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一暑假语文作业参考答案.DOC

上传人:国*** 文档编号:336231 上传时间:2018-09-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高一暑假语文作业参考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新高一暑假语文作业参考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新高一暑假语文作业参考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新高一暑假语文作业参考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新高一暑假语文作业参考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 新高一暑假 语文 作业参考 答案 作业一 1.A B 项,扮像 扮相,对峙 (sh) 对峙 (zh); C 项,弦歌不辍 (zhu) 弦歌不辍 (chu); D 项,披星带月 披星戴月。 2.C 振振有词: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说个不休。此处应用“念念有词”。念念有词:旧时迷信的人小声说念咒语或祈祷的话,也指人不停地自言自语。 3.A “他神色自若”“不动火”“不生气”都是独立的分句,其间应用逗号。 4.C A 项,搭配不当,“看到”与“鼓乐唱腔”不搭配,可改为“听到”。 B 项,不合逻辑,“唯一”和“之一”矛盾。 D 项,句式杂糅 ,可删去“的瓶颈”或将“制约着”改为“这是”。 5.D 6

2、 (1)豁然开朗; (2)落红不是无情物; (3)烟笼寒水月笼沙; (4)为有源头活水来; (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6)但愿人长久,千 里共婵娟。 7.( 1)认为美 ( 2)的确(共 2 分。共 2 道小题,每小题 1 分) 8在公共场所中议论、指责。(共 2 分。错一处扣 1 分,扣完为止) 9.( 1)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共 3 分。错一处扣 1 分,扣完为止)( 2)虽欲言,无可进者。( 1 分) 10( 3 分)( 1)色彩华丽开放(对美的大胆追求、追求时尚) ( 2)淳朴淡雅 ( 3)服饰华丽异常(追求粉饰太平和吉祥祝福)

3、 11.( 3 分)( 1)说明竹林七贤服饰审美对后人的影响之深。突出魏晋时期服饰审美追求自然,个性解放。 ( 2)运用举例子说明方法,说明唐代人追求时尚,追求服饰色彩华丽的审美意识。 12.( 2 分)“绝不能”语气坚决,不容置疑。突出强调清朝等级森严,黄色服饰只有皇室成员才能穿戴。 13( 3 分) C(审美意识主要取决于不同时期政治经济发展水平) 14答案:不能删掉。因为写母亲种花草和蔬菜是为下文描写母亲精心为 “我”种苦瓜、烧苦瓜作铺垫,突出母亲热爱生活、富有爱心的品格。 15答案:不仅写出了母亲高兴的程度,而且暗含母亲是因儿子的高兴而高兴,含蓄表达出母亲对儿子无私的爱心。表面上是强调

4、常常吃到这道菜,实际上是赞美永不减退的亲情和母爱。 16答案:卒章显志,点明了母亲与苦瓜相同的品格。语言为将浓烈的感情寓于平淡的叙述中,言有尽而意无穷。 17答案:全文以苦瓜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用苦瓜象征母亲的品格,表达对母亲的赞美与怀念。 作业二 1.C A 项,销烟 硝烟,聒 (u)噪 聒 (u)噪; B 项 ,穿流不息 川流不息; D项,班斓 斑斓,发髻 (j) 发髻 (j)。 2.B 飞翔:盘旋地飞,泛指飞。这里用来写蝴蝶,应用“飞舞”更恰当。飞舞:像跳舞似的在空中飞。 3.C “一片雾霭”后的分号应改成句号。文段中对西边景物的描写和对东边景物的描写是并列的,可用分号,但“树梢之上”

5、前边已经用了句号,所以此处不能再用分号。 4.C A 项,成分残缺,可在“更加”前加“创建”; B 项,句式杂糅,将“的原因是”2 和“是由于”两种句式杂糅在了一起,可删掉“由于”; D 项,搭配不当,“增强”与“水平”不搭配,可 将“增强”改为“提高”。 5.C A 项,凄惋 凄婉; B 项,飘缈 缥缈; D 项,瞠 (chn)目结舌 瞠 (chng)目结舌。 6.C 变换:事物的一种形式或内容换成另一种。语境中是指灯光的改变,应用“变幻”。变幻:不规则地改变。 7.A “盛载多少爱情的绝唱”并不是疑问句,而是感叹句,故此处问号使用错误,可改为感叹号。 8.D A 项,重复赘余,不合逻辑,应

6、删掉“左右”。 B 项,表意不明,“对于这一点,很多市民表示认同”,“这”所指内容不明确。 C项, 语序不当,应将“开阔人的视野”和“改变人的思维方式”互换位置。 9.C( C 项是拟人,其余是比喻) 10.D 11.B( B 是李白,其余为杜甫) 12 D。司马光是保守派、王安石是变革派。在熙宁变法中,司马光与主持变法的王安石发生严重分歧,所以如果由他俩来代言 “ 好东西要和好朋友分享 ” 是不恰当的。 13.C 14.语序为 541236 15.(示例)没得到的总比已有的好,拥有了又怀念失去。 16.( 1)山重水复疑无路 ( 2)随风直到夜郎西 ( 3)受任于败军之际 ( 4)蜡炬成灰泪

7、始干 ( 5)山河破碎风飘絮 17.A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 项“ 诗经中的作品原来是普通的诗歌,并没有深刻的含意”有误。原文中说“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可见是有深刻的含意的) 18.C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 项“他的意思是叛臣的一面之词令人担心,请晋侯不要听信”有误。原文中说“子展却借用来说,晋侯纵然有理由,但人言可畏,别人看来总是为了一个叛臣”。可见,不是叫晋侯不要听信) 19.B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 项“不然则仍然是没有曲调的徒歌”有误。原文中说“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 百篇之

8、内的徒歌”, “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分别。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做了给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级的耳中”。由此可见,“徒歌”不是没有曲调的诗歌) 作业三 1.A B 项,肇 (zo)始 肇 (zho)始; C 项,摒 (bn)弃 摒 (bn)弃; D 项,叠起 迭起,奇葩 (b) 奇葩 (p)。 2.C 批驳:批评或否决 (别人的意见、要求 )。文段只是对肖斯塔科维奇的音乐进行客观的分析评论,“批驳”一词明显不合语境。应为“ 评判”。评判:判定 (是非、胜负或优劣 )。 3.A “重要品格”后的冒号应为破折号。冒号

9、有提示下文或总括上文的作用,破折号有表示解释说明的作用。“老肖对马勒的承继”明显是对“重要品格”的解释,故用破折号。 4.C A 项,搭配不当,“保障责任”不搭配。 B 项,成分残缺,可在句末加“前行”。 D 项,结构混乱,把“忽视需要下大力气攻关的科普创作理论研究难以获得支持”改为“忽视需要下大力气攻关的科普创作理论研究”或“需要下大力气攻关的科普创作理论研究难以获得支持”。 5. 【答案 (示例 )】言外之意:当下媒体的炒作对于一 个人的成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分),但过火的新闻炒作,往往3 会使一些明星成为“流星”,昙花一现,随风而逝( 2 分) 6.( 1)落红不是无情物 ( 2

10、)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 3)斗折蛇行 明灭可见 ( 4)衔远山 横无际涯 7( 1)适逢,恰巧遇到 ( 2)爱戴(评分意见:本题共 2 分。每答对一个空得 1 分。 ) 8 B ( A 动词,担任 向; B 动词,去、往; C 因为把; D 于是是) 9现在如果把我们的人假称是公子扶苏、项燕的队伍,向天下首发倡导,应当有许多响应的人。 ( 评分意见:本题共 3 分,译句中重点实、虚词任何一个没解释、解释错误,均扣 1 分,语句不通顺扣 1 分。) 10. 爱国,对时局有敏锐的洞察力,有谋略。 (评分意见:本题共 2 分,答对两条即可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11. 我们往往容易看到别人的缺点,

11、却不容 易看到自己的不足。 12. B (原句表示假设关系) 13.因为天空宽阔,众禽才可以自由翱翔 14. 我们要有“容人、容事”的雅量,学会包容别人,过有“容”的人生!要敞开胸怀;要审视自己;要换位思考 15 (4 分 )(1)母亲深夜敲盆赶鼠 (2)母亲跪在田中 插秧 (意思对即可 ) 16 (4 分 )(1)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水田中的秧苗之美,赞美了母亲的劳动成果。 或:“立起来”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秧苗的动态之美,而“一行行”“整齐匀称”则突出了母亲此时体力不支和劳累,表现了母亲的坚强。 (意思对即可 ) (2)写母亲在田间艰难插秧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心疼。 17

12、( 4 分 )“白发”是全文叙事线索;“白发”是母亲的形象特征,作者着力描写这一特征,突出了母亲的辛劳,表达出作者对母亲的心疼,对母亲的爱和怀念。 (意思对即可 ) 18 D 作业四 1.C A 项, 虬 (qi)曲( q) -虬 (qi)曲( q),苍海桑田 -沧海桑田 ; B 项,装钉 装订,不禁 (jn) 不禁 (jn); D 项, 蛰 蜇 。 2.B 果然: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根据语境,应用“居然”。居然:出乎意料,竟然。 3.B 逗号应放在引号外。 4.C A 项,结构混乱,可将“了”改为“的”。 B 项,语序不当,可将“对开发酒文化资源、培育健康的饮酒习惯有积极意义”与“便于

13、学界研究使用”互换位置。 D 项,搭配不当,可将“加强”改为“加大”。 5.C 实至名归:有了真正的学识、本领或业绩,相应的声誉 自然就随之而来。名副其实:名声和实际相符合。白璧无瑕:洁白的玉面上无一点儿斑点,比喻人或事物完美无缺。瑕不掩瑜:比喻缺点掩盖不了优点,优点是主要的,缺点是次要的。望其项背:意谓赶得上对方达到的成就或境界,多用于否定句中。望尘莫及:望见前面人马的行尘而不能追及。 6.D 是结论,是对这一结论成立的原因分析。所以是连接在一起的。和之间用“更”构成递进,所以必然相连。这六句话是环环相扣的。 7.( 6 分)(海心塔)北望海心沙岛(珠江、珠江新城),南对赤岗塔,东邻帝景苑,

14、西靠地铁三号线。塔身由下 至中逐渐变细,由中至上逐渐变粗,形如纤纤细腰。 6 分。“位置” 4 分,其中“方位”每点1 分;“描述” 2 分,每点 1 分。超字扣 1 分。意思对即可给分。 8.D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 项张冠李戴,应该是“冯骥才认为”。 B 项无中生有,“最先提出”无根据。 C 项不合文意,原文是“这种对传统的保护意识”而非“用实际行动”。 4 9.C 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章信息的能力。 A 项断章取义,原文是“究竟是应该感到自豪呢,还是自卑?”B 项以偏概全,“完全一样”说法错误,原文为“差不多”。 D 项偷梁换柱,原文是“人家倒替我 们担忧了”而非“中国的

15、城市规划者深刻地认识到”。 10.B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文章内容要点及中心意思的能力。 A 项强加因果,两者之间不成因果关系。 C项夸大事实,掉了信息“几乎”。 D 项超前判断,原文是“是不是也该反省一下”而非“已经在开始反省”。 11.B 解释为:全,全都 12.A 形容开阔的样子; B、交通:交错相通; C、妻子:妻子和儿女; D、无论:更不用说 13.B 并非是“记叙性”文章,此篇游记,记叙、议论、抒情多种手法相结合 14.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15.人们来来往往耕田劳作,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充满喜悦之情,显得心满意

16、足。(“往来”“悉”“黄发垂髫”“怡然”的翻译各 1 分) 这个人 (为他们 )详细地介绍了自己所听到的事, 他们听罢 )都感叹惋惜。(“一一”“具”“皆”“叹惋”的翻译各 1 分) 16. 拟人 ( 1 分) 生机盎然( 1 分) 17.刘诗写闺中女子的动作情态,( 1 分)抒写其在春日中的闲闷忧愁之情;( 1 分)徐诗则描写游人所见之景( 1 分 )来表达对春天喜爱之情。( 1 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桃 )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 (紧接着 )就是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 (里面 )好像有光似的。 (渔人 )就离了船,从洞口进去。初进时,洞口很窄,仅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

17、突然 (变得 )开阔敞亮了。 (这里 )土地平坦开阔,房舍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 (村落间 )能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 人们来来往往耕田劳作,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充满喜悦之情,显得心满意足。 (那里面的人 )见了渔人 ,竟大吃一惊,问 (渔人 )从哪里来, (渔人 )详尽地回答了他。 (那人 )就邀请 (渔人 )到自己家里去,备酒杀鸡做饭菜 (款待他 )。村中的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 (他们 )说祖先 (为了 )躲避秦时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于是就与外面的人断绝了往

18、来。 (他们 )问起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这个人 (为他们 )详细地介绍了自己所听到的事, 他们听罢 )都感叹惋惜。 其余的人也请 (渔人 )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 (款待他 )。 (渔人在这里 )住了几天,就告辞离去。这 里的人告诉 (他 )说:“ (这里的情况 )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作业五 1.B A 项,略 掠; C 项,倾泄 倾泻; D 项,亘 (n)古 亘 (n)古。 2.C 幽冥:幽暗,黑暗;幽僻,荒远。此处应用“幽深”。幽深:山水、树林、宫室等深而幽静。 3.B 此句是陈述句,问号应改为逗号或句号。 4.D A 项,搭配不当,“提高”与“增收致

19、富”不搭配,可改为“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B 项, 句式杂糅,“思考如何保持”和“思考保持的途径”杂糅,保留其一即可 。 C 项,成分赘余,“完全”与“无缝”重复,可将“完全”删掉。 5.C A. 语序不当,“文化”与“语言”应换位,以与后文照应。 B. 偷换主语, 在“提前”前面加上“使他们” D. 搭配不当或成分残缺,“打造”与“方案”不能搭配,应在“领衔打造”前加“制定出”。 5 6.B A.“先贤”是指已故的有才德的人,与语境不合,可改为“大师”等; B.正确,其中“荷”常用于书信、公文等中表示感谢或客气; C. “躬临”为敬辞 D.请人收礼说“笑纳”,请人保存说“惠存”。 7.C 比

20、较和,根据关联词“但”可以推断在前;而是对的诠释,是对的诠释;是 对的进一步阐释,且两者之间有一个一致的提示词“熟知”;是对的解释 8.但论者往往评其书法为第一 但他没有写过篆书作品 (每点 2 分。意思对即可) 9.D A.文中说“有的要被运输到细胞内的其他地方,有的则要被转运出细胞”,可见并非全都“运输到其他细胞里”。 B.文中“自我调控”是指“要求细胞内生产的物质在正确的时间被运输到正确的地点”,而不是“运到错误地点,就会被及时调整”。 C.“会对有机体有害”强调的是“必然”,而非“可能” 10.A “释放”是把所含的物质放出来。囊泡融合在细胞膜里并没有“ 进入”血液,只是把胰岛素释放到

21、血液中 11.囊泡把细胞生产的物质包裹(或“打包”)并在正确的时间把它们送到细胞内的各个地方或释放到细胞外。 评分标准:共 3分。“包裹”或“打包” 1分;“在正确的时间” 1分;“运送到细胞内的各个地方或释放到细胞外” 1 分,“细胞内的各个地方”“释放到细胞外”只答一个方面不给分。 12.C 卒:最终。 13. C 都是作者肯定的行为。 14.D D.“抨击穆生忘恩负义”错,作者对穆生持肯定态度。 15.(1) 也有遇到知己却使自己志行亏缺声名被污的,能不害怕吗! (2) 轻易结合必定容易分离,所以刚开始一定有很难结合的地方,而到了后来,反而能够历时久远而不疏废。 (3) 固然可以用礼节来

22、让他们屈身相从,却不能用权势来约束他们啊! 16.三重意蕴:一是风雨之中扬子江上的空远之景;二是诗人四处漂泊、无处可依的空寂之情;三是理想已逝,抱负成空 (繁华已去之空荡 )。每点 1 分 17. 第三联 诗人 使用了 比喻 , (1 分 )将自己比作“转蓬”, (1 分 )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自己漂泊江湖,无处可依的人生况味。 (2 分 ) 【如果答“往事随流水”用了比喻,把往事当作可随水流走的具体事物来写,写出世事变迁之快,也可视情况给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韩非子说:被人了解欣赏并不困难,实在困难的是,被人了解欣赏时要如何自处。真可悲啊!士人有因为遇到知己而声名显扬的,也有遇到知己却使

23、自己志行亏缺声名被污的,能不害怕吗! 君子和地位高的人交往不会谄媚,和地位低的人交往不会轻慢,所以天子有不能随便召见的大臣,王侯有不可使之屈服的士人,将军如 果有长揖不拜的宾客而自己会更受敬重。假如受到知遇的人,只会谄媚、巴结,迎合主上的意旨,只求暂时的苟安,忘记自己所应该做的事情,这最终会使世上的评论者认为居下位者没有什么可取的才学,而居上位者没有知人的智慧,这哪里是宾主遇合的美事呢? 人与人相知,可贵的是彼此互相知心。汉光武帝知道严光是个不能用权势屈服的人,就不用君臣间的礼法去约束他;孟献子有五个朋友,可是他们心中并不存有孟献子是大夫的想法。所以士人如果自我期许愈大,那他对自我的要求也就愈

24、严格。怀抱着杰出的才能,遇到破格的赏识,而就要立刻顺从讨好,这就不是以 道义自居,而是以世俗之心对待了解赏识自己的人啊! 轻易结合必定容易分离,所以刚开始一定有很难结合的地方,而到了后来,反而能够历时久远而不疏废。信陵君的门客多达三千人,其中最难屈服的,莫过于侯生和毛、薛两位。然而最后还是靠着他们的力量,在别人的国土上建立功业,在天下享有盛名。 6 唉!异乎常人、才智特高的士人,也未必始终不被人任用;固然可以用礼节来让他们屈身相从,却不能用权势来约束他们啊! (譬如说你 )手握尺寸长的丝绳来系住北海的鲲鹏,想让它改变飞行方向,难道可以办到吗?然而即便是像子夏这样的贤人,还是不免于在出门 的时候

25、,因为看见众多华丽的东西而心动, (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 )我记写这篇文章,是为那些有志立身处世的士人而写的,我担心他们是否能够坚持志向到底啊! 作业六 5.B A 项,博奕 博弈; C 项,大姆指 大拇指; D 项,藤蔓 (mn) 藤蔓 (wn)。 6.B 预示:预先显示。应用“预言”。预言:指预先说出将要发生的事情。后文都是基督预先“说”出的故事。 7.B 乙处为并列分句,第二个逗号应改为分号。 8.A B 项,不合逻辑,“领导干部”包含在“公职人员”之中。 C 项,搭配不当,“禁止公款购买”与“清理会员卡”不搭配 。 D 项,成分残缺,在“建立各领域全面合作”后加“的关系”。 5.B 句

26、承上启下,应放在最前面;句中的“这个过程”承接句中的“过程”; 句中的“这个过程”承接句中的“过程”;句中的“第一件工具”承接句中的“第一件工具;句是对的总结,句是对的总结。 6.B 颜值:表示人物颜容俊或靓丽的一个指数,用来评价人物容貌。任性:执拗使性,无所顾忌,不惜夸张,必欲按自己的愿望或想法行事,含嘲讽义。人品爆发:含时来运转,力挽狂澜等意思。心塞:心里堵得慌,难受,周围有不顾心的事让你心里很不舒 服,或者表示对某件事情很无语 7.C 开会一般是坐着的,所以身高对识别人物没有意义;另外,“留络腮胡子”肯定是男教师,但男教师不一定都有络腮胡子,比更有区别意义。 8.D 这段话包含三层意思:

27、第一层是说人看见桌子是光滑,第二层是显微镜下看到的是粗糙不平的,第三层是用倍数更高的显微镜看,又有所改变,概括归纳为“我们没有办法看清事物的真正形状” 9. D 10.往西走,女厕所西边的楼梯; 往东走,男厕所东边的楼梯; 往南走, 517 室南边的楼梯。 11.D A 项中“取代印刷文化而形成”错误 ,文中是说“一种新的文化将取代印刷文化”; B 项强加因果; C 项“视觉文化的形成”错误,原文是说“视觉文化正在形成”,另外“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是“视觉文化”,而非“视觉文化的形成” 12.C 原文是“现代文化正在脱离以语言为中心的理性主义形态,转向以视觉为中心”,

28、也就是“现代文化转向以视觉为中心”, C 项主宾颠倒了。 13. 视觉文化兴起的原因; 视觉文化的负面影响。 14.D “遑”意为“闲暇”。 15. B A.副词,才、就;副词,竟然。 B.均为人称代词 ,他。 C.指示代词,其中的;人称代词,他。D.介词,替、给;介词,向、对。 16. C 第 句是写毛大福在看到群狼咆哮时害怕的情状,第 句是毛大福在请求狼为他昭雪。 17. B B 项不是“狼在听了毛大福的求告后,就愤怒地奔向差役”,而是“狼见毛被絷”后,才奔向差役。 18.(1)在这之前,县里有个名叫宁泰的钱商,被强盗在路上杀死,没有可以追查的线索。 (4 分,得分点:定语后置、介宾结构后

29、置、莫、追诘等,译句要通顺 ) (2)差役回来讲述这件事情,县官也觉得奇怪,却没有马上释放毛大福。 (3 分,得分点:异、 遽、释等,译句要通顺 ) 19.以我阔颈丰腰之躯 /尚三足足矣 /且不论崎岖 /立地即稳 /君足撑持仅一板耳 /似可深思! 7 参考译文: 太行地区的毛大福,是个外科医生。一天,他做完手术回来,路上遇到一只狼,衔着一个包裹,蹲在路的左旁。毛大福拣起来一看,原来是用布裹着的几件金首饰。他正觉得奇怪的时候,狼上前欢跳,轻轻拽了拽他的衣袍,然后就离开了。可等毛大福走了一段,狼又来拽他。毛看这只狼没有恶意,就跟着它去了。不一会儿,到了狼穴,只见一只狼病卧着,仔细观察,见它的头上有

30、一个大疮,已溃烂长蛆。毛大福懂了狼的意思,将蛆挑干 净,按医法敷上药,然后走了。当时天色已晚,狼远远地尾随着他。走了三四里,毛大福又遇到几只狼,嗥叫着逼向他,毛大福十分害怕。为他送行的那只狼赶紧跑进狼群,好像对它们说话一样,众狼便全都走散了。毛大福于是平安回到家。 在这之前,县里有个名叫宁泰的钱商,被强盗在路上杀死,没有可以追查的线索。正巧毛大福出售金首饰时,被宁家认出,于是将他抓起来,送往公庭。毛大福诉说金首饰的来历,县官不相信,用枷锁把他拘禁起来。毛大福受了冤屈,却又不能自己申明,只得请求宽限时日,让他去向狼询问。县官便派两名差役押着毛大福进山,径直走 到狼窝。不巧,狼没回来,三人只好往回

31、走。走到半路,他们遇见两只狼,其中一只狼疮疤还在。毛大福认出了它,向它作揖祝告说:“前次承蒙赠送,现在就因为这件事受到冤屈。你如果不为我昭雪,我回去就会被拷打而死。”狼见毛大福被捆绑着,愤怒地奔向差役。差役拔刀相对。狼用嘴抵着地面大嗥,嗥叫了两三声,山中百狼群集,包围着差役打转。差役十分窘迫。狼争着上前咬毛大福的绑绳,差役明白了它们的意思,便解开毛大福的绑缚,狼这才一起走了。差役回来讲述这件事情,县官觉得奇怪,却没有马上释放毛大福。 几天后,县官出行,一只狼衔着破鞋丢在 路上。县官走了过去,狼又衔着鞋子跑到前面放在路上。县官命令收起鞋,狼才走。县官回来,暗地里派人查找鞋的主人。有人传某村有个叫

32、丛薪的人,曾被两只狼紧紧追逐,后来,狼衔着他的鞋走了。于是,县官派人将丛薪拘捕来认鞋,果然是他的鞋。于是怀疑杀死宁泰的必定是丛薪,审讯他后,果然如此。他杀了宁泰,并取走了宁泰的钱银,而宁泰藏在衣服下面的首饰,却没来得及搜寻,后来被狼衔走了。 从前有个接生婆外出归来,遇到一只狼挡道,狼牵着她的衣服好像想带她到某地去。于是就跟狼去了,到了地方,看到母狼正难产,分娩不下来。老婆婆给母狼用力 拉出幼狼,产下幼狼以后,狼就把她放回来了。第二天,狼衔着鹿肉放在接生婆的家门来报答他。可见这类事从来就有很多。 作业七 1.A B 项, 记颂 记诵,诵赞 颂赞 ; C 项,慰藉 (j) 慰藉 (ji); D 项

33、,揉 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 3 题。 2.D 另眼相看:用另一种眼光看待,多指看待某个人 (或某种人 )不同于一般。此处应用“刮目相看”。刮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3.A 应去掉冒号。 4.B A 项,成分残缺,“怪诞的方式”前应加上介词“以”。 C 项,结构混乱,“查获了 213 枚恐龙蛋化石为白 垔 纪晚期化石 ”应改 为“查获的 213 枚恐龙蛋化石为白 垔 纪晚期化石 ”。 D 项,搭配不当,“也是离我们最近的一个时代”与“这些民国先生”主宾不搭配。 5.B 逻辑混乱 (语序不当 )。 “他不仅在学问上,而且在为人上”。 6. B 解析:承接上句应该是介绍“铅色水鸫”的特征

34、,故放在第一空,排除 C、 D 两项。句中的“它”应指代上句中的“铅色水鸫”,因此紧跟后,句紧承句作出总结,故排除 A 项, 7.D (A 项“至今健在”改“敬爱”, B 项“惠存”改“珍藏”, C 项,不顾及家属心情。 ) 8成语是 东施效颦 ( 1 分)含义相近的成语是 邯 郸学步(或亦步亦趋等) ( 1 分) 创作思想是 创作不能丢失自我( 1 分),盲目模仿只能遭人耻笑( 1 分 ) 9 B B.原文末段说“汉代以后,羌人开始修建专门敬奉白石神的山王塔、山神庙”,并不确定具体8 供奉的是否白空、白羲、白郎这三尊白石神,专门敬奉这三尊白石神的寺庙,是四川羌区理县星上人八寨在 1923 年

35、于天盆山顶修建的。 A.第二段说“至今他们仍承继着祖辈的传统,信奉以巫师为代表的原始自然宗教他们信奉的自然神之多不胜枚举”,可知他们的祖先就是信奉这种多神崇拜的自然宗教;又说“羌族每年都要举行祭天、祭山等 多种宗教祭祀活动,按时崇祭,从无懈怠”,可知其非常虔诚。 C.根据第三段描述,可知正确。 D.根据文章第五段末句的描述,可知正确。 10. D .从第五段前半段的表述,可知正确。 A.原文说“先民们认为这是上天的恩赐,便伏地向苍天祭拜,以后又逐渐演化为向白石祭拜”,可见“白石神”是在此后逐渐演化,慢慢确立起来的,并不是原始羌人直接确立的。 .“必须与其他神灵一起供奉才能得到庇护”无中生有。

36、C.“以白石取火表达对白石神的崇拜”无中生有。 11.白石崇拜代表了对天地间所有神灵的崇拜 ,白石崇拜维系着羌族的民族斗争历史(或“白石崇拜贯穿着羌人的祖先崇拜和雪山崇拜的观念”),白石崇拜寄托着羌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与企盼。( 3 分) 12.C 访:查访,这里是“寻找”的意思。 13.C A 项,代词,它,牛 /动词,到。 B 项,表承接,可译为“就” /表转折,可译为“竟”。 C项,连词,表递进,可译为“况且” /连词。 D 项,介词,可译为“拿”“用” /连词,而且。 14.B 是描写舟人的相貌 是写舟人的力气大 舟人的情感。这三句都与义行无关。 15.稍顷 /天半霹雳 /水立云飞

37、/舟依巨柳而荫 /雨止 /复行 /卒无恙。 16.陈泰岩告诉舟人:“太阳就要落山,何不 (为什么不 )在这里住宿呢?”(语、盍、诸,各 1分) 问起他的姓氏和家乡,舟人说:“现在天下这么乱,哪里还需要这些呢?”最终没有说。(讯、紊紊、安用、竟,各 1 分) 17.第二联用了白描【或“意象并列”、“名词叠用”亦可】手法,描绘出西风里酒旗招展、细雨中菊花盛开的秋日景象,质朴而清丽,也写出了诗人对自然、对生活的喜爱之情。( 3分。手法 1分,作用 2 分) 18.“秋怀”重在“怀”,秋日风光好,诗人却黯然,黯然的是双鬓因忧伤国事而染霜 ;食厚禄却于国无补,这些均是儒家的忧世之情;尾联希望驾鹿车回到颍

38、东去过躬耕田园的生活,表现出诗人对与世浮沉和苟且生活的厌倦,向往道家归隐超然的生活。(能结合第三四联进行分析,答出儒家“忧国事”、道家“望归隐”即可。 4 分,一点 2 分) 作业八 5.D A 项,金箔 (b) 金箔 (b),拜年贴 拜年帖; B 项,人烟阜 (b)盛 人烟阜 (f)盛,构栏 勾栏; C 项,暴发力 爆发力。 6.B 光怪陆离:形容现象奇异、色彩繁杂。此处可改为“五花八门”。五花八门:形容花样繁多或变幻多端。 7.A 这是冒号和破折号之间的误 用,句中是解释关系,冒号应改为破折号。 8.C A 项,“锻炼”包含了“散步”,可将“散步和”删除。 B 项,“我国成功发射了第 22

39、 颗北斗导航卫星属于卫星”结构混乱,可将“了”改为“的”。 D 项,“作为植根于百姓生活的民间音乐,在中国传统文化”缺少主语。 5.D A 项,“他向记者说”后面的内容并非直接引语,所以不需用引号,另外,应将冒号改为逗号; B 项,第一处引号应改为书名号 C 项,括号应放在“情况”的后面 6.B 7 B “笑纳”是请别人接受自己的礼物。 8.( 1)豆腐的吃(做)法。 序号: ( 2)豆腐的营养。 序号: 9 ( 3)豆腐可以治病。 序号: 9.C A 项在文中第一段,原文为“更为接近”而非“完全相同。 B 项,第二段中的第一句“都基于”,而不是“要反映” ;D 项 ,原文是“都十分注重”,)

40、 10.D 这是中国园林形成的方式 11.以摹拟自然的表现手法达到再现自然的目的。 讲求“寓诗情画意于自然境物之中”。 十分注重空间的虚实变化与对比。 借助文学形式增强自己的艺术感染力。(每点 1 分) 12.先写友人邀我看花,花如约而至,人却变 迁离散;继而引发我对人生中常与变关系的思考;最后阐明我面对常与变的豁达积极人生态度。(具体分述, 3 分)运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层层深入展开写作,由生活小事,引发关于人生课题的深层思考,最后阐释精到的人生哲理。(总结概述, 2 分)(具体分述与总结概述的顺序可以调换) 13.这句话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1 分)把生命比作浮木、把人生中的机缘际遇比作巨

41、浪风波,( 1 分)生动形象地写出在力量巨大的机缘际遇面前,生命无力孤弱、只能任凭命运摆布的特点,( 1 分)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变化无常、生命渺小无奈的认识(“因缘不可思议 ,生命的大部分不可预约”的观点)( 1 分)。 14. “常”, 指的是人们心中的美好愿望,一种理想的恒常生活状态。 ( 1 分) “变”, 指的是人们在生命历程中不愿面对的种种变化。 ( 1 分) 15. 悯恕之心,要对生命的恒常有祝福之念,对生命的变化有宽容之心。( 1 分) 欣赏之心,要善于发现体味变化中的美丽。( 1 分) 希望之心,要永远保持着预约的希望,永远保持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 分) 16. 文题中“可以预约的雪”意指秋天的菅芒花,文章内容也是写由朋友预约看菅芒花而引发的人生感悟,虽然没有写雪,但“菅芒花”和“ 雪”都有“可以预约”、可与人的主观期许愿望达成一致的相似点。( 2 分) 与人生的“不可预约”形成鲜明对比,反衬出人生的变化无常,更能凸显文章主体内容。( 2 分) “可以预约的雪”别致而富有诗意,与文章清新雅致的风格一致,也更能引发读者的阅读期待。( 2 分) 17.白 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何令人之景慕 /一至于此耶岂不以有周公之风躬吐握之事使海内豪俊奔走而归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