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医养生学源流,养生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先秦、西汉时期,养生学逐渐 形成,这是一个由养形结合养神,由实践提高到理论的过程。,一、养生术的起源,1、生活实践 上古时期,人们在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些养生措施。 韩非子五蠹 “上古之世民食果蓏蚌 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 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 以化腥臊”,吕氏春秋古乐篇 “昔陶唐之始,阴多涝伏而湛积,水道壅塞,不行其源。民气郁阏于滞者筋骨瑟缩不达,故作舞以宣导之”,古有燧人氏“钻木取火”之传说。 恩格斯说过:“火的发明,有解放人类的意义”。 烧山打猎,驱赶野兽; 照明、取暖、御寒; 熟食。 火的应用加速了人类的进化。,居住:-有所谓
2、“有巢氏时代”,北京周口店龙骨山洞穴广东韶关马坝狮子山洞穴湖北长阳赵家堰洞穴,居住环境对人的养生有重要意义 从民俗来看,居住条件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北方的窑洞,南方的吊脚楼等都是人类适应自然环境而选择的居住方式。,风水学里面的阳宅就是人类选择居住环境的一个理论体系,有其合理的一面。 客家围屋:,2、宗教情结 上古时期,由于人们对科学知识的缺乏,以及氏族社群集体生活,形成对自然和祖先的敬畏,即所谓的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图腾。 这是最原始的宗教情结。,导引,既是人们劳动收获之余以舞蹈形式宣泄欢乐的情绪,为导引之起源,亦是人们祭祀活动的一个重要形式。 祈祷也是祝由、巫术的源流,对疏导人们的心理有
3、积极的意义。,从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追求灵魂的解脱,重视来世利益的特点来看,中国本土宗教(道教)却是重视现世,否认死亡,追求长生不老、现世幸福为要义,与世界三大宗教都鼓励人们追求死后天国的生活,而以冷漠的态度对待活生生的现实人生,都大相径庭。,3、哲学思想 气、精、神学说 古代哲学家认为,气和精是物质的,它们相互转化,为万物之本原;神是精气所表现,也指事物的玄妙变化。 “人之生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知北游 万物都是气变化而生,既然一切有形之物均本于气,故于人也不例外。 这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最基本的物质观与生命观。,“贵生”说 子华子主张“六欲皆得其宜” “全生
4、为上,亏生次之,死次之,迫生为下”认为保全生命最为重要。 “长生”说 寻仙 道家思想体系 修仙,4、诸子理论 “治身与治国,理之本也”吕氏春秋 老子“虚静无为”说 “贵柔守雌” “清静无为” 的观点 “为腹不为目”-反对厚养甚生 “治人事无莫如啬可以长气,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爱惜精、气、神,易经以坤卦为首,坤象地,主静性柔,其虚、静、自然无为观念,即是顺应客观自然,与中医顺应四时养生防病的观点是一致的,对后世养阴学说产生很深的影响。,孔子“安适自养”说 饮食养生“食不厌精” 动静结合的养生态度 儒家推崇易经乾元 论语 “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 “贵阳”思想,对中医温补学说有深远影响
5、。 老道以无为而治,阴柔虚静,较消极的出世观 儒家以积极进取,注重乾元刚健,为较积极的入世观,对中医养生学从不同角度有积极贡献。,内经论养生 主要见于上古天真论四气调神大论 “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 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起居有节,饮食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具,尽忠于天年,度百年乃去” 哺乳动物的个体寿命为生长期的57倍,人的发育期为25年,人的自然寿命应为125175岁。 人类寿命最高纪录是英国弗姆卡恩,活了209岁。,5、导引吐纳 养神服食,、导引吐纳 导引医疗体操 “华佗五禽戏”,熊戏 有熊步式沉稳有力 蹭背式(腹式呼吸),鹤戏 轻敏飘逸仿飞翔
6、式,胸式呼吸为主,益心肺,形体轻灵,身心仙逸。,鹿戏 鹿跑式 轻快敏捷 鹿跳式肝胆经脉舒畅,血流自如,猿戏 蹲趴式轻灵活泼 眺望式 脑灵目明,虎戏 虎扑式勇猛骄健 虎斗式 肺肾得益,吐纳-调节呼吸(气功源流)现代人的呼吸方式-胸式呼吸 浅而快 10-20次/分钟古人提倡-胸式+腹式胎息 深、长、缓、平、稳 胎息功的特点:呼吸深沉而缓慢,直吸入下丹田,然后慢慢从全身皮毛呼出。 道家、佛家修炼之人尤重吐纳 调身、调息、调心之中调息吐纳,养神服食 -借助药物以强身延寿 源自道家的修仙术,指通过服食丹药和草本“仙药”来求得长生不死的方术 “五石散”-紫水晶、硫磺、赭石、绿松石 含汞和铅,毒性大,逐渐被
7、淘汰,但促进了冶金、化学、制药化学及中药的发展 “当归龙荟丸”治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青黛靛玉红 砷化物治疗白血病(吡霜外治皮肤病),列仙传 “山图陇西人,好乘马,马蹋折脚,山中道士教服地黄、当归、羌活、玄参,服一年不嗜食,病愈身轻”,二、养生学的发展,1、道教养生学-修仙术 服食 行气惜气、散气、行气等法 房中术 内经 “至真要大论”“七损八益” 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简书天下至道谈 七损:“一曰闭,二曰泄,三曰喝(竭),四曰匆,五曰烦,六曰绝,七曰费” (强行之、劳累后、出大汗、图快耗精、喘息烦乱、阳痿不举等),八益:玉房秘诀“一益曰固精,二益曰安气,三益曰利藏,四益曰强骨,五益曰调脉,六
8、益曰畜血,七益曰益液,八益曰道体” (八种性生活动作对身体健康长寿有好处的方式),专门研究有关男女性生活作用、技巧、方法和宜忌的一种方术。 认为作用:一是养生保健、祛病延年的途径;二以采阴补阳、还精补脑等方法求得长生不老,成为神仙。,辟谷 服食草木类药物法 服食金石药物法 服药养食法 服气法 符咒神水法导引外丹,2、佛教 坐禅定-“达縻坐禅,面壁九年” 修忏 念佛经 “五戒”-(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 健身-少林武术,佛教与医学分不开 佛祖释迦牟尼未成佛前,因生老病死的烦恼而出家觉悟。 “四大不调”-地、水、火、风(四百四病) 圆觉经“所谓发毛爪齿皮肉筋骨髓脑垢色皆归于地,唾涕脓血津液
9、涎沫痰泪精气大小便利皆归于水,暖气归火,动转归风”,印度传统医学今日藏传医学的理论基础,1、葛洪(约公元283363年) 字雅川,号抱朴子,江苏丹阳句容人,东晋著名医学家、炼丹术家、养生家和道教理论家。 葛洪将军协两端,外儒内道两相安。 身在山林心魏阙,即能为官又炼丹。 先师郑隐原修道,曾祖葛玄亦学仙。 学仙修道抱朴子,服食养性罗浮泉。 万殊大宗既为道,自然始祖又名玄。 但须思玄复行德,自可益寿且延年。 -黄玉顺咏葛洪诗,、伤损必先“复故”“受气各有多少”-先天禀赋 衰老和死亡的原因伤损程度-后天损伤、延养自须“得谨”-“我命在我不在天” 保惜肾精-节房事宝精行气 行气即吐纳-“善行气者,内以
10、养 生,外以却恶”,守-存真 “守”-指清静专一,并必须结合意念,即结合守窍,调息内视。 上黄庭(上丹田)-脑守窍:守黄庭 中黄庭(中丹田)-心 下黄庭(下丹田)-脐下 -黄庭经 延续至今演变为守丹田法 强调气功静守的意义,护身服食 取其补益-明珠、石英、灵芝、茯苓、地黄、麦冬、黄精、巨胜等。、养生“不绝人理” -具儒家积极入世观,2、陶弘景(公元456536年) 江苏句容人,众采百家,兼通佛道,尤精于医学,人称“山中宰相”养生延命录 -顺四时、调情志、节饮食、宜小劳、慎房事、行气吐纳等方面。,孕妇养生: 调悦情志,重视精神摄养 胎教 起居有常 避四时寒温 饮食调理 劳逸适度,3、孙思邈(公元581682年) 京兆华西(陕西耀县)人,唐代著名医学家,钻研诸子百家,善谈老庄,兼通佛典,精於医药。 、抑性节欲 、“常欲小劳”和导引、按摩 、依时摄养 、内视、调气 、食宜、食养和食疗 、服食、服水 、养老,三、评述,1、养生学源远流长,兴起于战国、西汉,发展于晋唐,中医养生学揉合了儒、道、佛诸家养生之术与方法。 2、养生强调要有良好的生活方式,如顺应四时,劳逸结合,饮食有常,节制情绪、房室等,对于我们今天提高健康意识,减少疾病的发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3、佛、道强调调身、调息、调心说,重视“内治”,对我们发掘人类潜能不无启迪。今天我们研究古人的学说方法,应持宽容、争呜、探索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