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电视专题片研究.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3456987 上传时间:2019-05-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非物质文化遗产电视专题片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电视专题片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电视专题片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电视专题片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电视专题片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非物质文化遗产电视专题片研究摘要:2011 年 6 月,我国第一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正式实施,这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史上和文化建设史上的里程碑。为积极配合国家倡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江苏省文化厅分批次下达文书让江苏各地积极申报非遗项目。2014 年,大型非遗专题片非遗江苏项目正式启动,2015 年春节期间在江苏国际频道播出。一经播出,便获得关注。本文试图对非遗江苏进行解构,对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电视节目表现手法作进一步探索。 关键词:非遗江苏 非物质文化遗产 电视专题片 近些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 )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它和物质文化遗产一样,都是祖先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

2、。江苏省是东南大省,自古群英荟萃,历史文化灿烂悠远,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为后人留下了令人称叹的非遗财富。江苏各地不同的地域环境,也注定了江苏非遗的多样性。苏北豪迈雄健,苏南温婉细腻,苏中刚柔并济,共同描绘出灿烂多姿的非遗画卷。如果说之前非遗还是局限于本地民众的话,那非遗江苏这部作品的拍摄制作无疑是让这灿烂的文化在国内、国际两个层面得到传播弘扬。 非遗江苏视听元素表现 中华文明经历了五千年的发展,如今面对的是全新的全球化环境,传统文化遗产在当今社会的适应流传以及发扬,都要随着时代的变化与2时俱进。我们要做的第一步是保护与传承。非遗传承、保护过程中,电视媒体通过记录影像使之代代流传永不磨灭,促进

3、其更好传承发展,可谓任重而道远。 非遗江苏秉承时代召唤,忠实记录传承江苏灿烂的文化,因此对于它的解构一方面可以传授给观众悠久的非遗文化,另一方面可以为非遗在电视节目中的呈现做进一步探索。笔者将从以下几方面对其进行解构。 纪实性。 非遗江苏在对传统技艺进行展现的时候,多运用长镜头。长镜头的运用强调了运动过程的完整性,并且更加符合纪录片原则较少或者没有导演的主观意识渗透,呈现给观众一种身临其境的真实。 特写镜头。在拍摄非物质文化遗产时,由于表现对象特别稀缺、精致珍贵, 非遗江苏在记录非遗项目中或表演或技艺的每一个关键动作和关键流程时,一般以特写镜头为主,兼顾其他景别。尤其以光福核雕这种以小见大的非

4、遗项目,取决于核雕的小巧体型,更是从头到尾运用大量特写镜头展现核雕的精致与魅力,无不令人赞叹。 灯光。由于制作团队的精良, 非遗江苏比较强调画面的审美价值,所以外景尽量以自然光为主体现真实质感。在拍摄内景画面时,通过营造较为自然的光线来美化画面。除专业灯具外,团队都尽量利用现场的光源。 专家采访。所表现的对象通常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专家以及非遗传承人。这两类人物本身具有权威性和严肃性,因此在正式?访拍摄时,要通过灯光的强烈以及背景的暗淡甚至无背景要素来形成强烈的对比,突出专家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3声音。 非遗江苏中声音元素构成主要包括同期声、解说词、音效、背景音乐以及主题曲演唱。这其中,又以

5、同期声最能显示真实性。同期声元素包含了很多,比如木船制作时的刨刀刨木头的声音,水乡婚礼习俗呐喊吆喝的声音,苏州昆曲、南京白局现场演唱的声音,金陵印刷处刻印佛经的声音这些同期声的录入为非遗江苏节目增添了现场感。 史料。史料是历史最权威的证据, 非遗江苏中对史料的呈现有自己独特的方法。其一,运用画中画将文字史料通过滚动字幕方式出现在屏幕上,告诉观众这是史料;其二,通过情景再现以及解说词相互配合,让观众有深深的代入感,并对史料阅读充满兴趣。 空镜头。 非遗江苏中十分注重空镜头的拍摄与运用。空镜头是与所拍项目无关的老街巷、老建筑等关于大自然、人文类的影像素材,可能很多时候会被当成废镜头,但是在蒙太奇的

6、作用下,将几个本来无关乎的镜头链接在一起,如老巷子、过世的手艺人配上手艺人对技艺的坚持,渲染了片中的情绪呈现,效果较佳。 情景再现。非遗题材本身就带着浓厚的历史厚重感,因此尽可能运用情景再现的拍摄手法能够锦上添花。 非遗江苏中也有此种尝试,如谈到光福核雕的创始人时,由于创始人已经过世,只能用情景再现的手法来还原模拟,在拍摄时尽量用曝光过度来表现虚幻的感觉。表现对象对于光福核雕技艺再现很难准确到位,虚化处理既能分清现实与历史的影像,也能将情景再现表演不准确之处有个模糊处理。 解说词。 非遗江苏的解说词撰写是基于对拍摄素材熟悉的情况下4形成的,所以无论是在对采访同期声的加入,还是介绍非遗项目的转场

7、都非常流畅。在每项非遗项目的介绍中,解说词都着重介绍了项目的技艺特点以及传承情况。 非遗江苏人物采访价值 人物采访是非遗江苏节目构成的重要素材。在许多纪录片中,对于重要人物的采访有的是起到了骨架作用支撑全片,有的是做到了线索作用贯彻全片。因此在前面一系列纪录片的基础上创作出来的非遗类电视节目非遗江苏 ,十分强调人物采访的运用。 非遗江苏中人物采访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是结构上。 非遗江苏一集纪录片采用板块式结构组接,每一集 16 分钟都是由 3 个非遗项目专题构成,串联始终的都是此项非遗项目相关的重要人物。例如第一集非遗情深:人间自是有情痴中对于昆曲的展示,并不是像之前的曲艺节目一样

8、,着重展示舞台上的表演场景,而是把重心放在作为传承人的昆曲少年班上。其中以一位来自他乡的小姑娘专门奔赴苏州学习昆曲为线索,引出对昆曲大师的采访。之后的每一个项目篇章,都是按照这种模式,人物采访贯穿始终。 其次是内容表现上。一、专业性强。被采访的人物大多数是某个非遗项目领域的专家或继承人,因此专业性不可置疑。作为记载非遗的纪录片,无论耳熟能详还是不了解的项目,都要在纪录片中传递最正确的、最专业的知识,因此,对这些领域专家的采访就成为体现专业性的主要方面之一。如非遗江苏第 7 集佛道韵味:南朝四百八十寺中介绍的无锡道教音乐,观众就不太了解,因此片中选取了年轻的道教音乐5传承人伍虎勇为表现对象。道教音乐是无锡九个国家级非遗项目之一,37 岁的伍虎勇也是无锡市道教协会的副秘书长。他在采访中说,会从传承方面深入研究无锡道教音乐的形成和发展,在梳理清楚脉络之后,会出版相关书籍来填补无锡道教音乐在理论成果上的空白,并且作为一个老师,他更希望自己的弟子们能够勤勤恳恳,日后接过传承发扬无锡道教音乐的重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