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博山区 教育现代化建设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A1 教育思想 ( 70 分) B1 现代化教育思想建设( 70 分) C1 党委、政府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经济 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教育发展环境不断优化;重视加强 教育现代化建设。( 20 分) C2 教育行政部门 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目标和根本任务, 教育发展思路明确,教育思想观念先进、科学;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制订了科学、系统的区域教育发展规划,规划实施有力、效果显著。( 15 分) C3 学校建立“以人为本”管理指导思想,贯穿于管理全过程,培养目
2、标达成度高;能围绕“育人为本”核心理念制订符合学校实际、具有前瞻性的学校发展规划,实施效果好;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办学行为规范。( 20 分) C4 教师教育教学理念先进,并注重学习,不断更新;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和因材施教;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5 分) A2 教育资源配置( 120 分) B2 幼儿园、学校布局( 50 分) C5 镇(街道、开发区) 建立科 学的教育需求统计、预测机制,有科学的学校(幼儿园)布局发展规划;幼儿园、中小学和职业学校分别按山东省幼儿园基本办园条件标准(试行)、山东省普通
3、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试行)和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规定要求设置,布局科学合理;学校规模、班额符合国家规定。( 35 分) C6 城区新建、改建、扩建 居民小区配套学校 、幼儿园 建设,实行教育行政部门前置审核制度,配套学校 、幼儿园 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 或足额缴纳教育配套费;新建农村居民集中居住区内配套建设幼儿园。( 15 分) B3 办学条件( 70 分) C7 中小学、幼儿园和职业学校分别达到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试行)、山东省幼儿园基本办园条件标准(试行)和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评估标准;特殊教育学校达到国家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 70 分) A3 教
4、育投入水平( 120 分) B4 法定增长( 45 分) C8 教育财政拨款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经费逐步增长;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 (25 分 ) C9 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不低于省、市规定比例。( 20 分) B5 教育经费筹措 (55 分 ) C10 足额征收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全部用于教育事业并符合法定程序及用途。( 25 分) C11 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土地出让收益和地方分成的彩票公益金按不低于 10%的比例、政府公共投资按一定比例用于教育。( 30 分) B6 教育经费使用 (20 分 ) C12 农村义务教育经
5、费保障机制完善;建立农村小规模学校经费补助机制,满足 农村小规模学校基本运转经费需求。( 10 分) C13 制定并落实学前教育经费投入政策。( 10 分) A4 教师队伍建设( 115 分) B7 教师队伍结构( 50 分) C14 完善政策, 建立稳定、科学、合理的教师补充完善机制,生师比符合省、市规定。( 20 分) C15 教师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学科结构科学合理。( 10 分) C16 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基本要求并不断提高。( 5 分) C17 注重加强名师名校长培养,省、市、区 、 镇、 学校各级名师梯次结构合理。( 5 分) C18 建立以全区 为单位的教师调配、
6、使用机制,实现城乡教师合理流动,城乡师资水平均衡。( 10 分) B8 教师队伍管理( 45 分) C19 重视加强师德建设,师德建设意见得到切实贯彻落实。( 15 分) C20 建立 科学有效的教师绩效评价考核奖惩激励机制并有效实施;重视提高教师待遇,教职工工资和政策性津贴、补贴纳入财政全额预算并按时足额发放。( 15 分) C21 镇(街道、开发区)、学校 建立教师专业成长促进机制,取得切实成效;学校建立并实行教师发展性评价制度,能切实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10 分) C22 学生评教满意率高。( 5 分) B9 管理干部队伍建设( 20 分) C23 重视校长思想建设, 校长队伍素质高,
7、办学理念先进,创新意识、决策能力、执行力强。( 10 分) C24 学校管理干部队伍和班主任队伍结构合 理、水平高、执行力强。( 10 分) A5 教育信息化( 100 分) B10 数字化校园建设( 100 分) C25 大力开展数字化校园建设,数字化校园数量占区域内学校总数的 85%以上。( 100 分) A6 课程与教学 ( 100 分) B11 课程建设与实施( 50 分) C26 结合区域经济社会特点,加强区域课程规划,学校建立科学、高效、个性化、有特色的课程体系。( 20分) C27 学校能按要求开足、开齐各级课程,严格落实课程方案。( 10 分) C28 小学、初中、高中学校课程
8、实施水平评估合格率达到 100%。 ( 15 分) C29 重视加强幼儿园、特教学校课程建设与实施。( 5 分) B12 教学管理( 25 分) C30 学校教学管理理念先进,教学常规科学合理,落实到位;现代教学手段普遍运用;教育教学方法富有特色、卓有成效。( 25 分) B13 教育科研( 25 分) C31 教科研队伍健全,教育科研成效显著; 学校普遍开展校本研究,有效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 25 分) A7 教育管理 ( 80 分) B14 中小学幼儿园办学水平评价机制( 20 分) C32 教育部门建立 科学的中小学、幼儿园办学水平评价机制,定期组织办学水平评估,有效运用评估结果开展
9、奖惩激励。( 20 分) B15 现代学校制度( 25 分) C33 中小学普遍建立 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 的现代学校制度。( 25 分) B16 学生管理( 20 分) C34 制定落实学生管理政策,学校学生管理工作卓有成效;德育工作机制完善,建立了具有 本镇 、学校特色的德育工作体系。( 20 分) B17 平安校园建设( 15 分) C35 政府重视学校安全工作,师生安全保障体系完备;政府建立定期对校舍进行安全检查、维修的制度。( 15分 ) A8 教育发展水平( 85 分) B18 教育普及程度( 20 分) C36 普及学前教育、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 99.
10、99%;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 98%。( 20 分) B19 教育机会均等( 20 分) C37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义务教育资助体系健全,助学工作卓有成效;( 10 分) C38 按照有关规定妥善安排流动人口子女入学,并与当地学生享受同等待遇;重视发展特殊教育。( 10 分) B20 家庭教育指导( 25 分) C39 学校建立家长学校,根据学生身心规律、教育规律普遍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家庭教育效果好。( 10 分) C40 0-6 岁儿童家长普遍接受科学育儿指导,建立并完善学前三年家园共育机制。( 15 分) B21 教育国际化( 5 分) C41 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国际交流与
11、合作,成效显著。( 5 分) B22 终身教育体系( 5 分) C42 成人教育培训机构,社区教育机构齐全,满足多样化的社会需求,管理规范,运行良好。( 5 分) B23 教育协调发展( 10 分) C43 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协调发展,职普比大体相当。( 10 分) A9 教育质量 ( 210 分) B24 学生综 合素质水平( 140 分) C44 建立学生综合素质年度检测、公告制度。( 10 分) C45 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德、智、体全面发展。( 110 分) C46 义务教育段不同学校学生素质发展水平相对均衡。( 20 分) B25 学生学习能
12、力( 40 分) C47 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重视学生终身学习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动力足,学习品质好,学习能力强;学校注重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习惯的养成。( 40 分) B26 中职学生素质( 30 分) C48 中职毕业生“双证率”达到 80%以上,就业率达到 95%以上。( 30 分) 加分项 B27 规范化学校建设( 50 分) C49 按照规范化学校建设推进计划,积极推进区域内规范化学校建设。( 50 分) B28 教育创新( 50 分) C50 积极推动教育创新,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 50 分) 说 明 一、编制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的目的与意义 编制区教育现代化建设指标体系旨
13、在贯彻落实博山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1-2020)要求,引导、督促各镇、学校加快推动教育内涵发展,提高教育质量,提升教育发展水平,按时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任务。 编制区教育现代化建设指标体系,有利于实现区 域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横向比较,帮助各镇、学校认清优势,找准差距,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进程;有利于实现区域教育发展水平的纵向比较,推动区域教育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加快教育内涵发展步伐,提供更多优质、均衡的教育资源,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需求,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二、指标体系的结构与内容 1结构:指标体系包括“基本项目”和“加分项目”。基本项目反映区教育现代化建设
14、的基本情况,共设置了 9 个一级指标、 26 个二级指标, 48 个三级指标。加分项目反映区、镇推动学校均衡建设情况和教育创新情况,共 2 个指标。 2基本指标的测评项目:教育思想、教育资源配置、教育投入水平、教师队伍建设、教育信息化、课程与教学、教育管理、教育发展水平、教育质量。 3测评方法:主要采用个别访谈、材料审核、问卷调查、实地考察、座谈了解、抽样测试等方法。材料审核以测评年度当年和前两年的材料为主。 4分值构成:总分为 1100 分,其中基本项目 1000 分,加分项目 100 分。 5. 否决项目:有下列四种情况之一的区、镇、学校,不能评为优秀: A3 指标得分达不到该项分值 80
15、%的、 B2 指标得分达不到该项分值 70%的、 B17 指标得分达不到该项分值 90%的、加分项目不得分的。 三、名词解释 1.办学条件:主要指学校建设用地、学校校舍、各项装备条件。 2.师德建设意见:指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教师 20051 号)和淄博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见(淄教发 200448 号)。 3.数字化校园:指依据淄博市数字化校园评估标准认定并命名的学校。 4.毛入学率:指某学年度某级教育在校生数占相应学龄人口总数比例。 5.“双师型”教师:指同时具备教师资格和职业资格,从事职业教育工作的教师。 6.双证率:指中等职 业学校学生毕业时同时获得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人数与当年毕业生总人数的比值。 7.经济困难家庭子女:指以下三种情况:虽无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证,但天灾人祸或家庭主要成员患重大疾病等特殊原因造成家庭经济极度困难,无法筹措学费的学生;持有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证的家庭;孤儿、英烈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