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儒学的新发展宋明理学,三教图 (清 丁云鹏),魏晋南北朝时期至隋唐时期,儒释道三教合流,给儒学带来巨大的冲击。,周道衰,孔子没,火于秦,黄老于汉,佛于晋、魏、梁、隋之间。其言道德仁者不入于老,则归于佛。入于彼,必出于此。 韩愈原道,唐代韩愈、李翱提出复兴儒学,韩 愈,李翱,北宋掀起儒学复兴运动,周敦颐,邵 雍,张 载,一、宋明理学兴起的背景,1、儒学独尊地位动摇;2、儒、释、道三教合流;3、为重兴儒学,一批儒学志士的思考和探索。,二、宋明理学的创立和发展,1、理学含义,理学,又称“道学”,是儒、道、佛三家融合的产物,儒学从佛教、道教中汲取有益的内容,完成了更为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形成了新
2、的儒学。,哲学,本体论,方法论,认识论,宋明理学的内容,2、程朱理学,(1)程颢、程颐(北宋二程)创立,“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万事皆出于理”,“人伦者,天理也”“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1)“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理先物后。(核心),2) 儒家道德伦理也是“理”,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人应该遵守伦理道德。(道德观),3)格物致知(认识论)既通过实践、学习明事理,“理”一“气”二,“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
3、理,便亦无天地,无人无物,都无该载了!有理,便有气流行,发育万物。 朱子语类,“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未有天理人欲夹杂者。去其气质之偏,物欲之蔽,以复其性,以尽其伦。 朱子语类,“存天理,灭人欲”,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2、程朱理学,(2)朱熹(南宋)理学集大成者四书章句集注,1)理气论:“理”是是世界万物的本原。理和气是浑然一体的,理先气后。2)道德观:理在人类社会中表现为儒家伦理道德(三纲五常),要求存天理,灭人欲。3)通过“格物致知”来获得“理”。(由外而内)4)在政
4、治实践中,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1)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2)元代开始把程朱理学定为科举取士的标准,朱熹的四书集注成为科举考试的立论依据。,2、程朱理学,(3)发展,3)学术流传及日本、朝鲜乃至欧洲。,3、陆王心学,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心皆是理,心即理也。,陆九渊,发明本心,由内而外进行内心反省,反对格物致知。,心即理,把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1)陆九渊(南宋)心学开创者,王阳明,龙场悟道,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 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 核心:致良知。强调内心修养,反对格物致知
5、。, 知行合一,(2)王阳明(明)心学的集大成者, 心即理,鹅湖之会 朱陆之辩(1175年),朱熹,陆九渊,学问需求易简功夫,从本心上着力,不用耗费精力在前人的注疏里探求精微。,为学应格物致知,循序渐进,广泛阅读古圣先贤的经典。,易简工夫终久大,支离事业竟浮沉。,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比较,理;仁、礼;,以儒家伦理来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的自然欲求。,理是外在的,独立于人存在的;,理是内在的“心”,格物致知,内心反省,四、宋明理学的影响,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北宋)程 颐 三纲五常,礼之大体。 (南宋)朱 熹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南宋)文天祥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
6、间。 (明)于 谦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清)林则徐,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清人戴震,(有人问程颐:如果有妇人死了丈夫,贫穷无所依靠,可不可以再嫁?)程颐回答:饿死事小,失节事大。,“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 (清)戴震,翻开历史一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鲁迅,在封建统治者的倡导下,在理学卫道士的鼓吹下,节妇烈女越来越多。这些妇女不仅有夫亡不嫁,从一而终的“节妇”,还有丈夫死后,以死尽节的“烈妇”;不仅有未婚夫死不嫁他人的“望门寡”,还有未出嫁的男方死亡以自杀表明贞节的“烈女”。中国的“节烈”文化,要求妇女为男子守节
7、,守得越苦越好,节得越惨烈越佳。死了以后那些卫道士的父母还附掌大叫:“死得好,死得好!”这样的社会是变相的妇女屠宰场。,消极:维护专制统治,压制、扼杀人的自然欲求。尊卑等级观念;重男轻女的观念;轻视自然科学的观念;轻视个体自由的观念;重礼轻法的观念等。,三、宋明理学的影响,积极:注重气节、道德,强调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都起了积极影响。,下列对宋明理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注重人的自然欲求,张扬个性B.凸显人性尊严,有利于塑造中华民族性格C.注重气节、品德D.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拓展训练,如果有人向陆九渊请教为学的方法和态度,他应该会回答下列哪一叙述?A.学问要求是尚实,方有
8、助于国计民生B.学习先圣先贤的经验和心得C.要注重人内心的涵养工夫D.要勤于读书研究,努力用功,拓展训练,“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唐朝禅宗六祖慧能的佛偈,其修炼的意境与下列哪种哲学吻合?A.孔孟之学 B.老庄哲学C.程朱理学 D.陆王心学,拓展训练,史学家张岱年称:“阳明先生创良知之说,为暗室一炬。”文中的“良知”是指:A.内心世界 B.自然规律C.社会规律 D.天的意志,拓展训练,下列言论不符合宋明理学思想观点的是A.“夫天下之事,莫不有理”B.“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C.“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D.“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拓展训练,“一事不穷,
9、则阕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阕了一物道理”,其言论反映出朱熹:主张“格物致知”提倡研究具体事物,包括研究自然界事物具有怀疑、创新的科学精神主张“存天理,灭人欲”A. B.C. D.,拓展训练,古代有一个佛偈故事:庙前佛幡随风而动,方丈以此考问众徒。甲徒曰:“风催幡动!”乙徒曰:“幡何动?分明是你心动!心动才有幡动!”。下面的思想与乙徒相近的是:A.万物皆只有一个理B.有理而后有气C.宇宙便是吾心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拓展训练,宋明理学与先秦儒学相比,其重大发展有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完成了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封建的伦理道德行为规范形成具有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 A. B. C. D.,拓展训练,