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 题共用备选选项)A.410 个月B.1 岁半C.2 岁D.3 岁 E.1 岁1.正常小儿乳牙出齐的年龄是正确答案D 2.正常小儿前囟闭合最晚的年龄是正确答案C 3.乳牙开始萌出的年龄是正确答案A 4.乳牙萌出延迟是 正确答案E出生一般 3KG为了便于临床应用,可按以下公式粗略估计 212 岁小儿体重: 6 个月:体重(kg)=出生时体重+月龄0.7 712 个月:体重(kg)=6+月龄0.25 212 岁:体重(kg)=年龄(岁)2 + 8前半年平均每月增长 2.5cm,后半年平均每月增长 1.5cm,第 1 年身长约增长 25cm;第2 年约增长 10cm。1 岁时达 75cm,2
2、岁时达 87cm,2 岁后到 12 岁前(青春期前)平均每年约增加67cm。 212 岁儿童平均身高(cm)=年龄7 + 75正常新生儿初生时头围约 34cm; 在生后的前 3 个月和后 9 个月头围都增长约 6cm,故 1 岁时达 46cm;2 岁时 48cm,5岁时约 50cm,15 岁时接近成人头围,约 5458cm。4.胸围 沿乳头下缘平绕胸一周的长度; 胸围出生时比头围小 12cm,约 32cm; 1 周岁时与头围相等,约 46cm; 胸围头围 + 年龄 1cm3 个月小儿抬头时出现颈椎前凸; 6 个月小儿能坐时出现胸椎后凸; 1 岁小儿站立行走时出现腰椎前3.长骨骨化中心的发育 通
3、常采用左手腕、掌、指骨正位片; 正常值:10 岁出齐,共 10 个。 19 岁腕部骨化中心的数目年龄+1牙齿发育 乳牙总数 20 颗,恒牙 32 个; 乳牙多于生后 410 个月开始萌出,超过 12 个月尚未萌出为异常,2.5 岁出齐; 2 岁内乳牙数月龄 -(46) 恒牙的骨化从新生儿时开始; 6 岁开始萌出第一磨牙(六龄齿) 。二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 刚出现2.语言发育 语言发育阶段发音、理解、表达 56 个月 会发单音 78 个月 无意识发复音,如“爸爸”、 “妈妈”9 个月 能听懂“再见”2 岁 会说 23 个字的短语,用简单语言表达自己的需要,对人、事有喜乐之分 3 岁 会数
4、数,说短歌谣糖4kcal(16.74kJ) 脂肪9kcal(37.66kJ ) 蛋白质4kcal(16.74kJ )2.添加顺序(汁泥末碎支离破碎) 13 个月:汁状食物,如水果汁、青菜汤。 46 个月:泥状食物,如米汤、米糊、稀粥、蛋黄、鱼泥、菜泥、果泥。 79 个月:末状食物,如粥、烂面、碎菜等。 1012 个月:碎状食物,如粥、软饭、烂面条、豆制品等。 多见于 6 个月以内小儿 1.初期(早期) 非特异性的神经兴奋性增高症状:激惹、烦躁、夜惊、多汗、枕秃 2.活动期(激期) 骨骼改变(三顾茅庐、四面八方) 36 个月:颅骨软化 7 月8 个月:方颅 前囟增大及闭合延迟出牙延迟胸廓:肋骨串
5、珠、肋膈沟、鸡胸、漏斗胸(1 岁) 四肢:手镯、脚镯(6 个月以上) ,X 、O 形腿(1 岁)1)X 线:骨骺端钙化带消失 ,严重时呈杯口、毛刷状;骨骺软骨带增宽,骨质稀疏、皮质变薄、密度降低。 (2)血生化:血钙稍降低,血磷明显降低,钙磷乘积低于 30;碱性磷酸酶增高。3.恢复期 临床症状明显减弱或消失; 血钙、磷浓度数日恢复正常; 碱性磷酸酶(AKP)4 6 周恢复正常; X 线 23 周改善,逐渐恢复正常。 4.后遗症期25-(OH )D 3 和 1,25- (OH)2D 3 在初期就已明显降低,为可靠的早期诊断指标。正常血清总钙浓度为 2.252.27mmol/L 。1. 典型发作血
6、钙:1.8mmol/L2. 惊厥(最常见):多为无热惊厥,突然发生,双眼上翻,面肌颤动,四肢抽搐,意识丧失。发作时间数秒至数分钟,抽搐后意识恢复,醒后活泼如常。 2.隐匿型发作:血钙在 1.751.88mmol/L 之间 面神经征:叩击面颊部,出现眼睑和口角的抽动为阳性; 腓反射:叩击腓骨小头处腓神经,出现足向外侧收缩为阳性; 陶瑟征(Trousseau 征): 以血压计袖带包裹上臂,使血压维持在收缩压与舒张压之间,5 分钟内该手出现痉挛为阳性。治疗要严格遵守治疗原则和用药顺序,先治“标”,后治“ 本 ”,不可颠倒。1.急救处理:迅速控制惊厥和喉痉挛苯巴比妥、水合氯醛、地西泮 2.钙剂治疗:惊
7、厥反复发作者每日可重复使用钙剂 23 次,直至惊厥停止,以后改口服钙剂治疗。3.维生素 D 治疗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体重不增是最先出现的症状,继之体重下降、皮下脂肪逐渐减少或消失顺序:腹部躯干臀部四肢面颊部 (轻)度 (中)度 (重)度体重低于正常均值 15%25% 25%40% 40%以上腹部皮褶厚度 0.80.4cm 0.4cm 以下 消失肌张力 基本正常 减低、肌肉松弛 低下、肌肉萎缩精神状态 基本正常 不稳定、易疲乏烦躁不安精神萎靡、反应低下抑制与烦躁交替1.营养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多见 2.各种维生素缺乏:维生素 A 缺乏最常见 3. 清晨,自发性低血糖:面色灰白、神志不清、脉搏减弱
8、、呼吸暂停、体温不升呼吸麻痹死亡。治疗原则是积极处理各种危及生命的合并症、祛除病因、调整饮食、促进消化功能。1.调整饮食从低到高、越重越缓轻度:80100kcal/kg/天 中度:6080kcal/kg/天 重度:4060kcal/kg/天 2.同化类固醇:苯丙酸诺龙促进蛋白质合成 3.中医治疗及静脉营养1.体重(与同性别、同身高均值比较) 20% 29% 轻度肥胖 30%49% 中度肥胖 50% 重度肥胖 2.BMI=体重( kg)/身高的平方(m 2) 新生儿特点足月儿:37 周胎龄42 周 早产儿:28 周胎龄37 周 过期儿:胎龄42 周正常出生体重儿:2500g出生体重4000g 低
9、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2500g巨大儿:出生体重4000g 1.宫内窒息 2.新生儿窒息 新生儿 Apgar 评分810 分无窒息47 分为轻度窒息03 分为重度窒息 3.各器官受损表现及并发症新生儿 Apgar 评分标准出生后一分钟内体征0 分 1 分 2 分心率(P) 0 100 次/分 100 次/分呼吸(R) 无 呼吸表浅,哭声弱 呼吸佳,哭声响肌张力(A) 松弛 四肢屈曲 四肢活动好弹足底或导管插鼻反应(G) 无反应 有些动作 反应好皮肤颜色(A) 青紫或苍白 躯干红,四肢紫 全身红A:尽快洗净呼吸道粘液 B:建立呼吸,增加通气 C:维持正常循环,保证足够心排出量 D:药物治疗 E:评
10、价A 是根本,B 是关键,E 贯穿于整个复苏过程之中。2.复苏程序(1)最初复苏处理:置保暖处;摆好体位;吸净黏液;揩干全身;触觉刺激。(2)有自主呼吸,且心率100 时:则评价皮色,如皮色红润或仅手足发绀,继续观察;如皮色发绀,则给 80%100%氧吸入后观察。无自主呼吸和(或)心率100 次/分应先面罩加压给氧 1530 秒(麻醉药物抑制纳洛酮)心率100 次/分,出现自主呼吸继续观察心率在 60100 次/分,有增快趋势继续面罩加压给氧心率在 60100 次/分,无增快趋势,或心率60 次/分气管插管加压给氧,同时按压心脏 30 秒仍无好转肾上腺素,必要时每 5 分钟重复一次,直至心率1
11、00 次/分时,停止给药(4)复苏应从空气开始,如无好转则使用混合氧复苏,持续使用纯氧复苏,可发生新生儿视网膜病变而致失明,早产儿尤其容易发生。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轻度:淡漠与激惹交替或过度兴奋中度:惊厥重度:昏迷轻度 中度 重度意识 兴奋 嗜睡、迟钝 昏迷肌张力 正常 减低 松软原始反射 拥抱反射 活跃 减弱 消失吸吮反射 正常 减弱 消失惊厥 无 常有 多见或频繁发作中枢性呼吸衰竭 无 无或轻度 严重续表轻度 中度 重度瞳孔改变无 常缩小不对称或扩大,对光反射消失前囟张力正常 正常或稍饱满 饱满、紧张病程及预后症状持续 72h 以内,预后好,少有后遗症大多数 2 周内症状消失,不消失者如存
12、活,可能有后遗症病死率高,多在 1 周内死亡,存活者症状持续数周多有后遗症(1)颅脑超声检查:本检查简便价廉,能在床边操作,可用于动态随访。(2)头颅 CT 检查:有助于确定颅内 出血的范围和类型 ,适宜检查时间生后 25 天。(3)磁共振成像(MRI):对超声及 CT 不能检测的某些部位的病变(如大脑皮层矢状旁区、丘脑、基底节梗死等)有助于诊断。(4)脑电图:有助于确定脑病变严重程度,判断预后和对惊厥的鉴别。(5)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PK-BB)正常值 10U/L,脑组织受损时升高。治疗 1.支持疗法:供氧、补液、纠正酸中毒、低血糖(按 68mg/kgmin 输注葡萄糖) 、低血压、维
13、持正常体温。2.控制惊厥苯巴比妥钠地西泮(安定) 3.治疗脑水肿、恢复脑功能:甘露醇、地塞米松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时间:出生时可无症状,生后 13h(6 小时内)开始,重者多于 3 天内死亡,第 2天死亡率最高。 呼吸窘迫:呼吸60 次/ 分、青紫、三凹征、呼气性呻吟,进行性加重1.肺部 X 线片 (1)毛玻璃样改变 (2)支气管充气征(3)白肺 (4)肺容量减少1)羊水卵磷脂/鞘磷脂(L/S)比值:2 提示肺已成熟;1.52 为可疑;1.5 提示肺未成熟。 (2)胃液泡沫试验:无泡沫为阴性,提示无表面活性物质;+ 为可疑;+ 可排除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3.其他检查(1)血气分析:混合性酸中
14、毒(2)血电解质3.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替代疗法:固尔苏 4.应用抗生素预防继发感染5.恢复期动脉导管未闭的治疗:吲哚美辛(消炎痛)新生儿黄疸 黄疸在其他任何年龄都常见,但在新生儿,血中未结合胆红素过高可引起胆红素脑病(核黄疸) ,常导致死亡和严重后遗症。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的鉴别特点 生理性黄疸 病理性黄疸出现时间足月儿 23 天;早产儿 35 天早,常在生后 24h 内高峰时间足月儿 45 天,早产儿 57 天黄疸消退时间足月儿 57 天,不超过 2 周;早产儿 79 天,不超过34 周持续不退,足月儿2 周,早产儿4 周黄疸退而复现,或进行性加重特点 生理性黄疸 病理性黄疸血清胆红素
15、足月儿221mol/L(12.9mg/dl)早产儿257mol/L(15mg/dl)足月儿221mol/L(12.9mg/dl)早产儿257mol/L(15mg/dl)每日胆红素升高 85mol/L(5mg/dl)85mol/L(5mg/dl)血清结合胆红素 34mol/L(2mg/dl)34mol/L(2mg/dl)一般情况 良好,不伴有有其他症状 引起病理性黄疸的疾病表现新生儿溶血病 新生儿溶血病系指母、婴血型不合,母血中对胎儿红细胞的免疫抗体 IgG 通过胎盘进入胎儿循环,同时发生同族免疫反应而引起的溶血。母亲是“O”型血,胎儿为 “A”或“B”型血(第一胎)母亲为 Rh(-) ,胎儿为
16、 Rh(+) (第二胎)临床表现(Rh 较 ABO 血型系统溶血严重)黄疸 + 贫血 = 溶血 1.黄疸 2.贫血 3.肝、脾大 4.胎儿水肿 5.心力衰竭 胆红素脑病(核黄疸)最严重的并发症当未结合胆红素超过临界值:足月儿342mol/L(20mg/dl )早产儿257mol/L(15mg/dl )(2)免疫学检查:溶血三项试验确诊试验改良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即改良 Coombs 试验) ;抗体释放试验;游离抗体试验:有助于估计是否继续溶血及换血后的效果,但不是确诊试验。2.光照疗法:使未结合的血清胆红素减少,预防胆红素脑病,但不能阻止溶血进展。注意事项:翻身、避免脱水、眼睛遮盖保护 光疗指
17、征:足月儿胆红素205mol/L(12mg/dl) 早产儿胆红素171mol/L(10mg/dl)3.换血疗法 换血指征:出生时脐血总胆红素68mol/L,血红蛋白低于 120g/L,伴水肿、肝脾大和心力衰竭者; 出生 12h 内胆红素每 h 上升12mol/L; 总胆红素342mol/L(20mg/dl ) ; 有核黄疸早期表现; 小早产儿、有缺氧酸中毒、上一胎有溶血者应放宽换血指征。换血量:150180ml/kg (患儿血量的 2 倍) 血型选择Rh 溶血 与母亲同型ABO 溶血与患儿同型 最好 AB 型血浆 + O 型红细胞新生儿败血症 我国以葡萄球菌最常见,其次为大肠杆菌。早发型:生后
18、 7 天内起病,病原菌以大肠杆菌为主,常呈暴发性多器官受累,死亡率高晚发型:生后 7 天后起病,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表现:黄疸+出血(脐部脓性分泌物)一般表现不吃、不哭、不动、体重不增、发热或体温不升、反应低下等非特异症状“五不一低下”黄疸 生理性黄疸迅速加重或退而复现(有时是唯一表现)肝脾大 轻中度大出血倾向 皮肤黏膜瘀点、瘀斑、针眼渗血,消化道出血、肺出血等循环系统面色苍灰、皮肤呈大理石样花纹,血压下降、尿少或无尿,硬肿等其他 呕吐、腹胀、中毒性肠麻痹;呼吸窘迫或暂停、青紫特殊表现合并症 肺炎、脑膜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化脓性关节炎、骨髓炎等1.外周血象:血白细胞总数510 9/L 或2010 9/L、中性粒细胞中杆状核细胞比例20%、粒细胞内出现中毒颗粒或空泡、血小板计数10010 9/L。 2.细菌培养血培养:阳性可确诊,但阴性结果不能除外诊断; 1.抗菌疗法早用药、静脉给药、联合给药、足疗程(一般 12 周,重症者 23 周)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抗生素、注意药物毒副作用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 又称新生儿硬肿症,指新生儿期多种原因引起的皮肤和皮下脂肪变硬及水肿,主要由受寒引起,一般情况:“五不一低下” (不吃、不哭、不动、体温不升、体重不增、反应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