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ppt

上传人:ga****84 文档编号:336025 上传时间:2018-09-23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党的主要任务是继续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遗留任务,恢复国民经济,同时部分地、初步地开始社会主义的改造。,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的因素不论在经济还是政治上都已经居于领导地位,但非社会主义的因素仍有很大的比重。,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

2、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4年1月1日人民日报元旦社论指出:“在发展国民经济中,我们必须努力进一步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工业,把现有的社会主义工业扩大起来,办得更好;我们必须努力对农业、手工业和私营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的改造。这两方面的任务必须紧密联系在一起。好比一只鸟,它要有一个主体,这就是发展社会主义的工业;它又要有一双翅膀,这就是对农业、手工业的改造和对私营工商业的改造。要过渡到社会主义,没有主体当然不行,没有翅膀也不行”。,“一化三改” 、“一体两翼”,只有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才能独立和富强。,过去陈旧破烂 的矿厂景象,只有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才

3、能在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特点,“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新思路。,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1、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毛泽东为推动农业合作化而起草文件,积极引导农民走互助合作的道路。,坚持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的原则,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吸引农民走互助合作的道路。,依靠贫农、下中农,团结其他中农,由限制到逐步取消富农剥削的农村阶级政策。,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实行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创造了从低级到高级循序渐进的过渡形式。,农业社会主义合作社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发展互助组,

4、试办初级社,建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展高级社,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了类似改造个体农业的逐步过渡的方法。,方针:积极领导,稳步前进方法步骤:供销合作 生产合作手工业供销小组手工业供销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而改变了农村的生产关系。,参加合作社的手工业已占其总数的91.7%,产值占全国手工业总产值的93%,全国基本上实现了手工业合作化,全国手工业总产值比例图,入社手工业产值,93%,加入农业合作社的农户已达1.17亿户,加入高级社的农户占87.8%。,87.8%,2、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第一,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

5、资本主义工商业。,红色资本家:荣毅仁,资本家红利,企业公积金,职工福利,国家税收,四马分肥,国家税收:34.5% 职工福利:15% 企业公积金:30% 资本家红利:20.5%,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基本形式,第三,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国家对资方的在职人员采取“包下来” 的政策和“量才使用,适当照顾”的原则,通过改造阶级成分的原则达到整体上消灭资产积极的目的。,1956年,中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人民群众在欢度国庆,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 时并举,这是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明确要求。 第二,采取积极

6、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第三,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第三节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初步确立 第一,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使我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社会主义公有制成为我国社会的经济基础。,第二、政治领域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第三,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使我国的阶级关系发生了重要变化。,1956年底,全国公私合营企业的私股股额为24亿元,定息支付到1966年,全国领取定息的私股股东114万人,国家每年定息支付1、2亿元。1957年全国71万在职私方人员和10万资本家安排了工作,60-65%直接参加生产经营,35-40%为企业管理人员。

7、 董辅礽主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第四,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变化。,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1、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也是20世纪中国又一次划时代的历史巨变。2、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制度条件。3、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和社会生产资料的主人。4、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占世界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国家,这是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思考题:1、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2、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为什么选择了社会主义?3、如何认识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4、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是什么?5、如何认识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