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高职院校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新型学徒制,即现代学徒制,是通过学校、企业的有效合作,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由教师传授专业知识和基本的技能及要领,在企业里由师傅传授操作规范和对应的岗位操作技能,并通过岗位实践加强技能操作的熟练程度,促使学生/学徒掌握相关行业/职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高职院校为什么要实施新型学徒制 很多院校,包括高职院校关于新型学徒制都进行了探索与实践,但由于种种原因,实践的效果并不突出 也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和进展,而且并没有建立起完整的新型学徒制体系。 高职院校实施现代学徒制是非常有必要的,首先,建立新型学徒制能培养出更多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深化工学结合。随
2、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当前高等职校教育模式单一,传统的学徒制无法从根本上消除职业教育脱离实践的事实且无法解决解决学生在真实的工作情景和整体化工作过程中提升综合职业能力的问题,只能采用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方式来解决,而这又恰恰是新型学徒制最核心的内容。 其次,新型学徒制能促进高职院校和企业之间互利共赢。当前,由于种种原因,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产业需求脱节还很严重,教育服务能力还无法满足企业要求,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和影响了企业的发展。而新型学徒制恰恰可以通过整合校企资源实现共赢,企业承担人2才培养的部分成本,因此受训者在获得相应的经济报酬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相应的回报。 再次,新型学徒制的实施能够促
3、进学生就业。当前,大量的实用技能缺乏的人无法找到适合的工作,而同时很多企业又存在招不到高技能人才的现象。这就造成了找工作难和招技能型人才难的矛盾。 新型学徒制正好能能够解决学校教出的学生无法满足企业用人需求、企业招不到“拿来就用”的人才这种突出问题,是学生能更好的适应劳动市场需求,提高就业率,缓解日益严峻的就业矛盾。 二、新型学徒制实施过程中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由于政府部门对新型学徒制制认识不够,重视程度不够;教育管理体制不健全;缺乏相应的师资培训和师资队伍;人们对学徒制认识有偏差且学徒身份并不被社会和家长认可;很多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不是很大以及高职院校缺乏改革的动力等诸多原因,新型学徒制的实施还
4、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如何构建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一)总结国内外现状并积极借鉴其发展经验 近年来不少国家的很多院校都建立了或正在探索建立适合经济发展的新型学徒制系统。有些国家新型学徒制也已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这些国家的具体实施方法很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二)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新型学徒制与传统的“师带徒”模式不同,传统的“师带徒”对师傅传授的技能水平没有考核,体现的更多的是工匠技术的传承,其传授3的技能技术,不一定是市场急需的。新型学徒制强调的“新型” ,则是以“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为主要内容,由企业确定学徒对象、学徒岗位,再根据市场需求确定培养目标。培
5、养目标是指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机构的具体化。高职院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因此在构建校企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中培养目标要明确,要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培养。 (三)改革招生制度,确立学徒双重身份 改革现有招生制度,确立校企共同选拔学徒的制度体系。我国现有高职院校招生仅仅停留在面向普通高中生和中职生的层面,考试也是以理论考试为主。应扩大学校和企业合作自主招生权,招生和招工同步,同时留有面向企业招收优秀员工的空间,让企业骨干技术工人有学历提升、素质提高和技术发展的机会。 (四)探索可行的人才培养模式,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 行业专家、企业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学院专业教
6、师三方组成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适时跟踪人才需求信息,在培养目标、实习实训、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等各个方面,引入行业企业全方位、全过程参与,形成了“四阶能力递进、校企共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双方共同分析人才培养所需要的课程和支持因素,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五)打造技术过硬的“教师+师傅”的双师师资队伍 新型学徒制实行校企合作育人策略,师资队伍建设在高职院校实施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工作中至关重要。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教学方法的实施者,教师队伍质量的高低是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直4接决定了所培养学生的质量。因此,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不仅要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平,更要有很强的实践能力。另外新型学徒制的双师中企业教师承担着大部分学徒的专业课程,他们具有更贴近现实的经验。要针对职业教育特点来开发企业教师聘用资格审核标准。应提升企业教师的教育教导能力。高职院校要聘请企事业单位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有特殊技能的人员到校担任兼职教师、担任师傅;高职院校教师到可以企业“顶岗实践” 、合作研究、蹲点调查,等等,实现互动互融,相互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