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部分体能类项目大赛前的训练及参赛能力的培养,阚福林,一. 竞技状态,(一) 竞技状态的概念 运动训练的最终目的是要在正式的重大比赛中创造或保持个人的优异成绩。所谓竞技状态, 即指运动员获得优异成绩的最适宜状态。 (二) 最佳竞技状态的概念 运动员获得优异成绩所处的最适宜状态通常会保持一定的时间。 在这一段时间内, 运动员的总体上始终处于某一高水平的区间之中,人们在这一区间之中进一步确定出一个相对最佳的范围。在这范围的下限以上,就可以把它称之为最佳的竞技状态。,(三) 竞技状态的基本特征 竞技状态的最重要的特征是运动员此时应能表现出高水平的成绩。表现的具体特征: 1、有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能力有
2、较大的提高,相互之间出现高度协调;能最大限度地动员各器官系统机能;恢复过程缩短。 2、运动素质的综合水平得到理想的发展,并与专项技术有机地结合。 3、运动员技术稳定 (熟练) , 动作准确协调,用力效果好。 4. 心理过程得到改善。运动员渴望比赛,情绪高涨,充满信心,并有一定的自控能力。,(四)最佳竞技状态与比赛成功率 据对奥运会和各大洲赛田径,游泳项目冠军的统计,只有1520 %的运动员在这些比赛中表现出了自己的最高成绩,而 8085 %的人都低于自己平时的最高水平,这表明,最佳竞技状态的培养和保持的问题还远远没有得到令人满意的解决。 根据我国田径运动员近些年参加大型比赛的具体情况,确定运动
3、员在比赛中有如下表现即可算比赛成功:达到或提高自己的最好成绩;接近自己最好成绩;获得好名次。 按上述办法统计,中国田径队在近些年参加世界大型比赛的成功率一般在 30 % 左右。,二. 赛前阶段主要任务,优秀的运动员准备一场重大的比赛,至少应该经过 810 周(22.5个月)的系统训练,才能形成最佳的竞技状态。这 810 周的训练我们称为赛前阶段的训练,它是建立在前段训练基础之上,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训练。 (一) 赛前阶段的主要任务 1、完善, 熟练完整技术; 2、提高专项素质水平; 3、进行身体训练; 4、合理安排训练; 5、改善心理状态。,(二) 赛前阶段的划分,赛前训练阶段一般可以分为两个小
4、阶段: 赛前全面准备阶段和赛前直接准备阶段。 两个小阶段时间的比例: 大致为6周:2周 或7周:3周。,1、赛前全面准备阶段 基本完成完善技、战术工作,并使专项技术训练强度达到较高水平; 专项素质达到最好水平; 进行大负荷训练,使运动员承受负荷能力得到提高,整体训练水平得到提高; 合理安排训练节奏,该阶段结束时运动员应进入最佳竞技状态; 心理训练溶到具体训练工作中,心理状态良好。,2、赛前直接准备阶段 技术稳定,熟练,有把握,整体效果好,掌握好专项技术训练强度; 主要的素质训练保持在高水平; 训练安排合理,细致,训练后能及时恢复; 心理状态稳定。,三. 训练安排,(一) 关于主要训练手段的安排
5、 主要的训练手段是我们经过反复选择的,对提高训练水平起到重要作用。在赛前训练阶段主要的训练手段不宜改变,这有利于及时,准确地评价运动员的训练状况和机能状况。赛前改变训练手段容易引起麻烦,使我们难于准确地判断训练对运动员机体刺激的程度和恢复状况。所以,赛前轻易变换训练手段的做法不可取。,(二) 专项技术训练的安排 1、完善(改进)技、战术工作 (1) 根据完整技术合理的速度节奏结构确定要改进的技术环节。 (2) 确定技术环节改进的方法。 (3) 处理好技术细节与技术整体的关系。 赛前全面准备阶段结束时,基本完成完善(改进)技术的工作。 赛前直接准备阶段应使完整技术稳定,熟练,有把握,整体效果好。
6、,2、专项技术训练负荷的安排 (1) 负荷量的安排 专项技术训练的负荷量在赛前阶段基本稳定在一定水平。(数量变化的比例小于20%),到赛前最后23 次技术训练时,数量可以适当减少,以准备比赛。 (2) 负荷强度的安排 专项技术训练的负荷强度在赛前阶段大致上形成阶梯上升状态。以赛前10周为例,14周的平均强度为第一阶梯;58 周的平均强度为第二阶梯; 910 周为第三阶梯,第三阶梯训练平均强度与比赛成绩的相关系数很高(例如:铁饼, 标枪项目约为 9192%; 铅球项目约为93%) 。,为保证第三阶梯训练平均强度的完成,在第78周时,应有10天左右的缓冲阶段,即低强度训练阶段,以利于第三阶梯训练强
7、度任务的完成 (图一)。,(3)专项技术训练强度评定时的注意事项: 大强度技术训练时要象比赛一样全力进行训练,决不能进行“表演式”的训练。只有这样训练才能表现出真实的实力。,(三) 力量训练的安排 1、杠铃力量(大力量)训练安排 主要练习手段最高强度出现的时间在赛前三周左右,个别手段的最大强度距比赛可以再近一点,但不要少于一周。 最高强度出现之前的训练一般采用重复训练方法,采用一定且稳定的负荷量,推80% 左右强度往上走,逐步提高(恢复)训练水平。 最高强度出现之后的训练,属于保持性的训练,保证较稳定的负荷量和强度,没有必要再冲击最高强度,集中体能搞好专项训练。 在赛前阶段,快速力量训练一直系
8、统进行,直到比赛前( 图二)。,2、快速力量训练安排 快速力量训练是力量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个赛前准备阶段快速力量训练一直系统进行直至到比赛。 3、专项力量训练安排 赛前阶段训练开始后,在前46 周致力于专项力量的提高,在达到较高水平后,再使其稳步提高。专项力量训练的负荷量基本保持不变,主要控制好负荷强度的变化。其训练一直进行到比赛前。,(四) 专项速度训练的安排一般情况下,完成发展专项速度的任务需要经过大约三周的系统训练,赛前五周至赛前二周作为发展专项速度的专门阶段是适宜的。当专项速度达到预期目标后,应使其保持在高水平或略有提高。,(五) 身体训练的安排 全面身体训练的高水平是比赛出好成绩
9、最基本的条件之一,身体训练往往对比赛成绩又不起直接作用,这就使正确处理身体训练在赛前阶段的位置和训练安排变的十分重要。 赛前阶段训练结构应尽量合理,处理好身体训练与其他训练的关系,既保证身体训练,又不影响主要的训练。赛前训练阶段的身体训练安排原则是保证系统训练,协调发展,训练负荷中等。 赛前两周身体训练属于保持性训练。,四 实战训练,(一) 实战训练的重要性 (二) 实战训练的几个主要方面: 1、专门安排在尽量接近比赛条件下的训练,提高运动员的实战能力。 专项技术训练训练强度评定;强调完整技术的成功率;练习的间隔时间。 2、适应大比赛的准备活动(时间、场地、器材、活动的顺序和程度等)。 3、提
10、高运动员承受连续大强度刺激的能力(及格赛与决赛)。 4、在多种困难条件下训练(气候,身体状况, 场地器材等)。,五. 心理训练,(一) 部分体能类运动员大赛前和大赛中心理活动的主要特点 大比赛前的心理压力;比赛中的激烈竞争;瞬时获知结果;心理定势的影响。 (二) 针对项目特点比赛的心理训练,(二) 针对项目特点比赛的心理训练 1、心理训练贯穿于训练的全过程 在所有的训练过程中,心理因素都起着重要作用。运动员身体训练的同时心理也在接收训练,如在高强度技术训练过程中,训练状况对运动员心理的影响是巨大的。 2、调动运动员的主观能动性 运动员是训练和比赛的主体,在训练过程中应听取并尊重运动员的意见,使
11、运动员在训练中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提高独立作战能力。 3、训练作风的培养 通过训练使运动员该顶的时候能顶得住,该拼的时候能拼得上,极大程度地调动潜能,到比赛时才能够表现出已具备的作风。 4、应变能力的培养 多种训练和比赛,尤其是在困难条件下的训练和比赛,有利于培养运动员的应变能力。 5、心理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战训练。 6、多参加比,尤其多参加大赛是改善心理状态的重要途径。,(三) 采用教育心理学的一些方法 进行教育心理学方面的工作是必要的。进行心理学方面的学习和心理咨询。 (四) 体育情报的分析与研究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强调预先研究对手情况。运动员对自己对手的情况了解的越清楚,就越便于
12、他们同对手竞争。,六. 训练负荷的安排,(一) 训练课的安排 训练课以多项训练内容的混合训练课为主,训练负荷量相对稳定,主要是训练负荷强度变化,负荷强度大整体训练负荷就大,负荷强度小整体训练负荷就小。 (二) 一周的训练安排 周训练负荷安排大致是短节奏,三四天为一个节奏。短节奏便于及时控制训练过程。,(三) 阶段的训练安排 阶段训练负荷安排基本是阶梯式,赛前全面准备阶段的第一小阶段训练负荷达到一定水平,第二小阶段训练负荷大于第一小阶段,象上一个台阶,使运动员的训练水平获得较大提高。赛前专门准备阶段的训练负荷基本稳定,使运动员体力和技术等处于很好的状态。 (四) 训练负荷与恢复 赛前训练负荷与恢复的关系要处理好,运动员训练后的疲劳应能及时恢复,不应使疲劳逐渐积累起来,积累起来的疲劳使恢复时间加长并加大控制训练过程的难度。,请提宝贵意见!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