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南农业概况 地理状况 河南省,简称豫。位于中国中部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地处东径1102111639,北纬 31233622之间,古有“中州”、“中原”之称。因大部分地区位于黄河以南,故称河南。这块古老的土地,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璀璨文化的摇篮。全省地势西高东低,北有太行山,西有伏牛山,南有桐柏山和大别山,中东部是广阔的黄淮冲积平原。全省总面积约 16.7 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土地面积的 1.74%,其中山地面积约 4.4 万平方公里,占 26.6%,丘陵面积约 3 万平方公里,占 17.7%,平原面积约 9.3 万平方公里,占55.7%。南北长 530 公里,东西长 580 公里,周边与安徽、山东
2、、河北、山西、陕西,湖北六省接壤。 行政区划 河南省现辖 18 个市、地,158 个县、市、区,2131 个乡镇,4万多个行政村。1999 年底,全省总人口 9387 万人(列全国第 1 位),其中农业人口 7560 万人,占总人口的 80.5%。 自然资源 河南省具有发展农业的良好条件。首先,有充足的光热资源。河南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区,气候兼有南北之长,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降水充沛。全省年降水量 6001400 毫米,自南向北递减。无霜期为 190230 天,日照时数 17402310 小时,光照温热条件适宜于多种动植物生长繁殖。其次拥有肥沃的土地资源。全省耕地面积为 683
3、 万公顷,居全国第三位。无论是一望无际的黄淮海平原,还是高低不平的丘陵山区,绝大多数土地上都有深厚的土层和营养元素含量丰富的土壤。其三,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堃内有黄河、淮河、汉水、海河四大水系,大小河流 1500 多条。全省流域面积在一百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 490 多条,其中一千平方公里以上的有 60 多条,超过五千平方公里的有 16 条。大中小型水库 2394 座,水库容量 267 亿立方米,加上地下水资源,全省水资源总量年平均达 430 亿立方米。 农业生产情况 充足的光、热、水资源和肥沃的土地,为河南农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河南是农业大省,粮棉油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均居全国前列,是全国
4、重要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1999 年,全省粮食总产达到 4253.25 万吨(列全国第 2 位)。其中,小麦产量 231 万吨(列全国第 1 位)。为适应市场新形势下社会消费需求,我省今年种植 852 万亩优质强筋小麦,可向社会提供加工专用小麦近 300万吨;棉花总产达到 70.73 万吨(列全国第 2 位),可向社会提供30 万吨商品棉;油料总产 349.25 万吨(列全国第 1 位),其中花生产量 292.85 万吨,芝麻产量 24.54 万吨;蔬菜总产 3392.35 万吨,水果总产 349.42 万吨。同时,也是全国重要的畜产品生产基地。1999 年全省肉类总产量达 485 万吨(列
5、全国第 2 位),禽蛋产量251 万吨(列全国第 3 位),奶产量 15.9 万吨(列全国第 10 位)。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 4760 万千瓦(列全国第 3 位)。有大中小型拖拉机 207 万台(列全国第 1 位)。1999 年,农业增加值达到 1123亿元,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1948.36 元(列全国第 20 位)。目前河南省正在进一步完善投资环境,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步伐。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农业资源,四通八达的便利交通,蕴藏着广阔的农业发展前景和商机,我们热忱欢迎上海的各界朋友来河南开发农业,洽谈贸易,开展合作。我们深信,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加强豫沪之
6、间的农业经济技术合作交流与开发一定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效。 名特优产品 (一)原阳大米黄河北岸的原阳大米以无污染、无公害、无残毒、品质优良、晶莹剔透、软筋香甜而享有“中国第一米”之美誉。曾连续获得国家“七五”星火科技博览会金奖,两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和国际食品及加工技术博览会金奖。(二)开封西瓜 史称“汴梁西瓜”。八百年前,已相当出名。主要特别是:花色品种多,皮薄,色鲜红,脆沙多汁,甘甜爽口,不空心,中心含糖 12 度,在国内享有“开封西瓜甜到皮”的美誉。(三)中牟大蒜 中牟盛产大蒜,是重要的出口基地,在历史上享有盛名。中牟大蒜的特点主要是:瓣大茎粗、肉白皮薄、味道鲜美、质地纯正,蒜瓣只要不脱离
7、,久放不坏。畅销国内外。(四)驻马店小磨油 小磨香油以优质芝麻为原料精制而成。富含维生素 E、B,芝麻林素、芝麻酚、亚油酸等营养成份。油质清纯,香味浓烈,持久,能抑制人体胆固醇和脂肪的形成。历年来畅销不衰。(五)永城辣椒 群众称“秦椒”。已有 2000 多年的栽培历史。椒长、个大、皮色紫红、肉厚油多、辛辣适度,既是人们家常小菜,又系佐料佳品。(六)淮阳黄花菜 黄花菜,又名金针菜,花蕾肥大,双层 6 瓣,有 7 根金针似的花蕊,馏晒后色泽金黄,菜条丰润,油份大,弹性强,久煮不烂,鲜嫩甜脆,品质之优良,居全国黄花菜之冠,并远销港、澳、日本及东南亚各国和地区。(七)信阳毛尖 信阳茶叶,历史悠久。早在
8、东周时期就开始种植,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茶叶品质上乘。全区茶叶种植面积已扩大到 3 万公顷,总产量 7850 吨。1915 年获得巴拿马万 博览会金奖,1959 年被评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1988 年获中国首次食品博览会和中国首届优质保健食品“金鹤杯”奖。1990 年 10 月“龙潭牌”信阳毛尖荣获国家质量金奖。除畅销国内 30 个省市自治区外,还出口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八)南召柞蚕 南召柞蚕,因地处南北气候的过渡地带,使柞蚕丝纤维,内含亲水的“氨基酸”、“羧基”均高于全国的同类产品。而且又不含“葡萄酸甙”和“龙胆酸氨”,其珠光宝气之色泽,又为同类“伙伴”所不及,故而成为当今纤维世界之“皇
9、后”。(九)西峡猕猴桃 西峡是猕猴桃的故乡,全县种植面积 10533公顷,其中,人工栽培 2000 公顷,年产鲜果 300 万公斤。由于猕猴桃生殖集中,鲜果量大,品质优良,成为全国 14 个名优特商品基地之一。猕猴系列产汁、片、酱、罐头、果脯、酒已远销日本、西德、马来西亚、新加坡、缅甸、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十)洛阳牡丹 洛阳牡丹初植于 1400 多年前的隋朝,到了唐代,种植、观赏牡丹达到高潮。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赋诗:“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就是洛阳牡丹开花时节倾城观花盛况的生动描写。宋朝欧阳修感叹道:“是洛阳牡丹者天下第一也”。从此,“洛阳牡丹甲天下”便流传至今。现在,洛阳市商品牡
10、丹基地已初具规模,栽培面积 146 公顷,牡丹品种 400 多个,红、黄、兰、绿、粉、白、紫、黑八大色俱全。每年四月中旬召开“洛阳牡丹花卉节”,以花为媒,吸引大批国内外客商在牡丹节期间开展经贸活动。(十一)鄢陵腊梅 鄢陵腊梅的栽培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明代刑部尚书王士正云:“鄢陵腊梅冠天下”。鄢陵腊梅具有花大、色艳、瓣多、香味浓、蜡质厚、花期长等特点。在长期的实践中,广大花农培养出一批誉满全国的优良品种,主要有:虎蹄梅、金钟梅、素心梅、狗牙梅四个品种。它是美化庭院、培置花坛的重要花卉,也是盆栽、切花、插花和制作盆景的好材料,特别是腊梅古桩盆景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很高声誉。(十二)灵宝苹果 灵宝苹果具
11、有果实硕大,色艳味浓,含糖量高,耐贮运,易加工等特点,因而久负盛名,享誉国内外。“新红星”、“青香蕉”、“红富士”等品种,在国家组织的鉴评中,多次夺得第一名。灵宝苹果畅销全国 20 多个省、市、自治区,远销东欧、东南亚和港澳台地区,被国家确定为优质苹果生产基地和外销基地。(十三)新郑红枣 皮薄、肉肥、核小、质柔,味道纯正甜而不酸,糖量高,水分少,其营养价值、药用价值都在同类产品之上。全县种植 5600 公顷,拥有枣树 150 多万株,年产量 1736 吨,其商品量达 90%以上,年出口量 400 多吨。(十四)河阴石榴 产于荥阳北邙、广武一带。栽培历史距今已二千余年,其个大形圆、色泽艳丽、籽粒
12、晶莹、酸甜适度、法多渣细、味美可口、营养丰富,药用价值高。 (十五)内乡山茱萸 该县山茱萸,个大、核小、肉厚、出药率高、药质好,产量高。栽植山茱萸树达 2933 公顷,结果树达 2000公顷,年产量 20 万公斤以上。(十六)宁陵金顶谢花酥梨 果大型美、色泽金黄、皮薄质脆,甘甜多汁,素有“果宗”、“蜜父”之誉,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目前,该县金顶谢花酥梨总面积已达 11546 公顷,年产量 3 万吨。产品远销港、澳等地和东南亚一些国家,1992 年在北京首届中国农业博览会上被评为优质产品,1994 年获全国优质农产品郑州展览会金奖,1995 年获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银奖。(十七)卢氏核桃 卢氏县
13、地处我国核桃适生区中心,全县现有核桃 166 公顷,300 万株,常年产量 4000 吨,占全省产量的 1/3,居全国核桃主产县的第三位,是首批百家特产之乡评委会命名全国唯一的“中国核桃之乡”。(十八)四大怀药 四大怀药是“怀生地、怀山药、怀菊花、怀牛膝”。属名贵中药材,产于河南武陟、温县、沁阳、博爱一带,古属怀庆府所辖,故名怀药。怀药不仅畅销国内,还远销东南亚、日、美等国,有“珍贵礼品”、“华药”之盛誉。(十九)仰韶杏 仰韶杏因果实如鸡卵,俗称鸡蛋杏,成熟后,肉、核分离,摇之有响声,又叫响铃杏。因产于我国仰韶文化之区,故定名仰韶杏。1990 年获国际食品博览会银奖。(二十)信阳板栗 信阳板栗
14、以个大、肉嫩、皮薄、色泽鲜艳、颗粒饱满、种皮易剥离,果肉含糖量高、品质优良、香甜可口而深受喜爱,适于作糖炒栗子。除炒食外,可生食、烘食或可磨成栗粉,做各种糕点,也可做烹调材料。主要分布在信阳、新县、光山、罗山、潢川等县。(二十一)新县银杏 我国宋朝时银杏已遍植于黄河中下游,欧阳修有“降囊初入贡,银杏贵中州”的诗句。新县银杏,肉质糯滑,微带清香、有特殊风味,是传统出口果品,畅销于东南亚和日本等地。既作食物,也作药用。(二十二)西峡西洋参 西峡县西洋参的药材性状、组织特征与进口西洋参基本相同。有效成份定性定量分析,总浸出物与人参皂甙含量符合部颁标准,国家中医中药管理局等单位的专家认为,河南伏牛山区
15、,所产西洋参总皂甙和 R61 单体皂甙含量全国最高,质量第一。(二十三)镇平杜仲 镇平杜仲栽培已有数百年历史。现有杜仲1600 多万株;产量 90 多万公斤。为全国杜仲六强县。(二十四)南阳黄牛 南阳黄牛原产于河南省西南部南阳盆地的唐、白河流域的平原农区。属肉役兼用优良黄牛,肉用性能好。未经育肥的中等膘情的公牛屠宰率为 51.7%,净肉率为 43.2%,阉牛屠宰率为 54.5%,净肉率为 45.5%,皮质优良,皮薄毛细,皮板致密,素有“南皮”之称。 (二十五)郏县红牛 其毛色多为红色、浅红和紫红而得名,产于河南省郏县、宝丰、鲁山等县。郏县红牛挽力大,使役性能好,肉用性能也很好,生长发育快,成熟
16、早。该牛种皮张坚实,质地密致,韧性大,拉力强,在牛皮中素列上乘。(二十六)泌阳驴 泌阳驴全身被毛黑色,而眼圈、嘴头和腹下三部皆粉白色,故又称“三白驴”。该品种驴为役肉兼用型。适于农耕运输,且产肉性能好,屠宰率为 48.29%,肉味和汤味清香鲜美,列为中原的名吃佳肴。皮可制革,又是中成药“阿胶”的主要原料。(二十七)正阳三黄鸡 正阳三黄鸡是河南省蛋肉兼用型优良鸡种,亦为我国家禽资源中名贵的鸡种之一。年产蛋量为 140160 枚。蛋平均重 51.9 克,蛋形整齐,蛋黄大,营养价值高。其肉细嫩多汁,味美香纯,脂丰骨脆,谷氨酸含量高,具有补气、养血、利尿之功能。(二十八)周口槐山羊 以皮质优良著称。产
17、肉性能好。屠宰净肉率为 38.9%。肉质鲜嫩可口,膻味小,是食用涮羊肉的佳料。槐山羊板皮品质极优,在国际上久负盛名。板皮厚薄均匀,质密而细,拉力强,适宜做鞋面革和服装革。槐山羊是世界上著名的“锦羊革”和“苯胺革”的上等原料。槐山羊板皮是在国际市场上被称作“汉口路槐皮”,倍受欢迎。 (二十九)道口义兴张烧鸡 滑县道口义兴张烧鸡始于清顺治18 年 (公元 1661 年)。1787 年乾隆皇帝南巡品之,赞为佳肴,称钦定贡品。义兴张烧鸡素有形、色、味、熟“四绝”之誉。1956年参加全国食品展览居全国十大名鸡之冠,盛誉中外。1981 年以来连续获商业和省优质产品,列为“中州名膳”之一,外商及港澳同胞来豫都要点名食之,称赞“道口烧鸡其味甚美,每当念之垂涎欲滴”。道口烧鸡产量达 1 万公斤以上,产品远销到 28 个省市自治区。(三十)商丘大有丰酱园 已有 340 多年的历史,主要产品有油辣豆酱、酱瓜、酱黄瓜、酱笋片、芝麻辣丝、归德陈醋、食用酱油、白糖豆腐乳、甜面酱等系列产品,100 多个花色品种。主要特色是:色泽鲜艳,有晶莹感,酱脂香浓郁,咸甜可口,保质期可达两年。1984 年被国家商业部评为部优产品,1986 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命名为河南名菜,1989 年经国务院批准,该产品确定为国家领导人招待外宾早餐专用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