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ppt

上传人:ga****84 文档编号:335525 上传时间:2018-09-23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5.6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2,教学目的: 正确认识改革的必要性和全面性 懂得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了解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教学重点和难点: 改革是全面改革 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3,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第一节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一、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第二节 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改革一、改革是全面的改革二、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第三节 豪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一、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二、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三、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4,一、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学说是改革的

2、理论依据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之所以向前发展,主要是由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这个基本矛盾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并贯穿于每一社会形态的始终。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仍然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恩格斯,第一节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5,列宁:“对抗消失了,矛盾存在着。” “今后在发展生产力和文化方面,我们每前进一步和每提高一步都必定要同时改善和改造我们的苏维埃制度,而现在我们在经济文化方面水平还

3、很低。我们有待于改造的东西很多。” 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关系完全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看不到苏联社会依然存在着矛盾。 斯大林晚年对自己的错误作了改正,但这种改正是不彻底的,因为他还是没有把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当作全面性问题提出,还没有认识到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6,毛泽东关于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的思想抓住了问题的根本。 第一,社会主义仍然存在着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社会主义主义社会向前发展。 第二,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质的,具有“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征”。 第三,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解决社会基本矛盾

4、。 第四,进一步分析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指出我国存在着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即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7,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问题认识的惨痛教训,8,9,“改革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了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工作方式和精神状态的一系列深刻变化。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在一定的范围内也发生了某种程度的革命性变革。”,10,改革的对象:我国现行的一些具体体制改革的目的: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改革的原则: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改革的方法:有秩序、有领导地进行;相互协调;胆子要大,步子要稳。改革的性质: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改革是中国发展

5、生产力的必由之路。”他认为,“我们所有的改革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就是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34页。),11,12,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13,、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科学地揭示了社会基本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第一次科学地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正确地解决了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14,“ 所谓 社会主义社会 ,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15,列宁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革命过程中,深深感到,“今后在发展生产力和文化方面,我们每前进和提高一步,都必定同时改

6、善和改造我们的苏维埃制度。”,16,“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1957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17,、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18,第二节 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改革一、改革是全面的改革,19,(一)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与创新是全面性改革的基础和重点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强调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指出我国:“同时也存在经济结构不合理、分配关系尚未理顺、农民收入增长缓

7、慢、就业矛盾突出、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经济整体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其重要原因是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生产力发展仍面临诸多体制性障碍。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加快的国际环境,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必须加快推进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注入强大动力。”,20,(二)政治体制改革与创新是全面改革的一个重要标志政治体制改革是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 邓小平指出:“政治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应该相互依赖,相互配合。只搞经济体制改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搞不通,因为首先遇到人的障碍。” 党的十六大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8、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必须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21,(三)文化体制改革与创新是全面改革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文化体制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增强文化发展动力,推动文化创新的根本出路。文化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

9、聚力之中。我们要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 十六届三中全会还把文化体制改革和深化科技、教育、体育、卫生体制改革、提高国家创新能力和国民整体素质联系在一起,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部署。,22,20世纪70年代开启改革农村改革先锋凤阳县小岗村(案例),23,24,25,26,27,28,全面推进改革经济体制改革,1、50年代初期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2、19581966年初步探索经济体制改革3、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制改革的巨大成就十二大: 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十二届三中: 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商品经济十三大: 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十三届四中: 计划经济与

10、市场调节,相结合的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十四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29,1992年,时年87岁的邓小平已经退休一年,但仍在思考中国的改革与发展。小平对中央负责同志说,“强调稳定是对的,但强调得过分可能丧失时机”。关于计划与市场的关系,1987年召开的党的十三大已经提出了“计划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这种说法被认为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法只有一步之遥。但两年之后,中央的表述依然是“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南方谈话资料(5页),30,邓小平决定把这些疑虑摆上台面。1992年1月17日,南方的春天已初现端倪。邓小平乘坐专列离开北京,开始了他不平凡的一生之中最后一次“南巡”。邓小平在这

11、次“南巡”中的谈话与思考“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点”,三个“有利于”标准,“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等等在一个月之后的2月28日,经中央和小平本人亲自审阅,被作为1992年中央第二号文件下发,并发出通知,要求尽快逐级传达到全体党员干部。自此,邓小平这次“不要专门汇报,不要陪餐,不题词,不见记者,不摄影,不报道”的南巡,开始广为人知。很多人意识到,一个新的时代开启了。,31,当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大,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结束了十多年的争论,第一次在改革目标模式上取得了共识,指出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

12、济体制,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是上世纪90年代的中心任务。自此,中国掀起了新一轮的经济建设高潮,一个开放而令人激动的年代开始了。下海经商风起云涌,一批批人从体制内移身商海,这些人后来被归为“92派”;有如“砖头”一般的“大哥大”开始为一些人所使用,并成为一种“身份”的象征;许多后来广为人知的跨国公司,如摩托罗拉、宝洁等,也是在这一时期进入中国大陆,兴办合资企业。,32,“三个有利于”,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得失的标准 (姓“社”,姓“资”的争论)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邓小平1992年南方谈话,33,二、正确处理改革、发展

13、、稳定的关系保持三者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促进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结合起来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三者关系的重要结合点,34,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1、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2、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3、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35,第三节 豪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一、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1)时代的潮流(2)历史的昭示(3)现实的需要,36,从对外开放的地域看 五 个经济特区 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沿边开放城市沿江开放城市内陆开放城市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14、(新特区),37,经济特区是指一国在其关境以外划出的,实行免除关税以及其他财政与金融方面的优惠待遇,从而达到促进出口以及其他各种经济目的一定范围的区域。经济特区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自由贸易区、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中国五大经济特区:海南、深圳、珠海、厦门、汕头。“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38,沿海开放十四个城市198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实施的对外开放的重要步骤和战略措施。进一步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等十四个港口城市,并提出了若干优惠政策和措施。,39,“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

15、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显然,像中国这样大的国家搞建设,不靠自己不行,主要靠自己,这叫做自力更生。但是,在坚持自力更生的基础上,还需要对外开放,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来帮助我们发展。这种帮助不是单方面的。中国取得了国际的特别是发达国家的资金和技术,中国对国际的经济也会做出较多的贡献。”,对外开放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相统一,40,生产的国际化市场的国际化资本的国际化科技开发和应用的国际化,二、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41,对外开放的必要性,有利于利用国外资源和国际市场有利于引进先进技术有利于引进大量外资借鉴国外先进管理经验可以引进优秀人才,42,全方位我们的对外开放

16、不仅对资本主义国家开放,也对社会主义国家开放;不仅对发达国家开放,也对发展中国家开放。,43,从对外开放的国家看,对发达国家开放对社会主义国家开放对发展中国家开放,44,多层次 根据各地区的实际和特点,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沿边开放等不同开放程度的各种形式,形成全国范围的多层次对外开放。,45,46,47,沿边开放城市1992年3月以来,我国进一步开放黑龙江省黑河市、绥芬河市,吉林省的珲春市,内蒙古自治区的满洲里市、二连浩特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伊宁市、塔城市、博乐市,云南省的瑞丽市、畹町市、河口市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凭祥市和东兴镇等13个市、镇。,4

17、8,沿江开放城市 内陆开放城市1998年8月13 日又发出通知,决定进一步对外开放重庆、岳阳、武汉、九江、 芜湖等5个长江沿岸城市,哈尔滨、长春、呼和浩特、石家庄等 4个边境、沿海地区省会(首府)城市,太原、合肥、南昌、郑 州、长沙、成都、贵阳、西安、兰州、西宁、银川等11个内陆地 区省会(首府)城市,实行沿海开放城市的政策。至此,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已初步形成。,49,宽领域我国对外开放的范围涵盖了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等众多领域。,50,从对外开放的领域看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卫生、金融等领域,国际贸易、国际投资技术合作、劳务输出信息服务、工程承包,我们要正确处理对外开放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推动我国现代化进程,实现我国经济振兴的既定目标。,51,三、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一)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对外贸易效益。(二)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三)切实维护国家安全。,52,思考题1、如何认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2、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3、怎样全面认识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4、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5、为什么说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6、如何理解对外开放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