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与基本纲领有一个科学的理解和把握,坚定学生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与基本纲领的自觉性。,教学重点与难点,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意义2、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原因3、社会主义基本路线内容的相互关系4、“三步走”发展战略构想的演进,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 最大的实际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 线和基本纲领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第一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
2、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邓小平同志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作出的科学判断。这一科学判断作为邓小平理论立论的基础,是我们党正确制定现阶段基本路线与基本纲领的基本依据,也是我们党制定其他各项方针政策的立足点。,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完整准确地把握这一科学判断,坚持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对于我们完整准确地把握邓小平理论并高举这个理论旗帜,对于我们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对于我们正确贯彻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及党在现阶段的路线方针政策,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
3、发展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三、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形成和发展,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的性质及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是认识我国国情的本质和关键所在。也就是说,认识国情,最重要的是搞清楚现实社会的性质和发展阶段,认识社会主要矛盾和它的变化。,什么是国情?,国情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是一个国家的社会状况和自然状况的综合。从结构的角度看,国情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它包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人口因素、民族构成以及传统、阶级状况、文化教育、历史特点、地理状况、自然资源、国际环境等。 如下图所示:,民族构成及传统,历 史特 点,地 理状 况,人 口因 素,自 然资 源,国
4、 际环 境,生产力 发展水平,阶 级状 况,文 化教 育,政 治制 度,经 济制 度,国 情构成要素,三中全会以前“超阶段”的错误原因,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中出现失误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犯了“超阶段”的错误。而之所以出现“超阶段”的错误,原因就在于我们始终没有清醒地认识到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第一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在总结世界社会主义、特别是中国社会主义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具有特定内涵的新概念,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是第一次。,马克思、恩格斯曾对未来社会的发展阶段提出过设想。在1875年的
5、哥达纲领批判中,将未来社会分为从资本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的革命转变时期,即过渡时期,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过渡时期,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列宁从本国实际出发,在国家与革命、马克思主义论国家等文章中,把未来社会分为: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社会作出了超越现实的判断,于1936年宣布苏联已完成农业集体化、工业化,基本上实现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赫鲁晓夫比斯大林走得更远,提出共产主义建设论。,20世纪60年代后,苏联领导人对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出现转机。勃列日涅夫将社会主义的发展时期由共产主义降为
6、“建成发达社会主义;安德罗波夫将“建成论”改为“起点论”,认为苏联社会尚处于发达社会主义的起点;戈尔巴乔夫提出完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这表明,苏联对社会阶段的认识在一步一步接近客观实际。,1959年12月至1960年2月,毛泽东在研究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指出: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阶段比前一阶段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毛泽东认为,中国还在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遗憾的是,后来毛泽东对社会主义所处阶段的认识出现了反复,使社会主义实践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不发达阶段,比较发达阶段,过渡时期,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共领导集体,在
7、科学分析和准确把握中国国情的基础上,作出了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判断。,叶剑英在纪念建国三十周年上的讲话,1979年9月29日,叶剑英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社会主义制度还处在幼年时期”,“在我国实现现代化,必然要有一个由初级到高级的过程” (叶剑英选集,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 527、539页)。这个提法,反映了我们党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新思想、新认识。,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使用了“初级的阶段”这一用法。,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再次指出:“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现在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物
8、质文明还不发达。”这里已经指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特征物质文明不发达。,“十三大要阐述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定规划。”,1987年8月,邓小平在会见意大利客人时透露:,1987年10月,根据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述,党的十三大全面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含义、历史地位、基本特征和基本任务,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论断包含两层含义:,含义之一
9、,我国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就社会性质来说,我国已具备社会主义质的规定性,具有了社会主义最基本的特征。因为,我国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在经济上建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政治上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在思想文化上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主导地位已经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论断包含两层含义:,含义之二: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这是就发展程度来说,我国还没有从根本上摆脱贫穷落后的不发达状态,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多、底子薄、地区发展不平衡、生产力不发达的状态没有根本改变;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成熟,社会主
10、义民主法制还不够健全,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小生产习惯在社会上还有广泛影响。我们必须从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党的十五大把社会主义的特征概括为九个方面 :第一,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这是总的特征。,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第二,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这是讲经济现代化的程度。,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第三,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这是讲经济
11、市场化程度。第四,是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这是讲科技教育文化发展状况。,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第五,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这是讲人民的生活水平。第六,由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这是讲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第七,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这是讲体制建设。第八,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2、的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命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这是讲精神文明建设。,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第九,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这是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目标。,3.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意义,第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基石”。第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确定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的基本依据。,3.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意义,第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排除“
13、左”右干扰,夺取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胜利的思想武器。第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使我们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长期性、紧迫性、复杂性和艰巨性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和思想准备。,根据邓小平的设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大约需要上百年的时间,到2049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才告结束。,初级阶段长期性的根本原因,初级阶段的长期性,从根本上说,是由于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和建成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物质基础所决定的。,1.这是由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决定的,我国是在经济文化极端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础上,越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历史阶段,经由新民主主义而进入社会主义,
14、这是中国历史和革命发展的显著特点。,1.这是由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决定的,这种逾越,并不违背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反而是它的生动体现。但旧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虽然具备了我国人民取得革命胜利的一定数量的现代经济和革命阶级,但并没有为社会主义准备好自身应有的物质基础。,反对两种错误倾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科学论断包含了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不承认中国人民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这是革命发展问题上的机械论,是右倾错误的重要认识根源;另一种是以为不经过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就可以越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革命发展问题上的空想论,是“左”倾错误的重要认识根源。,2.
15、这也是由我国的现实状况决定的,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它是衡量一个社会发展程度的最重要内容。判断我国现在是否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客观依据是我国比较落后的生产力发展状况有无根本改变,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的任务是否实现,以及由此所决定的在生产关系方面和上层建筑领域,是不是改变了不完善不成熟的特征。,现代化标准中国2020年目标,中 国(1998年),772美元,3000美元,人 均 国 民 生 产 总 值,800美元,中 国(2000年),82%,85%以上,非农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45%以上,33%,第三产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33%,50%以上,城市人口
16、占总人口比重,47.8%,70%以上,非农业就业人口占就业人口比重,12.5%,4%,大学生占2024岁年龄人口比重,1.1%,1%以下,人 口 净 增 长 率,71岁,70岁以上,平 均 预 期 寿 命,620人,1000人以下,平 均 多 少 人 有 一 名 医 生,83%,80%以上,成 人 识 字 率,农村人口多城市人口少,传统农业多现代工业少,不发达地区多发达地区少,第二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提出及其主要内容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7、的主要矛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这一历史阶段社会众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它的存在和发展,决定和制约着其他矛盾,规定和支配着我国社会发展的基本状况和趋势。只有牢牢抓住这个主要矛盾和工作中心,才能清醒地观察和把握社会矛盾的全局,有效地促进各种社会矛盾解决。,沉痛的教训,在社会主要矛盾的把握上,我们有过沉痛的教训。1956年,党的八大科学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的国内形势。但是,随后由于在指导思想上出现“左”的错误,仍然把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作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结果导致中心任务移位,动摇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阻碍了社会生产力发展。,邓小平指出:,“至于什么是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
18、也就是目前时期全党和全国人民所必须解决的主要问题或中心任务,由于三中全会决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面来,实际上已经解决了。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82页),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党的基本路线的含义,党的基本路线即党的总路线,是党对一定历史阶段的奋斗目标和任务以及为实现这一目标所确定的途径和道路的总概括,是总揽全局的根本指导方针,既是统一全党思想和行动的基础,也是制定各项具体工作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从建国后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们党曾在不同
19、时期分别提出过三条总路线,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 ,是对我国现代化事业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的概括,是社会主义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 ,集中概括了党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方针和总政策,是这条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集中概括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是我们完成现代化任务的立足之点。,“ 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 ,包含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协调发展的总要求,是我们的宏伟目标。,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建设有中国
20、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有机统一,不可分割,构成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摘自“十五大”报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目标,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目标,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社会安定,政府廉洁高效,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目标,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
21、、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是党的基本路线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展开,是这些年来最主要经验的总结。,第三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一、“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到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第一步:从1980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22、,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21世纪第一个十 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 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21世纪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国家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的突破性进展;人民生活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 总体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我们要在二十一世纪,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
23、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24、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存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发展战略的特点,既具有雄心壮志, 又坚持实事求是;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注重了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战略实现过程具有不平衡性。,思考题目,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及其基本特征?2、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3、如何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和目标?,参阅书目,1.邓小平:我们的宏伟目标和根本政策,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2.邓小平:我国方针政策的两个基本点,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参阅书目,3.邓小平: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4.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