均温度为 20-24,如果温度低于 16或高于 25,将影响子粒中淀粉酶的活性,养分的运输和积累不能正常进行。在吉林省中

26、部玉米产区,常年子粒灌浆期间日平均温度在 1922之间,所需10活动积温 1150-1200d。生产实践证明,此期间日平均温度在 2122的年份子粒灌浆速度快,成熟早,产量高。而日平均温度低于 20的年份灌浆速度慢,成熟晚,收获时子粒水分大,产量相对较低。温度对子粒产量的影响主要是千粒重的变化,穗粒数所受影响相对较小。 水分:受精到其后的 20d 前后,是玉米一生中对水分需要量大,反应敏感的时期,通常将此期称为玉米需水临界期。水分不足,既不能使子粒体积迅速尽可能地膨大,更限制干物质向子粒运输积累,导致早期败育粒多,穗粒数和千粒重同时受到影响。因此,在子粒灌浆初期干旱时,有灌水条件的要进行补水灌

27、溉。子粒灌浆中期水分不足,会出现中期败育粒,千粒重下降,穗粒数减少。在吉林省西部玉米产区,子粒灌浆期间经常出现“秋吊” ,对产量影响较大。但是如果子粒灌浆期水分过多,将会影响根系寿命,引起倒伏,并且根腐病和茎腐病将严重发生,对产量有直接影响。 养分:子粒灌浆期间同样需要吸收较多的养分,此期需吸收的氮占一生所需总量的45左右。氮素充足能延长叶片的功能期,稳定较大的绿叶面积,避免早衰,对增加千粒重有重要作用。钾素虽在开花前都已吸收完,但如果吸收数量不足,会使果穗发育不良,顶部子粒不饱满,出现败育粒或因植株倒伏而减产。 (三)栽培技术要点 种植品种生育期不宜过长,适时早播,采用综合技术措施促进前期生

28、育,保证充足的肥水供应。延长子粒灌浆期,并使其处于相对较高温度条件之下,适当晚收,使生育期长的品种达到完熟。 纵观玉米的一生可以看到,播种至拔节是决定苗的数量与质量的重要时期,穗期和花期是决定雌穗总花数及受精花数的重要时期,粒期是决定穗粒数与千粒重的关键时期。在生产中要整好地,播好种,在穗期、花期和粒期到来之前,就提供良好的肥水条件,以保证穗大、粒多、粒重,获得高产。第二章 玉米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一、 玉米播种技术(一) 、精选种子为了提高种子质量,在播种前要对籽粒进行粒选,选择籽粒饱满、大小均匀、颜色鲜亮、发芽率高的种子,去除秕、烂、霉、小的籽粒。(二) 、种子处理玉米在播种前通过晒种、浸种和

29、药剂拌种等方法,增强种子发芽势,提高发芽率,减轻病虫害,达到苗早、苗齐、苗壮的目的。1、晒种。将选出的种子在晴天中午摊在干燥向阳的地上或席上,翻晒 2-3 天。2、浸种。一般采用冷浸和温汤方法。冷水浸种时间为 1224 小时,温汤(5558)一般 612 小时,也可用 25 公斤腐熟人尿兑 25 公斤水或沼液浸种 12 小时,另外也可用0.2%的磷酸二氢钾或微量元素浸种 1214 小时。注意:浸过的种子要当天播种,不要过夜;在土壤干旱又无灌溉条件的情况下,不宜浸种。3、拌种。可以用农药拌种如 50%辛硫磷乳油,每公斤种子 2.5ml 辛硫磷乳油,也可用微量元素如“傲绿”牌营养素拌种,每公斤种子

30、 45 克营养素。包衣种子无需浸种和拌种。(三) 、足墒适时早播根据我市的气候条件,早播有利于玉米早期蹲苗、延长生育时期。麦龚套种,在小麦成熟前 715 天趁墒套种。高产田晚套种,中低产田早套种。铁茬播种,为了实现早播,麦收后抓紧时间灌足底墒水,足墒铁茬播种,要在 6 月 15 日以前播种完毕。铁茬播种的方式有冲沟播种和挖穴点播。播种时要求深浅一致,播深 5 厘米左右,点播每穴 23 粒,株距要均匀,覆土要严,确保一播全苗。(四) 、合理密植玉米的合理密度受气候、肥水、品种特性的影响,一般地力条件较高,施肥较多,灌溉条件好的密度要大些,植株矮小的叶片上冲的紧凑型品种密度应大些。可采用宽窄行种植

31、,宽行 80 厘米,窄行 40 厘米。株距可根据密度而定。二、科学施肥技术俗话说:“玉米是个大肚汉,能吃能喝又能干“。亩产玉米 500 公斤以上的中高产田,根据夏玉米生长发育特点及示范区土壤条件需追施纯氮 18-24 公斤,纯磷 6-8 公斤,纯钾 5-8公斤。追施时坚决杜绝“一炮轰” 、只追氮肥的现象,要根据示范区测土化验结果实行平衡配方施肥,不仅重施氮肥,而且要配合磷钾肥和微肥,依据轻施提苗肥、早施攻杆肥、重施攻穗肥,补施攻粒肥,分次追施。采用分次追施较“一炮轰“、单施氮肥增产 10%以上。重点示范区的施肥技术如下:1、攻杆肥。在播种后 25 天左右,苗高一尺时,追施攻杆肥又叫拔节肥,能够

32、促使中上部叶片增大,延长下部叶片的光合时期。这次追肥占总追肥量的 20-30%,可亩追适合各区的“沃力“牌玉米专用 BB 肥 3040 公斤。也可亩追尿素 10-15 公斤(碳铵 30-40 公斤) ,过磷酸钙 20-35 公斤,氯化钾 10-15 公斤,硫酸锌 2 公斤。宽窄行播种的田块,追肥要追在窄行中间,追近不追远。2、攻穗肥。播种后 45 天左右,株高 120 厘米左右,追施攻穗肥。此期正是玉米生长最旺盛的时期,是决定果穗大小,籽粒多少的关键时期,需肥量最大。这次追肥占总追肥量的5060%,最好选用碳铵或尿素。亩追碳铵 65-80 公斤或尿素 25-30 公斤,追在宽行中间,追远不追近

33、。3、攻粒肥。播种后 60 天左右,在玉米抽丝始期,追施攻粒肥,可以预防玉米后期脱肥,但用量不能太大,只占追肥总量的 1020%。亩追尿素 68 公斤。玉米的这三次追肥时期可以简单地记为:头遍追肥一尺高,二遍追肥正齐腰,三遍追肥出“毛毛“。另外,在玉米抽雄开花后,要进行根外追肥,一般每亩用 0.40.5%的磷酸二氢钾溶液 150200 斤喷施茎叶,可以显著提高粒重。三、科 学 灌 溉 技 术为了保证玉米的高产稳产,除了发展和完善水利设施外,还必须推行科学灌溉技术,实施节水灌溉措施。节水灌溉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沟灌和隔沟灌。玉米种植行距较宽,采用沟灌非常方便。还可采用隔沟灌的方式,即只在玉

34、米宽行开沟灌水,即省工又省水。2、管道输水灌溉。一般采用有地下硬塑管,地上塑料软管,一端接在水泵口上,另一端延伸到玉米田远端,边灌边退。3、喷灌和滴灌。喷灌和滴灌具有省水、省工、省地、保土和适应性强的特点。 玉米田要不要浇水,应根据玉米的生长发育情况、天气情况和土壤含水量情况而定。播种时,良好的土壤墒情是实现苗全、苗齐、苗壮、苗匀的保证。若壤土含水量低于 16,粘土含水量低于 20,沙土含水量低于 12即需要灌水。从玉米生长发育的需要和对产量影响较大的时期来看,一般应浇好 4 次关键水: (1)拔节水。玉米苗期植株较小,耐旱、怕涝,适宜的土壤水分为田间持水量的6065之间,一般情况下可以不浇水

35、。但玉米拔节后,植株生长旺盛,雄穗和雌穗开始分化,需水量增加。墒情不足时,浇小水。 (2)大喇叭口水。该期进入需水临界始期,此期干旱会导致小花大量退化,容易造成雌雄花期不育,遭遇“卡脖旱” 。 (3)抽穗开花水。 玉米抽雄开花期前后,叶面积大,温度高,蒸腾蒸发旺盛,是玉米一生中需水量最多、对水分最敏感的时期。此期为需水高峰,应保证充足水分,如地表土手握不成团,应立即浇水。浇水一定要及时、灌足,不能等天靠雨,若发现叶片萎蔫再灌水就会减产。 (4)灌浆水。 籽粒灌浆期间仍需要较多的水分。适宜的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7075,低于 70就要灌水。此期保持表土疏松,下部湿润,保证有充足的水分,遇涝注

36、意排水。 四、夏玉米田化学除草技术 玉米田杂草生长迅速,与玉米争水、争肥、争空间,对玉米苗期生长危害较大,造成苗瘦、苗弱,在杂草严重且防治不力的地块影响产量可达 10%以上,因此,必须进行化学除草。现把玉米田化学除草技术介绍如下: (一) 、土壤封闭性除草剂 1、除草剂品种:目前用于玉米田土壤封闭的除草剂品种很多,效果比较好的有两个品种:90%乙草胺每亩 100ml 或 40%异丙莠 200ml。 2、使用时间:玉米播种后出苗前。这一时期杂草正处于出苗期,易触药而死亡,待杂草出苗后再喷药,效果就不会太理想。 3、使用方法:要求必须在浇水或降雨后田间湿度较大时使用。兑药时要充分摇匀,然后按使用面

37、积计算药量,并准确量取。先加少量水将药剂稀释成母液,然后按每亩药量兑水4050 公斤,搅拌均匀后对土壤表面均匀喷雾。喷药时采取边喷边退的方式进行。 (二) 、触杀性除草剂 1、玉米 3-6 叶期时,使用 100-150ml/亩或玉后安 30-40 克/亩。 2、使用方法:兑药时要充分摇匀,然后按使用面积计算药量,并准确量取。先加少量水将药剂稀释成母液,然后按每亩药量兑水 3050 公斤,搅拌均匀后,定向喷雾于杂草及土壤表面,严禁喷到玉米上,以免玉米受害。 (三) 、注意事项一是最好使用喷雾器,兑水量要充足,喷雾要均匀,勿重喷或漏喷,避免大风天气喷雾;二是如果土壤干旱,进行土壤处理时,应加大喷液

38、量,可以提高灭草效果;三是喷药后地表形成一层药膜,不要中耕而破坏药膜;四是喷药以早上 10 点前或下午 4 点后为好,避免药液挥发或破坏药膜;五是施药后 24 小时内如遇大雨,应及时补喷;六是喷药后及时用碱水清洗喷雾器械,免伤其它作物。 5、玉米人工去雄和辅助授粉技术 (一)人工去雄 玉米去雄只要方法得当,一般均表现增产。因玉米在抽穗开花过程中,雄穗呼吸作用旺盛,消耗一定养分,去雄后节省养分、水分,可供雌穗发育,增加穗粒数,去雄还可以改善植株上部光照条件、降低株高、防止倒伏,同时,去雄可有兼防玉米螟的效果。据试验去雄可增产 10%左右,农民反映说:“玉米去了头,力量大无穷,不用花本钱,产量增一

39、成” 去雄虽然是一项增产措施,但如果操作不当,茎叶损失过多,还会造成减产,因此,去雄剪雄时要掌握以下几点: 第一、去雄要在雄穗刚露出顶叶尚未散粉时,用手抽拔掉。如果去雄过早,易拔掉叶子影响生长,过晚,雄穗已开花散粉,失去去雄意义。 第二、无论去雄或剪雄,都要防止损伤叶片,去掉的雄穗要带到田外,以防隐藏在雄穗中的玉米螟继续危害果穗和茎杆。 第三、去雄要根据天气和植株的长相灵活掌握。如果天气正常,植株生长整齐,去雄可采取隔行去雄或隔株去雄的方法,去雄株数一般不超过全田株数的二分之一为宜,靠地边、地头的几行不要去雄,以免影响授粉。授粉结束后,可将雄穗全部剪掉。以增加群体光照和减轻病虫害。如果碰到高温

40、干旱或阴雨连绵天气,或植株生长不整齐时,应少去雄或不去雄,只在散粉结束后,及时剪除大田全部雄穗。 第四、去雄要注意去小株,去弱株,以便使这些小弱株能提早吐丝授粉。(二)辅助授粉 玉米是异花授粉作物,往往因高温干旱或阴雨连绵造成授粉不良,结实不饱满,导致减产。试验证明,实行人工辅助授粉,能减少秃顶和缺粒现象,使籽粒饱满,一般可增产 10%左右。玉米雄花开放主要在上午 8-11 点,此时花粉刚开放,生活能力强,加之上午气温较低,田间湿度较大,最易授粉授精,如果没有风,花粉不易落下,到午后气温升高,田间湿度也下降,花粉生活力降低,甚至死亡,即使再落下来,也无授粉能力。因此,在盛花期如果无风,就要实行

41、人工辅助授粉。授粉可采用人工拉绳法,即用两根竹杆,在竹杆的一端拴上绳子,于上午 9-11 点钟, ,由两人各拿一竹杆,每隔 6-8 行顺行前进,使绳子在雄穗顶端轻轻拉过,让花粉散落下来。授粉工作要在花粉大量开放期间,一般进行 2-3 次。对于部分吐丝晚的植株,如果田间花粉已经散完,无法再授粉,则应采集其它田块玉米的花粉进行授粉。 六、玉米的收获技术 克服苞叶发黄即收获的老习惯,尽量推迟收获期,在玉米子粒乳线消失即苞叶发黄后710 天开始收获,减少千粒重下降,促使玉米增产。第三章 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 近几年来,玉米病虫危害呈逐年加重趋势,已成为玉米生产上的主要限制因素。其主要病害有粗缩病、大小斑

42、病、黑粉病和纹枯病等;主要虫害有地下害虫、蓟马、粘虫、玉米螟、蚜虫和红蜘蛛等,所以,在玉米栽培过程中,必须搞好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工作,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其危害。 一、苗期 1、苗期的虫害主要有地下害虫、蓟马、粘虫和红蜘蛛 蓟马常群集在玉米心叶内进行危害,玉米被害后叶片上出现黄白色斑纹,严重时叶片扭曲畸形。粘虫是一种“暴食”性害虫,主要以幼虫咬食叶片进行危害,发生重时能将茎叶全部吃光。小地老虎常潜伏在苗心,叶被害后呈缺刻或仅留表皮成透明孔洞。3 龄以后躲入土中,昼伏夜出,能将玉米嫩茎从基部咬断。 防治方法:可采用 50%辛硫磷乳油、50%甲胺磷乳油 1000 倍、10%菊马乳油 2000 倍,或25

43、%快杀灵每亩 7080 毫升加水 40 公斤喷雾,防治蓟马和粘虫。地下害虫的防治,可将所有种子于播种前一天,用 50%辛硫磷乳油 50ml,加水 1.0 升混均后,均匀喷洒在 20 公斤的种子上,阴干后播种。地老虎的防治可采有 50%辛硫磷每亩 0.2-0.25 公斤,兑水 400-500 公斤顺垄灌根;50%辛硫磷或的晶体敌百虫 0.5 公斤加水稀释,拌碎鲜草 50 公斤,于傍晚撒于玉米苗附近,连撒两个晚上。红蜘蛛发生的最根本条件就是干旱,越旱越严重。因此,要适时适度浇水。可用 20%三氯杀螨醇乳油、73%克螨特乳油 1500 倍液喷雾防治。 2、苗期的病害主要有粗缩病和缺锌症 粗缩病多在玉

44、米 5-6 叶时出现,病株叶色浓绿,叶片宽、短、硬、脆,且密集丛生,植株生长缓慢、矮化,是由带毒灰飞虱传毒使其发病。灰飞虱一般生活在杂草多的地方,因此,在小麦一喷三防时,要将田埂、地头、路边的杂草统一喷洒,以杀伤虫源。也可用 1.5%的 1605 粉 3-3.5 公斤,加 10-15 公斤土,在玉米出苗前,撒到点种的玉米行内,发现病株要及时拔除,减少传染源. 玉米缺锌的典型症状是:幼叶基部和中部出现黄色条纹,这些条纹的宽度不断扩大,并逐渐集中到叶片中脉两侧,叶片其它部分仍显绿色.一般在玉米幼苗 20-40 厘米时出现。缺锌症每亩可用 02-03硫酸锌溶液 25-30 公斤在玉米 4-5 叶期叶

45、面喷雾防治。 二、 心叶末期和穗期 1、主要害虫有玉米螟和蚜虫等 玉米螟可造成玉米花叶、钻蛀茎杆、危害雌穗和雄穗。玉米螟的防治应掌握在心叶末期,采用“三指一撮”法,用 1.5%辛硫磷颗粒剂按每亩 1.52 公斤用量丢心,防治效果明显。也可用菊酯类农药兑水 1000 倍液或 50%辛硫磷乳剂 1000倍液,摘掉喷雾器的喷头,将药液喷入心叶丛中。对于蚜虫,抽雄和剪雄在一定程度上可减轻其危害,也可用 40乐果乳油或 10%吡虫啉 1000 倍液喷雾防治 2、主要病害有:纹枯病、黑粉病、和大、小斑病 纹枯病发病的部位主要是叶鞘和果穗,其次是茎杆。叶片发病后,初为淡褐色斑块,有时呈水渍状,病害先从基部叶

46、鞘开始,逐渐向植株上部发展,当病害发展到果穗后,穗苞上也形成云纹状大块病斑,不久,上部茎叶即会全部枯死,以后整个果穗干缩。玉米大斑病发生在生长后期,主要危害叶片,病斑大而少,严重时全田一片枯黄。玉米小斑病在整个生育期都可发生,危害叶片、叶鞘和苞叶。玉米黑粉病在受害部位形成灰包,外包灰白色薄膜,薄膜破列后散出黑褐色粉末,具有传染性。 防治方法:黑粉病的防治,可采用 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 150 克,加 50 公斤种子拌种预防。如发现田间有发生黑粉病的植株,应急时拔除。在叶斑病发病初期,及时摘除下部2-3 片病叶;可用 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400-500 倍液、70甲基托布津或 50多菌灵可

47、湿性粉剂 500-800 倍液喷雾防治纹枯病和叶斑病。 三、 灌浆成熟期以防止发生青枯病和早衰为主。主要通过选用抗逆性强的品种,保证单株营养面积,加强田间管理,改善玉米群体的通风透光条件等农业栽培措施来防治。四、主要病害1、玉米茎腐病症状:甜玉米茎腐病常由几种真菌和细菌单独或复合侵染引起。一般发生在甜玉米的吐丝后期,症状分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型即“青枯型“常出现在暴风雨过后,或天气有大风,经过 23 天叶片失水呈青枯萎蔫状。慢性型病程进展缓慢,叶片从下向上逐渐黄枯,后期茎基部变色,腐朽,感染部腐烂,有腐嗅味,植株青枯,病部如水渍状。髓部中空,易倒伏,果穗下垂,籽粒干瘪。 病原:欧文氏杆菌细菌。

48、传播途径:病菌随残体在土表过冬,病菌可以经伤口或直接侵入。或从叶鞘基部侵入茎部,并扩展到下部的节间。也可以靠种子传播。该 病在 30高温高湿,田间空气不流通、土壤排水不良发病重。 防治:(1)选育抗病品种;(2)轮作,合理密植;(3)科学施肥;(4)化学防治:施得乐 1000 倍喷茎基部,青枯灵或青枯停 1000 倍灌根。 2、玉米青枯病病原:鞭毛菌亚门真菌,玉米腐霉病菌。 症状:玉米拔节期整株青枯死亡,剖开茎基部,可见髓部变褐色,发病后期有镰刀菌伴生。 防治方法:金雷多米尔 1000 倍、康正雷 1000 倍或盖克 1000 倍灌根。 3、玉米纹枯病在叶鞘上出现污绿色长椭圆形的云纹状病斑,很象开水烫伤一样;以后病斑逐渐增多,互相连成一大块不规则的云纹,然后向上部叶鞘、叶片发展,严重时,可以危害至顶部叶片。病原:由玉米纹枯病菌引起,属真菌。 防治方法:纳斯津 1000 倍、达科宁 800 倍、禾果利 1500 倍或使百功 1000 倍喷雾。 4、玉米小斑病 症状:主要为害叶、茎、穗、籽等,病斑椭圆形、长方形或者纺锺形,黄褐色、灰褐色。有时病斑上具轮纹,高温条件下病斑出现暗绿色浸润区,病斑呈黄褐色坏死小点。 病原:称玉蜀黍平凹脐蠕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异名有性阶段称旋孢腔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 传播途径:温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