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制物理教具,提升师生素养【摘要】:本文指出了自制物理教具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开发师生的智力,提升师生素养,完全符合现代教学思想,是目前中学物理教学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关键词】:自制教具 师生 科学素养【文章内容】:在详细解读物理新课程标准后,留给我的第一感受是初中物理教学中师生要特别注重培养自己的科学素养。物理学科以实验探究为依托,在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创新能力等方面有着独厚的优势。物理教师在教学中为说明一个问题,阐述一个概念,分析一种现象,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知识,需要在课本原有实验的基础上增加创新性实验,甚至请学生一起开展实验。这些新增加的实验往
2、往没有现成的教具,需师生亲密配合亲自动手制作。自己制作物理教具的本身是对教师与学生的一个很好的学习与动手、动脑的训练,是培养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因此积极鼓励和支持师生参加自制教具的活动,对增强师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 自制教具可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能力,提升科学素养。“教学有法,而无定法” ,教师在不同的教学方法过程中就伴随着研制不同的教具。在自制教具时,教师只要不是单纯的模仿,制作教具中必然会涉及到大量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在创造思维的物化过程中,教师的知识得到丰富,各种能力大为提高,思想和意志得到磨练,科技意识得到强化。教师自制教具的过程,就是教学研究的过程,同时
3、也培养了教师的直觉思维、推理思维、联想创造思维,从而提升了教师的科学素养。案例:浮力原理演示改进装置本产品说明浮力产生的原因,证实物体所受的大小为物体所受液体对它的向上压力与向下压力之差。原使用方法:将浮体放在小水箱上端,并对齐位置,先用手压住浮体,将水注人大水箱中,水的深度约 12CM,然后将手放开,因为小水箱上口与浮体配合良好,漏水很小,小水箱壁的孔小,水渗漏缓慢,浮体还没有受到向上压力,只受到水向下的压力,浮体还不能浮起,待水继续向小水箱流入,小水箱中的空气由排气管排出,到小水箱充满水时,浮体受到向上压力,向上压力大于向下压力,即产生了浮力,浮力大于浮体的重力,浮体就上浮。 改进后的优点
4、:1、增加直观性。用滴管通过排气管向小水箱内加红墨水,使学生非常容易观察到小水箱内的红色的水到达浮体底部对其产生向上的压力时,浮体才能上升。红墨水可增加大小水箱内水面的对比度。2、易维护、耐用性强。原装置的排空气的通道是橡胶管,橡胶管易老化,且接口靠近容器壁,不利于更换。玻璃管可长时间使用,又可排气、向小水箱内加红墨水。3、原理更清晰。改进前:原来的装置中空气出口在小水箱的侧壁,通过多次实验后发现小水箱内的水只能上升到出气口,然后靠小水箱内空气的压力使浮体上浮,所以效果非常的不好。改进后:由于改进后的出气口在小水箱的顶部,所以小水箱内的水可以上升到浮体的底部,浮体上升真正是靠底部的水对它有向上的压力。所以浮力原理更直观、更清晰。4、增加实验的可视度。改进前:原浮体的重力和它完全浸没时的浮力相差较大,所以在使用时必须用手按住浮体,才能向大水箱内加水,比较麻烦。改进后:现增加浮体的配重,使重力和浮力相差不大,所以在加水时,不需用手按住浮体,也可说明刚开始时浮体只受到水对它向下的压力,从而增加实验的可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