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编导如何提升舞蹈作品立意的高度【摘 要】通过舞蹈,人类实现了通过肢体动作来表达内心情怀的想法,而舞蹈作品的立意体现了舞蹈编导的创作能力,要求舞蹈编导具备多方面的素质和能力。本文主要从五个方面来研究编导如何提升舞蹈作品立意的高度,从而为我国舞蹈事业的发展和传承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舞蹈编导;创作灵感;想象力 中图分类号:J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2-0130-01 舞蹈编导是舞蹈作品的总设计师,主导着作品的灵魂,作品的成功与否与舞蹈编导息息相关。当代社会发展迅速,人们对于文化休闲的需求大大增加,同时审美观也逐步提升,传统的舞蹈作品很难满足人们日益增
2、长的精神追求,因此,舞蹈编导的任务越来越重,自身素质及创作能力不得不提高。 一、不断学习,提高自身文化修养 舞蹈艺术体现了多方面的知识与技巧,是一门综合性的表演行为,舞蹈编导创作一部优秀的舞蹈作品的前提就是充分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日常的学习积累是十分必要的,舞蹈编导要想提高作品立意的高度,需通过各种途径拓展眼界,熟悉各类艺术文化及专业文化知识等,加强与姊妹艺术文化的学习交流,丰富自身表现形式,进而挖掘自身创作立意作品的潜力,提升作品艺术表现力,丰富作品的文化内涵。 2二、加强学习,掌握编舞理论知识及技法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舞蹈艺术领域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作品的创作形式越来越丰富,作品内涵
3、及表现力不断提高,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观赏性较低的作品1。原因之一是舞蹈编导没有掌握系统的编舞理论和技法。技法与理论知识深度融合,才能创作出更完美的作品。因此,舞蹈编导在加强专业舞蹈院校进修学习的同时,在工作之余,可以增加对相关教材和书籍的阅读,通过观看光盘、观摩现场等方式,加强日常编排,从而积累经验知识,提高个人的创作能力及灵活协调能力,进而寻求更高的舞蹈编排立意。 三、激活舞蹈创作灵感,摆脱思维定式和传统的创作模式 灵感是所有艺术创作的源泉,具有无形、神秘、抽象的特点,是内在及外在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灵感并不是无中生有的,是舞蹈编导经过思考、分析后,对于以艺术形式展现出来
4、的作品不断创作修改进而达到预想的效果。通常来说,灵感就是舞蹈编导在创作舞蹈作品时灵光一现,摆脱了传统创作模式的束缚,大胆思考,大胆实践,从而做到对作品推陈出新、标新立异的目的。只有不断创新推出新内容和新形式的舞蹈作品,才能将编导的立意传递给观众。 四、多措并举,提高想象力 作为舞蹈编导,必须具备较强的想象力,才能发现更高更好的舞蹈作品立意,进而创作出更具创造力和表现力的舞蹈作品。舞蹈是一门艺术,它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只有编导通过比实际生活更强烈、更理想并且更典型的想象力,才能进一步提升舞蹈作品的编排立意。因此,3舞蹈编导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不断培养自己的想象力,尤其是能够对作品立意进行创新的想
5、象力。笔者认为,编导想象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需要持之以恒地努力,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作出努力: 一是必须大量练习想象力。量变是质变的前提条件,只有练习量达到一定程度,才能真正提高想象力的水平和档次。而作为一名舞蹈编导,应当将世间万物都与舞蹈作品相联系,例如看到动物时,就去想象假设我是一只小鸟,或者一条小鱼,或者一只猛兽,会如何舞出我的自由;当看到影子时,就去想想通过影子的长短、变化,如何去编排一些特定立意的舞蹈;当看到草原时,就会想象到如何让舞者在草原上舞出大自然的美丽和姿态2。这些方式都可以提高编导的想象力。 二是应当做到三勤,打开六感。做到三勤,也就是眼勤、脑勤和身子勤,而打开六感
6、就是要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和行动来感受周围所有的事物,只有全身心地去感受生活,了解生活,发现生活中存在的缺陷和完美,才能真正把生活中获得的立意加上想象,运用到舞蹈作品的编排之中。 五、加强对生活的观察和领悟 舞蹈作品其实就是通过肢体语言来向观众传达一种情感,一种批判或者一种精神,而这种情感、批判或者精神就是编导编排舞蹈作品的立意,它们并非空穴来风,而是编导在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或者所感而激发出来的,因此,作为舞蹈作品的编导,应当培养认识和概括生活的能力,学会运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去观察和领悟生活,通过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去发掘和创造舞蹈作品立意。这就要求编导在观察生活时必须做4到准确、全面和精致,并学会将观察到的事物和自己的思维方式相结合,去发现事物背后的本质,才能挖掘到独特的、感人至深的舞蹈作品立意,进而运用到舞蹈作品的编排之中。 六、结语 舞蹈作品不仅能带给观众视觉的冲击,更是将作品背后的情怀和立意传递给观众,因此,编导应当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和想象力,进而提升舞蹈作品的立意,才能真正吸引和感动观众。 参考文献: 1李聚权.论编创优秀舞蹈作品的几个要点J.艺术科技,2014, (4):206. 2刘书君.舞蹈编导在创作中如何力求新颖独特J.民族艺术研究,2008, (2):4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