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建筑学-6另一种全球化城市打造以城市生态景观为资本.ppt

上传人:ga****84 文档编号:340620 上传时间:2018-09-24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4.3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幸福建筑学-6另一种全球化城市打造以城市生态景观为资本.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幸福建筑学-6另一种全球化城市打造以城市生态景观为资本.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幸福建筑学-6另一种全球化城市打造以城市生态景观为资本.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幸福建筑学-6另一种全球化城市打造以城市生态景观为资本.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幸福建筑学-6另一种全球化城市打造以城市生态景观为资本.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社區景觀與空間藝術-5另一種全球化城市打造:以城市生態景觀為資本的新加坡城市治理,新加坡的城市印象花園城市的規劃理念從花園城市轉變為花園中的城市從多元觀點思考城市生態景觀跳脫花園迷思,生態景觀是城市發展的重要策略 授課教師:梁佳美 授課日期:2013/10/24,新加坡的城市印象,1.城市國家的印象 新加坡作為一個城市國家 國土面積:692.7平方公里 全國總人口:518萬 都市化程度高,平均密度更甚於香港 高度綠化的成果,人民平均每人享有:7.99平方公尺 (台北市每人享有5.16平方公尺; 香港人平均每人享有0.5-1平方公尺)2.城市治理的策略: (1)花園城市的規劃理念 (2)綠色都市

2、主義(Green Urbanism)的城市治理範型,3.新加坡是一個中央極權統治的國家 綠化之所以能有效推動,主要來自於 (1)土地利用政策 (2)住房問題 81%的人口目前居住在政府興建的公共房屋中 19%居住在私人市場興建的高價位住宅,一、霍華德(Howard,1850-1928) 明日的花園城市(Garden Cities of Tomorrow,1898) 1.霍華德的城市規劃理念 (1)鼓勵遷居到新市鎮 將單純的公司城鎮 (company Town)觀念轉化成普遍的移居 運動,使得擁擠的十九世紀城市內的人口與產業,有計畫地 自城市或城市內的市中心區遷到郊外,遷到郊外的工廠外圍 建立起

3、新的市鎮,使工作與生活皆併入合乎健康條件的環境 中。 (2)深受到1884年經濟學家Marshall的影響(馬歇爾認為: 霍華德認為許多產業可自由設在勞工來源方便的任何區位, 但是,其結果則是整個社會將為健康不佳與住宅品質不良而 付出代價,並且這個代價遠高於另建一個新的模範社區), 發明新市鎮構想,以解決都市內的既有問題。,花園城市的規劃理念,4,(3)三角磁鐵(three magnets)理論強調:都市與鄉村這二者間,存在著密不可分的好處與壞處。 都市的優點是能提供就業,以及各種服務設施,缺點則是對於大自然的破壞。相反地,鄉村有很好的生活環境,卻少了就業機會與其他各種服務設施。 所以,霍華德

4、認為新型態的遷移是必須藉由可及性來結合城市的優點,透過環境來結合鄉村的優點;並且,藉著有計畫的疏散勞工和提供足夠的工作場所,即可將都會區的優點轉移至新的城鎮聚落裡。 (4)鄰里單元觀念的雛形:將城鎮人口每五千人分為一區,每區內各有店鋪、學校與其他服務設施,此即為鄰里單元的初步雛形。而,這樣的觀念,可以讓家庭主婦與學生,從自己的住家隨意以步行的方式走到社區內任何一項公共設施地點。,5,(5)新市鎮的開發與綠帶保留比例的控制 通常會設置在舊有城市的通勤範圍外,規模較小,人數以不超過30,000人為限,新鎮的外圍,必須由大片的綠帶所環繞,並且要讓新鎮的每一個居民都能很容易到達這片腹地廣大得綠帶區域。

5、 在新市鎮建築物與公共設施的開發上,與大片綠帶的配比,是以1/6與5/6的差異強調綠帶留設的重要性。 (6)霍華德強調高密度住宅: 每公頃可容納37戶(80至90人)。 (7)新市鎮應為一種多核心市鎮開發型態 強調新市鎮發展到一定規模後,就應停止發展,而超過的部分,應由附近其他新興的新市鎮來吸收。而市鎮聚落的核心應採密集的成長與擴大,並逐漸成為多核心的城鎮綜合區,與鄉間大片開放綠地相對應。霍華德稱這樣多核心的新市鎮為社會市(the social city)。,6,新加坡的花園城市規劃理念1.提出環狀概念,保留國土中央近 3000多公頃雨林區作為集水保護 區2.全國共有22個新市鎮,上萬棟公 共

6、住宅環繞著中央保護區,除了 水平的綠化工作;近年來也積極 地推動垂直綠化工作,9,1903年規劃設計的Letchworth新市鎮,1920年規劃設計的Welwyn新市鎮,從花園城市轉變為花園中的城市從多元觀點思考城市生態景觀,1980年代1.從花園城市轉型為花園中的城市 配合政府從製造工業轉型為高技術的科技工業2.重視綠色廊道(greenway)的發展與延伸 (1)考慮現狀的發展 (2)綠色廊道、網絡、生態價值 (3)生物遷徙路徑、生物多樣性與生物棲地的連貫性、水道、綠 色廊道的生態串聯 好的綠色廊道至少應有20公尺寬,結合慢跑路徑、林蔭、自行車道、讓使用者能不需開車即可到達,從花園城市轉變為

7、花園中的城市從多元觀點思考城市生態景觀,1990年代1.綠色網絡計畫 (1)重視綠色區塊的連結 (2)以公園串聯網絡(park connector network)串連公園、 自然荒地、河川系統等。2.景觀學界興起景觀生態廊道理論 重視每個綠色嵌塊間(green patch)的連結性,在自然棲地中,連結兩個鄰近、孤立的自然地區,可允許生物從一處遷移至另一區域,即為生態廊道。生態廊道的功能主要是,當某一物種生存的環境變得不適時,可提供其逃生路徑,以及可連結兩個鄰近、小的、隔離的物種族群彼此交流,促進交配,以避免該族群面臨消弱或滅絕的風險。 原來生物的棲息環境是完整且大面積的,但因人為開發等因素所

8、導致互相隔離的區域,區域內的物種無法與其他區域的物種交流,如此可能導致物種因無法達到基因交流而滅絕。一般在遭受人為破壞的自然環境中,原本完整的棲地被切割成零碎區塊狀,透過人工廊道的建置,將環境干擾降低至最小,以達到保存或增加生物多樣性之目標。 資料出處:台灣大百科網站貼文(撰文者:蔡雯嘉),從花園城市轉變為花園中的城市從多元觀點思考城市生態景觀,3.公園綠地的分層設計 國家級的森林保護區與集水區 城鎮級的休閒運動公園 鄰區級的大型開放空間與綠地 社區型的小型社區公園與小型綠帶區,照片之案例內容:高雄市政府打造的中都生態濕地公園 透過景觀生態綠色廊道的串連,復育多樣性生物的活動路徑,從多元觀點思

9、考城市生態景觀,1.考慮景觀保育與都市更新的整合 (1)從綠色網絡計畫納入市區重建局的綠與藍計畫(1991) (2)公園與水體計畫(2002) (3)籌畫新的公園預定地2.綠地取得的方式 (1)由政府辦理土地變更 (2)由政府向公私部門租借土地來推動 截至目前,新加坡全國公園總數已 達358個,總面積約佔10,037公頃3.城市生態景觀的執行策略 (1)土地的取得或使用權的移轉 (2)都市化過程中,綠覆率的有效維持 (3)都市空間及高層建築的景觀策略(LUSH program):整合既有綠化措施、 減輕都市熱島效應、促進空氣品質、改善都市居住生活環境、並在2020/ 2030年前增加30/50

10、公頃的高層綠化面積作為發展總目標,從多元觀點思考城市生態景觀,3.城市生態景觀的執行策略 (1)土地的取得或使用權的移轉 (2)都市化過程中,綠覆率的有效維持 (3)都市空間及高層建築的景觀策略(LUSH program) 具體策施包含:在中央經貿區及烏結路區域推動試範獎助計畫、 補助私人設置綠屋頂、 提供容積獎勵、 屋頂休憩空間設置、 景觀補償策略特區,景觀補償策略特區(Landscape replacement policy for strategic areas) 針對市中心、海港灣裕廊門戶、加冷河岸等重要地區,強制規定所有新發展計畫都需要補償因發展而喪失的城市土地綠化潛力,以等同基地面積的屋頂綠化、花台綠化來補償,並且制定有效綠化的景觀生態準則,規範一定土深和灌木栽植比率。(這類景觀補償作法,在丹麥哥本哈根與德國慕尼黑都曾施行,也相當成功,與新加坡一樣,透過替代形式留住都市的綠覆土地,追求長期的生態功能維護。)資料出處:綠雜誌,2012/04,黃舒楣,第016期,p.89-102,台北:台灣建築報導雜誌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