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专业教学基本要求.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3453934 上传时间:2019-05-3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等职业教育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专业教学基本要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等职业教育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专业教学基本要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等职业教育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专业教学基本要求.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等职业教育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专业教学基本要求.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等职业教育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专业教学基本要求.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0高等职业教育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专业教学基本要求专业名称 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专业代码 540603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三校生” (职高、中专、技校毕业生)/退役士兵。学制与学历学制:三年制;学历:专科。就业面向1.职业领域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测绘、国土资源、城镇规划、环境保护、交通运输、水利、林业、煤炭、石油、海洋等行业或领域。2.工作岗位主要职业岗位:摄影测量。相近职业岗位:地理信息数据生产、数字测图、工程测量、地图制图。发展岗位:通过 510 年的工作或进修深造可胜任:测绘队队长、项目经理、工程师、总工程师等岗位。培养目标与规格1.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

2、展,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科学文化素养,掌握必备的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理论知识,具有像片控制测量、像片调绘、空三加密、影像立体测图和遥感图像处理等熟练的专业能力,在测绘、国土资源、城镇规划、环境保护、交通运输、水利建设、林业监测、煤炭、石油等行业生产一线,能胜任测绘产品生产与组织管理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人才。2.职业核心能力像片控制测量;像片调绘;空三加密;影像立体测图;1遥感图像处理;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4D 产品生产;摄影测量与遥感项目技术设计、产品质量检查与技术总结。3.毕业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测绘事业、具有良好的文化、身体和心理素质,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交流和团结协作能力。

3、具备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和安全生产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分析判断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4.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本专业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计算机基本知识;相关的国家法律、法规知识,摄影测量与遥感规范及有关技术规定的知识;常用测绘仪器设备的操作知识;地理信息数据数据采集与成图的知识;地图编制知识;像片控制点布设与施测的方法与知识;像片判读与调绘的基本知识;解析空中三角测量的基本知识;数字摄影测量的基本知识;遥感图像处理与应用知识;地理信息数据采集与处理知识;摄影测量与遥感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的知识;摄影测量与遥感测绘项目管理的基本知识;安全生产常识。5.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常用

4、测绘仪器使用与维护的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的能力;像片控制点选刺与测量的能力;各类地形要素调绘与地形图补测的能力;像片控制点加密的能力;4D(数字高程模型 DEM、数字线划图 DLG、数字正射影像图 DOM、数字栅格影像图 DRG)产品生成的能力;2遥感图像的处理与应用的能力;普通工程测量能力;制作专题地图的能力;摄影测量与遥感项目技术设计书、技术总结、质量检查报告的编写能力;摄影测量与遥感测绘成果的检查与验收能力;相关专业文献资料的检索能力;安全生产、项目管理的初步能力。6.毕业生应具备的职业态度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道德意识,遵纪守法;具有良好

5、的职业道德,具备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具有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刻苦钻研的实干精神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职业资格证书学生在校期间必须考取摄影测量员(工) (中级或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学生还可根据就业需要,考取与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中级或中级以上) 。课程体系与核心课程 一、课程体系架构围绕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专业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参照摄影测量员(工)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以测绘和摄影测量与遥感行业现行法律、法规、政策规定和技术规范为依据,并体现相近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紧贴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领域的最新发展变化,构建课程体系。从学生基本素质、职业能力培养与可

6、持续发展等方面设置课程。表 1 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架构教 学 模 块 课 程 设 置 说 明基本素质 公共基础课程课程体系架构中的课程是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专业主要设置的专业课程。其中,公共基础课程按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各校的要求自行进行设置。表中前面带“*”号的课程和拓展能力培养课程,各院校可根据自身办学特色和学生的就业需要进行设置。同时由于各3专业能力培养计算机程序设计计算机制图(CAD)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测绘基础数字测图控制测量GNSS定位测量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遥感技术应用摄影测量基础摄影测量外业数字摄影测量地图制图拓展能力培养地籍与房产测量测绘工程管理工程变形测量工程测量城

7、市遥感近景摄影测量院校服务面向的不同,可按照自身的需要调整和设置职业能力拓展课程。顶岗实习(半年以上,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测绘工作)二、专业核心课程及简介1.核心课程摄影测量基础、控制测量、数字测图、遥感技术应用。2.核心课程简介摄影测量基础。 摄影测量基础是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建议开设 70学时。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讲授摄影测量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使学生掌握航空摄影测量的基本作业方法和工作流程,具备摄影测量内外业工作的能力。主要学习摄影测量基本概念、单张像片解析、立体像对解析、解析空中三角测量、数字摄影测量、摄影测量外业等基本知识,熟悉摄影测量内外业工作流程。控制测量。 控制测

8、量是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建议开设 60学时。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从事控制测量工作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通过课程学习具备建立满足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精度要求的测图控制网的能力,建立满足像片控制测量要求的像片控制网的能力,建立满足工程建设精度要求的施工控制网的能力和建立以监测建筑物变形为目的的专用控制网的能力。主要学习各类工程控制网的布测方法,学习控制测量仪器的基本结构、性能、使用方法和4检校方法,学习椭球测量的基本理论、控制成果概算、像控点布设与施测、高斯投影、坐标换带和数据处理方法。同时,学习误差的基本理论、精度评定等教学内容。数字测图。 数字测图是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专业的核心课

9、程,建议开设 60学时。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讲授数字测图的基本原理和作业方法,使学生掌握数字测图的基本知识,具有大比例尺数字地形图测绘的能力。主要学习地形测量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数字测图基本概念、数字测图前准备、图根控制测量、野外数据采集、内业计算机成图、地图数字化、数字测图技术设计与检查验收、数字地形图应用基本知识和技能。 遥感技术应用。 遥感技术应用课程是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建议开设 90学时。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讲授遥感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培养学生掌握遥感图像处理的基本方法与技能,能承担遥感图像处理、分类、制图及应用的基本工作,掌握使用遥感方法制图的作业过程和基本技能。主要学

10、习遥感成像原理与遥感图像特征、遥感数字图像处理、遥感图像分类、遥感专题制图、遥感应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处理及制图方法,熟练掌握运用遥感处理软件进行遥感图像处理和分类、以及制作专题图的技术流程和方法。三、教学进程安排各个院校可以根据本校的办学特色自行教学安排,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比应达到 1:1。专业课程的学时数及教学进程可参考表 2。表 2 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专业教学进程 学 期课程类别序号 课 程 名 称学时/周数 1 2 3 4 5 61 计算机制图(CAD) 50 502 测绘基础 80 803 计算机程序设计 60 604 数字测图 60 605 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 60 606 摄影

11、测量外业 50 507 地图制图 60 60专 业 主 干 课 程8 摄影测量基础 70 7059 控制测量 60 6010 GNSS定位测量 50 5011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 80 8012 数字摄影测量 60 6013 遥感技术应用 90 9014 测绘工程管理 50 5015 地籍与房产测量 60 6016 工程测量 60 6017 近景摄影测量 60 6018 工程变形测量 50 50专 业 拓 展 课 19 城市遥感 50 5020 测绘基础课程实训 2周 2周21 数字测图实训 3周 3周22 摄影测量基础实训 2周 2周23 计算机图形图像课程设计 1周 1周24 地图编制实

12、训 2周 2周25 控制测量与 GNSS定位测量实训3周 3周26 地理信息数据生产实训 2周 2周27 数字摄影测量实训 2周 2周28 遥感技术应用实训 3周 3周实 践 教 学 环 节29 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 20周 20周注:1.教学进程中,课时为建议课时。2.各院校可根据各自的办学特色、就业面向等教学需要进行进程和课时的相应调整。3.高等数学需比一般工科专业的学时数多。专业办学基本条件和教学建议一、专业教学团队1.专业师生比61:402.师资力量专业专职教师基数人(以 50名学生组建个班为例) 。3.师资结构专业专职教师应具有高等学校教师任职资格;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及以上学位比例不低于

13、20%;具有高级专业职称者不低于 20%;具有“双师型”教师比例达 50%。企业兼职教师数量应与专业专职教师同比配置。专业核心课程应由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和较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专职教师担任;企业兼职教师应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承担的专业课程课时比例 50%。每年不少于 20%的专职专业教师进行相应的企业生产实践或继续教育,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实践教学能力。二、教学设施教学用房和教学行政用房应满足教育部教发20042 号文件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 之规定。以 50名学生组建个班为例,进行实验实训设备的配置。1.实训设备的配置要求专业机房。50 台计算机及满足教学

14、要求的摄影测量与遥感、测绘软件。主要实训仪器配置。开展实训教学时,以 46 人组建 1个实训小组为宜。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硬件、软件及配套设施 1台套/组。基础测绘实训仪器标准配置。应配置普通水准仪 12台套、精密水准仪 8台套、全站仪12台套; 2及以上全站仪 1台套/组;GPS/RTK 接收机 1台套/组;经纬仪 1台套/组。有条件的院校配置测量机器人、三维激光扫描仪等设备。2.校内实训场所建设应按照“教、学、练、做”一体化的模式,建立具有集教学、培训、技能鉴定、技术开发与社会服务等功能的校内实训场所,满足摄影测量、数字测图、控制测量等实训教学需要。为避免风雨天气干扰日常课堂实训教学,有条件

15、的院校可建立室内实训场所。3.校外实训基地建设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应体现学生系统化职业能力训练的要求。三、学习资源1.教材教材选用。使用高职高专教材,优先选用优秀规划教材。教材建设。根据各校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专业的服务行业,与企业共同开发“工学结合”校本教材。2.图书7与本专业相关的书籍生均不少于 10册,期刊杂志不少于 5种。3.数字化(网络)资源具备检索本专业及相关学科的各种信息资源的条件;具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的条件;应建设与完善核心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四、教学方法、手段与教学组织形式根据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专业实践性强和强调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特点,以学生为中心,实施教

16、学方法、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的教学改革。以实际项目为导向,开展现场教学,重视实践教学、项目教学和团队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1.教学方法与手段以摄影测量员的职业岗位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为核心,实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多种形式的“做中学、做中教”教学模式。组织摄影测量与遥感行业企业专家参与课程教学设计,充分发挥校内外实训基地的优势,促进教学环境与工程环境、课堂与实训基地的一体化,促进课程教学目标要求、教学内容和教学实施与摄影测量与遥感项目的生产计划、组织与实施、成果与验收的一致性,突出学生在实际工程环境下职业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教学方法可采用“兴趣教学法” 、 “任务驱动法” 、 “案例教

17、学法” 、 “分组讨论法”和“现场教学法”等。课程教学过程中,把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现代教育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2.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组织应“以学生为中心” ,根据学生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公共基础课程:建议采用传统教学形式组织教学;专业主干课程:建议采用“教、学、练、做”一体化的形式组织教学;实习实训课程:建议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形式组织教学。五、教学评价与考核应建立和完善考核评价制度。以能力为核心,以摄影测量员职业资格标准为依据,以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理论知识、技能水平和职业能力评价为重点,采取理论知识考试、技能操作考核

18、和自我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针对各阶段的教学内容,由校企专兼职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考核。实施学生评教、同行互评、行业企业和社会有关机构评教,促进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六、教学管理根据人才需求状况和毕业生跟踪调查,掌握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专业人才市场的需求动态,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管理。根据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专业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制定人才培8养方案、课程教学标准,进行课程教学设计,制定教学实施方案。并根据教学评价与反馈意见,不断优化教学方案。教学运行管理。发挥校内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作用,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按照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专业“工学结合”的特点,根据开展生产项目的实际需要,可机动调整教学进程。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与测评制度。以普通高中毕业生为主体,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根据“三校生” (职高、中专、技校毕业生)和退役士兵所具备的知识与能力水平,建立相关课程的补(免)修制度。继续学习建议1.继续学习的渠道专升本;自学考试(本科) ;函授(本科) ;攻读硕士学位。2.更高层次教育的专业面向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测绘工程专业。3.更高层次专业职业发展注册测绘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