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礼习俗中绽放的孝道之花―浅谈临沂地区婚礼习俗孝文化.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3456992 上传时间:2019-05-3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婚礼习俗中绽放的孝道之花―浅谈临沂地区婚礼习俗孝文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婚礼习俗中绽放的孝道之花―浅谈临沂地区婚礼习俗孝文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婚礼习俗中绽放的孝道之花―浅谈临沂地区婚礼习俗孝文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婚礼习俗中绽放的孝道之花―浅谈临沂地区婚礼习俗孝文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婚礼习俗中绽放的孝道之花―浅谈临沂地区婚礼习俗孝文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婚礼习俗中绽放的孝道之花浅谈临沂地区婚礼习俗孝文化【摘 要】儒家认为孝是修身行事的前提,沂蒙地区历史上入二十四孝便有七位之多,这里融合了儒家文化,更有淳朴的民风。孝道体现在沂蒙文化的各个方面。特别是传统的婚嫁习俗中,我们处处能找到孝道的影子,笔者在临沂九县三区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从沂蒙婚礼习俗各个步骤寻找着人们孝敬父母,感恩养育之恩的传统美德。同时这些习俗也体现了父母对子女的关爱之情。并进一步分析在今天的这个时代,传统婚礼习俗的改变和西方习俗对临沂地区的影响,探讨如何有分辨的保护好我们本地区的民族文化,让优秀的孝道文化得到发展并传承下去。 【关键词】儒家;孝道;婚嫁;习俗;渗透;发扬 一、儒

2、家以孝为德之本,孝也是沂蒙文化的重要内容 山东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传统儒家文化是伦理文化。伦理文化认为人伦很重要,父慈子孝是其中关键。儒家把“孝”作为诸德之本,百行之首,教化之源,要求其它的道德规范都应该围绕孝道展开, “百善孝为先” 。在儒家文化中,往往认为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的父母都不好,那这个人是不可能忠于君,也不可能忠于事的,更失去了做学问的资格,失去了人的本性。孔子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也” (论语学而 ) 。 2在孝的内涵上,儒家认为孝不仅仅是供养,还包括孝敬、孝顺。也就是尊敬和顺从老人。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论语

3、为政 )意思是如果仅仅是用粮食养活老人,那是犬马也能做到的事情,如果不尊敬,那怎么能算孝呢?孝在实践上就是尊敬、关爱、赡养老人,为父母长辈养老送终等等。它体现了感恩,更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沂蒙孝文化源远流长,元朝郭居敬编撰二十四孝 ,沂蒙地区就占了七孝,孝亲敬老蔚成风气。并且这七位孝子分布历史时间长,上至周朝,下至三国;分布范围广,涵盖地方包括今天的兰山、蒙阴、费县、郯城,平邑五地,可以说,历史上沂蒙大地到处都有感人至深的孝亲故事。在这里,我们可以领略沂蒙地区孝亲文化的魅力。同时,沂蒙地区民风淳朴,百姓世代以耕种为主,生产力落后,子女如果不孝,老人就难以安度晚年。为了使老有所养,人们往

4、往是一大家生活在一个村庄里,笔者在走访临沂各地时候发现例如莒南、临沭、郯城等地大多数村庄都只有一个或者两个主要姓氏,这里我以莒南县坊前镇王家坊前村为例,该村 75%住户都姓王,考据历史是清朝嘉庆年间由江苏东海县迁入该地,除王姓外史姓占 11%,其余姓氏只占 14%。这样的历史传统和沂蒙地区的淳朴民风使孝成了当地居民的一种伦理精神,为孝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二、临沂地区的婚嫁习俗中的孝道 1、临沂地区的婚嫁流程 临沂地区的婚嫁流程相似度很高,为 86%,不会出现“三里不同乡,3五里不同俗”的现象,笔者概括该地区统一的婚嫁流程为:定亲送日子下催妆发嫁婚礼上喜坟回门这七个流程。虽在不同的县

5、区或者乡镇稍有不同,例如兰山区部分街区有磕喜头这个习俗,而蒙阴县部分乡镇没有上喜坟这一习俗,但出入不大。在每个流程的细节上,临沂地区的各个县区乡镇差别也不是很大。如新郎新娘回门都是在婚礼举行后的第三天;在婚礼举行过程中的流程都是拜高堂敬茶改口。 2、临沂地区婚嫁习俗中对父母的感恩之孝 谈论孝道,如果孤立出来,只是高喊我们应该怎么照顾我们的父母,那是我们的责任,则是空洞的。我们要了解我们为什么要讲孝道,古诗游子吟中描述了游子临行前的画面“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面对曾经如此关爱照顾我们的父母,我们怎能不“报得三春晖” 。可以说感恩是孝的前提,进一步推演,儿女对父母能够感恩也是一种孝。 临沂地

6、区婚嫁习俗的几个流程中,很多方面都体现出对双方父母的感恩之情,就拿新娘发嫁这个流程来说,新郎、新娘因地域的不同会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谢:其中以新娘哭嫁形式(内容主要是感谢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和哥嫂弟妹们的关怀之情;泣诉少女时代欢乐生活即将逝去的悲伤和新生活来临前的迷茫与不安。 )的占 20%;发嫁时,新郎新娘(或单方)跪拜女方父母,感恩抚养女儿之恩占 39%;发嫁时,新郎新娘向女方父母行鞠躬礼的占 4%;另有大量的新郎或者新郎亲属向女方父母诉说感谢之情。在婚礼举行过程中,也有一对新人用行动或者语言表达对养育之恩的感谢。另外,在婚宴酒席上,一对新人会4向父母敬酒,为父母操劳而感恩。

7、3、临沂地区婚嫁习俗中对父母的尊敬之孝 孝不仅在于奉养,更在于内心的尊敬, “善事父母”不只要让父母吃饱穿暖,还应让父母有“养心”之悦。这是比养亲要求更高的孝道,即子女不仅在物质上赡养父母,同时要搞好精神赡养,在精神和情感上尊敬、爱戴、关心父母。孟子说:“孝之至,莫大于尊亲” (孟子万章上。在临沂地区调查期间,我看到很多乡镇老人带着孩子,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子女才从城市赶回家里团聚,大部分老人盼望的不是子女带来的金钱和城里带来的衣服电器,而是能够经常接到子女平安的电话,而往往这也是奢望,面对这种现象“老吾老” 、 “幼吾幼”都没有做到,更何谈孝道。真的孝道,是从“养”进到“敬” 。由“养身”升

8、至“暖心” 。临沂地区婚嫁习俗中以下几处表达了一对新人对父母的尊敬之情:首先,婚礼仪式过程中的最重要的环节就是拜堂,这一仪式中,有新郎新娘向男方父母敬茶或敬酒这一习俗的占整个调查对象总量的 55%,这一环节,让新郎新娘懂得婚后要尊敬父母。其次,在订亲、婚宴过程中,座次位置的安排也显示了婚礼过程中对父母的尊敬;再次,发嫁时,女方父母一般会嘱咐新娘“要敬重公婆敬重丈夫”等等。可以说,婚礼作为中国传统的吉祥文化的每一个环境都体现着对双方父母的尊敬。 4、临沂地区婚嫁习俗中对父母的顺从之孝 临沂地区说对父母的孝,一般不说孝敬,而说孝顺。孝顺,即遵照、顺从父母的意旨行事。孔子说一个人应“三年无改于父之道

9、” (论语学5而 )谈起孝顺,很多人误解就是父母对于子女的干涉,甚至误认为就是封建家长制,其实仔细分析起来更多的是父母用自己走过漫长人生路的经验在引导启发自己的子女,让子女少走一些弯路。 在传统婚嫁习俗中,特别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在婚姻决定上,老人的经验丰富,阅人更多。家中父母在考虑婚姻时候,首先会从对方人品上考察,人品好的年轻人,婚后不会亏待自己子女,也便于婚后生活美满。其次是年轻人双方感情,本次问卷调查中,让笔者感到非常震惊的是父母在考虑子女婚姻时,是否把年轻人双方的感情作为重要因素这一项,竟然是 100%照顾到年轻人之间的感情,这让笔者感动异常,沂蒙地区的淳朴的人民在对待儿女的

10、婚姻问题上,都能照顾到孩子本身的情感,让人受到到父母对于子女浓浓的爱护之意。再次,父母考虑双方家庭经济状态,这样做是考虑到双方结合后,生活是否拮据。在临沂地区的婚俗调查中,有 72%的受调查对象认为男女双方在决定婚姻时,把双方的家庭经济状况作为重要因素。所谓当局者迷,青年男女在判断婚姻是否合适往往从感性出发,缺乏对长期生活问题的考虑。对于单纯一些的年轻人而言,这些刚好弥补一下因缺乏阅历与识人能力的不足。所以对于婚俗中对于父母意见的顺从,是孝,也更是父母对子女的关爱。笔者调查中,临沂地区有 51%的调查对象认为婚姻由父母决定或者在思想上认为父母应该在儿女婚姻上起决定作用。而婚期日子的决定,由父母

11、决定的比率高达 95%。在所有的调查选项中,临沂地区的婚俗中反映子女孝顺父母的各项比例是最高的。这也是我们沂蒙地区孝的传统根深蒂固的表现。 三、传统婚俗的流失和婚俗的演变 6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婚俗受经济发展、社会变革影响,也发生了很多改变。 1、婚嫁流程往简化方向发展 儒家的礼节繁多的婚嫁环节以及在定亲、发嫁、婚礼,上喜坟上的诸多禁忌已经鲜少被人提起,例如,相同或者同宗的不同姓氏之间不通婚,这种习俗已经完全不存在,甚至在调查过程中,有数例新郎新娘同姓而且名字虽然写法不同但发音相同的情况。另外,在定亲过程中,只有极少调查情况显示在定亲当天不能说“重”和“再”字的口忌。另有部分问卷显示在婚嫁流

12、程中,要求回避与新人属相相克者,或者佩戴青龙回避。其它则无禁忌。另外婚嫁环节也在减少,不少地方下催妆,回门礼和上喜坟已经省略。在调查过程中,调查对象是年轻人的大多无法说出传统婚礼的流程,传统的婚俗在慢慢的被简化,而一部分婚俗在消失。 2、西方婚嫁风俗融入现代婚嫁过程,婚礼呈现多元化 现在的婚礼习俗,特别是在城市越来越多的融入西方的风俗,如拍摄婚纱照、赠送结婚的戒指,新娘婚礼过程中不穿红色嫁衣而穿白色婚纱、新郎着西服,新郎跪地求婚、举行集体婚礼,举办婚礼舞会,进行旅行结婚等等,婚俗里面增加了许多西方习俗和当代流行元素,呈现多元化,即使在农村,也是旧俗和新俗融合,婚礼现场既有中国传统的婚礼流程,也

13、有西方的服饰,音乐和习俗。在这个演变过程中,传统婚嫁习俗是被渐渐淡化的,婚嫁由家族事务向新郎新娘两个人之间的事情方向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时尚元素和“浪漫”气氛增加,同时孝道的元7素也在减少。这种情况在此次调查过程中,临沂地区的婚嫁状况与此相同。 3、婚嫁风俗中排场增大,金钱占的比重增大 随着新闻资讯的发达,我们经常在各种媒体了解到,某明星或者企业家在哪个国家举行婚礼,期间共用了多少辆名牌轿车,新郎的求婚戒指是多少克拉的,甚至新娘的婚纱是多么的价值连城,到世界哪个著名风景点度过蜜月。不仅明星如此,临沂地区的城镇乡村的婚礼仪式排场也在逐年增大,并且具有攀比心理,互相攀比场面的大小,酒店的高档和迎亲

14、车队的豪华,这对于经济不是很宽裕的家庭来说是一项比较重的负担,而这与孝的文化是背道而驰的。另外,在婚嫁各环节中,金钱参与的次数越来越多,且数量也越来越大。比如定亲礼中,有见面钱这一环节的,在调查的几十份问卷中,没有一份是低于一万元的。另外在婚礼举行过程中拜高堂敬茶环节,父母所给予新人的红包数字也很大。并且在结婚房屋、家具家电和交通工具的购置上,对于双方父母来说也是一项沉重负担,更有年轻人之间相互攀比,不顾双方家庭的经济条件,这样的婚嫁过程就与孝道无关了。 四、继承和发展传统婚嫁文化,传承孝道之风 临沂地区民俗的形成是儒家文化和本地区地域文化相融合而成的,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后

15、,人们的思想和社会环境都发生了很大改变,但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是应该被继承的,古代亚特兰蒂斯的消失并不是因为亚特兰蒂斯沉入地中海,而是随亚特兰蒂斯的语言,文化,习俗的消失而永远消失在人间。一个民族文化是这个民族最8珍重的财产。作为儒家文化精髓的“孝”更是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 临沂地区婚俗文化中对于父母的感恩之孝、尊敬之孝和顺从之孝应该在本地区的婚嫁文化中被好好的保存。当然这种保存方式不是通过对传统仪式的完整保存,而是要保留那些在婚俗文化中体现对父母孝道的习俗。特别是对于能够让新郎新娘感恩父母,表达对父母孝敬之情的习俗要保留,让父母在这个喜庆的仪式中感受到子女的成长,而一对新人也在这个过程中了解父母

16、的辛苦和对晚辈的关爱。当然对于传统婚嫁习俗的继承也不是盲目的,部分习俗已经不适应时代,或者已经被曲解的习俗是需要改变的,比如不少年轻人在闹洞房时候,举止过分,行为轻佻,甚至有恶搞和伤害新郎新娘身体和心理的行为,这是应该被革除的,在继承热闹喜庆的同时,保持文明的婚俗文化。 对传统婚嫁习俗的继承的基础上还要有所发展,社会在进步,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不是去守旧,默守陈规只会让一种文化习俗消失的更快,对于婚俗中出现的新的形式,对于西方传入中国的婚嫁形式,我们接受的同时,要加以改造和引导,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在保护传统的同时,发展丰富婚俗文化。 其实,任何一种婚嫁习俗的传承和发展,形式都是外在的,虽然丰富多彩而且经常发生变化,但是我们要传承的是从来都不是形式,而是在形式下的民族文化和本地区文化的精髓孝道。从根本上说,我们传承传统文化,保留本地婚嫁风俗的核心是为了让青年人树立正确的婚姻观,不虚荣,不讲排场,不相互攀比。传统谚语中“好男不吃分家饭,好女不穿嫁时衣” 。讲的就是年轻人靠自己奋斗,减轻父母的负担,靠自9己的双手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让父母放心,才是对父母的孝。感恩父母,弘扬尊老爱幼、孝亲敬老的优良传统,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让婚嫁习俗中的孝道之花永远的盛开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