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高校网络自主学习平台课程设计取向研究摘 要: 自从 1994 年接入互联网以来,中国互联网技术持续迅猛发展,互联网应用层出不穷,不断刷新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互联网自主学习平台是基于现代互联网技术的以学习者为主体的一种新型远程学习方式,它改变了以往以授课者为主体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符合李克强总理提出的“互联网+”新理念,有助于学习者个人兴趣与才能的开发与培养,极大地提高了我国优质教育资源的配置优化与集成水平。 关键词: 高等教育 网络自主学习平台 网课设计取向 1.高校网络自主学习平台建设 1.1 网络自主学习 上世纪六十年代,自主学习风潮开始在西方国家兴起,并吸引了大批国内外学者对这
2、一领域的深入思考与研究。国际上对于“自主学习”的定义有很多:语言学家 Holec 对于自主学习的定义是人们“控制自我学习的能力”;Dickinson 从学习责任的角度切入,认为自主学习的“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其学习所作出的一切决策和对实施这些决策要全权负责”;我国教育学者韩清林则从中国教育的实际情况出发,认为自主学习是在老师的正确指导下,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实现学生的自主性发展等。从以上列举的国内外各专家学者的观点可以看出,对于自主学习的概念和内涵,国际教育界存在的分歧不大,只是不同的学者2研究的角度与方向不尽相同。 本文将自主学习定义为:学习者通过独立思考进行的自主选择、自主执行、自
3、主理解、自主控制的创造性学习过程。由此可推及网络自主学习的定义:利用互联网现代信息技术,学习者在一定的规则与方法的指导下,通过独立思考进行的自主选择、自主执行、自主理解、自主控制的创造性学习过程。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是活跃的主体,可以在知识(而非信息)的汪洋中任意汲取提升自我所需的营养。在这里,强调自主学习过程中的客体是知识而非信息,要将学习知识与获取信息二者区分开来。在各种信息急速膨胀的今天,人们在网络中要面对的可接收的信息尤为纷杂,学习者如何在巨量的网络信息库中科学高效地找到自己真正需求的知识,成为教育体系中所有人员密切关注的问题。再者,强调自主学习是一个创造性的学习过程,意味着其并非
4、只是知识的单线运动,学习者在接收外界知识的同时,结合自己的经验与理解,对此知识进行创新再造,以反馈的形式赋予知识新的血液,丰富现有知识体系。 1.2 高校网络自主学习平台 如果说网络自主学习限定了自主学习的渠道与途径,那么高校网络自主学习便限定了自主学习的主体,即自主学习者。高校是一个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高等教育的发展事关整个国家的未来。自中国接入互联网尤其是近十年来,各高校为了变革教学模式和丰富教学资源,纷纷进行网络课程的建设,高校网络课程成为高等教育中向普通高校学习者提供自主学习机会的重要方式。然而,网络课程的建设进程需3要有力的技术支撑,这些高技术要求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校网络
5、自主学习发展的进度与水平。但这一短板很快被发现,各类专业的网络学习平台应运而生。通过网络学习平台,高校能够顺畅地建设网络课程,学习者能够便捷地获取所需知识,从而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及知识的无缝交流。 由于高校网络自主学习平台的服务对象是普遍具有较高独立思维能力与专业知识水平的高层次人才,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更加强烈,对于所获取知识的要求更高,因此,相关网络课程的设置也应更加的优化高效、科学合理。 2.高校网络课程设计取向 2.1 高校网络课程设计现状 通过在网页中搜索“高校网络课程”等关键词,可以搜索到很多高校的网络自主学习课程开放平台(以下简称高校网课平台) 。高校网课平台众多,不同的平台建设主
6、体根据具有不同的特点,根据这些特点,可以将网课平台进行大体上的分类。本文主要提出两种网课平台分类方法:(1)根据其面向的学习者的范围不同,可将网课平台分为封闭式网课平台、开放式网课平台与半开放式网课平台。封闭式网课平台是指只对本校教学人员开放的网络自主学习平台,开放式网课平台是指所有课程完全向社会开放的网络自主学习平台,半开放式网课平台是指课程只向特定社会群体开放或只向社会开放部分课程的网络自主学习平台。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的网课平台都属于半开放式网课平台,在满足本校4师生自主学习需求的同时,有选择地向社会提供自主学习服务。 (2)根据其课程设计的取向不同,可将网课平台分为通识网课平台与个性网
7、课平台。通识网课平台主要以学科中心设计为设计取向,重视课程的分类教学与学科知识体系的完整度,它的实质是传统课堂教学在网络平台上的延伸;个性网课平台则主要以学习者中心设计为设计取向,重视学习者个人兴趣与能力的培养,关注学习者个性发展,它的实质是开辟一片严谨学科体系之外的网状知识交流空间。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开通的网课平台都属于通识网课平台,以学科教育为主,方便学生在传统课堂以外对于学科知识进行及时有效的补充巩固,这与中国高校传统课堂教学的内容与模式是相契合的。 2.2 高校网络课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从以上对设计现状的分类,本文分析得出部分高校自主学习平台课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总体而言,目
8、前国内高校自主学习平台建设成熟度不高。各高校网课平台的建设力度与建成水平不尽相同,许多高校的课程设计方案针对性不强,课程设置未能体现出本校的特点及优势,在开放式(或半开放式)网课平台条件下,无法使校外学习者迅速精准地获取自己所需知识。同时,网课平台建成后的维护与持续发展状况不容乐观,许多网络课程不能根据该领域最新学术成果进行及时更新,由此丧失了网络自主学习的部分优势。 (2)就其面对的学习者的范围而言,部分高校网课平台的开放性与兼容度不够,不能满足社会广义学习者的自主学习需求。很多学校出于5保护本校教学工作者的研究成果、避免学校优质教学资源的外流等角度,不愿将核心研究成果发布到网课平台,不愿把
9、网络课程向全社会自主学习者免费开放,设置知识壁垒,这必不利于社会教育资源的优化平衡,不利于国家高教行业的总体发展与进步。如何在有效保护本校教学工作者知识产权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网课平台的利用率,使知识在整个社会顺畅无阻地流动,是高校在构建网络自主学习平台时需要注意思考的问题。 (3)就其课程设计的取向而言,即使运用先进的互联网信息技术,部分高校的网课也未能走出传统课堂教学的范式。这样的网络课程模式同传统课堂一样强调知识的传授,教师输出知识,学生输入知识,知识仍然呈现单线传播的特点。它与传统课堂教学的区别主要在于学习者可以相对自由地选择学习时间、学习地点及知识体系,但在本质上并未实现根本性突破,
10、只是将课堂上可以学到的知识简单地搬到网络自主学习平台上,容易造成教学资源的重复与浪费。因此,要真正实现学习者对知识的自主选择、自主执行、自主理解、自主控制的创造性学习目标,未来网络课程的设计必须逐步走出传统理念的禁锢,逐步树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设计取向,在一定规则与规范的基础之上,就学习者某个感兴趣的课题,为其创造与全国乃至全世界学者进行相关知识交流的渠道与空间,在网络自主学习平台上逐渐模糊教者与学者之间的鸿沟,人们可以自由交换自己对于某领域或某课题的理解,真正实现网络式的自主学习。 2.3 高校网络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 网络自主学习的过程强调自主学习者的自主性,高校网络自主学习6平台建设的过
11、程强调高校设计网课的自主性,即高校在设置网络课程的内容与形式时应结合自身的专业优势与办学特色,有选择有重点地提供网络自主学习服务。然而,自主性并不意味着完全自由,各高校在设计网络课程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知识性原则。这一原则要求高校在设置网络课程时必须严谨甄别课程内容,向学习者提供知识而非不辨真假的信息。 (2)及时性原则。这一原则要求高校提高对网络自主学习平台的重视,学科内各自安排专人及时跟进最新研究成果,及时更新网络课程内容,避免形式主义。 (3)学习者为中心原则。这一原则要求高校转变传统知识大纲教学模式,将网课设置的重点及目标由学科体系重现转向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求上,以人本主义为
12、宗旨,坚持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作风。 (4)开放性原则。网络自主学习平台的一大优势就在于它的开放度比传统课堂要高许多,因此,这一原则要求高校打破死板的闭门造车学术模式,将更多的目光转向社会,以优质教育资源帮助更多的社会学习者获得自我提升,同时积极接收来自社会的知识反馈,启发思维。 (5)个性化原则。这一原则要求高校尊重学习者的个性选择,满足学习者的个性需求,开发学习者的个性潜能,真正给予学习者自我选择、自我执行、自我理解、自我控制的思维空间。 3.结语 本文以国内高校网络课程的建设为切入点,界定了自主学习与网络自主学习的概念,并着重分析了我国高校自主学习平台课程设计的现状、7存在问题及基本
13、原则。我国高校自主学习平台建设事业方兴未艾,利用先进的互联网信息技术推动多路径多方位多主体的现代创新型高等教育已成大势,高校师生网络自主学习能力将极大地影响高教行业的总体水平。本文希望通过对高校网络自主学习平台课程设计取向的研究与探讨,为未来高校科学规划设计网络课程、助力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一定的积极借鉴。 参考文献: 1汪杰.关于高校网络自主学习平台建设的分析J.电子商务,2012(12):90+92. 2刘玉丰,王乐为,鲁峰.基于互联网的自主学习学习者的学习策略调查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3-08(2):107-108. 3施莉莎.基于知识管理的网络自主学习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12. 4杨良治.搭建自主学习平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J.教育教学论坛,2016-01(2):283-284. 5王奕标.构建新一代互联网自主学习模式的理论和方法J.电化教育研究,2004(08):36-39+70. 6任华,冯晓兰,刘剑英,李刚.基于互联网的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探究J.传播经纬,2015-06(253):289-290. 本文系南京理工大学高等教育学会研究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