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林海雪原伊春号子2014 年初的寒假,我背上了摄像机,怀着一颗充满期待与对“林区号子”强烈的好奇心,踏上了探索小兴安岭伊春林区伐木号子的旅途。 为了寻找黑龙江省伊春“林区号子”的传承人,在母亲同学的帮助下,联系到了伊春市南岔区很有名气与威望的老艺人王长德老师。在等候王老师到来之前,我心中曾萌生出无数种艺人的形象,有民族范十足微胖的身材或者中长发烫的大卷卷,还有模样严肃留着长胡须的老叔叔等等,当我望着窗外正幻着,一条红色围巾将我的视线吸引过去,远方一个身着黑色休闲棉服、扎着红格围巾的老人正缓缓走来,在冬日的严寒中,那一抹红色围巾似乎代表着老人对艺术的炽热之心。于是,我下楼迎接了这位六七十岁的老
2、人,他朴素和蔼的气质,虽已年迈,但又掩盖不住那份热气腾腾执着于艺术的正能量的精神劲头。简单的攀谈之后,我对王老师进行了采访,并对伊春林区号子有了基础性的了解。以下对采访内容进行了整理: 首先,王老师讲述了劳动号子的起源:“很久很久以前的年代,生产力极度落后,很多沉重的劳动是需要群体共同参与才能完成的,于是劳动者在进行集体劳动时为了达到激励劳动群体的力量、传达信息并统一劳动者步调,进而在劳动过程中演唱、形成的一种口号,这种在劳动过程中由一人领唱,多人应合的形式,就是劳动号子。 ” 2我:“伊春林区的伐木号子形成多久了?” 王老师:“东北伊春林区最初形成的号子至少要一百多年以前了。关于号子的起源,
3、要从闯关东说起。第一批进驻伊春林区的人是山东人,他们到了这里,发现山上树多,树上又结了很多果实,摘下来直接就可以吃,而且遍地都是野菜,营养丰富,土壤肥沃,可以种地自给自足,更好的是,经常能看见林子里有猎物跑来跑去,为打猎提供了现成的资源,于是人们在此就居住下来。为了生存,百姓开始砍伐林子,在人们抬起木材并运走的时候,就形成了哼哼哈哈的口号。 ” 我:“林区号子最兴盛在什么时候?为什么会在伊春兴盛起来?” 王老师:“这要从九一八事变说起,1931 年,日本以武力攻击东北,日本人相中了红松的木质,用它来打造的建筑物不易腐烂,便大量掠夺小兴安岭的红松,往自己的国家运送。这还不算是砍伐的鼎盛时期,在新
4、中国解放那几年,小兴安岭地区进驻了 7000 人,为了生存,他们对林区进行了大面积的采伐,因人数太多,不好管理,所以在整个地区形成了固定模式的口号和运送流程,并广泛应用起来,从伊春地区运送大量的红松到全国各地进行建设,比如北京的故宫等都是用红松建起来的。 ” 我:“伐树运走的流程是什么呢?需要多少环节,每个环节都有固定的号子吗?” 王老师:“是的。伊春林区主要就是对木材进行采集活动,每个环节所喊的号子是不同的。在伐木过程中主要的号子有采伐号子、哈腰挂号、拽大绳号、瓦杠号、倒套子、流送号等。如哈腰挂号,它的调式基3本是固定的规律,但唱词并不固定,是领号人想象中的,他看见什么说什么,心里想什么说什
5、么,唱词是随着领号的人即兴唱出的。唱词比如说:哈腰挂,嘿,哟,嘿;往前走了吧嘿,啊,哈,嘿;走起来呀嘛嘿,上挑走啦嘿。 是根据这样一种韵律走。这首歌曲的节拍是 2/4 拍与1/4 拍的变换拍子,基本音乐节奏反复出现与劳动节奏相适应,它的节拍规律是强弱强。哈腰挂号也叫蘑菇头号, “蘑菇头”是林区工人抬木头装火车时使用的一种圆形杠子,长约两米至两米二,中间粗两头细。有一种关于“蘑菇头”的传说,劳动者在抬木头过程中因杠子压在肩上很“磨骨头”便取相似音名为“蘑菇头” 。 人们为了把山上的木头运到山下的集材点,分为两种方法,一种是用牛、马,冬天时因农民清闲,便会在各农民家里,将自家的牛马召集到山上,那时
6、并不是机械化装车,在牛或马后边制作了一个爬犁,利用牛马从山上将木头拉到山下的装车点上,称之为倒套子。第二种与倒套子相似但方法不同的号子,叫做流水号。是指人们将木材放到山上的小溪、河流中,待春秋开化,木材飘起,流水将木材向山下冲。旧时因只有火车,所以需要在火车上搭个跳板,从下向上抬,此时从地上把木头抬到车上的过程也形成一种号子,叫装车号。还有拽大绳、瓦杠号等等,每一种都形成了其特有的劳动歌声,这些歌声成为伊春市最有特色的一种文化。 ” 王老师说改天把自己的有关号子的资料,以及自己亲自参加的演出资料可以考给我。当天晚饭后,迫不及待想看资料的我,联系上王老师并请求再次登门拜访,刚进小区门口,就看到王
7、老师已经在楼下迎接我4们了。在零下三十多度的寒冬,他身穿毛衣没有披着外套,热情的带我们来到他和老伴的住处,原来王老师的家在伊春市西林区,因最近在南岔区编排节目,暂住在儿子的家里。王老师与老伴带我们一个一个节目的观看并讲解剧情、演员们的服装,观看资料时,老人情不自禁的再次开始讲解,足以看出老人对音乐艺术的热爱。 王老师:“这一个唱的是在东北热炕头,大碗酒,大碗茶,期间曲调发生了变奏,里面有美声。这些在舞台上演奏的,虽然背景服装都很好,但是能搬到舞台上的东西再原始也都会进行美化,而现实当中的号子不是这样的,听起来没有这些音乐、服装等,只有单调的人声。 ” 我:“手里拿的都是什么?” 王老师:“鞭子
8、,用来赶冬季山上那些拉木头的牛马用的。这鞋叫棉?B 鞋,都是仿真的,夸大了做的比较夸张。过去人都穿棉皮袄,这叫棉轨靴羊皮袄。轨靴都是皮的,过去人没有袜子、鞋垫,鞋里就塞的轨靴草。东北三件宝:人参、貂皮、轨靴草。这个轨靴草就是用棒子捶软了,垫在鞋底,人们光脚穿进去都特别暖和。 ” 我:“音乐的风格是什么?” 王老师:“都是采取大东北二人转风格,其中唢呐是特有的东北风格。 ” 为了让我能听到最原生态而不是加工过的“林区号子” ,王老师还电话联系到了伊春林区号子的传承人现任伊春文化馆的馆长赵军老师,请他亲自进行演唱。 第二天,寒冬中的天刚刚亮起,我和王老师一行坐车踏上了前往伊5春市拜访国家级非物质文
9、化遗产“林区号子”传承人赵军老师的路途。从车窗向外望去,路面厚厚的白雪,路两旁尽是美仑美奂的雾凇奇景,山水也被白雪掩盖,到处是银白的世界。经过两个小时的颠簸,我们来到了伊春市文化馆。这一天是休息日,与赵军老师一同前来热情接待的还有伊春市文化馆副馆长。赵军老师大概五十多岁的模样,为人亲切平和,据赵军老师介绍,他的父亲赵希孟才是最早唱伊春林区号子的人。这些林区号子最初的形成没有什么音乐旋律,是赵希孟老人在世的时候,亲自到各林场所搜集了人们在劳动过程中所形成的哼哈哼哈类似于民间调式的东西,用记谱的方式整理后,才有了相对固定的乐谱。后来赵希孟老人又把伊春地区的号子文化进行了总结,里面汇集了各种号子,如
10、瓦杠号、流水号、抬木头的哈腰挂号等等,并出版了一本伊春林区号子音乐的小册子,叫谈东北林区劳动号子音乐 。此后,人们开始根据这个固定的模式来唱,形成了伊春林区具有森林韵律的一种劳动音乐趋势。 赵军老师将他所有的资料,有他记谱整理的谱子,也有他在劳动场面的照片、还有演出的照片,一一进行了详细讲述。期间还了解到在赵军老师很小的时候,就和父亲学唱“兴安岭森林号子” ,到今天他学唱“兴安岭森林号子”已经整整 50 年了。在讲述每张照片的同时也讲述了每个号子的功用,并分别进行了演唱。为了进一步加强我的理解,赵老师和副馆长拿来扳勾、瓦杠等工具,在王老师和我父亲的协助下,他们四人现场进行模拟表演并和声演唱,使
11、我身临其境。 采访结束后,我对采访记录、视频资料等进行了整理,对伊春林区号子的种类、功用、每种号子的音乐特点进行了分析性的总结。 6从整体上来说, “林区号子”这是一种根据特定的劳动环境与条件所创造出来的一种劳动号子。这种劳动号子没有固定的唱词,所唱之词都是根据实际劳动过程中遇到的情景即兴编创的,看见什么说什么,看见什么唱什么,完全根据领号人当时的心情与情境而进行演唱,号子的音调丰富,节奏、音形多变,其中有些吸收了其它民歌、说唱等音调的元素,大部分唱调与二人转相似。歌词的旋律基本是按照语音的四声来搭配,每种号子的基本曲调均为短短的几句,根据劳动的需要,可进行多次反复歌唱,虽曲调单一,但蕴含的内
12、容是无限丰富的。经整理,有 6种主要常用的号子,对它们的功用与音乐特点进行了区分和分析: (1)采伐号子,是指伐木工人在树木即将被伐倒之时,为了其他劳动者的安全及时地发出警告,提醒他们远离即将倒下的树木,以防止被砸到。这种号子是节奏漫长且均匀的三字句,唱词只有四句“顺山倒” 、“上山倒” 、 “下山倒”和“横山倒” 。 (2)哈腰挂号,就是抬大木头号子,也叫“蘑菇头”号,是指弯着腰挂钩将木材从地上抬起时所运用的号子,在劳动时一组人为了共同抬起一根木头,在重负之下起到激发力量,统一步伐作用的号子。 “哈腰挂”号节奏明快,规律性强,具有一种带动人们向前走的特点。它的演唱形式是:一人领号,众人应和,
13、起到互动呼应的作用,从而达到聚集力量,统一步调的作用。哈腰挂号歌词没有具体内容,特点为“哈腰挂”是领唱者的第一句唱词,也是预备劳动的号令。实际演唱中“哎咳嘿哈”一类的衬词居多。哈腰挂号曲调起伏较小,音域控制在八度以内,节拍大多是由一拍子和二拍子混合组成,八人一组时分为两7个声部,每隔一拍换班轮唱,根据木头的轻重选定演唱的速度,轻则快,重则慢,一拍为一步;只有在抬大木头或上较高的跳板时,三拍为一步。因演唱时多人轮唱,曲调各异,因此形成了多声部。 (3) “拽大绳号”流传于东北的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完达山一带。多用于木材集材点的装车、归楞等劳动。在劳动时,由两根长约几十米长的棕绳,套在木头两端,
14、木头下面垫有楞木或爬杠,把绳根栓在车体或楞垛后面较牢固的地方,用相等的劳力在两边同时拽绳。一组人数一般为 10 至 14 人,其中一人负责打掩儿。这种号子特点在领号时不拽,众人合号时大家一起拽绳,木头就随着号子声向前滚动。 “拽大绳号”详细可分为“一把绳号”和“两把绳号” 。它们均由上、下两句构成,根据劳动的需要,可稍加改变进行多次反复。 “一把绳”的节奏特点为三拍子,速度较快,节奏感强,一般在相对轻松的拽绳时使用;“两把绳”节奏为四拍子,速度较慢,旋律感强,多用在较繁重的木头的开头和结束时用。演唱形式为一领众和,先后交替呼应。还有一种情况,在同一劳动过程中此两种绳号共同存在,交替使用,形成了
15、慢快慢的对比,这种交替的节奏人们也称为“三节号” 。 (4) “瓦杠号”是劳动时除号头一人拿压角子外,其余都拿瓦杠,所以取名瓦杠号。均适用于装车、归楞和平地运木等过程中。为了方便装车,需要在火车上搭个跳板,是从下向上滚动的。如号头喊:“这个家伙” , “真不轻啊” , “老哥几个” , “脚下留神” , “把腰挺稳”伴随领号者沉重的口号,众人不会用“嘿嘿”应答,而是用“哎嘿”或者“哎嘿嘿”来回应领号者:“你放心吧,我们注意了” 。 8“瓦杠号”在一般正常情况下是一号撬一下,重心用在呼应的第一拍上。瓦杠号是根据劳动工具而得名,演唱形式为一人领号众人和呼,领号唱四拍,众人和四拍。有时领号者可提前一
16、拍唱,便形成曲调叠重,调式简单,句数不定。众和部分为重复领唱的曲调和唱词,可以略加变化。 “瓦杠号”的曲调形式是一领一合,二者曲调落音相同的乐句构成,根据当时的需要可进行变化的多次重复。 (5) “倒套子”也叫“了号” ,演唱形式为一领众和,和唱时都加个“了”字而得名。曲调变化简单,合唱时的曲调更为单一,每句只应合一个音即可,只要有人领,其他人随声附合即可。 “倒套子”曲调为三句,均落于 la、sol、mi,其中落于 la 和 sol 的两句为上下句,落于 mi 的一句是个缓冲句。节奏特点为领号人唱二拍,劳动者和唱一拍,形成二四拍与一四拍的混合节拍,一般速度稍快;特殊情况下,速度应减慢,如搬运
17、沉重的木头或搬运距离较远时,劳动者和呼的部分可延至二拍。 (6) “流送号”也叫“流水号” ,还有个名字叫做“赶羊” ,和“倒套子”一样是指从山上将木头运到山下,但方法完全不同的一种号子。运送的方式冬季为“倒套子” ,春夏为“流送号” ,因夏季树木生长,采伐较少,所以“倒套子”较“流送号”应用的更为频繁。流水号是人们将砍伐好的木材放在山上的河流或江水中,待春秋开化,木材飘起,流水将木材向山下冲的过程。 “赶羊” ,就是把原木推到河里或江里散放,也可叫“散羊” 。 流送号常用于流送的拆垛劳动。曲式分为两种:一种是宫调式,由上、下两句构成一乐段;一种是徵凋式,由四句构成一乐段。演唱形式9为一领众和,领号人在个别时候可提前一或两拍先唱,构成声部重叠。流送的过程紧张激烈,所以歌唱速度快,节奏鲜明。 每一个劳动号子不完全是一对一的口号,实际过程中它们也会相互辅助、相互替代。林区劳动号子的种类和音调既互相影响,又各自独立的。 人们在运用这些号子将木材安全、成功地运送到各集材点,并将其进行装车,运送到火车站储木厂,再一次进行装车,从而将本地的木材送到各地。这些歌声是当地最有特色的一种文化,不仅反映出劳动者是如何在遇到风霜雪打中,将木材成功运送到山下这段艰苦劳动的过程,也反映着劳动人民为社会做贡献的那种豪迈、不畏艰险的场面。伊春林海美,伊春的劳动人民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