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点赞音乐时空 “非遗巡礼”梁广程,笔名肖良,著名作曲家,音乐理论家,心理学家,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创作员,1951 年参加南海舰队文工团,历任乐手、海军军乐队音乐创作员、海政歌剧团领导、海军文艺创作室创作员。(一)世界级“非遗”项目中的传统音乐 “非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英文: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的简称。20 世纪下半叶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全世界文化艺术界的重视,它的保护问题逐渐成为一个国际性问题。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样面临着需要认真保护和传承的问题。 音乐时空适时地强调了作为“非遗”的构成范畴的民族音乐,精心策划并撰写“非遗巡礼”系列稿件
2、,笔者认真阅读和学习,深受启迪,在点赞“非遗巡礼”这个栏目的同时,很想在这里谈谈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在 2015年 1月(上)的音乐时空中刊发了世界级“非遗”项目中的传统音乐一文。 文中指出,截至 2013年 12月,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项目总数达 37 项,成为世界上入选非遗项目最多的国家。在这 37 个非遗项目之中 13 个项目均与我国的传统音乐密切相关。 这 13个项目为: 1.昆曲;2.古琴艺术;3.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4.蒙古长调;5.甘肃花儿;6.侗族大歌;7.呼麦;8.南音;9.西安鼓乐;10.粤剧;11.藏戏;12.中国朝鲜族农乐舞;13.京剧。策划者相当详细
3、2地阐述了这 13个项目产生的民族区域,历史革沿,言简意赅。中国传统音乐是一个大系,它绵延几千年,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音乐思维习惯、是音乐思想意识的沉淀和结晶。形成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音乐符号。 我作为一个中国音乐人,对这 13个项目入选为非遗项目,感到由衷的自豪和欢愉,同时也感觉到肩上沉甸甸的份量。我们为祖国的音乐艺术“申遗” ,当然不仅是为了立此存照、正名份、争面子,更重要的是,保护好这些老祖宗留下的宝贝发扬光大。然而,就我本人来说,对这些音乐艺术中的活化石,确实知之甚少,例如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蒙古长调、.侗族大歌、.呼麦、藏戏等等,只是听说过名称,有的连名称都没有听说过,更不用说
4、它的专业系统了。如果连皮毛都不甚了了,何谈继承、创新、发扬?现在音乐时空把非遗巡礼作为一个系列栏目来抓,实在是英明之举,功德无量。对许多有志于光大祖国音乐艺术的人来说,将起到提纲挈领、振聋发聩的作用。 (二)国家级“非遗”项目中的少数民族曲艺 曲艺是各民族说唱艺术的统称,由民间口头文学和歌唱艺术经历长期发展、演变而成。其表演形式大致分为说、唱、说唱结合三种。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独特的曲艺形式,形成了极其丰富的艺术宝藏。 音乐时空在 2015年 3月(上)刊发的“非遗巡礼”少数民族曲艺,详细地述说了我国部分申遗的少数民族曲艺项目,这些项目的举例,对广大专业音乐人和业余音
5、乐爱好者来说,是不可多得的馈赠。 该撰文深入而精辟地讲述了我国 12个说唱项目,3其中一些项目,对笔者来说原先是相当生疏的,只知其名,不知其意。通过音乐时空非遗巡礼的论述,我才开窍。知道了“阿依特斯”是哈萨克族古老的说唱形式,被誉为哈萨克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是该民族的艺术瑰宝;“章哈”是傣族传统的曲艺形式,是傣族最原始古老的歌谣、神话和传说的载体;“八音”是布依族世代相传的说唱形式,被誉为布依族“声音的活化石” ;“乌钦”是达斡尔族传统的说唱形式,其传唱内容带有史诗品格;“伊玛堪”是赫哲族的说唱形式,分大唱和小唱,大唱述说赫哲族人的创世传说,小唱表现赫哲族人的日常生活;“摩苏昆”是鄂伦
6、春族的说唱形式,没有乐器伴奏,说一段,唱一段,说唱结合。其内容说唱本民族的英雄故事; “乌力格尔”是蒙古族的曲艺,表演者通常一边拉着马头琴一边说唱;“三老人”是朝鲜族的表演形式,由演员分别模拟三种不同类型的老人,以争辩方式演出,生动而风趣;“好来宝”是蒙古族的表演形式,用四胡伴奏,有单口、对口、多口等方式;“铁尔麦”是哈萨克族的传统表演形式,以冬不拉伴奏,内容多为哈萨克族谚语、格言、诗歌;“盘索里”是朝鲜族说唱艺术,具有较强的叙事性,被称为“唱优之戏” ;托勒敖”是哈萨克族的曲艺形式,以吟唱为主,内容多为歌者对人生的抒怀,有情节,有故事。原来,我国的少数民族曲艺形式和内容如此丰富多彩,又具有非
7、常鲜明的地区、民族特色,令人眼目一新。 “非遗巡礼”少数民族曲艺一文,可以说是一把把我们带进艺术宝库的钥匙,帮助我们打开少数民族的文艺宝库,寻觅到创作的灵感。 (三)国家级“非遗”项目中的器乐合奏 4中国民族乐队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又由于国士幅员广大,民族众多,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形成了多种不同的乐队编制和极具个性的器乐合奏曲,这种情况是世界上独有的。 音乐时空 “非遗巡礼”在国家级“非遗”项目中的器乐合奏一文,详细、精准地论述了我国民间乐队的编成及演奏乐曲。 我国是一个乐器拥有大国,早在 2500年前, “孔子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时,韶乐乐队的乐器就有甬钟、四虎缚钟、歌纽钟、歌缚钟,编馨铜鼓、
8、木鼓、陶鼓、建鼓、悬鼓、鼗鼓、雷鼓、路鼓、灵鼓、古琴、古筝、古瑟、萧、笛、排箫、 埙、 笙、枳、 缶(4 种) 、石、相、铃、土号、角共 36种之多。后来又有胡琴、管子、洋琴、唢呐、冬不拉等乐器出现,乐器的音色更加丰富。由这些乐器而组成了不同制式的民间乐队形式多种多样。 音乐时空在“非遗巡礼”的器乐合奏一文中,例举了中国不同的器乐合奏形式 40种之多。所列乐队编成大多历史悠久,为此,各乐队的器乐合奏曲目也十分丰富。有的乐曲我们耳熟能详,如广东音乐雨打芭蕉 饿马摇铃 平湖秋月 龙飞凤舞 汉宫秋月等等。有的乐曲我们比较生疏,如梁平癞子锣鼓老癞子 佬癞子花癞子 金银灯 战灵芝 急尾子等等。器乐合奏一
9、文中,所列曲目数以千计,在此无法一一列举。这些曲目都是民间音乐的瑰宝,是作曲家得以借鉴、灵感激发的泉源。 更可喜的是,器乐合奏一文提及一些乐队的稀有乐器,如黎族竹木器乐中的鼻箫、口弓、?o 咧、口拜、洞勺、哔哒等乐器,音色独特,堪称一绝,在国际的乐器上都是罕见的。不但可以在现代管弦乐队引入,同时应该引起乐器学界的注意,5加以挖掘,改良,成为乐器新品种。 (四)国家级“非遗”项目中的少数民族戏剧 人们容易把“戏剧”和“话剧”混为一谈, “戏剧”是指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 “话剧”则指以对话方式为主的戏剧形式,于 19世纪末 20世纪初来到中国。我国戏剧有
10、着悠久的历史,汉代,在民间已经出现了具有表演成份的“角抵戏“,宋元南戏大约产生在北宋末年和南宋初年,戏剧已经成型。中国少数民族戏剧是指中国各少数民族特有的戏剧。 音乐时空2015 年 2月(下)刊发的“国家级非遗项目中的少数民族戏剧”一文中,列举了侗族的侗戏、布依族的布依戏、壮族的壮剧、傣族的傣剧、门巴族的山南门巴戏、藏族的藏戏、佤族的清戏、彝族的彝剧、白族的白剧等九种,都是历史久远、各具特色的戏种,大都带有完整戏曲,说、唱、舞俱全,有乐队伴奏。 “国家级非遗项目中的少数民族戏剧”一文中,十分详细地阐述这九个戏种各自的历史沿革、艺术特色、唱腔个性、表演呈式、服式导具等,同时列举了各个戏种的传统
11、优秀剧目,如侗戏中珠朗娘美丁朗龙女 二度梅 ;壮剧卜牙 文龙与肖尼 刘二打番鬼 ;佤族的清戏姜姑刁嫂 芦林相会 安安送米 越墙成仙等等,都是祖国极具保存价值的瑰宝。 如前所述,民族戏剧是一门综合艺术,又大多带有故事情节,因此每个戏剧都带有某个时代历史特征,成为该民族历史、伦理、民俗、服饰、语言、音乐、舞蹈、甚至传统武术的载体,由此而论,研究民族戏剧,是研究民族发展史不可或缺的部份。阅读“国家级非遗项目中的少6数民族戏剧”一文,对广大音乐工作者和音乐爱好来说,不仅增长了知识,获取激发创作灵感的缘起,同时增强了保护“非遗”的责任心。 (五)国家级“非遗”项目中的少数民族民歌 民族民歌,指一个民族在
12、古代或近代时期创作带有自己民族风格的、广为流传的歌曲。每个民族的先民都有他们自古代已有的传统歌曲,中国少数民族民歌是我国民间音乐体裁的一种,大多没有留下曲谱,靠着口口相传流传下来。 音乐时空于 2015年 4月(上)所发表的“国家级非遗项目中的少数民族民歌” (简称“非遗民歌” )一文, 列举了裕固族民歌、藏族拉伊、僳僳族民歌、哈尼族多声部民歌、侗族大歌、侗族琵琶歌、彝族海菜腔、布依族铜鼓十二调、土家族石柱土家?儿调、壮族那坡民歌、多民族民歌花儿、蒙古族长调民歌、苗族歌?、畲族民歌、蒙古族漫瀚调、蒙古族民歌、鄂温克族忆歌、鄂伦春族民歌、达斡尔族民歌、苗族民歌、瑶族民歌、黎族民歌、布依族民歌、彝
13、族民歌、藏族民歌、维吾尔族民歌、回族宴席曲、哈萨克族民歌、塔吉克族民歌、土家族民歌、撒拉族民歌、锡伯族民歌、白族剑川白曲、坡牙情歌等 34个国家级少数民族民歌申遗项目。请看,如此多的申遗项目,只有中国才能出现,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对中国少数民族民歌的认知,领略到中国各族民歌的多彩和根深叶茂。同时也反衬出“申遗民歌”的撰稿工程之浩大。中华民族源远流长,曾经出现过许多经典性的、史诗性的长歌型民歌,如汉族的孔雀东南飞 木兰从军等故事歌;藏族英雄史诗长歌格萨尔 ;瑶族古典歌谣集盘王大歌 ;苗族创世神话古歌 ; 被称为蒙古族音乐“活化石”的蒙古长调等等。 “申遗民歌”一文,以7详实的文字,描绘了我国各民族的民歌的传承和交集状况, 如果单就音乐范畴来说,它涉及到旋律学、和声学、舞蹈律动、歌唱特性等方方面面,形成一个巨大的音乐宝库群;如果从广义的角度来研究,它集人类学、民族发展史、伦理学、民俗学、服饰学、语言学等为一体的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