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好“山字经” 做好“水文章”.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3459743 上传时间:2019-05-3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念好“山字经”  做好“水文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念好“山字经”  做好“水文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念好“山字经”  做好“水文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念好“山字经”  做好“水文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念好“山字经”  做好“水文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念好“山字经” 做好“水文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这样诗意的文字,描述的是我国城镇化过程中乡村建设的美好愿景。 “十二五”期间,陕西省大力推进水土保持生态治理,这是全省保护青山绿水、建设美丽家园的生动实践。 陕西省委、省政府秉承“保护青山绿水、利用青山绿水、美化青山绿水、建设青山绿水”的理念,念好“山字经” ,做好“水文章” ,大力推动水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性互动。“近年来,我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思路,采取预防保护、综合治理、生态修复等措施,全面

2、治理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持续改善。5 年累计投入 170 多亿元,治理小流域 600 多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1.1 万平方公里。 ”陕西省水利厅党组成员、陕西省水土保持局局长张秦岭说。 一江一河 提纲挈领 陕西省总面积为 20.58 万平方公里,其中 60%的土地处于严重的水土流失区,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长江流域涉及陕西省 5市 31 县(区) ,该区域仅占长江流域总面积的 4%,但这个区域却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主要水源地,提供了丹江口水库水源量的 70%。 22011 年以前,渭河河道和堤坝破旧,防洪设施标准偏低,造成洪水灾害频发,生态环境恶劣,给渭河沿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生

3、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上干、中脏、下淤” ,这是各界人士对陕西人民的母亲河渭河最为言简意赅的描述。 2011 年以来,陕西省下大力气综合治理境内的沿渭河段,已经累计投入资金 200 多亿元。 荷花满池,芦苇摇曳,碧波荡漾,水鸟翻飞。宽敞平整的大堤,绿意盎然的林带,亲水广场,廊桥亭台在绵绵的小雨里,渭河岸边烟雨蒙蒙,诗意盎然。 一条美丽、灵动、诗意的渭河已经展现在人们的面前,一个河流健康生命恢复、生态环境改善、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关中经济产业带快速发展的渭河时代已经到来! 在治理关中渭河的同时,陕西省也把目光瞄准了陕南的汉江。 2012 年 10 月 30 日,作为汉江综合整治重点项目之一的

4、安康东坝主体工程开始全线建设。截至 2015 年年底,完成投资 5 亿多元,工程主体全部完工,拦洪抗洪作用十分显著。工程集防洪、景观建设、水环境治理于一体,成为汉江综合整治的典范工程,也成为安康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安康市是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市、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区,这就决定了安康必须依托实施汉江综合整治,构筑防洪屏障,提升水资源保障能力,促进产业聚集,推进城乡和谐发展。 陕西省积极实施汉丹江流域及丹江口库区水土保持、退耕还林、天3然林保护等重点工程的同时,先后启动实施了大规模陕南避灾移民搬迁、汉丹江综合整治等工程,国家水土保持重点项目覆盖流域所有县区,年均治理面积 3000

5、平方公里。通过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构筑了“山、水、田、林、路、村”综合防治体系,探索出层层设防、分级拦蓄、过滤降解、达标排放的新模式,创建生态清洁型示范小流域 27 条。 汉江是陕南人民的母亲河。陕南三市(汉中、安康、商洛)借助汉江整治东风,城市经济发展、群众生产生活纷纷向日渐安澜的汉江两岸靠拢、聚集 从高空鸟瞰安康,宽阔的江面,清澈的江水,坚固的堤防,如画的两岸,秀美的生态汉江,宛如一条斑斓的玉带镶嵌在秦巴之间,展现的是安澜、生态、富裕与和谐,是陕南三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美好希望。 “公司+农户” 民资唱大戏 白河县山高坡陡,水土流失严重。 针对地形特点,白河县以沟道治理为重点的小流域综合

6、整治,把河堤、田间道路、排洪沟建设作为重点,配套实施水土保持、节水灌溉、小型水利工程,连片修建水浇地,集中培育风景林,合理利用和科学整合沟道资源,实行全方位的综合治理。 “沟道治理有助于更好地控制水土流失,更好地服务群众,我们有信心在小沟里做出大文章。 ”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白河县水土保持站站长王定学说。 近年来,白河县连续治理沟道 40 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1000 余平4方公里,以沟道治理促进坡改梯连片治理,取得了良好效果,不仅助推了全县农业规模化经营,而且对防治水土流失、做到泥沙不出沟起到了最后一道屏障作用,成为山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成功典范。 积极鼓励社会上民营资本参与水土

7、流失治理工程,解决治理资金不足的问题,实现小县能办大水利的目标,这是白河县水利改革创新的成果。 仓上镇天宝村位于白河县的后高山,那里没有像样的土地,没有稳定的水源,天干缺水,下雨成灾,2010 年被列入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项目区。在各级政府和水利部门的鼓励支持下,白河县兴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参与天宝村生态示范园建设,三年累计投资过亿元,流转土地 6000 亩,科学规划,综合治理,重点实施坡改梯、蓄水池、排灌沟渠、荒山造水土保持林等项目。经过几年的治理,现在的天宝村犹如一幅生态环境优美的画卷。 “水土保持建设要发展,既要依靠国家投资,也要吸纳民间资本,实现两条腿走路。 ”白河县水利局局长石前义对社会投

8、资小流域治理信心十足。 围绕生态小流域治理转型发展起来的 15 个林业专业合作社、5 个治理大户以及数十个个体专业施工队,在水土流失治理战线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打造了一个个精品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可以说,社会参与让小流域治理锦上添花。 “石坎坎,金碗碗”是白河县过去的成就,16 万亩石坎水平梯田解决了群众温饱问题,却依然不能根除水土流失。实践证明,综合治理小5流域,加强生态保护,改善生态环境,才是永不生锈的“金饭碗” 。 卡子镇陈庄村实施小流域治理,近 200 亩荒地变成了连片整齐的坡改梯,地坎间修建了蓄水池和引水渠道,田间公路及水利配套设施健全,村支书韩吉强牵头联户建成了茶园产业。 “生活了大半

9、辈子,穷了几十年,还是靠水土保持建设让这里彻底变了样,穷日子总算是熬到头了。 ”看着长势旺盛的茶苗,韩吉强高兴地说。 走进石梯村移民新村,楼房整齐连排,街道绿树掩映,一个过去累遭山洪灾害的穷山村变成了安全美丽的生态新村。村主任郝秀山说:“生态建设让村民有了幸福的家,日子越过越红火。 ” 陕西按照因地制宜、科学布局、示范引领的思路,高标准规划实施水土保持示范园创建,在陕南三市建成 6 个省级水土保持示范园和 2 个国家级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白河等 3 个县被水利部命名为“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县” 。 通过出台扶持政策,积极引导民营资本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参与水土流失治理,陕南 28 个县(区)民

10、间资本投入近 20 亿元,建设示范基地 17 个,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100 多平方公里。 建章立制 护佑三秦 2015 年 5 月 1 日起, 陕西省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使用管理实施办法正式施行。 “陕西省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使用管理实施办法的出台,标志着陕西水土保持补偿机制进入全面规范和完善阶段。这有利于拓宽水土保持资金来源、投入渠道,加大配套资金的投入力度和规模,恢复再造6区域生态环境;也必将全面加快陕西省水土保持步伐,全速推进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 ”陕西省水土保持局局长张秦岭说。 在 2008 年,陕西省就出台了陕西省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开采水土流失补偿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 ,确定对煤炭、石油

11、、天然气资源开采企业按照产品产量计征水土保持补偿费,率先在全国建立了水土保持补偿机制。 2014 年 1 月,财政部、国家发改委、水利部、中国人民银行四部门联合印发了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 ,对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提出了新的要求。 经过一年多的调研论证和审查,2015 年 3 月 30 日, 陕西省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使用管理实施办法颁布。 在国家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规定内容的基础上,陕西省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使用管理实施办法规定,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开办生产建设项目或者从事其他生产建设活动,占用、扰动、损坏原地貌、植被或者水土保持设施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缴纳水土保持补偿费。 与国家规

12、定内容相同的是, 陕西省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使用管理实施办法规定一般性生产建设项目和矿产资源开采项目建设期间,占用、扰动、损坏原地貌、植被或水土保持设施面积以 2.5 元每平方米计征。 与国家规定内容不同的是,陕西省延续了 2008 年的老办法中按量征收补偿费的政策,并进一步提高了补偿标准。矿产资源开采项目生产期间,煤炭按照原煤陕北每吨 5 元、关中每吨 3 元、陕南每吨 1 元的标准7计征;石油、天然气按照油气生产井(不包括水井、勘探井)占地面积以年度征收;取土、挖砂、采石以及烧制砖、瓦、瓷、石灰的,按照取土、挖砂、采石量 1 元每立方米计征;排放废弃土、石、渣的,按照排放量 1 元每立方米计

13、征。 简而言之, 陕西省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使用管理实施办法更严苛,操作性更强,对于补偿费征收效果更突出。 围绕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陕西省全面推进依法治理,法治水平稳步提高。先后颁布实施了陕西省水土保持条例 陕西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 汉丹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等,出台配套制度文件 30 余个。积极推行方案评审专家打分制等三项制度,陕南三市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申报率达到 95%,审批率达到 100%,建设单位返还水土流失治理资金达到 7.6 亿元。 5 年来,依托“丹治”工程,陕西省在水源区 24 个县(区)建设了29 条生态清洁小流域,总投资 1.18 亿元。这种治理模式正呈逐年扩大趋势,逐渐覆

14、盖陕南 28 个县(区) 。 在“点源污染”治理方面,陕南三市以“手术刀治疗”为先导,关、停、并、转、迁了 370 多家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污染严重的企业和矿产资源开发项目,全面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制度。同时,进行大面积“药物治疗” ,加强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完善建制镇及工业园区、移民集中居住区环保设施。目前,水源区 54 个市、县(区)垃圾污水处理项目已全部建成运营,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 77%,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 82%。 8陕西省汉丹江流域 10 个水质监测断面全部达标,其中 2 个优于目标水质。 陕西省还组织实施水土保持科技项目 33 项,取得 4 项实用技术专利,其中泥浆泵筑坝技术研究获得国家“大禹水利科学技术”二等奖,汉丹江流域非点源污染防治获得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大力推进信息基础平台建设,在重点治理工程、生产建设项目中推广低空航测等新技术,监测站点运行管理不断规范。 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陕西省正以生动的实践探索如何赢得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