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一语文第一学段考试试 题 卷 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第卷及答题卷三部分,第、卷 1至 8页,答题卷9至 12页。满分 150分,考试时间 150分钟。第卷(选择题 共 36分)一、(15 分,每小题 3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漫溯(su) 颓圮(p) 慰藉(ji) 长歌当哭(dng)B瞋目 (chn) 租赁(ln) 荫庇(yn) 咄咄逼人(du)C忸怩(n) 遒劲(jn) 创伤 (chung) 戛然而止(g)D青荇(xng) 阙秦 (ju) 浸渍(z) 怒发冲冠(gun)2下列四组词语中都有错别字,其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A寥廓 笙箫 自行其事 没精打彩B喋血
2、长蒿 丰华正茂 陨身不恤C苍茫 谒见 攻城掠池 桀傲不驯D拊心 逶迤 高赡远瞩 激浊扬清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读鲁迅的作品,你会随着作品一起愤怒、忧伤、欢喜,时而陷入沉思,时而掩卷失笑,叹为观止。B那些曾指点江山、叱咤风云的国际政坛人物是不会被历史所遗忘的,他们的一举一动依然吸引着世界的目光。C 六十年来,我国取得了一批批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这同几代科技工作者处心积虑、忘我工作是密不可分的。D 2009 年的港台娱乐圈星光熠熠,在各项评奖中,要评最勤奋奖,首当其冲的应是刘德华,这可以从人们的掌声中感受到。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当今商品经济的时代,当
3、诗歌失却往昔荣耀而逐渐远离我们的时候,读到这样一首清纯明净、催人奋然前行的祖国颂歌,真是难得的精神享受。B听说博士村官潘汪聪要给大家讲农技课,大家兴致很高,还没到时间,村委会会议室就挤满了很多村民来听课,场面好不热闹。C文艺作品语言的好坏,不在于它用了一大堆华丽的词,用了某一行业的术语,而在于它的词语用得是地方。D有的文章主旨比较隐晦,不是用明白晓畅的文字直接揭示出来,而是借用某种修辞手段或表现手法,含蓄地描写出来。5、下列各句中,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句是 ( )A “新月诗派”又称“格律诗派” ,以提倡新格律诗而在现代诗歌史上独树一帜,拥有徐志摩、闻一多、戴望舒等一大批著名诗人。B艾青是现代
4、著名诗人,其自传性抒情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是他的成名作。C鲁迅于 1918年 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呐喊 ,奠定了新文化运动的基石。D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历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是研究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二、 (9 分,每小题 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城 市 文 脉如果将城市比作一个人,那么文脉就是他的基因。城市的文脉,指的是与城市的内在本质相关联的,一切决定城市的产生、发展及城市形态的显性或隐性的东西。显性形态包括人、建筑、景观以及环境中的各种要素,其中最能代表城市文脉的就是建筑;隐性形态指的
5、则是那些对城市的形成与发展有着潜在的深刻影响的因素,比如政治、经济、文化、历史以及社会习俗、心理行为等。作为一个城市诞生和演进过程中形成的生活方式以及不同阶段留存下的历史印记,城市文脉是一个城市的根,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彼此区分的重要标志。城市建筑是一个城市文脉的集中体现。早在 20世纪 60-70年代,意大利建筑师阿尔多罗西(Aldo Rossi)就在重申“场所精神”概念的同时引入了“时间维度” ,使提醒人们关注都市建筑的历史延续及对城市建筑人文价值的关怀。在城市中,建筑形式转化为一个地点的历史,在时间和空间上形成了对事物的共同记忆,通过建筑语言的抽象化过程呈现出来,使记忆事件本身与都市建筑
6、一起构成了场所精神,并成为都市文明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积淀成为需要后人加以善待的历史文脉。在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如果对于城市的文脉没有能够合理的继承与发展,就会出现文脉的断层。在城市快速发展的今天,城市建筑往往会出现严重的“失语”现象:忽略建筑与城市的关系,不再寻求彼此间的统一,成为一种创造孤独形象的游戏;盲目追求外在形式而忽视对城市文化内涵的反映,建筑设计缺乏创新精神和多元文化价值取向,缺乏对城市历史文化和地方精神的阐释。基于此,建筑设计应从诸如“形式、风格、艺术”等传统解读中走出来,去关注建筑在城市中设计开始的本源,去关注城市文脉,站在更广泛的层面和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上,去寻找真正创意的、显现城
7、市生命活力的建筑答案。有学者给出了具有一定代表的“好建筑”的六条标准:秩序和统一、表达、完整性、平面和剖面、细节、整合。这六条标准就是从建筑本身的要求角度间接反映“文脉” 。城市文脉是建筑的灵魂,建筑本身也具有文脉,而它本身也是更大范围内的文脉的体现。城市文脉的传承,不仅仅是因为怀旧,更是要使城市充满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创造出高品位的、人性化的城市空间,满足人们日益多样化的精神需要。我们看到,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独有的中国传统特色正悄然逝去,越来越多的历史遗存,正在被同质化、工具化、平庸化,因此城市历史景观的延续在今天显得越来越重要。6、下列关于“城市文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城
8、市文脉作为城市的一种生活方式及不同时期留存的历史积淀,是城市特质的组成部分,并区别于其它城市。B城市文脉是建筑的灵感,一个城市的建筑,自觉不自觉地扮演着历史或表现城市文化角色。C城市景观、建筑形式甚至市民生活都与城市的历史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是城市文脉的构成要素。D秩序和统一、表达、完整性、平面和剖面、细节、整合, “好建筑”的这六条标准实际上就是城市文脉的内涵。7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阿尔多罗西在提出“场所精神”概念的同时引入了“时间维度” ,提醒人们对城市建筑的历史延续和人文价值予以关注。B缺乏创新精神、缺乏多元化的价值取向、缺乏对历史文化的阐释,使得建筑失去了文脉,
9、无法成为城市的灵魂。C城市文脉的延续是必需和重要的,但是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城市文脉的延续与城市发展之间的矛盾是无法避免的。D城市的建筑设计应该站在更广泛的层面和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关注设计开始的本原,从“形式、风格、艺术”等传统解读中摆脱出来。8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城市文脉的传承并不是为了怀旧,文脉不是僵死的标本,保护文脉更需要保持传统文化底蕴,创造高品位的城市环境。B建筑成为一种创造孤独形象的游戏,是因为盲目追求外在而忽视对城市文化内涵的反映。C高品位的城市环境应当具备可以使人感受到历史延续和满足人们日益多样化的精神需要的人性化空间。D城市发展过程中如何保持传统
10、文化底蕴,并不是一个新的问题,但却是当今飞速发展的中国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三、 (12 分,每小题 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侯可字无可,华州华阴人。少倜傥不羁,以气节自许。既壮,尽易前好,笃志为学。随计入京,里中醵金赆行。比还,悉散其余与同举者,曰:“此金,乡里所以资应诏者也,不可以为他利。 ”且行,闻乡人病,念曰:“吾归,则彼死矣!”遂留不去。病者愈,辍己马载之,徒步而归。 孙沔征侬徭,请参军事,奏功得官,知巴州化城县。巴俗尚鬼而废医,唯巫言是用,娶妇必责财,贫人女至老不得嫁,可为约束,立制度,违者有罪,几变其习。再调华原主簿。富人有不占田籍而质人田券至万亩,岁责其租。可晨
11、驰至富家,发椟出券归其主。郡吏赵至诚贪狡凶横,持守以下短长,前后莫能去。可暴其罪,荷枷置狱,言于大府诛之,闻者快服。 签书仪州判官。西夏寇边,使者使可按视,即以数十骑涉夏境,猝与之遇,亟分其骑为三四,令之曰:“建尔旗帜,旋山徐行。 ”夏人循环间见,疑以为诱骑不敢击。韩琦镇长安,荐知泾阳县。说渭源羌酋输地八千顷,因城熟羊以抚之。琦上其功。 可轻财乐义,急人之急,忧人之忧。与田颜为友。颜病重,千里求医,未归而颜死,目不瞑。人曰“其待侯君乎?”且殓而可至,拊之乃瞑。颜无子,不克葬,可辛勤百营,鬻衣相役,卒葬之。方天寒,单衣以居,有馈白金者,顾颜之妹处室,举以佐其奁具。一日自远归,家以窭告,适友人郭行
12、扣门曰“吾父病,医邀钱百千,卖吾庐而不售。 ”可恻然,计橐中装略当其数,尽与之。关中称其贤。 (选自宋史列传 )注:计:计吏,考察官吏的官员。醵:聚集钱财;赆:临行时赠送礼物。熟羊:地名。橐中装:指珠玉之类的财物。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既壮,尽易前好 易:改变 B,娶妇必责财,贫人女至老不得嫁 责:索求C奏功得官,知巴州化城县 知:知道 D颜无子,不克葬 克:能够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少倜傥不羁,以气节自许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B其待侯君乎 吾其还也C且行,闻乡人病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D且殓而可至,拊之乃瞑然
13、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 11下列各句中,与“唯巫言是用”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夫晋,何厌之有?B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C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D吾每念,常痛于骨髓。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侯可少年时就倜傥不羁,笃志为学。家贫,乡亲们凑钱资助他人京应诏,回来后将钱全分给其他同举者,将要走时又留下来照顾生病的乡人,显示出他自律不贪的良好品格。 B侯可任地方官政绩卓著。在巴州化城时,订立规约制度,基本上改变了当地“尚鬼废医” 、 “娶妇责财”等陋习。在华原时,打击富人的巧取豪夺;把贪暴的郡吏绳之以法,此举大快人心,得到百姓的佩服和拥护。 C
14、侯可能妥善处理边境事务。西夏寇边时,使者派侯可巡视,侯可立即带领数十骑到了边境,突然与夏人相遇。他派人迷惑敌人,使夏人“不敢击” ;又说服羌人首领献纳土地,并筑熟羊城来安抚他们,韩琦上报他的功绩。 D侯可轻财乐义,有朋友去世,他“留衣相役”以葬,并用所“馈白金”为朋友未出嫁的妹妹置办嫁妆;友人父病无钱医治,侯可把自己的财物全给了他。其义举获得人们交口称赞。 第卷(共 114分)四、 (24 分)13把下列句子(前两句为文言文中加横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1)此金,乡里所以资应诏者也,不可以为他利。 (3 分) 译文: (2)可恻然,计橐中装略当其数,尽与之。 (4 分)译文: (
15、3)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3 分)译文: 14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 分)西 楼 子 (曾 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1)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诗的前两句从什么角度来渲染这种景象? 答: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析之。 答: 15.填空。 (6 分)(1)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_ 。(沁园春长沙)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 ,冷漠,凄清,又惆怅。 (雨巷 )(3)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_,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再别康桥 ) 又前为歌曰:“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荆轲刺秦
16、王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 (记念刘和珍君五、 (18 分)1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19题。孩子,我领你来看瀑布青才你在刚会听说的时候,我就教会了你背诵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可你认识瀑布吗?你知道它是从哪儿来,又将到哪儿去?孩子,来,我领着你观看瀑布,领略一下大自然给我们的博大精深的启迪。瀑布原来不从天上来,它是从大山里来,就像孩子你从大山里来一样,那么简单,那么欢快。当你从大山母亲的怀抱走出来,它还那么孱弱,那么纤细,姗姗的脚步总也走不出大山的胸怀,大山的视线。然而,它终究要走出去啊,纵然碰上一百次的崖壁,拐上一千道弯弯,跌翻一万个跟头,它的目标不变,它的信念永恒。孩子,
17、你看不见它那一段长长的探索,只有山风知道,只有山月知道。它的不可更改的初衷感动着大山,大山为它让开一条蹊径;它的不屈的气概感染了云雾,云雾为它默默地致意。走过漫漫寒冬,一路山花为它拍红了手掌,转过嶙峋山嘴,一山春鸟为它婉转啼唱。孩子你看,瀑布来了!瀑布来了,是大山把它送了出来,带着山岚雾霭,裹着风雨雷电,携着山花鸟鸣,挟着寒气骄阳。它站在了人们景仰的位置,向世界放眼俯瞰。它看见了人们的庄稼、房屋和家园,它看见了劳作的汗水,屋顶的炊烟,村头宁静的黄昏,庄外和乐的喧哗。于是,它要走下去,走到人民中间去。是的,从高高的位置下去是不容易的,胆量、气魄、精神、风格全都裸挂在悬崖上了。下去,它原来并没有想
18、到,会有动地的雷鸣般的掌声响起来,在它的身前身后化作礼赞。孩子你看,瀑布下来了。它的凌空飞渡的形象,它的气冲斗牛的风采并没有改变。现在,我们看见它在我们一样的高度,大写着自己不懈的追求。分一股到田野去吧,你听那庄稼的呼唤和农民一样急切;分一股到涵道去吧,试想那水轮机因你而歌唱何等狂欢;分一股给竹叶吧,母亲会记住那细细的叮咛;分一股与未来的孩子,让他们润泽的笔尖绽放三月的奇葩;其余的继续向前,继续谱写滋润人心的美妙心曲。你看,你看,瀑布走了,但你的眼睛会失去风景吗?你的耳边会停歇歌唱与呐喊吗?千年古崖会突然枯竭吗?瀑布是走了,我们也会走的,你的老祖父祖父都走了,他们的一生或许只是一条溪流,没能成
19、为瀑布,但他们和瀑布一样,都从山里来,都向山外去。他们的一生可能比一幅挽联还短,他们的追求和摸索却比溪流还长。他们的一生没能崭露头角,甚至淹没无闻,头顶苍天背倚石壁流干了最后一滴汗,所以没有哪一位诗人为其提写过片言只字。我作为你的父亲,也会要走的,走的姿势走的形象只会是一条溪流,但是,同许多先民一样,我不愿在静止中消逝,不愿在平坦中徜徉,愈是遭受挫折,愈是放声歌唱。孩子,及至你,也会要走的,你能像这眼前的瀑布一样,孤寂时畅想大海,弱小时自强不息,居高而见庄禾,位卑不忘母恩吗?16文章第一自然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 分)17鉴赏第三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4 分)18请用自己的话,说说文章第七自
20、然段画线句子的含义。(4 分)19阅读全文,请从三个方面简要概括瀑布精神。(6 分)六、语言知识及运用。(12 分)20.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4 分)(1)下面这副对联有一处对得不够工整,请加以修改。 (2 分)栏干槽净六畜兴旺,肥多水足稻麦丰登。 改为 。(2)学烛之武退秦师一文后,有位同学拟了一副对联。请你对出下联。 (2 分)上联:郑文公知错能改纳谏任贤下联: 。21.语言交际时应该认真倾听,机智应对。下面是某学生求职时考官的话,请说出他的言外之意,并用简明得体的语言应对。 (4 分)“你成绩优秀,直率单纯,将会很有前途,可我们的工作需要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言外之意是:
21、 应对: 22.在一次古诗鉴赏课上,老师要求你作发言准备。请你把发言中与下列要求相关的内容写出来。要求:(1)引用古代诗句并表达出你对所引诗句喜爱的原因;(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3)不超过 50个字。 (4 分) 七、 (60 分)23.细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芊芊芦苇,触动了文人的心灵;巍巍“神舟”,触动了国人的心灵;眷眷亲情,触动了游子的心灵;殷殷师恩,触动了学子的心灵同学们,相信五彩斑斓的大千世界里,一定也会有许多触动你心灵的人或事。请以“ , 触动了我的心灵”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根据自己所写文章内容,将题目补充完整;(2)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抒写真情实感;(3)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